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农观)
来源:新农观
最近小麦的势头的确是猛啊,尽管大家都在说要警惕小麦的突然回调,尤其是雨过天晴后,上量增加,小麦有下跌的风险。
但是尽管都在这么说,小麦却是一天比一天涨得欢实,而且势头也是越来越大。
不仅多地报价都冲上了1.25元/斤,而且还在继续上涨,现在已经又冲到了1.26元/斤。
再加上前两天陕西地储更是直接拍出了1.3元/斤来,更是让市场激动不已。
于是,小麦上涨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那么问题就来了:小麦能涨上1.3元/斤吗?
这个问题其实又是在给自己挖坑,因为说白了回答能或者是不能其实都是瞎猜,因为后续的变量太多了,随便哪一个出现问题,都可能直接影响行情。
但是换一种问法或许就好一些,比如小麦后续还能再创新高吗?
我觉得就目前情况来看,小麦是有这个潜力的。
说白了,小麦要想持续创新高,离不开3件事:一是供需,二是情绪,三是政策。
首先说供需。
小麦的供需可以说有了一个很大的改观。
之前小麦跌到没朋友,主要原因就是供强需弱,而且是供太强而需太弱。
上一年的结转,加本年度的丰产,再加上轮粮粮,共同形成了小麦的庞大卖压。
而需求呢,退出替代以后就只剩下面粉需求了,显然这么面对这么庞大的卖压,面粉哪接得住啊。
但是今年的小麦有所改观。
一是托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不光是收购量级超过了1500万吨,同时也带动了市场的情绪,托市结束以后社会余粮直接减少了近3成。
说明什么?
说明小麦的供应压力明显减轻。
二是需求也抬头了。
华北玉米受天气影响,正面临质量风险,于是小麦又重新回到了饲料替代的视野中。
而且后续来看,华北玉米质量分化意味着优质玉米必然要短缺,玉米必然要涨价,这也是利好小麦的替代。
所以现在小麦的情况就是供应压力有所下降,而需求有所抬头,这是小麦上涨的重要基础。
再说情绪。
之前小麦情绪很低,之前多次冲击1.25元/斤的天花板都失败了,后来更是有面粉厂的报价比托市价还低。
小麦市场情绪可以说是一片低落。
但现在不用说也知道,看涨情绪高涨,因为如果情绪不高小麦也不会涨到今年这个局面。
为啥情绪高涨了呢?
因为大家都看得很明白,华北玉米质量分化以后也给了小麦机会,人人都有自己的算盘。
比如近日河南郑州农业发展公司竞价采购2025年混合麦6000吨,底价为2460元,结果全部流拍了。
说明什么呢?
河南正是小麦涨势汹涌的地区,看涨情绪正浓呢,显然对这个价不认。
最后大家现在最担忧的其实是政策,或者说最担忧的就是各级储备库的轮换。
因为之前小麦轮换简直成了小麦市场的洪水猛兽,属于哪里开拍哪里跌,让人头疼得不行。
而现在呢,随着小麦越涨越高,已经有部分开始出动了。
比如,河南地储销售2020年的混合麦3000多吨,底价为2440元,全部成交,成交价2450元,溢价10元。
再比如中储粮徐州直属库销售2020年小麦3700吨,底价2400元,全部成交,成交价2426元,溢价26元。
虽然都出现了溢价,但市场也同样担心,后续拍卖增多,会把小麦再给拍回去。
从大方向上来看,拍回去的可能性不高。
因为首先政策面来说,稳是大方向,而且这种拍卖也是商业行为,既然是商业行为当然是价格越高才越有利润了,实在没必要再给拍回去。
另一方面呢,轮换拍卖这两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了,也不太会逮住一个时间非要大拍特拍,实在也是没这个必要。
而从整体四季度来看,面粉依然是消费旺季,而饲料方面虽然说猪价现在正在惨跌,但这也说明生猪存栏庞大,所以饲料的刚需支撑仍然有。
而且后期等玉米反过劲儿来加速上涨,也依然利好小麦。
所以小麦后期仍有机会继续创新高。
(来源:新农观)
来源:新农观
最近小麦的势头的确是猛啊,尽管大家都在说要警惕小麦的突然回调,尤其是雨过天晴后,上量增加,小麦有下跌的风险。
但是尽管都在这么说,小麦却是一天比一天涨得欢实,而且势头也是越来越大。
不仅多地报价都冲上了1.25元/斤,而且还在继续上涨,现在已经又冲到了1.26元/斤。
再加上前两天陕西地储更是直接拍出了1.3元/斤来,更是让市场激动不已。
于是,小麦上涨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那么问题就来了:小麦能涨上1.3元/斤吗?
这个问题其实又是在给自己挖坑,因为说白了回答能或者是不能其实都是瞎猜,因为后续的变量太多了,随便哪一个出现问题,都可能直接影响行情。
但是换一种问法或许就好一些,比如小麦后续还能再创新高吗?
我觉得就目前情况来看,小麦是有这个潜力的。
说白了,小麦要想持续创新高,离不开3件事:一是供需,二是情绪,三是政策。
首先说供需。
小麦的供需可以说有了一个很大的改观。
之前小麦跌到没朋友,主要原因就是供强需弱,而且是供太强而需太弱。
上一年的结转,加本年度的丰产,再加上轮粮粮,共同形成了小麦的庞大卖压。
而需求呢,退出替代以后就只剩下面粉需求了,显然这么面对这么庞大的卖压,面粉哪接得住啊。
但是今年的小麦有所改观。
一是托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不光是收购量级超过了1500万吨,同时也带动了市场的情绪,托市结束以后社会余粮直接减少了近3成。
说明什么?
说明小麦的供应压力明显减轻。
二是需求也抬头了。
华北玉米受天气影响,正面临质量风险,于是小麦又重新回到了饲料替代的视野中。
而且后续来看,华北玉米质量分化意味着优质玉米必然要短缺,玉米必然要涨价,这也是利好小麦的替代。
所以现在小麦的情况就是供应压力有所下降,而需求有所抬头,这是小麦上涨的重要基础。
再说情绪。
之前小麦情绪很低,之前多次冲击1.25元/斤的天花板都失败了,后来更是有面粉厂的报价比托市价还低。
小麦市场情绪可以说是一片低落。
但现在不用说也知道,看涨情绪高涨,因为如果情绪不高小麦也不会涨到今年这个局面。
为啥情绪高涨了呢?
因为大家都看得很明白,华北玉米质量分化以后也给了小麦机会,人人都有自己的算盘。
比如近日河南郑州农业发展公司竞价采购2025年混合麦6000吨,底价为2460元,结果全部流拍了。
说明什么呢?
河南正是小麦涨势汹涌的地区,看涨情绪正浓呢,显然对这个价不认。
最后大家现在最担忧的其实是政策,或者说最担忧的就是各级储备库的轮换。
因为之前小麦轮换简直成了小麦市场的洪水猛兽,属于哪里开拍哪里跌,让人头疼得不行。
而现在呢,随着小麦越涨越高,已经有部分开始出动了。
比如,河南地储销售2020年的混合麦3000多吨,底价为2440元,全部成交,成交价2450元,溢价10元。
再比如中储粮徐州直属库销售2020年小麦3700吨,底价2400元,全部成交,成交价2426元,溢价26元。
虽然都出现了溢价,但市场也同样担心,后续拍卖增多,会把小麦再给拍回去。
从大方向上来看,拍回去的可能性不高。
因为首先政策面来说,稳是大方向,而且这种拍卖也是商业行为,既然是商业行为当然是价格越高才越有利润了,实在没必要再给拍回去。
另一方面呢,轮换拍卖这两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了,也不太会逮住一个时间非要大拍特拍,实在也是没这个必要。
而从整体四季度来看,面粉依然是消费旺季,而饲料方面虽然说猪价现在正在惨跌,但这也说明生猪存栏庞大,所以饲料的刚需支撑仍然有。
而且后期等玉米反过劲儿来加速上涨,也依然利好小麦。
所以小麦后期仍有机会继续创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