根据汉威科技披露的收购公告,公司拟通过自有资金完成对重庆斯太宝的控股布局,交易总对价约4597.62万元,分为股权转让与增资两步实施。其中,以2797.62万元受让胡轶、王志刚等8名转让方持有的25.699%股权,再以1800万元进行增资,增资款中138.89万元计入注册资本,1661.11万元计入资本公积金。
交易完成后,汉威科技将直接持有重庆斯太宝35.39%股权,同时与王志刚、陈明友等4名股东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52.72%的股权,实现对标的公司的绝对控股,重庆斯太宝也将正式纳入汉威科技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此次交易已通过汉威科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不构成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后续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作为此次收购的核心标的,重庆斯太宝的技术实力成为关键吸引力。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企业,是国内薄膜铂热敏感芯片领域的核心供应商,建成了国内首条年产1000万支该类芯片的生产线,国产化率与自动化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核心产品不仅覆盖传统高精度温度传感器芯片,还可延伸至柔性铂热敏感芯片、温湿传感器芯片等高端品类,部分参数甚至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成功打破了高端温度传感器核心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垄断格局,缓解了该领域的“卡脖子”困境。
从应用场景来看,重庆斯太宝的产品凭借高精度、高稳定性优势,已广泛切入工业仪表、新能源汽车、医疗电子等高景气赛道,并实现商业化量产。财务数据显示,尽管公司仍处于成长期,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1058.96万元、777.64万元,净利润暂为负,但随着汉威科技销售渠道与资源的导入,其盈利潜力被市场普遍看好。
在经营管理方面,双方也达成了清晰的安排:重庆斯太宝董事会设5名董事,由汉威科技推荐3名并提名董事长担任法定代表人,同时保留原创始人胡轶提名总经理的权利,日常经营仍以原核心团队为主,关键员工的留用也纳入协议保障范围,确保业务的稳定性与技术传承。
筹划港股上市,资本赋能产业链升级
就在披露收购公告的同时,汉威科技同步发布了关于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提示性公告。公司表示,为深化全球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同时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进一步提高公司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公司拟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 股)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
由上可知,汉威科技此次“产业收购+资本上市”的双重动作并非偶然,而是公司深耕传感器产业链、加速全球化布局的战略协同。作为国内传感器领域的领军企业,汉威科技长期聚焦气体传感器主业,已构建起从传感器研发制造到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的完整产业链。此次收购重庆斯太宝,正是公司基于物联网行业发展需求,向高端温度传感器赛道延伸的关键一步,与现有气体传感器业务形成“环境感知+温度感知”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
而筹划港股上市,则为这一产业布局提供了资本层面的支撑。一方面,港股市场作为国际化资本平台,能够为汉威科技提供更广泛的融资渠道,募集资金可用于传感器核心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及全球化市场拓展;另一方面,登陆港股也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国际品牌知名度,吸引海外优质客户与合作伙伴,为其传感器产品走向全球奠定基础。
总体来看,汉威科技此次控股重庆斯太宝,不仅填补了公司在高端温度传感器领域的空白,更借助标的公司的技术积累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而筹划港股上市则为公司打开了国际化资本通道,为产业链持续升级提供资金保障。在国内传感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国产替代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汉威科技的双重布局有望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地位,为长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维科网》将密切关注收购后的业务整合进展及港股上市的后续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