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进入休整阶段 开启防御模式 如何应对

中金在线

8小时前

有市场分析认为,在贸易局势紧张、经济不确定性、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以及美国政府“停摆”问题持续发酵、对美元信用和美国主权债务的担忧进一步上升等共同作用下,投资者对黄金、白银这些防御性资产的需求显著上升,当然,涨多了难免有所波动。

智华观察:

市场进入休整阶段 开启防御模式  如何应对

黄智华(野鹤山人)

本周大盘抛压加重,正如上周本栏分析,尽管10月9日,沪深指数创出本轮新高和融资余额刷新历史纪录,但市场总体成交量却比不上今年8月27日和9月18日这两日冲高回落的成交量,更别说突破去年10月8日的天量了,这说明场内推涨资金不足,这种量价有所背离的现象,或导致市场波动和结构性调整,特别是部分涨幅较大的品种或调整波动较大,需要警惕,在市场主要由短期行为的融资资金推涨下,或更加剧市场波动。

结果,本周市场结构性波动加剧,尽管银行股等红利股回升,但之前较强势的科技、新能源等成长股出现调整。本栏之前指出,深证成指目前接近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密集整理区,创业板指已深入2021年下半年长达半年的密集整理区,或面临较大的历史高位解套压力,估计相关题材品种结构性波动会加剧,阶段追涨操作宜谨慎。

事实上,上周五和本周相关题材品种出现较大调整,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本周初跌破10日均线后,本周五更有效跌破30日均线,10日均线和30日均线为近半年的上升趋势线,其跌破或进入近半年这轮涨势总修正阶段,部分涨幅大的题材品种波动风险或仍有待释放。

沪指上周四和本周四分别冲高至3936点、3931点,均刚好受阻于2007年10曰16日6124点和2015年6月12日5178点两大顶部连线而回落,本周五更呈现较大跌幅,正如本栏指出这是脱离近10年底部区的最后一关口,难免存在多空争夺波动,而本周四、本周五明显缩量,向上突破阶段上动力明显不足。近半年来,8月27日、9月18日、10月14日是最大的日成交量,但都是下跌,而非上涨,说明上行抛压较重。

本周五,沪指跌至30日均线以及今年6月23日3347点、8月4日3547点、9月23日3774点等低点连线处,这是近几个月的上升趋势线,如果短期有效跌破或向60日均线(与近10年大箱体上边即3730点水平带交汇)寻支撑。

目前看,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受阻于历史高位密集套牢区,几大科技龙头和热点板块进入调整阶段,大金融等红利品种一度反弹,但本周除银行股、煤炭板块相对持续反弹外,其他反弹乏力,券商股未能有效走强反而走弱,这是关键点,说明整体市场观望情绪较浓。

对于银行股,有券商分析指出,银行板块凭借其高股息的特点更受险资青睐,在政策、利率不变的背景下,预计险资在未来将进一步加大银行股的持仓比例。

未来市场或进入一个休整期,而随着三季报的披露,个股结构性波动难免,业绩增长达不到预期而涨幅大的品种难免出现调整,业绩超出预期的或会受追捧。这阶段,业绩稳定性较好的红利品种无疑是防御性相对较强的品种。

从本周市场红利品种回升和金、银等贵金属品种持续走强看,市场开启了防御模式。黄金、白银价格近日大幅飙涨,双双创出历史新高。有市场分析认为,在贸易局势紧张、经济不确定性、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以及美国政府“停摆”问题持续发酵、对美元信用和美国主权债务的担忧进一步上升等共同作用下,投资者对黄金、白银这些防御性资产的需求显著上升,当然,涨多了难免有所波动。

据10月15日发布的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9月末,社融存量增速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广义货币(M2)增速同比增长8.4%,狭义货币(M1)增速同比增长7.2%(创出去年12月转为正增长以来的新高),9月M2、M1“剪刀差”进一步收窄至1.2个百分点。这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有所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等积极信号,同时,货币金融持续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环境,这是支撑A股结构性牛市反复展开的基础。(899)

(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文黄智华发表在《投资快报》)

有市场分析认为,在贸易局势紧张、经济不确定性、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以及美国政府“停摆”问题持续发酵、对美元信用和美国主权债务的担忧进一步上升等共同作用下,投资者对黄金、白银这些防御性资产的需求显著上升,当然,涨多了难免有所波动。

智华观察:

市场进入休整阶段 开启防御模式  如何应对

黄智华(野鹤山人)

本周大盘抛压加重,正如上周本栏分析,尽管10月9日,沪深指数创出本轮新高和融资余额刷新历史纪录,但市场总体成交量却比不上今年8月27日和9月18日这两日冲高回落的成交量,更别说突破去年10月8日的天量了,这说明场内推涨资金不足,这种量价有所背离的现象,或导致市场波动和结构性调整,特别是部分涨幅较大的品种或调整波动较大,需要警惕,在市场主要由短期行为的融资资金推涨下,或更加剧市场波动。

结果,本周市场结构性波动加剧,尽管银行股等红利股回升,但之前较强势的科技、新能源等成长股出现调整。本栏之前指出,深证成指目前接近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密集整理区,创业板指已深入2021年下半年长达半年的密集整理区,或面临较大的历史高位解套压力,估计相关题材品种结构性波动会加剧,阶段追涨操作宜谨慎。

事实上,上周五和本周相关题材品种出现较大调整,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本周初跌破10日均线后,本周五更有效跌破30日均线,10日均线和30日均线为近半年的上升趋势线,其跌破或进入近半年这轮涨势总修正阶段,部分涨幅大的题材品种波动风险或仍有待释放。

沪指上周四和本周四分别冲高至3936点、3931点,均刚好受阻于2007年10曰16日6124点和2015年6月12日5178点两大顶部连线而回落,本周五更呈现较大跌幅,正如本栏指出这是脱离近10年底部区的最后一关口,难免存在多空争夺波动,而本周四、本周五明显缩量,向上突破阶段上动力明显不足。近半年来,8月27日、9月18日、10月14日是最大的日成交量,但都是下跌,而非上涨,说明上行抛压较重。

本周五,沪指跌至30日均线以及今年6月23日3347点、8月4日3547点、9月23日3774点等低点连线处,这是近几个月的上升趋势线,如果短期有效跌破或向60日均线(与近10年大箱体上边即3730点水平带交汇)寻支撑。

目前看,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受阻于历史高位密集套牢区,几大科技龙头和热点板块进入调整阶段,大金融等红利品种一度反弹,但本周除银行股、煤炭板块相对持续反弹外,其他反弹乏力,券商股未能有效走强反而走弱,这是关键点,说明整体市场观望情绪较浓。

对于银行股,有券商分析指出,银行板块凭借其高股息的特点更受险资青睐,在政策、利率不变的背景下,预计险资在未来将进一步加大银行股的持仓比例。

未来市场或进入一个休整期,而随着三季报的披露,个股结构性波动难免,业绩增长达不到预期而涨幅大的品种难免出现调整,业绩超出预期的或会受追捧。这阶段,业绩稳定性较好的红利品种无疑是防御性相对较强的品种。

从本周市场红利品种回升和金、银等贵金属品种持续走强看,市场开启了防御模式。黄金、白银价格近日大幅飙涨,双双创出历史新高。有市场分析认为,在贸易局势紧张、经济不确定性、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以及美国政府“停摆”问题持续发酵、对美元信用和美国主权债务的担忧进一步上升等共同作用下,投资者对黄金、白银这些防御性资产的需求显著上升,当然,涨多了难免有所波动。

据10月15日发布的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9月末,社融存量增速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广义货币(M2)增速同比增长8.4%,狭义货币(M1)增速同比增长7.2%(创出去年12月转为正增长以来的新高),9月M2、M1“剪刀差”进一步收窄至1.2个百分点。这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有所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等积极信号,同时,货币金融持续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环境,这是支撑A股结构性牛市反复展开的基础。(899)

(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文黄智华发表在《投资快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