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10月22日消息,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测算,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9000亿元,较上年增长24%。截至2025年9月,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已突破5300家,占全球总量的15%,构建起涵盖基础层、模型框架层和应用层的完整产业链。
据网经社产业电商台(B2B.100EC.CN)获悉,在产业链各环节中,基础层表现最为突出,2024年收入规模达3099亿元,同比增长54%;模型框架层收入315亿元,增长18%;应用层收入5665亿元,增长13%。智能硬件领域增长显著,以AI手机、AI电脑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产品市场表现活跃。
在近日举行的2025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大会上,中国信通院发布了年度人工智能产业十大关键词,包括基础超级模型、自主智能体、具身智能、世界模型等。该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指出,具身智能正从实验室走向实际训练场景,但在数据质量、模型泛化和软硬件协同方面仍面临挑战。
与此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取得新进展。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征集到167项标准立项建议,并与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共同推动了20项人工智能相关标准的发布实施。
(网经社讯)10月22日消息,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测算,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9000亿元,较上年增长24%。截至2025年9月,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已突破5300家,占全球总量的15%,构建起涵盖基础层、模型框架层和应用层的完整产业链。
据网经社产业电商台(B2B.100EC.CN)获悉,在产业链各环节中,基础层表现最为突出,2024年收入规模达3099亿元,同比增长54%;模型框架层收入315亿元,增长18%;应用层收入5665亿元,增长13%。智能硬件领域增长显著,以AI手机、AI电脑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产品市场表现活跃。
在近日举行的2025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大会上,中国信通院发布了年度人工智能产业十大关键词,包括基础超级模型、自主智能体、具身智能、世界模型等。该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指出,具身智能正从实验室走向实际训练场景,但在数据质量、模型泛化和软硬件协同方面仍面临挑战。
与此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取得新进展。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征集到167项标准立项建议,并与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共同推动了20项人工智能相关标准的发布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