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探市丨安岳柠檬正式开采,打工人的“续命水”要降价了吗?

川观新闻

2周前

陈跃的表情却很放松:根据测产,今年每亩柠檬鲜果产量超过4000斤。...王权说,如果儿子不能尽快掌握技巧,自己要考虑雇佣工人来帮忙了。...第一个理由,是国际国内供需关系的转变,让柠檬行业整体维持卖方市场的格局。

刚刚采摘的安岳柠檬鲜果。韦维 摄

川观新闻记者 王成栋  摄影 韦维

柠檬鲜果采收了三天,陈跃还没有动用过冷库。这在他12年的柠檬种植生涯里,还是第一次。

今年的柠檬实在太抢手了。陈跃说,来自成都等地的奶茶连锁店的订单,早在两三个月前就已经签好。进入9月,下游的采购商每周派出两三批技术人员前来催货和验品质。10月10日开始采摘后,采购商每天要催四五次,要求“快发货”。

过去近一个月的持续阴雨,让安岳柠檬上市时间比往年晚了一周左右。但越是这样,价格越稳得住。眼下,普通柠檬的地头价来到每斤5元左右,是前年同期的6倍以上、去年同期的近5倍。

幸福来得太突然,种植户们既高兴又迷茫。

每亩产值超2万元,是去年的十倍以上

“走,我带你们转一圈。”10月12日上午,陈跃跳上了越野车,坚持要拉着记者参观果园。

陈跃是四川佛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润农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果园位于安岳县通贤镇,横跨帽石村等三个自然村,总面积1200亩。山路崎岖,陈跃的表情却很放松:根据测产,今年每亩柠檬鲜果产量超过4000斤。按照当下的价格,亩产值至少2万元。而去年,每亩单产只有2000斤,产地价只有1元/斤,产值不到今年的十分之一。

安岳县通贤镇帽石村陈跃的果园里,工人们整装待发。韦维 摄

“二两半到四两重,要用手抓一下,感觉差不多再摘。”转到了采摘现场,陈跃的“松弛感”消失了。他说,今年一个柠檬果就能卖上一两元钱。

今年果园丰产,陈跃开采第一天就雇佣了40多个工人,赶得上去年的丰产期用工量。开采前三天日均摘果量,也达到了8万多斤。

如何更好地采收果子,也让安岳县乾龙镇的种植户王权头疼。他家的果园有9亩,预计产值有20万元。考虑到自己身体不好,王权在9月底就叫回了在外地打零工的儿子。但10月12日,果园开采首日,儿子的表现就让王权直跳脚。

“咋就学不会呢?”一把夺过儿子的背筐,王权开始数落:有些果子虽然黄了,但只有一两多重,果肉和汁水品质都一般,最多卖4元一斤,“放前年可能卖不掉”。如果再长几个星期,一个果子就能有三两重,每斤售价可达五六元。

按照当下的长势,柠檬鲜果集中上市时间要到10月下旬或者11月上旬,清园时间可能要延迟到12月中下旬。王权说,如果儿子不能尽快掌握技巧,自己要考虑雇佣工人来帮忙了。

“要请人就得快点。”果园与王权相邻的王华说,当地工人采鲜果普遍使用竹筐,每筐能装40斤鲜果。如今,采一筐鲜果的人工费已经到了5元钱,比去年涨了20%,“这样下去,还得涨。”

柠檬仍处于卖方市场,高价位或将维持下去

高价位还能维持多久?

“基本能稳住当下的水平。”安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党组书记廖华建说,往年的柠檬价格是“微笑曲线”。即,开市价较高、丰产期略低、收尾价再度拉高。但今年这个曲线,有望拉平。

第一个理由,是国际国内供需关系的转变,让柠檬行业整体维持卖方市场的格局。

作为全省首个出口总额破亿元的农产品,安岳柠檬价格走向深受国际市场影响。今年,全球柠檬产区中,地中海沿线遭遇了极端高温干旱,国际柠檬供小于求。

国内市场,柠檬下游产品的消费也在快速崛起。成都多家奶茶门店负责人介绍,作为奶茶店中价格最为便宜的单品,柠檬水是年轻人最为偏爱的“超级单品”,被称为打工人的“续命水”,出货量往往可占门店的十分之一以上。数据显示,仅2024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的柠檬水出货量就达到11亿杯,比上一年度全年还多出1亿杯。

安岳县通贤镇帽石村陈跃的果园里,工人们正在搬运刚采摘的柠檬。韦维 摄

第二个理由,是安岳自身的种植方式转变后,当前鲜果总产量并不算高。

作为全省粮食生产的“亚军县”和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重要承载地,安岳县近年来大力推动“柠檬上山”,以腾出农田种粮。仅2020年至2022年,安岳县就完成“退果还粮”3.9万亩。

果树上山了,但结果子却没那么容易:一颗柠檬从种下到挂果,需要四五年的时间。而从挂果到丰产,则还需要两年。因此,虽然安岳柠檬总面积维持稳中有升的态势,目前已达48万亩,但今年全县柠檬鲜果预计产量不会超过70万吨、同比增产量在10万吨以内。

“因为有一部分果园还没挂果或者没丰产。”廖华建说,综合各方研判,今年柠檬价格应该处于近年高位。而下游的柠檬水等产品价格波动,仍待关注。

想要量价皆稳,安岳柠檬还得“练内功”

就在几天前,“安岳柠檬”入围2025年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全省只有五个,含金量不言而喻。

接连的利好之下,不少当地农户开始考虑扩种或者从企业手中收回果园自种。毕竟,亩产值两万元的收益实在过于诱人。但无一例外,总能引起正反两方的争论。反对方的意见是:你有这样的耐心和投入么?如果明年暴跌了咋办?

“这几年价格波动太大,小散户在投入耐心、抗风险等方面确实不行。”提到去年的减产,帽石村村民刘灯明还是心有不甘。他说,受2023年以来价格持续低迷的影响,去年村里的同行们对自家的果园不同程度采取放任态度。在刘灯明看来,规模化是稳产稳价的“底牌”。

工人们正在搬运刚采摘的柠檬。韦维 摄

但目前来看,安岳柠檬的规模化程度仍然不足。安岳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坦言,低于100亩的小散户种植量占了安岳柠檬的四成,是最容易波动的群体。特别是,一旦行情走低,当地低产低效或失管脱管的果园就会明显增加。

该怎么办?

“聚焦全链条‘练内功’。”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建议,安岳柠檬县应加大龙头企业的引育力度,同步打通科研、种植、初加工和销售的链条。最终,用产供销等环节更多的确定性对抗不确定性。前述负责人提到,如果安岳当地拥有足够的冷库,那么去年的鲜果足以保存到今年八月前后,市场价格波动绝不会这么大,农户的整体收益也能迈上新台阶。

廖华建介绍,眼下,四川已经把安岳柠檬作为川果建圈强链的主要品种之一,予以资金和项目倾斜,重点内容包括引导果农通过流转、入股等方式,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同时,布局大型产地冷链设施和精深加工项目,延伸鲜果销售时空半径、提高附加值,以提高应对产量和价格波动的能力。

陈跃的表情却很放松:根据测产,今年每亩柠檬鲜果产量超过4000斤。...王权说,如果儿子不能尽快掌握技巧,自己要考虑雇佣工人来帮忙了。...第一个理由,是国际国内供需关系的转变,让柠檬行业整体维持卖方市场的格局。

刚刚采摘的安岳柠檬鲜果。韦维 摄

川观新闻记者 王成栋  摄影 韦维

柠檬鲜果采收了三天,陈跃还没有动用过冷库。这在他12年的柠檬种植生涯里,还是第一次。

今年的柠檬实在太抢手了。陈跃说,来自成都等地的奶茶连锁店的订单,早在两三个月前就已经签好。进入9月,下游的采购商每周派出两三批技术人员前来催货和验品质。10月10日开始采摘后,采购商每天要催四五次,要求“快发货”。

过去近一个月的持续阴雨,让安岳柠檬上市时间比往年晚了一周左右。但越是这样,价格越稳得住。眼下,普通柠檬的地头价来到每斤5元左右,是前年同期的6倍以上、去年同期的近5倍。

幸福来得太突然,种植户们既高兴又迷茫。

每亩产值超2万元,是去年的十倍以上

“走,我带你们转一圈。”10月12日上午,陈跃跳上了越野车,坚持要拉着记者参观果园。

陈跃是四川佛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润农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果园位于安岳县通贤镇,横跨帽石村等三个自然村,总面积1200亩。山路崎岖,陈跃的表情却很放松:根据测产,今年每亩柠檬鲜果产量超过4000斤。按照当下的价格,亩产值至少2万元。而去年,每亩单产只有2000斤,产地价只有1元/斤,产值不到今年的十分之一。

安岳县通贤镇帽石村陈跃的果园里,工人们整装待发。韦维 摄

“二两半到四两重,要用手抓一下,感觉差不多再摘。”转到了采摘现场,陈跃的“松弛感”消失了。他说,今年一个柠檬果就能卖上一两元钱。

今年果园丰产,陈跃开采第一天就雇佣了40多个工人,赶得上去年的丰产期用工量。开采前三天日均摘果量,也达到了8万多斤。

如何更好地采收果子,也让安岳县乾龙镇的种植户王权头疼。他家的果园有9亩,预计产值有20万元。考虑到自己身体不好,王权在9月底就叫回了在外地打零工的儿子。但10月12日,果园开采首日,儿子的表现就让王权直跳脚。

“咋就学不会呢?”一把夺过儿子的背筐,王权开始数落:有些果子虽然黄了,但只有一两多重,果肉和汁水品质都一般,最多卖4元一斤,“放前年可能卖不掉”。如果再长几个星期,一个果子就能有三两重,每斤售价可达五六元。

按照当下的长势,柠檬鲜果集中上市时间要到10月下旬或者11月上旬,清园时间可能要延迟到12月中下旬。王权说,如果儿子不能尽快掌握技巧,自己要考虑雇佣工人来帮忙了。

“要请人就得快点。”果园与王权相邻的王华说,当地工人采鲜果普遍使用竹筐,每筐能装40斤鲜果。如今,采一筐鲜果的人工费已经到了5元钱,比去年涨了20%,“这样下去,还得涨。”

柠檬仍处于卖方市场,高价位或将维持下去

高价位还能维持多久?

“基本能稳住当下的水平。”安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党组书记廖华建说,往年的柠檬价格是“微笑曲线”。即,开市价较高、丰产期略低、收尾价再度拉高。但今年这个曲线,有望拉平。

第一个理由,是国际国内供需关系的转变,让柠檬行业整体维持卖方市场的格局。

作为全省首个出口总额破亿元的农产品,安岳柠檬价格走向深受国际市场影响。今年,全球柠檬产区中,地中海沿线遭遇了极端高温干旱,国际柠檬供小于求。

国内市场,柠檬下游产品的消费也在快速崛起。成都多家奶茶门店负责人介绍,作为奶茶店中价格最为便宜的单品,柠檬水是年轻人最为偏爱的“超级单品”,被称为打工人的“续命水”,出货量往往可占门店的十分之一以上。数据显示,仅2024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的柠檬水出货量就达到11亿杯,比上一年度全年还多出1亿杯。

安岳县通贤镇帽石村陈跃的果园里,工人们正在搬运刚采摘的柠檬。韦维 摄

第二个理由,是安岳自身的种植方式转变后,当前鲜果总产量并不算高。

作为全省粮食生产的“亚军县”和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重要承载地,安岳县近年来大力推动“柠檬上山”,以腾出农田种粮。仅2020年至2022年,安岳县就完成“退果还粮”3.9万亩。

果树上山了,但结果子却没那么容易:一颗柠檬从种下到挂果,需要四五年的时间。而从挂果到丰产,则还需要两年。因此,虽然安岳柠檬总面积维持稳中有升的态势,目前已达48万亩,但今年全县柠檬鲜果预计产量不会超过70万吨、同比增产量在10万吨以内。

“因为有一部分果园还没挂果或者没丰产。”廖华建说,综合各方研判,今年柠檬价格应该处于近年高位。而下游的柠檬水等产品价格波动,仍待关注。

想要量价皆稳,安岳柠檬还得“练内功”

就在几天前,“安岳柠檬”入围2025年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全省只有五个,含金量不言而喻。

接连的利好之下,不少当地农户开始考虑扩种或者从企业手中收回果园自种。毕竟,亩产值两万元的收益实在过于诱人。但无一例外,总能引起正反两方的争论。反对方的意见是:你有这样的耐心和投入么?如果明年暴跌了咋办?

“这几年价格波动太大,小散户在投入耐心、抗风险等方面确实不行。”提到去年的减产,帽石村村民刘灯明还是心有不甘。他说,受2023年以来价格持续低迷的影响,去年村里的同行们对自家的果园不同程度采取放任态度。在刘灯明看来,规模化是稳产稳价的“底牌”。

工人们正在搬运刚采摘的柠檬。韦维 摄

但目前来看,安岳柠檬的规模化程度仍然不足。安岳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坦言,低于100亩的小散户种植量占了安岳柠檬的四成,是最容易波动的群体。特别是,一旦行情走低,当地低产低效或失管脱管的果园就会明显增加。

该怎么办?

“聚焦全链条‘练内功’。”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建议,安岳柠檬县应加大龙头企业的引育力度,同步打通科研、种植、初加工和销售的链条。最终,用产供销等环节更多的确定性对抗不确定性。前述负责人提到,如果安岳当地拥有足够的冷库,那么去年的鲜果足以保存到今年八月前后,市场价格波动绝不会这么大,农户的整体收益也能迈上新台阶。

廖华建介绍,眼下,四川已经把安岳柠檬作为川果建圈强链的主要品种之一,予以资金和项目倾斜,重点内容包括引导果农通过流转、入股等方式,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同时,布局大型产地冷链设施和精深加工项目,延伸鲜果销售时空半径、提高附加值,以提高应对产量和价格波动的能力。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