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郑家,全部出局了

独角Mall

3天前

为争权夺利,母子反目,原本已接班的郑永刚之子郑驹,逐渐被继母周婷踢出局。...周婷上位,郑驹出局。...争了两年多,郑驹和周婷这对母子最后双双出局,没能保住郑永刚一手打造的杉杉系商业帝国。...郑驹就此彻底出局。...杉杉集团破产,周婷出局。

现实中的豪门权力斗争,往往比电视剧本更为残酷。自2023年初,随着杉杉系掌门人郑永刚突然离世,一场围绕遗产接班的继承之战轰然打响。

为争权夺利,母子反目,原本已接班的郑永刚之子郑驹,逐渐被继母周婷踢出局。(杉杉系主要由杉杉控股、杉杉集团、杉杉股份构成)

然而,胜利者周婷执掌的杉杉系商业帝国,在斗争中早已变得千疮百孔,上市公司杉杉股份业绩盈利双双下滑,股票价格也较巅峰期下滑66.93%,杉杉集团则是遭多家银行起诉,直接破产重组。

就在国庆节前夕,这场持续两年多的夺权之战,出现新的变局,素有“民营船王”之称的任元林或将成为杉杉系新的掌门人。目前重整计划草案已经提交,即将开展会议表决。

争了两年多,郑驹和周婷这对母子最后双双出局,没能保住郑永刚一手打造的杉杉系商业帝国。郑氏家族的杉杉,最终难逃改姓命运。

而这场豪门夺权战,是真的互掐,还是在演?

01

左手实业,右手金融

郑永刚的杉杉系商业帝国

出生于宁波一个农村家庭的郑永刚,在近40年商业生涯中,凭借一手实业,一手金融投资,逐步建立起庞大的杉杉系商业帝国。

资料显示,郑永刚曾参军入伍,转业后被派到鄞县棉纺厂当厂长。在他的带领下,这家经营困难的棉纺厂,年年成为纺织部的“行业先进”。

1989年,成绩突出的郑永刚被调到宁波甬港服装厂。相比鄞县棉纺厂,宁波甬港服装厂引进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设备,产出的西装能100%出口到意大利、法国。

但由于工厂订单主要是为国外企业做加工,且每年只有几个月的工作时间,赚取的加工费有限,因此工厂业绩很差。

郑永刚接手时,宁波甬港服装厂已经连续三年更换厂长,职工不到300人,亏损超过1000万元,可谓是个烂摊子。

于是,郑永刚转变思路,决定转出口做内销,并创立了“杉杉”品牌。

为了给品牌造势,郑永刚借了3万元钱,跑到北京,去中央电视台打广告,“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这句经典广告语就此诞生,杉杉品牌也因此一炮而红。

1996年,杉杉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杉杉从一个负债累累的工厂,一跃成为中国服装业第一家上市企业。1998年,杉杉品牌销售收入达23.5亿元,并且连续7年占据中国服装市场占有率第一,市场综合占有率达到37.4%。

杉杉服装分拆上市,图源:杉杉品牌官网

杉杉股份上市后,郑永刚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将目光转向其它行业,谋求转型。

1999年,郑永刚因机缘接触到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他将杉杉总部从宁波搬到上海,并主导杉杉股份向新能源领域延伸。

据了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商业化,是1991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的钴酸锂正极搭配石油焦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对于一个新兴产业来说,郑永刚的这次转型,算是一场豪赌。

决定转型后,杉杉通过企业合作、收并购、参股海外锂矿勘探与开采企业等方式,布局锂电产业。但此后八年,杉杉股份在锂电板块的经营持续亏损,一直靠服装业务输血,才得以存活。

转机是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锂电池得到广泛应用,杉杉股份凭借此前的投资积累获得迅速发展。到2013年,杉杉的锂电池产业收入首次超过了杉杉的服装产业。

如今的杉杉,已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材料生产商,同时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

据鑫椤资讯统计,杉杉股份2023年人造负极材料产量中国占比19%,市占率蝉联全球第一。另据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杉杉在大尺寸偏光片的出货面积份额,由2022年的30%提升至33%,持续保持全球第一。

几乎是在杉杉股份锂电发展的同一时期,郑永刚还驰骋在资本市场上。

1997年,杉杉作为创始股东发起设立宁波杉杉城市信用社(宁波银行前身)。紧接着,郑永刚又参股了浦发银行、稠州银行、徽商银行等多家银行。

2007年,郑永刚辞去杉杉股份董事长职位,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杉杉控股身上。

在资本市场上,郑永刚“狙击”多家上市公司,买壳卖壳搭配质押屡见不鲜,运作包括君康人寿、申通快递、江泉实业、希努尔等,被外界称为“壳王”。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杉杉系直接或间接控股的投资公司至少包括磐石基金、华山资产管理、升阳资本、宁波杉杉创投、芜湖江东创投、龙田投资、鸿石投资、正道咨询、顺辰投资、青刚投资等。

在投资收益上,以宁波银行为例,2021年初,杉杉减持宁波银行,累计收益约54亿元,并取得现金分红收益超过6.5亿元,合计投资收益达60.5亿元。相较投资成本的约1.82亿元,大赚33倍。

因为郑永刚在锂电和金融领域的成就斐然,杉杉起家时的服装业务,后来被慢慢淡化。

当然,摊子铺得太大,在市场逆风时也会出现一定困境。2020年底,受大卫生事件影响,杉杉股份的充电桩、储能、服装等业务亏损同比大幅增加,使得公司整体盈利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据财报显示,2020年,杉杉股份营业收入约82.16亿元,同比下降5.35%;同期净利润约1.38亿元,同比下降48.85%。

早就辞去杉杉股份董事长职务的郑永刚,不得不在2020年底重新担任董事长,试图逆转杉杉股份面临的业绩增长困境。

2021年2月,杉杉股份斥资11亿美元成功完成对LG化学LCD偏光片业务收购的大陆资产交割,成立杉金光电,带领杉杉寻找新增长路径。

然而,2023年初,郑永刚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一时间,杉杉系商业帝国失去了主心骨,也因为郑永刚生前未立遗嘱,引发了豪门世家遗产继承的争夺战。

这场争夺战的主角,就是郑永刚的儿子郑驹和遗孀周婷。

02

母子争权

周婷上位,郑驹出局

郑驹是郑永刚与前妻周继青所生,很早就被郑永刚当成接班人培养。

郑永刚在面对媒体采访中就谈到自己正在培养郑驹接班,其在员工大会上也公开说过,自己很传统,就是个农民,公司肯定是要儿子接班的。

这也体现在郑驹的工作履历上。

2015年,时年24岁的郑驹开始出任杉杉控股总裁,负责投资、医疗、旅游等业务。2018年,郑驹出任杉杉控股法人及董事长。

2019年,郑驹出任杉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2020年1月任杉杉集团总裁,此时不到30岁的郑驹,已经进入杉杉系核心圈。

但是郑永刚的突然离世,且生前并未留下任何书面遗嘱安排接班事宜,为杉杉系的正常接班埋下巨大隐患。

郑永刚去世后,2023年3月2日,杉杉股份发布公告,审议通过同意提名郑驹先生为公司第十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3月23日,杉杉股份再次发布公告,郑驹全票当选杉杉股份董事长。

郑驹能迅速掌权,很大程度上,与他多年来在杉杉系内的工作履历以及创始人郑永刚生前的遗泽有关。

而在3月23日当天,郑驹的继母周婷出现在会场,直接对郑驹当选杉杉股份董事长提出质疑。

周婷的手腕并不简单,她是记者出身,2014年在《民企在上海》节目录制中与郑永刚相识,之后周婷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并于2017年与郑永刚结为夫妻,成为豪门太太。

在周婷看来,她是郑永刚的现任配偶及3名亲生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基于继承关系,她应当成为杉杉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不仅如此,周婷还携三名未成年子女起诉郑驹,向法院申请冻结郑永刚名下所持的宁波青刚投资有限公司51%股份。

宁波青刚是郑永刚控制杉杉系的关键平台,由郑永刚持股51%,周继青持股49%。宁波青刚持有杉杉控股40.55%的股权,杉杉控股又拥有杉杉集团54.8%的股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宁波青刚冻结后不久,2023年5月10日,周婷如愿当选杉杉股份董事,并提交了解除宁波青刚股权冻结的申请。郑驹继续留任董事长。

但故事并未结束。

2024年11月17日,杉杉股份发布公告,宣布郑驹因工作原因辞去董事长一职,周婷接替郑驹,成为杉杉股份新任董事长。

随后,杉杉控股有限公司公众号“杉杉通”发布《致全体杉杉同仁的一封信》,作者署名为周婷。信中称,“2024年11月17日,杉杉股份董事会推选我成为公司新任董事长。此前,我已接棒杉杉控股、杉杉集团董事长。今天,我和郑驹同学完成了工作交接,我们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带领杉杉奋力前行。”

相当于周婷的身份从记者变为豪门太太,接着又控制郑永刚一手打下来的杉杉系商业帝国,这中间只用了10年时间。

同时,这两则信息透露出的信号也耐人寻味,一是郑驹辞任,原因不是常见的个人原因,而是工作原因,这可以理解为郑驹对这次权力变更有所不满;二是周婷在信中称郑驹为同学,在学历上,周婷是EMBA双硕士学位,而郑驹的资料显示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EMBA在读,颇有种要在学历上压郑驹一筹的意味。

所以,双方的权力过渡,或许并不是一份简单的企业公告能解释清楚的。而后续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

周婷掌权半年多之后,今年6月27日,杉杉股份公告称,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拟对公司副董事长郑驹持有的公司181万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0.08%)进行司法强制执行。其中45万股的执行均价为8.93元/股,136万股的执行均价为9.75元/股。

本次执行后,郑驹不再持有公司股份。郑驹就此彻底出局。

03

杉杉集团破产,周婷出局

“民营船王”或接盘

掌舵者的频繁变动,让杉杉系商业帝国处在飘摇之中。周婷上位短短三个月后,就站在破产重整听证会上,并语带哽咽地说道:“我们已经尽力了”。

原因是杉杉集团规模庞大的负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杉杉集团总资产695.13亿元,总负债398.95亿元,其中120亿元为一年内到期短期债务,而账面现金只有60.9亿元。

与此同时,杉杉股份2024年总营业收入为186.80亿元,同比下降2.05%;归母净利润亏损3.67亿元,同比下降147.97%。杉杉股份股票也一路下滑,从2021年12月31日的峰值43.48元/股,降至如今的14.38元/股。

无力偿还债务的杉杉集团,只能破产重组。

巧合的是,周婷在听证会前夕,将杉杉控股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转让给自己的直系亲属周顺和。有分析称,周婷转让法定代表人,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在外界处理公司正常事宜。

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

据媒体报道,杉杉集团的债务主要是人为因素,杉杉集团破产管理人发布的报告显示,杉杉集团存在的应收往来占款和资金拆借,从2024年初的19.66亿元飙升到年底的111.87亿,一年暴增90多亿元。其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关联方占款或资金拆借合计95.25亿元。

且杉杉集团2024年营收只有475万元,但是亏损达到145亿,其中,信用减值损失92.35亿,资产减值损失50.66亿,合计143亿。

此外,还有一些看似没有多少关联,但关系密切的交易,如2024年3月,杉杉集团将一家宁波都市房产开发有限公司40%的股权,转让给一家私人公司宁波友福。

其中宁波都市房产旗下有两个重要项目,一是占宁波阪急百货30%股权,二是占有宁波中心大厦40%权益。而宁波友福的股东之一郑学明,曾是郑永刚的左膀右臂,是杉杉系的重要人物。

这或许就能解释郑驹与周婷在两年多的豪门争斗中,二人的地位变化总是以公司公告宣布,而不像以往看到的很多豪门争产案例中,各种阴暗手段频出,奔着打倒对方而去。

双方可能在大众欣赏豪门大戏的时候,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

如今,郑驹、周婷这两个合法继承者早已抽身离去,杉杉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宁波朋泽贸易有限公司、杉杉集团管理人与江苏新扬子商贸有限公司、江苏新扬船投资有限公司、厦门TCL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等重整投资人组成的联合体签署了《重整投资协议》。

协议中,任元林旗下公司新扬子商贸等投资联合体,将通过一套资本运作方案合计取得杉杉股份23.36%股票的控制权,总对价32.84亿元。新扬子商贸也将作为投资人持股平台的第一大有限合伙人进行出资,对合伙企业持有的份额比例不低于40%。

若重整成功,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投资人持股平台,杉杉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新扬子商贸的实际控制人任元林。

资料显示,任元林出生于1953年,是扬子江船业集团的创始人及名誉董事长。其在造船行业拥有近50年经验,被称为“民营船王”。

2007年4月,扬子江船业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造船上市公司。

新扬子商贸则是扬子江船业2021年拆分出来的投资业务部门扬子江金控下的主要国内投资平台,主要涉及金属、船舶、化工、新能源等行业。

任元林入主杉杉集团,或许看上的是杉杉股份在锂电和LCD偏光片业务的行业地位。至于杉杉系商业帝国未来走向如何,就看任元林接手后,是否会对杉杉系业务进行调整。

为争权夺利,母子反目,原本已接班的郑永刚之子郑驹,逐渐被继母周婷踢出局。...周婷上位,郑驹出局。...争了两年多,郑驹和周婷这对母子最后双双出局,没能保住郑永刚一手打造的杉杉系商业帝国。...郑驹就此彻底出局。...杉杉集团破产,周婷出局。

现实中的豪门权力斗争,往往比电视剧本更为残酷。自2023年初,随着杉杉系掌门人郑永刚突然离世,一场围绕遗产接班的继承之战轰然打响。

为争权夺利,母子反目,原本已接班的郑永刚之子郑驹,逐渐被继母周婷踢出局。(杉杉系主要由杉杉控股、杉杉集团、杉杉股份构成)

然而,胜利者周婷执掌的杉杉系商业帝国,在斗争中早已变得千疮百孔,上市公司杉杉股份业绩盈利双双下滑,股票价格也较巅峰期下滑66.93%,杉杉集团则是遭多家银行起诉,直接破产重组。

就在国庆节前夕,这场持续两年多的夺权之战,出现新的变局,素有“民营船王”之称的任元林或将成为杉杉系新的掌门人。目前重整计划草案已经提交,即将开展会议表决。

争了两年多,郑驹和周婷这对母子最后双双出局,没能保住郑永刚一手打造的杉杉系商业帝国。郑氏家族的杉杉,最终难逃改姓命运。

而这场豪门夺权战,是真的互掐,还是在演?

01

左手实业,右手金融

郑永刚的杉杉系商业帝国

出生于宁波一个农村家庭的郑永刚,在近40年商业生涯中,凭借一手实业,一手金融投资,逐步建立起庞大的杉杉系商业帝国。

资料显示,郑永刚曾参军入伍,转业后被派到鄞县棉纺厂当厂长。在他的带领下,这家经营困难的棉纺厂,年年成为纺织部的“行业先进”。

1989年,成绩突出的郑永刚被调到宁波甬港服装厂。相比鄞县棉纺厂,宁波甬港服装厂引进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设备,产出的西装能100%出口到意大利、法国。

但由于工厂订单主要是为国外企业做加工,且每年只有几个月的工作时间,赚取的加工费有限,因此工厂业绩很差。

郑永刚接手时,宁波甬港服装厂已经连续三年更换厂长,职工不到300人,亏损超过1000万元,可谓是个烂摊子。

于是,郑永刚转变思路,决定转出口做内销,并创立了“杉杉”品牌。

为了给品牌造势,郑永刚借了3万元钱,跑到北京,去中央电视台打广告,“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这句经典广告语就此诞生,杉杉品牌也因此一炮而红。

1996年,杉杉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杉杉从一个负债累累的工厂,一跃成为中国服装业第一家上市企业。1998年,杉杉品牌销售收入达23.5亿元,并且连续7年占据中国服装市场占有率第一,市场综合占有率达到37.4%。

杉杉服装分拆上市,图源:杉杉品牌官网

杉杉股份上市后,郑永刚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将目光转向其它行业,谋求转型。

1999年,郑永刚因机缘接触到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他将杉杉总部从宁波搬到上海,并主导杉杉股份向新能源领域延伸。

据了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商业化,是1991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的钴酸锂正极搭配石油焦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对于一个新兴产业来说,郑永刚的这次转型,算是一场豪赌。

决定转型后,杉杉通过企业合作、收并购、参股海外锂矿勘探与开采企业等方式,布局锂电产业。但此后八年,杉杉股份在锂电板块的经营持续亏损,一直靠服装业务输血,才得以存活。

转机是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锂电池得到广泛应用,杉杉股份凭借此前的投资积累获得迅速发展。到2013年,杉杉的锂电池产业收入首次超过了杉杉的服装产业。

如今的杉杉,已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材料生产商,同时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

据鑫椤资讯统计,杉杉股份2023年人造负极材料产量中国占比19%,市占率蝉联全球第一。另据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杉杉在大尺寸偏光片的出货面积份额,由2022年的30%提升至33%,持续保持全球第一。

几乎是在杉杉股份锂电发展的同一时期,郑永刚还驰骋在资本市场上。

1997年,杉杉作为创始股东发起设立宁波杉杉城市信用社(宁波银行前身)。紧接着,郑永刚又参股了浦发银行、稠州银行、徽商银行等多家银行。

2007年,郑永刚辞去杉杉股份董事长职位,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杉杉控股身上。

在资本市场上,郑永刚“狙击”多家上市公司,买壳卖壳搭配质押屡见不鲜,运作包括君康人寿、申通快递、江泉实业、希努尔等,被外界称为“壳王”。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杉杉系直接或间接控股的投资公司至少包括磐石基金、华山资产管理、升阳资本、宁波杉杉创投、芜湖江东创投、龙田投资、鸿石投资、正道咨询、顺辰投资、青刚投资等。

在投资收益上,以宁波银行为例,2021年初,杉杉减持宁波银行,累计收益约54亿元,并取得现金分红收益超过6.5亿元,合计投资收益达60.5亿元。相较投资成本的约1.82亿元,大赚33倍。

因为郑永刚在锂电和金融领域的成就斐然,杉杉起家时的服装业务,后来被慢慢淡化。

当然,摊子铺得太大,在市场逆风时也会出现一定困境。2020年底,受大卫生事件影响,杉杉股份的充电桩、储能、服装等业务亏损同比大幅增加,使得公司整体盈利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据财报显示,2020年,杉杉股份营业收入约82.16亿元,同比下降5.35%;同期净利润约1.38亿元,同比下降48.85%。

早就辞去杉杉股份董事长职务的郑永刚,不得不在2020年底重新担任董事长,试图逆转杉杉股份面临的业绩增长困境。

2021年2月,杉杉股份斥资11亿美元成功完成对LG化学LCD偏光片业务收购的大陆资产交割,成立杉金光电,带领杉杉寻找新增长路径。

然而,2023年初,郑永刚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一时间,杉杉系商业帝国失去了主心骨,也因为郑永刚生前未立遗嘱,引发了豪门世家遗产继承的争夺战。

这场争夺战的主角,就是郑永刚的儿子郑驹和遗孀周婷。

02

母子争权

周婷上位,郑驹出局

郑驹是郑永刚与前妻周继青所生,很早就被郑永刚当成接班人培养。

郑永刚在面对媒体采访中就谈到自己正在培养郑驹接班,其在员工大会上也公开说过,自己很传统,就是个农民,公司肯定是要儿子接班的。

这也体现在郑驹的工作履历上。

2015年,时年24岁的郑驹开始出任杉杉控股总裁,负责投资、医疗、旅游等业务。2018年,郑驹出任杉杉控股法人及董事长。

2019年,郑驹出任杉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2020年1月任杉杉集团总裁,此时不到30岁的郑驹,已经进入杉杉系核心圈。

但是郑永刚的突然离世,且生前并未留下任何书面遗嘱安排接班事宜,为杉杉系的正常接班埋下巨大隐患。

郑永刚去世后,2023年3月2日,杉杉股份发布公告,审议通过同意提名郑驹先生为公司第十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3月23日,杉杉股份再次发布公告,郑驹全票当选杉杉股份董事长。

郑驹能迅速掌权,很大程度上,与他多年来在杉杉系内的工作履历以及创始人郑永刚生前的遗泽有关。

而在3月23日当天,郑驹的继母周婷出现在会场,直接对郑驹当选杉杉股份董事长提出质疑。

周婷的手腕并不简单,她是记者出身,2014年在《民企在上海》节目录制中与郑永刚相识,之后周婷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并于2017年与郑永刚结为夫妻,成为豪门太太。

在周婷看来,她是郑永刚的现任配偶及3名亲生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基于继承关系,她应当成为杉杉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不仅如此,周婷还携三名未成年子女起诉郑驹,向法院申请冻结郑永刚名下所持的宁波青刚投资有限公司51%股份。

宁波青刚是郑永刚控制杉杉系的关键平台,由郑永刚持股51%,周继青持股49%。宁波青刚持有杉杉控股40.55%的股权,杉杉控股又拥有杉杉集团54.8%的股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宁波青刚冻结后不久,2023年5月10日,周婷如愿当选杉杉股份董事,并提交了解除宁波青刚股权冻结的申请。郑驹继续留任董事长。

但故事并未结束。

2024年11月17日,杉杉股份发布公告,宣布郑驹因工作原因辞去董事长一职,周婷接替郑驹,成为杉杉股份新任董事长。

随后,杉杉控股有限公司公众号“杉杉通”发布《致全体杉杉同仁的一封信》,作者署名为周婷。信中称,“2024年11月17日,杉杉股份董事会推选我成为公司新任董事长。此前,我已接棒杉杉控股、杉杉集团董事长。今天,我和郑驹同学完成了工作交接,我们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带领杉杉奋力前行。”

相当于周婷的身份从记者变为豪门太太,接着又控制郑永刚一手打下来的杉杉系商业帝国,这中间只用了10年时间。

同时,这两则信息透露出的信号也耐人寻味,一是郑驹辞任,原因不是常见的个人原因,而是工作原因,这可以理解为郑驹对这次权力变更有所不满;二是周婷在信中称郑驹为同学,在学历上,周婷是EMBA双硕士学位,而郑驹的资料显示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EMBA在读,颇有种要在学历上压郑驹一筹的意味。

所以,双方的权力过渡,或许并不是一份简单的企业公告能解释清楚的。而后续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

周婷掌权半年多之后,今年6月27日,杉杉股份公告称,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拟对公司副董事长郑驹持有的公司181万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0.08%)进行司法强制执行。其中45万股的执行均价为8.93元/股,136万股的执行均价为9.75元/股。

本次执行后,郑驹不再持有公司股份。郑驹就此彻底出局。

03

杉杉集团破产,周婷出局

“民营船王”或接盘

掌舵者的频繁变动,让杉杉系商业帝国处在飘摇之中。周婷上位短短三个月后,就站在破产重整听证会上,并语带哽咽地说道:“我们已经尽力了”。

原因是杉杉集团规模庞大的负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杉杉集团总资产695.13亿元,总负债398.95亿元,其中120亿元为一年内到期短期债务,而账面现金只有60.9亿元。

与此同时,杉杉股份2024年总营业收入为186.80亿元,同比下降2.05%;归母净利润亏损3.67亿元,同比下降147.97%。杉杉股份股票也一路下滑,从2021年12月31日的峰值43.48元/股,降至如今的14.38元/股。

无力偿还债务的杉杉集团,只能破产重组。

巧合的是,周婷在听证会前夕,将杉杉控股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转让给自己的直系亲属周顺和。有分析称,周婷转让法定代表人,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在外界处理公司正常事宜。

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

据媒体报道,杉杉集团的债务主要是人为因素,杉杉集团破产管理人发布的报告显示,杉杉集团存在的应收往来占款和资金拆借,从2024年初的19.66亿元飙升到年底的111.87亿,一年暴增90多亿元。其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关联方占款或资金拆借合计95.25亿元。

且杉杉集团2024年营收只有475万元,但是亏损达到145亿,其中,信用减值损失92.35亿,资产减值损失50.66亿,合计143亿。

此外,还有一些看似没有多少关联,但关系密切的交易,如2024年3月,杉杉集团将一家宁波都市房产开发有限公司40%的股权,转让给一家私人公司宁波友福。

其中宁波都市房产旗下有两个重要项目,一是占宁波阪急百货30%股权,二是占有宁波中心大厦40%权益。而宁波友福的股东之一郑学明,曾是郑永刚的左膀右臂,是杉杉系的重要人物。

这或许就能解释郑驹与周婷在两年多的豪门争斗中,二人的地位变化总是以公司公告宣布,而不像以往看到的很多豪门争产案例中,各种阴暗手段频出,奔着打倒对方而去。

双方可能在大众欣赏豪门大戏的时候,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

如今,郑驹、周婷这两个合法继承者早已抽身离去,杉杉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宁波朋泽贸易有限公司、杉杉集团管理人与江苏新扬子商贸有限公司、江苏新扬船投资有限公司、厦门TCL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等重整投资人组成的联合体签署了《重整投资协议》。

协议中,任元林旗下公司新扬子商贸等投资联合体,将通过一套资本运作方案合计取得杉杉股份23.36%股票的控制权,总对价32.84亿元。新扬子商贸也将作为投资人持股平台的第一大有限合伙人进行出资,对合伙企业持有的份额比例不低于40%。

若重整成功,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投资人持股平台,杉杉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新扬子商贸的实际控制人任元林。

资料显示,任元林出生于1953年,是扬子江船业集团的创始人及名誉董事长。其在造船行业拥有近50年经验,被称为“民营船王”。

2007年4月,扬子江船业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造船上市公司。

新扬子商贸则是扬子江船业2021年拆分出来的投资业务部门扬子江金控下的主要国内投资平台,主要涉及金属、船舶、化工、新能源等行业。

任元林入主杉杉集团,或许看上的是杉杉股份在锂电和LCD偏光片业务的行业地位。至于杉杉系商业帝国未来走向如何,就看任元林接手后,是否会对杉杉系业务进行调整。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