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升科技
重点机构:华夏基金
调研摘要:
一、请介绍一下公司在固态锂电材料领域的布局和进展情况?
答:您好,作为锂电材料行业全球龙头企业,当升科技早在多年以前就开始着手布局固态锂电材料技术研发,硫化物、氧化物、卤化物等不同技术路线全方位涵盖,半固态与全固态材料均有涉及。全固态正极材料方面,产品涵盖高镍单晶、多晶等不同系列,正在配合国内外电池及车企客户开发中。公司开发的全固态专用的高镍多元材料,通过形貌、粒径、体相组分以及表面修饰的多重设计,在全固态电池当中的性能发挥(循环、容量等)已经接近液态电池的水平,电池的能量密度则超过400 瓦时每公斤,远超当前液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水平。半固态正极材料方面,公司开发时间更早,采用超高镍多元材料体系,在长续航电池上可通过针刺、200℃热箱等试验,具备较高的安全性。除了电动车,在无人机、eVTOL、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公司的半固态锂电正极材料也在大范围应用,已实现千吨级出货。全固态电解质方面,公司聚焦硫卤化物电解质,率先研究开发了氯碘复合的新型硫化物电解质,在保持高离子电导率的基础上,使得全固态电池使用的压力降到5MPa 以下,对于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除了硫化物电解质,为适配更高电压富锂锰基材料,公司开发了低成本、高电压窗口的卤化物电解质,现在正在稳定制备过程中。此外,公司并不是单纯生产电解质或者正极材料,而是为固态电池客户提供一揽子、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在正极和固态电解质之间,公司开发了专用的全固态电池界面层,使得正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性能得到更好发挥。凭借当升科技在锂电材料领域的雄厚技术积累、丰富客户资源、充裕资金保障,公司在固态锂电材料领域建立起了"固态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专用界面层"完整的产品体系,性能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相关产品已批量供应客户,商业应用化也走在了行业前列,谢谢。
二、请问公司含碘硫化物电解质产业化应用进展情况如何?技术壁垒如何?
答:您好,固态电解质具有材料属性,当升科技在材料领域有着二十余年的研发历史和雄厚的技术储备,在固态电解质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固固界面问题一直是限制固态锂电池大规模市场应用的主要技术障碍之一,为此,当升科技成功开发出高离子电导率、微纳米粒径可控调节、对湿度相对稳定的硫化物电解质、具有良好界面浸润性的氯碘复合新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这在全固态电解质材料领域属于首创。公司开发的含碘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大幅降低了固态锂电池实现高离子电导率所需的固固界面压力,显著降低了固态锂电池制造难度与成本,为固态锂电池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当升方案",该产品已在头部客户进入批量验证阶段。当升科技在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的技术研发领域,已经积累丰富经验,为确保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加入碘后综合性能达到最优,公司所研发设计的制备工艺通过控制碘含量,同时调整其他元素比例,形成了一整套可规模化应用的技术方案。此外,公司正在与供应商合作,共同设计固态电解质产线,不断夯实公司在固态电解质领域的技术和工艺优势,该生产工艺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谢谢。
三、富锂锰基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请问公司在此方面的进展情况?
答:您好,新能源锂电池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锂电正极材料正在朝着"高能量密度+低成本"方向演变迭代,富锂锰基是契合这一市场需求的正极材料之一。公司通过持续技术迭代,系统解决了超高容量富锂锰基材料的关键技术问题,成功开发出适配超高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公司通过精准两相含量及组分调控、表界面协同修饰改性等技术创新,使得富锂锰基材料比容量远超当前高镍多元材料。同时该材料还具有高压实密度、长循环寿命以及和固态电解质良好的匹配兼容性,相关性能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富锂锰基材料可以适配液态电池、固态电池等不同应用场景,客户覆盖下游头部锂电厂商和车企,产品性能得到客户一致高度评价,并已实现十吨级产品出货,进入稳步放量阶段,谢谢。
四、请介绍一下公司的全固态电池材料界面层相关情况?
答:您好,硫化物固态电池是当前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是固态正极材料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副反应,造成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发生分解,影响固态锂电池的性能。为了最大程度发挥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的性能优势,公司研究开发出了在正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之间专用的全固态电池材料界面层,这一界面层能稳定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的结构,有效降低界面之间的阻抗,抑制正极材料和电解质之间的副反应,同时提供较好的离子传输通道,大幅提升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循环稳定性。公司"固态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专用界面层"这一组合,是公司系统解决固态锂电材料技术瓶颈的技术方案,受到下游广大客户的积极认可,公司正在持续加快其应用进程,谢谢。
五、请问公司固态电解质产能情况?
答:您好,固态电解质产能建设方面,公司已完成氧化物电解质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建设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数吨级小试线建设,实现固态电解质吨级稳定制备并获得下游多家重点客户的认证及导入,谢谢。
券商研报:
长沙银行
重点机构:天弘基金、中欧基金、泉果基金
调研摘要:
1、贵行上半年成本收入比有一定下降,主要原因?
答:我行近几年坚持降本增效方针,锚定从内部管理要收益的策略,着力优化成本管理、资本管理、运营管理,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提高运营效率;加强成本收入比监测,降低渠道成本、管理成本,建立营销成本列支项目"负面清单",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进一步完善降本配套激励机制,持续在全行层面开展降本增效专项活动,提升全员降本增效意识。二是逐步搭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有重点、有计划地逐步推动网点机具等大额成本量化投入标准。三是建立成本收入比监测机制,按季度跟踪成本收入比变动趋势,及时通报,确保成本收入比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2、今年以来,金融市场投资策略有什么变化?
答:我行在低利率环境下,债券投资加快交易转型进程,有效调整三大账户比例,坚持"做精配置、做优可供、做活交易"的思路,以数据驱动和组合交易理念为支撑,紧跟市场主线逻辑变化,积极应对、主动求变,在市场波动中寻求投资交易机会。
3、贵行零售贷款占比较高,如何管控零售不良风险?
答:为有效管控零售不良风险,我行从业务全流程建设方面强化风险防控。
一是贷前严把进件关。根据风险客户特征表现和市场变化情况,持续迭代和优化零售贷款产品的客群标准、准入要求、授信政策等,提高欺诈识别及拦截水平;
二是贷中强化风险预警管理。针对不同客户制定续贷、额度重估等差异化的贷中管理策略,更精准地识别潜在风险客户,对可能逾期的客户提前进行干预和处置,减少损失。以"全面预警+产品级预警"方式,搭建系统化预警触发机制,助力客户经理定位客户风险,优化个贷风险管理体系。定期监控资金用途去向,及时管控资金用途异常客户;
三是贷后强化风险检查和催收管理。加强重点业务的风险监测和贷后检查,优化催收管理模式,加强对委外催收机构的管理,开展"难联、失联"客户的风险化解工作,提升催收效能;持续优化我行风险转化及协商还款政策、流程,打通线上、线下受理渠道等,分类施策压降不良;开展零售贷款风险攻坚专项活动,加大不良管控力度。
4、是否提高分红率,提振投资者持股信心?
答:我行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将继续在满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和保证全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行持续、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
券商研报:
华勤技术
重点机构:交银施罗德基金、兴证全球基金
调研摘要:
Q1:公司 2025 上半年收入利润高增,对下半年及明年的业绩趋势如何展望?
1)公司自 25 年开始进入业绩高增长期,上半年收入增长 113%、归母利润增长 46%;各个品类都实现了高速、稳健的增长,产品品类及客户结构持续多元。
2)公司目前形成了相对稳定和多元的收入结构:智能手机、个人电脑、数据业务、其他业务各占主营收入四分之一左右,客户结构上前五大客户整体收入占比 50%出头,前三大客户中单个大客户收入占比 10%出头,形成了健康稳健的客户和产品结构,不过分依赖单一产品和客户,抗风险能力强。
3)26年仍会在多元结构下保持各业务的稳健增长。智能终端领域,随着 ODM 渗透率持续提升,智能手机仍然会保持相对稳健的增长;穿戴类产品随着白牌向品牌的持续转化,公司在这一产品上会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个人电脑业务,随着笔电老客户的份额提升、新客户的产品上量以及 PC+生态产品的收入增量,个人电脑整体仍然保持较高增长。数据业务随着行业内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将通过通用服务器、AI服务器以及网络交换机的全栈产品组合保持在客户端的核心供应商地位,继续实现业绩的高速增长。
Q2:公司发布了提前终止减持的公告,是否已经全部减持完成?能否告知详细减持人员的情况?
1)关于您所提及的减持事项,公司已于 2025 年 9 月18号盘后发布《华勤技术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暨减持股份结果公告》。截至 9 月 18 日,公司进行了统筹安排,采用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结合的方式,五家持股平台已全部有序、顺利地完成了减持,本次减持股份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3.83%。
2)本次减持计划中,公司实控人邱文生先生未参与本次减持计划。涉及的人员为公司首发前获得原始股激励的员工,均为在公司奋斗多年的核心员工,包含 296 位员工、技术骨干及中高层管理者,董事及高管人员减持股份数总计占本次计划的不到20%。
3)公司一直以来非常珍惜核心技术人才,股权激励体现了员工通过服务和贡献分享公司发展成果,激发更大的价值创造力,促进公司的业绩增长。公司及管理层始终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每年均有计划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等股权激励方式,不断完善核心人才战略,支撑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
4)公司经营保持稳健增长,战略方向清晰坚定,将持续推进"3+N+3"智能产品大平台战略、全球产业布局,致力于以良好的业绩表现、规范的公司治理积极回报股东。公司管理层坚定不移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Q3: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公司打算如何应对?
针对美国关税政策,公司已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策略,同时在海外布局方面也进行了前瞻性规划。
公司坚持全球化的多元产品布局,海外业务占比在50% 左右,其中通过客户间接销往美国的产品收入占比约10%,总体来看,关税调整对公司的直接影响有限且可控。同时,从业务环节和流程来看,与客户的贸易方式,关税是由客户报关和承担。公司也在密切和客户保持沟通,关注对终端市场销售的影响。
公司在持续通过全球化产能布局应对客户多元化需求和外部的不确定性,目前已形成国内核心基地和海外 VMI基地的双供应体系。国内制造以东莞和南昌为主,海外在VMI(越南,墨西哥,印度)建立了全球化的制造布局。2024年在越南和印度已经实现了产品量产交付,墨西哥已处于并购交割阶段,整体进展顺利。鉴于当前各国关税政策变化波动较大,海外的制造基地可以实现动态平衡,海外产能的整体布局足以支撑销往美国本土的交付需求。
Q4:公司上半年的毛利率有所下降的原因?25 年整体毛利率预测?
公司上半年的总体毛利率7.7%,同比毛利率有所下降:
1)主要受产品结构的变化影响,公司 2025 年上半年主要由于毛利率水平相对比较低的数据业务占比提升增大,对总体毛利率水平有一些影响。但分产品类型看,自2024 年 3 季度以来公司各业务线自身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Q2环比Q1分品类来看,也是相对稳定或温和的增长;
2)公司总体毛利率与同行相比,华勤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相对领先的水平。公司在多元化产品结构下,注重毛利额的贡献,公司 2025 年上半年整体毛利额 64.3 亿,实现了40%的增长,高于总费用的增长,公司内部经营单位的一个重要经营指标是毛利额增长率,我们持续保持了毛利额增长率高于费用投入增长率,从而带来利润空间。
3)25年及未来,针对各业务毛利率和利润率的提升,有对应的优化措施:在研发设计方面,研发设计和持续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竞争力;在成本效率上,供应链规模采购降成本、制造成本效率等做进一步提升;在产品结构上的优化,如数据业务方面,会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持续增大行业市场的开拓,提升自有产品份额占比,增加交换机和通用服务器占比,逐年提升毛利率。智能终端业务方面,穿戴产品增长率和占比提升逐步提升毛利率;包括 AIot产品的增长等等。以上来保证长期利润率的逐步优化。
Q5:公司港股上市的进展如何,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会有哪些影响?
公司于 2025 年 8 月 22 日董事会上审议通过了发行 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发行的议案,公司针对香港市场的上市发行,做了非常审慎的考量,我们认为港股市场上市会为公司带来以下几个层面的协同:
1)向国际资本市场传递华勤的核心价值,促进国际业务拓展,提升全球范围内影响力;
2)搭建国际资本运作平台,增强资本实力,助力公司实现快速扩张,有助于公司在后续再融资、海外收并购等项目上的稳步推进;
3)可以进一步吸引各类不同背景的优质投资人,有利于公司股东结构的多元化;
4)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的研发投入、国内外制造产能扩张、全球战略投资和垂直整合、营运资金补流等用途。
此次上市发行募资,将为后续公司业务端稳步扩张的资金需求提供坚实保障,公司也将努力通过 ODMM 平台化能力和持续的高质量业绩增长为客户及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回报。
券商研报:
当升科技
重点机构:华夏基金
调研摘要:
一、请介绍一下公司在固态锂电材料领域的布局和进展情况?
答:您好,作为锂电材料行业全球龙头企业,当升科技早在多年以前就开始着手布局固态锂电材料技术研发,硫化物、氧化物、卤化物等不同技术路线全方位涵盖,半固态与全固态材料均有涉及。全固态正极材料方面,产品涵盖高镍单晶、多晶等不同系列,正在配合国内外电池及车企客户开发中。公司开发的全固态专用的高镍多元材料,通过形貌、粒径、体相组分以及表面修饰的多重设计,在全固态电池当中的性能发挥(循环、容量等)已经接近液态电池的水平,电池的能量密度则超过400 瓦时每公斤,远超当前液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水平。半固态正极材料方面,公司开发时间更早,采用超高镍多元材料体系,在长续航电池上可通过针刺、200℃热箱等试验,具备较高的安全性。除了电动车,在无人机、eVTOL、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公司的半固态锂电正极材料也在大范围应用,已实现千吨级出货。全固态电解质方面,公司聚焦硫卤化物电解质,率先研究开发了氯碘复合的新型硫化物电解质,在保持高离子电导率的基础上,使得全固态电池使用的压力降到5MPa 以下,对于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除了硫化物电解质,为适配更高电压富锂锰基材料,公司开发了低成本、高电压窗口的卤化物电解质,现在正在稳定制备过程中。此外,公司并不是单纯生产电解质或者正极材料,而是为固态电池客户提供一揽子、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在正极和固态电解质之间,公司开发了专用的全固态电池界面层,使得正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性能得到更好发挥。凭借当升科技在锂电材料领域的雄厚技术积累、丰富客户资源、充裕资金保障,公司在固态锂电材料领域建立起了"固态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专用界面层"完整的产品体系,性能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相关产品已批量供应客户,商业应用化也走在了行业前列,谢谢。
二、请问公司含碘硫化物电解质产业化应用进展情况如何?技术壁垒如何?
答:您好,固态电解质具有材料属性,当升科技在材料领域有着二十余年的研发历史和雄厚的技术储备,在固态电解质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固固界面问题一直是限制固态锂电池大规模市场应用的主要技术障碍之一,为此,当升科技成功开发出高离子电导率、微纳米粒径可控调节、对湿度相对稳定的硫化物电解质、具有良好界面浸润性的氯碘复合新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这在全固态电解质材料领域属于首创。公司开发的含碘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大幅降低了固态锂电池实现高离子电导率所需的固固界面压力,显著降低了固态锂电池制造难度与成本,为固态锂电池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当升方案",该产品已在头部客户进入批量验证阶段。当升科技在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的技术研发领域,已经积累丰富经验,为确保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加入碘后综合性能达到最优,公司所研发设计的制备工艺通过控制碘含量,同时调整其他元素比例,形成了一整套可规模化应用的技术方案。此外,公司正在与供应商合作,共同设计固态电解质产线,不断夯实公司在固态电解质领域的技术和工艺优势,该生产工艺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谢谢。
三、富锂锰基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请问公司在此方面的进展情况?
答:您好,新能源锂电池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锂电正极材料正在朝着"高能量密度+低成本"方向演变迭代,富锂锰基是契合这一市场需求的正极材料之一。公司通过持续技术迭代,系统解决了超高容量富锂锰基材料的关键技术问题,成功开发出适配超高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公司通过精准两相含量及组分调控、表界面协同修饰改性等技术创新,使得富锂锰基材料比容量远超当前高镍多元材料。同时该材料还具有高压实密度、长循环寿命以及和固态电解质良好的匹配兼容性,相关性能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富锂锰基材料可以适配液态电池、固态电池等不同应用场景,客户覆盖下游头部锂电厂商和车企,产品性能得到客户一致高度评价,并已实现十吨级产品出货,进入稳步放量阶段,谢谢。
四、请介绍一下公司的全固态电池材料界面层相关情况?
答:您好,硫化物固态电池是当前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是固态正极材料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副反应,造成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发生分解,影响固态锂电池的性能。为了最大程度发挥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的性能优势,公司研究开发出了在正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之间专用的全固态电池材料界面层,这一界面层能稳定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的结构,有效降低界面之间的阻抗,抑制正极材料和电解质之间的副反应,同时提供较好的离子传输通道,大幅提升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循环稳定性。公司"固态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专用界面层"这一组合,是公司系统解决固态锂电材料技术瓶颈的技术方案,受到下游广大客户的积极认可,公司正在持续加快其应用进程,谢谢。
五、请问公司固态电解质产能情况?
答:您好,固态电解质产能建设方面,公司已完成氧化物电解质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建设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数吨级小试线建设,实现固态电解质吨级稳定制备并获得下游多家重点客户的认证及导入,谢谢。
券商研报:
长沙银行
重点机构:天弘基金、中欧基金、泉果基金
调研摘要:
1、贵行上半年成本收入比有一定下降,主要原因?
答:我行近几年坚持降本增效方针,锚定从内部管理要收益的策略,着力优化成本管理、资本管理、运营管理,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提高运营效率;加强成本收入比监测,降低渠道成本、管理成本,建立营销成本列支项目"负面清单",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进一步完善降本配套激励机制,持续在全行层面开展降本增效专项活动,提升全员降本增效意识。二是逐步搭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有重点、有计划地逐步推动网点机具等大额成本量化投入标准。三是建立成本收入比监测机制,按季度跟踪成本收入比变动趋势,及时通报,确保成本收入比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2、今年以来,金融市场投资策略有什么变化?
答:我行在低利率环境下,债券投资加快交易转型进程,有效调整三大账户比例,坚持"做精配置、做优可供、做活交易"的思路,以数据驱动和组合交易理念为支撑,紧跟市场主线逻辑变化,积极应对、主动求变,在市场波动中寻求投资交易机会。
3、贵行零售贷款占比较高,如何管控零售不良风险?
答:为有效管控零售不良风险,我行从业务全流程建设方面强化风险防控。
一是贷前严把进件关。根据风险客户特征表现和市场变化情况,持续迭代和优化零售贷款产品的客群标准、准入要求、授信政策等,提高欺诈识别及拦截水平;
二是贷中强化风险预警管理。针对不同客户制定续贷、额度重估等差异化的贷中管理策略,更精准地识别潜在风险客户,对可能逾期的客户提前进行干预和处置,减少损失。以"全面预警+产品级预警"方式,搭建系统化预警触发机制,助力客户经理定位客户风险,优化个贷风险管理体系。定期监控资金用途去向,及时管控资金用途异常客户;
三是贷后强化风险检查和催收管理。加强重点业务的风险监测和贷后检查,优化催收管理模式,加强对委外催收机构的管理,开展"难联、失联"客户的风险化解工作,提升催收效能;持续优化我行风险转化及协商还款政策、流程,打通线上、线下受理渠道等,分类施策压降不良;开展零售贷款风险攻坚专项活动,加大不良管控力度。
4、是否提高分红率,提振投资者持股信心?
答:我行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将继续在满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和保证全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行持续、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
券商研报:
华勤技术
重点机构:交银施罗德基金、兴证全球基金
调研摘要:
Q1:公司 2025 上半年收入利润高增,对下半年及明年的业绩趋势如何展望?
1)公司自 25 年开始进入业绩高增长期,上半年收入增长 113%、归母利润增长 46%;各个品类都实现了高速、稳健的增长,产品品类及客户结构持续多元。
2)公司目前形成了相对稳定和多元的收入结构:智能手机、个人电脑、数据业务、其他业务各占主营收入四分之一左右,客户结构上前五大客户整体收入占比 50%出头,前三大客户中单个大客户收入占比 10%出头,形成了健康稳健的客户和产品结构,不过分依赖单一产品和客户,抗风险能力强。
3)26年仍会在多元结构下保持各业务的稳健增长。智能终端领域,随着 ODM 渗透率持续提升,智能手机仍然会保持相对稳健的增长;穿戴类产品随着白牌向品牌的持续转化,公司在这一产品上会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个人电脑业务,随着笔电老客户的份额提升、新客户的产品上量以及 PC+生态产品的收入增量,个人电脑整体仍然保持较高增长。数据业务随着行业内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将通过通用服务器、AI服务器以及网络交换机的全栈产品组合保持在客户端的核心供应商地位,继续实现业绩的高速增长。
Q2:公司发布了提前终止减持的公告,是否已经全部减持完成?能否告知详细减持人员的情况?
1)关于您所提及的减持事项,公司已于 2025 年 9 月18号盘后发布《华勤技术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暨减持股份结果公告》。截至 9 月 18 日,公司进行了统筹安排,采用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结合的方式,五家持股平台已全部有序、顺利地完成了减持,本次减持股份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3.83%。
2)本次减持计划中,公司实控人邱文生先生未参与本次减持计划。涉及的人员为公司首发前获得原始股激励的员工,均为在公司奋斗多年的核心员工,包含 296 位员工、技术骨干及中高层管理者,董事及高管人员减持股份数总计占本次计划的不到20%。
3)公司一直以来非常珍惜核心技术人才,股权激励体现了员工通过服务和贡献分享公司发展成果,激发更大的价值创造力,促进公司的业绩增长。公司及管理层始终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每年均有计划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等股权激励方式,不断完善核心人才战略,支撑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
4)公司经营保持稳健增长,战略方向清晰坚定,将持续推进"3+N+3"智能产品大平台战略、全球产业布局,致力于以良好的业绩表现、规范的公司治理积极回报股东。公司管理层坚定不移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Q3: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公司打算如何应对?
针对美国关税政策,公司已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策略,同时在海外布局方面也进行了前瞻性规划。
公司坚持全球化的多元产品布局,海外业务占比在50% 左右,其中通过客户间接销往美国的产品收入占比约10%,总体来看,关税调整对公司的直接影响有限且可控。同时,从业务环节和流程来看,与客户的贸易方式,关税是由客户报关和承担。公司也在密切和客户保持沟通,关注对终端市场销售的影响。
公司在持续通过全球化产能布局应对客户多元化需求和外部的不确定性,目前已形成国内核心基地和海外 VMI基地的双供应体系。国内制造以东莞和南昌为主,海外在VMI(越南,墨西哥,印度)建立了全球化的制造布局。2024年在越南和印度已经实现了产品量产交付,墨西哥已处于并购交割阶段,整体进展顺利。鉴于当前各国关税政策变化波动较大,海外的制造基地可以实现动态平衡,海外产能的整体布局足以支撑销往美国本土的交付需求。
Q4:公司上半年的毛利率有所下降的原因?25 年整体毛利率预测?
公司上半年的总体毛利率7.7%,同比毛利率有所下降:
1)主要受产品结构的变化影响,公司 2025 年上半年主要由于毛利率水平相对比较低的数据业务占比提升增大,对总体毛利率水平有一些影响。但分产品类型看,自2024 年 3 季度以来公司各业务线自身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Q2环比Q1分品类来看,也是相对稳定或温和的增长;
2)公司总体毛利率与同行相比,华勤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相对领先的水平。公司在多元化产品结构下,注重毛利额的贡献,公司 2025 年上半年整体毛利额 64.3 亿,实现了40%的增长,高于总费用的增长,公司内部经营单位的一个重要经营指标是毛利额增长率,我们持续保持了毛利额增长率高于费用投入增长率,从而带来利润空间。
3)25年及未来,针对各业务毛利率和利润率的提升,有对应的优化措施:在研发设计方面,研发设计和持续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竞争力;在成本效率上,供应链规模采购降成本、制造成本效率等做进一步提升;在产品结构上的优化,如数据业务方面,会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持续增大行业市场的开拓,提升自有产品份额占比,增加交换机和通用服务器占比,逐年提升毛利率。智能终端业务方面,穿戴产品增长率和占比提升逐步提升毛利率;包括 AIot产品的增长等等。以上来保证长期利润率的逐步优化。
Q5:公司港股上市的进展如何,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会有哪些影响?
公司于 2025 年 8 月 22 日董事会上审议通过了发行 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发行的议案,公司针对香港市场的上市发行,做了非常审慎的考量,我们认为港股市场上市会为公司带来以下几个层面的协同:
1)向国际资本市场传递华勤的核心价值,促进国际业务拓展,提升全球范围内影响力;
2)搭建国际资本运作平台,增强资本实力,助力公司实现快速扩张,有助于公司在后续再融资、海外收并购等项目上的稳步推进;
3)可以进一步吸引各类不同背景的优质投资人,有利于公司股东结构的多元化;
4)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的研发投入、国内外制造产能扩张、全球战略投资和垂直整合、营运资金补流等用途。
此次上市发行募资,将为后续公司业务端稳步扩张的资金需求提供坚实保障,公司也将努力通过 ODMM 平台化能力和持续的高质量业绩增长为客户及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回报。
券商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