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0月19日电(葛佳明) 10月19日,以“协作共促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北外滩开幕,来自航运业界及产业链专家再次聚首共同探讨国际航运新发展。中国港口协会会长顾金山在论坛上表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关乎未来的“必答题”。
顾金山介绍,近年来中国港口行业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绿色港口建设的政策规划和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港口清洁能源应用场景逐步形成,全方位的港口污染防治体系加快构建。
目前,中国枢纽海港集装箱码头岸电设施覆盖率已超过95%。港内清洁低碳设备的应用比例逐年提升,大幅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通过光伏和风电设施建设,推动码头零碳化发展。推动LNG、甲醇等船舶绿色燃料创新应用,满足船舶不同需求。
同时,全国主要港口已实现船舶生活垃圾、含油污水“应收尽收、应处尽处”,港口污染防治迈出坚实步伐。此外,通过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技术应用,为港口绿色发展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技术支持。
对于后续港口的绿色转型路径,顾金山分享了三点建议,一是以“全球治理”引领“系统变革”,构筑绿色港口的规则新体系。
在顾金山看来,后续应致力于推动构建包容、联动的国际港航绿色治理模式,为全球绿色港口产业链与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奠定基石。
二是,以“科技突围”驱动“产业跃迁”,抢占未来港航的绿色制高点。“共同瞄准零碳燃料、智能电网、全链路碳管理等前瞻方向,推动创新资源跨境流动、开放共享,联合孵化引领下一代港航业的颠覆性技术与商业模式。”
三是,以“开放生态”赋能“共同行动”,打造休戚与共的全球绿色港航合作共同体。
编辑:李一帆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上海10月19日电(葛佳明) 10月19日,以“协作共促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北外滩开幕,来自航运业界及产业链专家再次聚首共同探讨国际航运新发展。中国港口协会会长顾金山在论坛上表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关乎未来的“必答题”。
顾金山介绍,近年来中国港口行业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绿色港口建设的政策规划和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港口清洁能源应用场景逐步形成,全方位的港口污染防治体系加快构建。
目前,中国枢纽海港集装箱码头岸电设施覆盖率已超过95%。港内清洁低碳设备的应用比例逐年提升,大幅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通过光伏和风电设施建设,推动码头零碳化发展。推动LNG、甲醇等船舶绿色燃料创新应用,满足船舶不同需求。
同时,全国主要港口已实现船舶生活垃圾、含油污水“应收尽收、应处尽处”,港口污染防治迈出坚实步伐。此外,通过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技术应用,为港口绿色发展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技术支持。
对于后续港口的绿色转型路径,顾金山分享了三点建议,一是以“全球治理”引领“系统变革”,构筑绿色港口的规则新体系。
在顾金山看来,后续应致力于推动构建包容、联动的国际港航绿色治理模式,为全球绿色港口产业链与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奠定基石。
二是,以“科技突围”驱动“产业跃迁”,抢占未来港航的绿色制高点。“共同瞄准零碳燃料、智能电网、全链路碳管理等前瞻方向,推动创新资源跨境流动、开放共享,联合孵化引领下一代港航业的颠覆性技术与商业模式。”
三是,以“开放生态”赋能“共同行动”,打造休戚与共的全球绿色港航合作共同体。
编辑:李一帆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