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与机器人产业蓬勃兴起的当下,均胜电子凭借前瞻布局与核心技术优势,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近期公司不仅在汽车智能电动化领域斩获超200亿元订单,机器人业务也实现突破性落地,叠加主业稳健增长与H股上市进程推进,其“机器人核心部件+智能驾驶”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愈发清晰,万亿蓝海市场卡位优势逐步凸显。
订单亮眼:智能电动化领域势头强劲
中标50亿的不是花花,是均胜电子!
均胜电子在汽车智能电动化赛道的竞争力持续得到市场验证,近期订单喜讯不断。10月20日,公司公告新获客户项目定点,将为全球客户开发并提供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智能座舱车载多联屏(含主动隐私保护等功能)等产品,项目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50亿元,计划2026年底量产。
在此之前,公司已宣布获得150亿元两家全球头部车企跨域融合中央计算单元(CCU)和智能网联等汽车智能化产品全球订单,并与Momenta联合获某知名自主品牌10亿元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项目定点。综合测算,今年以来均胜电子获得的汽车智能电动化订单金额已突破200亿元,强劲势头充分彰显了公司在汽车电子、智驾智舱等领域的全球竞争力,也为公司主业稳步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最新行业研报显示,全球智能驾驶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8500亿元,中国市场占比超40%,年复合增长率保持22%以上。政策端,中国"十四五"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规划明确2025年L2+级智能驾驶渗透率超50%,欧盟、美国也相继出台自动驾驶法规加速商业化落地,行业迎来政策与需求双重驱动的黄金发展期。
从渗透率来看,中国智能驾驶市场渗透率预计从2023年的18%提升至2025年的35%,L2+级车型市场占比将超60%。
行业对标公司:
德赛西威聚焦汽车智能化领域,业务涵盖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1.13%,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业务分别占2024H1总收入的68.12%和22.81%;2023年智能座舱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超150亿元,智驾域控2024年1-8月市占率23.90%居行业第一,同时通过拓展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及多元化客户结构,加速国际化进程。
603***以传感器业务为核心驱动,2013年起布局智能驾驶感知领域,现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类传感器产品及V-SEE系列智驾解决方案,2024年智驾相关全生命周期订单超18亿元,前视三目8M摄像头已实现量产并有望受益比亚迪等车企智驾功能下沉;深耕传感器赛道多年形成丰富产品体系,同时依托车端技术积累,在人形机器人编码器、位置传感器等领域具备拓展潜力。
603***业务从汽车制动与智能驾驶系统拓展至转向系统,制动业务以盘式制动器等为基础,轻量化零部件墨西哥工厂年产400万件项目陆续投产;线控制动系统WCBS为国内首个量产One-Box产品,合作奇瑞、理想等多家车企,通过收购浙江万达获取转向系统技术积累,目前转向系统已有多项定点项目落地。
机器人业务:打开增长新空间,落地进程加速
依托智能化与硬件底层优势,均胜电子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持续完善,业务落地取得重大突破。10月16日,智元正式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精灵G2,当天下午便开启与均胜电子过亿元采购合同的首批交付商用,正式落地汽车零部件制造场景。
在客户布局方面,公司海内外业务齐头并进。海外客户方面,已为某头部公司批量交付机器人后脑勺、颈部、肩部、膝盖及手指等部件,正在探讨下一代头部显示方案和头部总成供货;国内客户方面,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头部客户合作,定制化主控板已实现批量供货,多种精度IMU、定制化鱼眼相机等传感器陆续送样。尽管目前机器人相关零部件业务营收占比不到0.1%(上半年收入的0.1%约为3000万元),但随着订单落地与市场拓展,该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增长极,助力其卡位海内外万亿增量市场。
行业对标公司:
机器人核心部件赛道竞争格局逐步清晰,头部企业在不同关键领域各有布局,与均胜电子形成差异化竞争与对标关系。
汇川技术以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与整体解决方案为核心,伺服系统国内市占率超20%居首,控制器、变频器等产品技术积累深厚,2024年机器人业务营收突破60亿元,同时布局协作机器人、SCARA机器人等本体产品,客户覆盖新能源汽车、3C电子等多行业,其“部件-本体-系统”的全链条布局与均胜电子的“部件-本体-场景”路径形成对标。
002***作为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核心部件自主化率超80%,拥有伺服系统、控制器、减速器等关键技术,2024年机器人本体销量突破3万台,同比增长45%,业务覆盖焊接、搬运等工业场景,同时拓展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业务,其核心部件自主化能力与均胜电子的硬件底层优势具有可比性。
688***专注于机器人精密传动领域,谐波减速器国内市占率超30%,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2%,产品批量供应发那科、安川等国际头部机器人企业,同时开发机器人关节模组、DD电机等产品,其在精密传动部件的技术壁垒与均胜电子的IMU、主控板等传感器部件形成细分领域对标。
主业稳健:营收利润双增,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在核心主业方面,均胜电子同样表现稳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03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11%,营收与利润均保持稳步增长态势。盈利能力方面也持续修复,25H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8.2%,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安全毛利率为15.9%,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汽车电子毛利率为21.5%,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
降本增效工作的持续推进是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汽车安全业务方面,公司在浙江湖州扩建产业基地,提高气体发生器核心零部件自供比例以降低成本;在菲律宾启动工厂,利用东南亚地区成本与规模优势;同时继续推进美洲、欧洲部分安全业务低效工厂的关停及产线转移工作。汽车电子业务方面,持续推进资源整合,为未来降本增效和盈利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资本动作:H股上市推进,助力全球化发展
近期均胜电子在资本层面也有重要动作,为公司全球化发展注入新活力。2025年10月17日,公司收到香港联交所信函,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已审阅公司的上市申请;同日,公司董事会审议并通过《关于确定公司H股全球发售(包括香港公开发售及国际配售)及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相关事宜的议案》。H股上市进程的推进,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国际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为其在全球汽车智能电动化与机器人市场的拓展提供更强有力的资本支持。
展望未来,机构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为645、665、710亿元,同比增长16%、3%、7%;归母净利润为15.3、18.3、21.6亿元,同比增长60%、19%、18%,24-27年复合增速为31%,对应25-27年PE为28、23、20倍。在双轮驱动战略的引领下,均胜电子有望在汽车智能电动化与机器人万亿蓝海中持续深耕,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资金流向
股价区间:
公司股价近3个月在15-40元区间波动。稳健投资者可在***元附近关注,以****左右为止盈目标。激进投资者可在****参与,以****左右为止盈目标,博反弹。
扫码回复“8-智能驾驶”限时免费领取龙头股资料和全文,还可免费诊股!
作者: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
汽车智能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与机器人产业蓬勃兴起的当下,均胜电子凭借前瞻布局与核心技术优势,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近期公司不仅在汽车智能电动化领域斩获超200亿元订单,机器人业务也实现突破性落地,叠加主业稳健增长与H股上市进程推进,其“机器人核心部件+智能驾驶”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愈发清晰,万亿蓝海市场卡位优势逐步凸显。
订单亮眼:智能电动化领域势头强劲
中标50亿的不是花花,是均胜电子!
均胜电子在汽车智能电动化赛道的竞争力持续得到市场验证,近期订单喜讯不断。10月20日,公司公告新获客户项目定点,将为全球客户开发并提供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智能座舱车载多联屏(含主动隐私保护等功能)等产品,项目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50亿元,计划2026年底量产。
在此之前,公司已宣布获得150亿元两家全球头部车企跨域融合中央计算单元(CCU)和智能网联等汽车智能化产品全球订单,并与Momenta联合获某知名自主品牌10亿元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项目定点。综合测算,今年以来均胜电子获得的汽车智能电动化订单金额已突破200亿元,强劲势头充分彰显了公司在汽车电子、智驾智舱等领域的全球竞争力,也为公司主业稳步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最新行业研报显示,全球智能驾驶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8500亿元,中国市场占比超40%,年复合增长率保持22%以上。政策端,中国"十四五"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规划明确2025年L2+级智能驾驶渗透率超50%,欧盟、美国也相继出台自动驾驶法规加速商业化落地,行业迎来政策与需求双重驱动的黄金发展期。
从渗透率来看,中国智能驾驶市场渗透率预计从2023年的18%提升至2025年的35%,L2+级车型市场占比将超60%。
行业对标公司:
德赛西威聚焦汽车智能化领域,业务涵盖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1.13%,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业务分别占2024H1总收入的68.12%和22.81%;2023年智能座舱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超150亿元,智驾域控2024年1-8月市占率23.90%居行业第一,同时通过拓展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及多元化客户结构,加速国际化进程。
603***以传感器业务为核心驱动,2013年起布局智能驾驶感知领域,现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类传感器产品及V-SEE系列智驾解决方案,2024年智驾相关全生命周期订单超18亿元,前视三目8M摄像头已实现量产并有望受益比亚迪等车企智驾功能下沉;深耕传感器赛道多年形成丰富产品体系,同时依托车端技术积累,在人形机器人编码器、位置传感器等领域具备拓展潜力。
603***业务从汽车制动与智能驾驶系统拓展至转向系统,制动业务以盘式制动器等为基础,轻量化零部件墨西哥工厂年产400万件项目陆续投产;线控制动系统WCBS为国内首个量产One-Box产品,合作奇瑞、理想等多家车企,通过收购浙江万达获取转向系统技术积累,目前转向系统已有多项定点项目落地。
机器人业务:打开增长新空间,落地进程加速
依托智能化与硬件底层优势,均胜电子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持续完善,业务落地取得重大突破。10月16日,智元正式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精灵G2,当天下午便开启与均胜电子过亿元采购合同的首批交付商用,正式落地汽车零部件制造场景。
在客户布局方面,公司海内外业务齐头并进。海外客户方面,已为某头部公司批量交付机器人后脑勺、颈部、肩部、膝盖及手指等部件,正在探讨下一代头部显示方案和头部总成供货;国内客户方面,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头部客户合作,定制化主控板已实现批量供货,多种精度IMU、定制化鱼眼相机等传感器陆续送样。尽管目前机器人相关零部件业务营收占比不到0.1%(上半年收入的0.1%约为3000万元),但随着订单落地与市场拓展,该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增长极,助力其卡位海内外万亿增量市场。
行业对标公司:
机器人核心部件赛道竞争格局逐步清晰,头部企业在不同关键领域各有布局,与均胜电子形成差异化竞争与对标关系。
汇川技术以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与整体解决方案为核心,伺服系统国内市占率超20%居首,控制器、变频器等产品技术积累深厚,2024年机器人业务营收突破60亿元,同时布局协作机器人、SCARA机器人等本体产品,客户覆盖新能源汽车、3C电子等多行业,其“部件-本体-系统”的全链条布局与均胜电子的“部件-本体-场景”路径形成对标。
002***作为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核心部件自主化率超80%,拥有伺服系统、控制器、减速器等关键技术,2024年机器人本体销量突破3万台,同比增长45%,业务覆盖焊接、搬运等工业场景,同时拓展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业务,其核心部件自主化能力与均胜电子的硬件底层优势具有可比性。
688***专注于机器人精密传动领域,谐波减速器国内市占率超30%,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2%,产品批量供应发那科、安川等国际头部机器人企业,同时开发机器人关节模组、DD电机等产品,其在精密传动部件的技术壁垒与均胜电子的IMU、主控板等传感器部件形成细分领域对标。
主业稳健:营收利润双增,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在核心主业方面,均胜电子同样表现稳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03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11%,营收与利润均保持稳步增长态势。盈利能力方面也持续修复,25H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8.2%,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安全毛利率为15.9%,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汽车电子毛利率为21.5%,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
降本增效工作的持续推进是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汽车安全业务方面,公司在浙江湖州扩建产业基地,提高气体发生器核心零部件自供比例以降低成本;在菲律宾启动工厂,利用东南亚地区成本与规模优势;同时继续推进美洲、欧洲部分安全业务低效工厂的关停及产线转移工作。汽车电子业务方面,持续推进资源整合,为未来降本增效和盈利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资本动作:H股上市推进,助力全球化发展
近期均胜电子在资本层面也有重要动作,为公司全球化发展注入新活力。2025年10月17日,公司收到香港联交所信函,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已审阅公司的上市申请;同日,公司董事会审议并通过《关于确定公司H股全球发售(包括香港公开发售及国际配售)及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相关事宜的议案》。H股上市进程的推进,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国际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为其在全球汽车智能电动化与机器人市场的拓展提供更强有力的资本支持。
展望未来,机构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为645、665、710亿元,同比增长16%、3%、7%;归母净利润为15.3、18.3、21.6亿元,同比增长60%、19%、18%,24-27年复合增速为31%,对应25-27年PE为28、23、20倍。在双轮驱动战略的引领下,均胜电子有望在汽车智能电动化与机器人万亿蓝海中持续深耕,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资金流向
股价区间:
公司股价近3个月在15-40元区间波动。稳健投资者可在***元附近关注,以****左右为止盈目标。激进投资者可在****参与,以****左右为止盈目标,博反弹。
扫码回复“8-智能驾驶”限时免费领取龙头股资料和全文,还可免费诊股!
作者: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