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储能需求在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储能系统成本价格下降双重驱动因素下同步爆发,国内外储能需求实现共振,带动板块进入新周期。
136号文促进新能源全面入市,挑战与机遇并存
我国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先后经历核准电价、标杆电价、平价上网时期,136号文后将进入全面市场化交易时期。136号文提出机制电价、机制电量手段作为过渡,对增量项目均提出了很高的市场化要求。山东首批机制电价竞价结果相较煤电基准电价折价明显,标志新能源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
政策、市场双管齐下,经济性提升促使储能实现爆发式增长
河北、甘肃、宁夏、山东、内蒙等多省推出容量电价、容量补偿政策,为储能提供了有力的保底收益。同时,新能源进入市场促进各省峰谷价差显著拉大,如山东、山西等省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导致今年以来峰谷价差明显提高。容量电价、容量补偿政策结合市场化峰谷套利,多省储能项目可实现良好的经济性,尤其以内蒙为明显。同时,我们测算光伏项目通过自发配储将电力转移至高电价时段上网,将具备明显的经济性,消纳困难的地区自发配储有望成为趋势。
全球储能需求共振,带动板块进入新周期
全球储能需求在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储能系统成本价格下降双重驱动因素下同步爆发,国内外储能需求实现共振,带动板块进入新周期。
投资建议:上调储能装机容量预期,建议关注各环节龙头公司
我们上调2025-2027年国内新增装机预测至150GWh、260GWh、380GWh,全球新增装机则可达272、441、642GWh。
风险提示: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不及预期;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电力设备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两网招标进度不及预期;特高压建设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等。2)供给方面: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3)政策方面:新型电力市场相关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电价机制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等。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等。5)市场方面:竞争格局大幅变动;竞争加剧导致电力设备各环节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6)技术方面: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技术可靠性难以进一步提升等。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9月29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许琳 SAC 编号:S1440522110001
SFC 编号:BVU271
雷云泽 SAC 编号:S1440523110002
郑博元 SAC 编号:S1440524080004
继续重点推荐储能板块。今年以来国内储能需求超预期,核心驱动在于新能源全面入市推动峰谷电价差拉大,加上容量电价政策出台,推动储能IRR提升。储能需求驱动力快速由新能源强制配储转向经济性驱动。海外市场,美国以外市场需求维持高速增长,大而美法案核心限制26年后开工项目,预计装机端需求影响有限。
风险提示:下游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政策支持不及预期。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9月28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任佳玮 SAC 编号:S1440520070012
储能增长的核心逻辑是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和储能系统成本下降的共振:
预计2025年,新能源总发电量将首次超过燃煤总发电量,煤炭在全球发电结构中的占比将降至33%以下, 2025-2027年新能源新增发电量均能稳定在1000TWh以上,对总新增发电量贡献超过90%。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催生对调节资源的需求,而2014年以来,全球锂电池价格已下滑约84%,使得储能经济性不断提升。
国内储能的“强现实”与“弱预期”形成预期差
(1)储能需求好至少已有两个迹象。一是锂电池排产高增,且在碳酸锂涨价的情况下,产业链反馈储能电池出现1-2分/Wh到3-4分/Wh的涨价苗头;二是国内储能招标高增,1-8月累计新增招标218.54GWh,同比+125.37%,其中EPC106.71GWh,储能系统111.83GWh。需求旺盛。
(2)原因来看,我们认为亦有两点,一是容量补偿、容量电价等收益政策多省出台,储能项目收益确定性提升,我们测算河北、内蒙等地的容量电价政策配合当地峰谷价差,项目能够取得不错的经济性;二是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峰谷价差拉大,配储能够提升项目经济性。
(3)目前山东省作为电力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省,独立储能电站市场化峰谷套利收入已经反超容量租赁,业主投资有积极性;蒙西市场风光限电严重,配储普遍不足以满足消纳需求,同时较高的峰谷价差给了储能进行移峰填谷的较大潜力。
国内储能市场在政策和市场化推动下走向良性发展,海外储能需求旺盛。我们认为,136号文实施后,国内储能市场正在加速市场化,国内储能需求将持续旺盛。我们预计2025-2027年国内储能新增装机达到130GWh、160GWh、210GWh。同时,海外需求也持续旺盛,美国扰动因素大大缓解。
风险提示: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不及预期;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电力设备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两网招标进度不及预期;特高压建设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等。2)供给方面: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3)政策方面:新型电力市场相关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电价机制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等。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等。5)市场方面:竞争格局大幅变动;竞争加剧导致电力设备各环节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6)技术方面: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技术可靠性难以进一步提升等。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9月8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雷云泽 SAC 编号:S1440523110002
储能:继续重点推荐储能板块。近期山东机制电价折价明显,业主自发配储意愿提升;宁夏继甘肃之后推出容量电价,有助于业主投资积极性。136号文驱动新能源大量进入市场,促进峰谷价差拉大,加上容量电价不断落地,看好明后年国内装机非线性提升。海外美国以外市场需求仍维持高速增长,美国大漂亮法案核心限制26年后开工项目,预计装机端需求影响有限。
风险提示: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不及预期;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电力设备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两网招标进度不及预期;特高压建设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等。2)供给方面: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3)政策方面:新型电力市场相关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电价机制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等。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等。5)市场方面:竞争格局大幅变动;竞争加剧导致电力设备各环节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6)技术方面: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技术可靠性难以进一步提升等。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9月14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郑博元 SAC 编号:S1440524080004
储能:136号文后峰谷差拉大+各省容量政策到位推进国内市场招标数据持续高增。海外市场今年以来欧洲、澳洲、亚洲市场需求好,预计行业仍将维持高景气。
风险提示:①下游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销量端可能受到宏观经济影响不及预期;产量端可能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电价高企等影响不及预期,进而影响产业链盈利能力和估值。②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2021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原材料价格阶段性出现大幅波动,价格高位及不稳定性对于终端需求有一定影响,对产业链相关公司盈利能力影响较大。③政策支持不及预期:当前欧洲部分国家对新能源车购置端给予相应的补贴支持,若后续政策支持退坡可能导致需求释放不及预期。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9月7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储能:Q2储能环节业绩较强的公司预计仍会维持强势。另外,近期部分省份容量电价政策出台,且136号文公布后新能源长期入市利好国内需求,海外市场今年以来欧洲、澳洲、亚洲市场需求高增,预计行业仍将维持高景气。
风险提示:1、政策层面,国内外产业支持政策、补贴退坡节奏、电价机制调整等若出现超预期变化,可能影响行业投资积极性与项目收益水平;部分区域容量电价、并网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也将对储能、新能源发电项目推进产生制约;2、市场供需方面,行业部分环节存在产能扩张较快的情况,若下游需求增速不及预期,可能引发阶段性供过于求,导致产品价格波动与企业盈利承压;上游原材料价格受全球资源供需、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其大幅波动将直接传导至产业链成本端,挤压中游制造企业利润空间;3、技术方面,新能源领域技术创新速度较快,若企业未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趋势,在新型电池技术、高效光伏组件、先进风电设备等领域研发与应用滞后,可能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压的风险;4、国际贸易摩擦、海外市场政策变动、汇率波动等外部因素,也将对行业出海业务产生不确定性影响。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8月31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王吉颖 SAC 编号:S1440521120004
光热发电是通过聚光系统将太阳能聚焦到吸热器,加热工作介质(如熔盐)产生高温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光热发电机组配置储热系统后,可实现24小时连续稳定发电。
前期我们发布报告《加快稳定可控电源建设已迫在眉睫》,光热发电作为高稳定性的可再生能源,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光热发电兼具调峰电源和储能的双重功能,能够在电力系统中提供长周期的调峰能力和转动惯量,具备在部分区域作为调峰和基础性电源的潜力。
截至2024年底,中国光热累计容量达838.2MW,2021-2024年间,新增光热装机300MW,对比3GW/年开工目标,行业还有广阔发展空间。
2016年以来,我国光热发电年度新增装机呈现明显波动,主要原因包括:(1)光热发电经济性不足;(2)电价等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的波动。青海省2024年出台政策,提出2024年至2028年年底,经省级评审认定的独立光热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固定为0.55元/千瓦时,且不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我们测算当前光热发电项目度电成本约0.48元/kwh,在青海现行电价政策下,全投资收益率6.24%,资本金收益率8.96%,已经初步具备经济性。
从光热系统价值量分布来看,聚光系统、吸热系统、热力系统和储热系统价值量占比较大。
风险提示:1、光热行业规划政策推动不及预期;2、光热项目推动不及预期:光热项目建设体量、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行业大规模发展;3、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环节盈利能力受损:若行业竞争加剧,进一步激烈的价格战将导致行业内企业盈利受损;4、行业降本不及预期:光热大规模发展还需要依赖上游产业降本,上游降本不及预期将影响光热行业大规模推广发展;5、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光热上游原材料主要为钢材、玻璃,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应风险企业盈利稳定性将造成风险。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8月19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陈思同 SAC 编号:S1440522080006
国内储能因136号文实施,上半年装机并网高潮前移至5.31节点。预计在Q3国内装机可能偏淡,但Q4因独立储能放量装机有望重回增长,全年维持120GWh以上预期(同比增长9-10%)。海外方面,美国1-5月份维持较高的装机增速,关注后续关税及补贴政策变化;欧洲户储装机保持相对低迷,但大储装机起量已开始显现,工商储也有看点;澳大利亚近期开启户储补贴,印度、拉美中企大单频频。总的来看,在独立储能的带动下,我们认为国内储能今年仍能保持增长,海外发展潜力较大,储能仍然是新能源中最景气方向之一。
国内市场:5.31节点抢装明显,6月招标量不减反增,预计全年装机仍维持增长
5月新型储能新增装机15.85GWh创下新高,但6月回落明显,不过从招标来看,4、5月相对低迷,但6月招标重新起势,我们推断主要因为地方型企业在资源获取方面更有优势,以及地方城投、交投等投资主体资金成本更低,对储能这种收益稳定的资产更加青睐所致。今年以来若干省份推动新型储能项目纳入规划,合计已超过100GWh。在这些项目推动下,国内储能新增装机有望在Q3短暂回落后重新恢复增长,维持国内今年新增储能装机至少120GWh的预测。
海外市场:欧洲逐渐向大储转型,美国矛盾主要在关税、法案趋严影响,澳洲、印度、拉美需求较好
德国新增并网大储、工商储、户储分别576MWh、113.8MWh、1864MWh,同比+116%、-7.7%、-25.6%。大储虽基数较低,但上半年以来同比已经翻倍,德国惯性服务等新收益机制有利于大储需求,欧洲向大储转型的趋势较为明确,工商储在动态电价推广实施下也具备较大增长潜力。
美国1-5月新增装机12.92GWh,同比+51.5%维持高增速,但2026年因关税、补贴趋严有下滑可能。Wood Mackenzie预测今年美国新增48.7GWh,2026年下滑至38.7GWh。我们认为以目前OBBB法案来看,25年项目开工不受限制,若今年能实现项目抢开工、设备抢发,2026年新增装机或不会出现下降。
澳大利亚户储补贴开始发放、印度、拉美大项目中企中标频频。澳大利亚启动“家用电池降价计划”,每kWh补贴372澳元,刺激户储需求飙升。印度、智利市场出现GWh级别大单,中国企业拿单较多。
投资建议:储能仍然是新能源最景气方向,136号文后国内独立储能进入快车道,海外关注潜力较大的欧洲、澳洲、拉美、印度等地区,关注美国市场政策变化。预计在独立储能带动下,国内储能下半年增速较快,同时海外市场仍有看点。
风险提示: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不及预期;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电力设备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两网招标进度不及预期;特高压建设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等。2)供给方面: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3)政策方面:新型电力市场相关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电价机制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等。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等。5)市场方面:竞争格局大幅变动;竞争加剧导致电力设备各环节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6)技术方面: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技术可靠性难以进一步提升等。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7月13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雷云泽 SAC 编号:S1440523110002
储能:大型化降本明显,已成为未来技术迭代方向
1、储能产品正加速向“大单体制”迭代升级。阳光电源PowerTitan3.0 Plus单柜容量达12.5MWh,刷新全球最高容量记录,国轩高科乾元智储20MWh产品现场拿下3GWh意向订单,海博思创MagicBlock创新采用10英尺标准化单元设计,系统可通过积木式方式扩展至25MWh。整体而言,大容量单体已成为储能系统降本增效的关键路径。
2、电芯方面,宁德时代、海辰储能、南都电源等均推出新一代大容量电芯,单体容量均超过500Ah门槛。从容量参数看,电芯容量不断攀升,从五百余Ah迈向千Ah级别;能量密度等关键指标也同步优化,如宁德、南都产品能量密度均超过430Wh/L,反映出行业正聚焦大容量、高性能电芯研发。借单体大型化提升储能系统效能与经济性,大容量电芯已成为驱动储能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
风险提示: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不及预期;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电力设备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两网招标进度不及预期;特高压建设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等。2)供给方面: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3)政策方面:新型电力市场相关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电价机制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等。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等。5)市场方面:竞争格局大幅变动;竞争加剧导致电力设备各环节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6)技术方面: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技术可靠性难以进一步提升等。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6月15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任佳玮 SAC 编号:S1440520070012
王吉颖 SAC 编号:S1440521120004
雷云泽 SAC 编号:S1440523110002
储能是电新行业增速最快、投资性价比最高的板块之一,但近期市场表现一般。我们认为预期差主要在于:量的方面,市场认为中东等地项目的快速释放无法持续,今年全球光伏装机增速减缓亦将影响储能增速。而我们认为随着时长的增长,以及独立储能的崛起,储能已走出自己的增长曲线,仍将超预期落地。利的方面,市场认为中东等地竞争激烈,不存在超额利润,而我们认为以近期沙特项目PCS为代表,优势环节仍将具备超额利润。户储板块进入淡季,四季度需求有所下滑,但近期欧洲电价有所上涨,亚非拉市场出货亦有所回复,看好节后户储板块基本面回暖。总之,从行业空间以及估值来看,储能是电新行业投资价值最高的板块之一,值得重点关注。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月12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雷云泽 SAC 编号:S1440523110002
预计2024-2030年期间,全球电网、储能、风电、锂电、光伏、氢能环节需求CAGR分别为4.9%、33.4%、15%、17.1%、13.5%、72.6%,其中储能是增速最快细分环节,氢能虽远期空间大,但需求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储能市场空间:预计明年市场空间超2000亿元
全球增速:预计今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在160GWh以上,明年预计国内市场继续维持较高增速,美国市场进入抢装节奏,欧洲地区规划逐步落地,中东市场大项目频频,预计全年新增装机在250GWh以上,增速60%以上。
市场空间:考虑储能系统适当降价,则预计2025年储能市场空间超过2000亿元。
储能:增速最快环节,大储、工商储多点爆发、户储主要看新兴市场
储能是电新板块中增速最快的环节
核心观点:储能是新能源板块增速最快的环节之一。储能的核心逻辑在光储平价趋势下储能经济性凸显。需求方面,大储呈现区域性爆发,中东市场大项目频频出现,美国市场进入抢装节奏,欧洲大项目从规划进入落地阶段,拉美、澳洲均有GWh级项目开始招标;户储则呈现点状,巴基斯坦、乌克兰、尼日利亚、印尼、南非等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口大国面对电力供应短缺,需求轮番爆发。盈利能力方面,海外仍是高毛利市场,单价较国内高出0.2-0.6元/Wh不等,预计新兴市场“以量换利”仍将给上市公司贡献较大的业绩弹性;户储则取决于成本控制能力、产品迭代能力、细分市场开发能力等,不断发掘新需求创造高毛利。
美国市场:高毛利溢价市场,2025年开始抢装
预计美国市场今年装机接近40GWh:2024年9月新增表前装机862.2MW/2605.8M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45.5%,环比下降10.3%。1-9月共新增并网6636.3MW,同比+51.6%。考虑3h以上的平均时长,预计美国市场今年新增装机35-40GWh。
预计明年美国市场装机60GWh以上:在26年将储能电池“301”关税从7.5%提升至25%的预期下,预计2025年美国市场将出现抢装,新增装机有望超过60GWh。
美国仍为溢价最高的储能市场:目前美国市场新签订单价格折合仍在1.2元/Wh以上,毛利在40%以上,美国市场门槛较高,预计维持高毛利。
中东市场:国家投资为主,体量大竞争较激烈
沙特NREP计划投资大量可再生能源:沙特制定了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9.5GW的目标,2019年该计划大幅上调至58.7GW,其中光伏装机量达40GW。2023年底,沙特宣布计划每年增加20GW发电装机,2030年发电装机目标上调至130GW。
预计明年中东交付超30GWh:中东以国家投资的大项目为主,目前来看,已有沙特SEC一期2GWh(BYD中标)、二期7.8GWh(阳光中标)、三期10GWh(正在招标),SPPC 8GWh,此外阿联酋正在招标20GWh数据中心配储,明年交付有望过30GWh。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5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许琳 SAC 编号:S1440522110001
任佳玮 SAC 编号:S1440520070012
王吉颖 SAC 编号:S1440521120004
陈思同 SAC 编号:S1440522080006
雷云泽 SAC 编号:S1440523110002
屈文敏 SAC 编号:S1440524050004
郑博元 SAC 编号:S1440524080004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9月30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雷云泽 SAC 编号:S1440523110002
一、核心观点 二、研究框架 行情复盘:板块自2021年形成后历经多轮行情,第一阶段板块初始形成,预期向上带动股价上涨,因缺乏基本面支持、原材料上涨而回落;第二阶段市场主要聚焦欧洲户储需求,后期围绕去库问题反复博弈;目前已进入第三阶段,光储平价趋势下全球大储、户储需求多点开花,增长空间逐步打开。 场景拆分和测算:大致可分为表前(源网侧)、表后(户用、工商业)两大类。根据地区,可分为中、美、欧先发市场,以及亚非拉等后发市场。我们预测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装机有望达到230GWh,2030年有望达到1TWh。 产业链拆解和盈利能力分析:储能产业链大致可分为电池(电芯)、逆变器、集成三个环节。目前来看,逆变器、集成环节盈利能力主要看海外业务占比,盈利能力显著强于国内。逆变器企业由于对电力电子和电网的理解更加深入,逐渐掌握储能行业定价权。 市场需求跟踪:最重要的前瞻数据为电价,其次包括补贴和信贷政策、招中标数据、国家规划等。后验数据主要包括装机量、出货量(逆变器、电池)等。 投资思路:储能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核心矛盾在需求强度的判断,目前在产业链降价趋势下,储能正迅速从传统市场如欧洲、美国向第三世界国家渗透,需求空间打开的同时,市场对价格将更加敏感,具备产品性能、项目业绩、渠道把控、成本优势的企业有望 “以量换利”,业绩持续增长。 风险提示: 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灵活性电源需求下降;储能装机增速不及预期;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 2)供给方面:锂资源、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IGBT等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盐穴、硐室等开凿成本高于预期;钒资源价格大幅上涨等。 3)政策方面:储能相关扶持政策不及预期;容量电价补偿标准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等。 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等。 5)市场方面:竞争加剧导致储能电池、集成商、PCS厂商毛利率、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 6)技术方面: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等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储能技术可靠性难以进一步提升;循环效率停滞不前等。 7)机制方面:电力市场机制推进不及预期;现货市场配套辅助服务、容量补偿、峰谷价差等不及预期;虚拟电厂、需求侧管理等新兴市场机制不及预期等。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9月4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雷云泽 SAC 编号:S1440523110002
全球储能需求在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储能系统成本价格下降双重驱动因素下同步爆发,国内外储能需求实现共振,带动板块进入新周期。
136号文促进新能源全面入市,挑战与机遇并存
我国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先后经历核准电价、标杆电价、平价上网时期,136号文后将进入全面市场化交易时期。136号文提出机制电价、机制电量手段作为过渡,对增量项目均提出了很高的市场化要求。山东首批机制电价竞价结果相较煤电基准电价折价明显,标志新能源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
政策、市场双管齐下,经济性提升促使储能实现爆发式增长
河北、甘肃、宁夏、山东、内蒙等多省推出容量电价、容量补偿政策,为储能提供了有力的保底收益。同时,新能源进入市场促进各省峰谷价差显著拉大,如山东、山西等省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导致今年以来峰谷价差明显提高。容量电价、容量补偿政策结合市场化峰谷套利,多省储能项目可实现良好的经济性,尤其以内蒙为明显。同时,我们测算光伏项目通过自发配储将电力转移至高电价时段上网,将具备明显的经济性,消纳困难的地区自发配储有望成为趋势。
全球储能需求共振,带动板块进入新周期
全球储能需求在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储能系统成本价格下降双重驱动因素下同步爆发,国内外储能需求实现共振,带动板块进入新周期。
投资建议:上调储能装机容量预期,建议关注各环节龙头公司
我们上调2025-2027年国内新增装机预测至150GWh、260GWh、380GWh,全球新增装机则可达272、441、642GWh。
风险提示: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不及预期;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电力设备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两网招标进度不及预期;特高压建设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等。2)供给方面: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3)政策方面:新型电力市场相关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电价机制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等。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等。5)市场方面:竞争格局大幅变动;竞争加剧导致电力设备各环节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6)技术方面: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技术可靠性难以进一步提升等。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9月29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许琳 SAC 编号:S1440522110001
SFC 编号:BVU271
雷云泽 SAC 编号:S1440523110002
郑博元 SAC 编号:S1440524080004
继续重点推荐储能板块。今年以来国内储能需求超预期,核心驱动在于新能源全面入市推动峰谷电价差拉大,加上容量电价政策出台,推动储能IRR提升。储能需求驱动力快速由新能源强制配储转向经济性驱动。海外市场,美国以外市场需求维持高速增长,大而美法案核心限制26年后开工项目,预计装机端需求影响有限。
风险提示:下游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政策支持不及预期。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9月28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任佳玮 SAC 编号:S1440520070012
储能增长的核心逻辑是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和储能系统成本下降的共振:
预计2025年,新能源总发电量将首次超过燃煤总发电量,煤炭在全球发电结构中的占比将降至33%以下, 2025-2027年新能源新增发电量均能稳定在1000TWh以上,对总新增发电量贡献超过90%。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催生对调节资源的需求,而2014年以来,全球锂电池价格已下滑约84%,使得储能经济性不断提升。
国内储能的“强现实”与“弱预期”形成预期差
(1)储能需求好至少已有两个迹象。一是锂电池排产高增,且在碳酸锂涨价的情况下,产业链反馈储能电池出现1-2分/Wh到3-4分/Wh的涨价苗头;二是国内储能招标高增,1-8月累计新增招标218.54GWh,同比+125.37%,其中EPC106.71GWh,储能系统111.83GWh。需求旺盛。
(2)原因来看,我们认为亦有两点,一是容量补偿、容量电价等收益政策多省出台,储能项目收益确定性提升,我们测算河北、内蒙等地的容量电价政策配合当地峰谷价差,项目能够取得不错的经济性;二是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峰谷价差拉大,配储能够提升项目经济性。
(3)目前山东省作为电力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省,独立储能电站市场化峰谷套利收入已经反超容量租赁,业主投资有积极性;蒙西市场风光限电严重,配储普遍不足以满足消纳需求,同时较高的峰谷价差给了储能进行移峰填谷的较大潜力。
国内储能市场在政策和市场化推动下走向良性发展,海外储能需求旺盛。我们认为,136号文实施后,国内储能市场正在加速市场化,国内储能需求将持续旺盛。我们预计2025-2027年国内储能新增装机达到130GWh、160GWh、210GWh。同时,海外需求也持续旺盛,美国扰动因素大大缓解。
风险提示: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不及预期;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电力设备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两网招标进度不及预期;特高压建设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等。2)供给方面: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3)政策方面:新型电力市场相关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电价机制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等。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等。5)市场方面:竞争格局大幅变动;竞争加剧导致电力设备各环节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6)技术方面: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技术可靠性难以进一步提升等。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9月8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雷云泽 SAC 编号:S1440523110002
储能:继续重点推荐储能板块。近期山东机制电价折价明显,业主自发配储意愿提升;宁夏继甘肃之后推出容量电价,有助于业主投资积极性。136号文驱动新能源大量进入市场,促进峰谷价差拉大,加上容量电价不断落地,看好明后年国内装机非线性提升。海外美国以外市场需求仍维持高速增长,美国大漂亮法案核心限制26年后开工项目,预计装机端需求影响有限。
风险提示: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不及预期;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电力设备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两网招标进度不及预期;特高压建设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等。2)供给方面: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3)政策方面:新型电力市场相关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电价机制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等。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等。5)市场方面:竞争格局大幅变动;竞争加剧导致电力设备各环节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6)技术方面: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技术可靠性难以进一步提升等。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9月14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郑博元 SAC 编号:S1440524080004
储能:136号文后峰谷差拉大+各省容量政策到位推进国内市场招标数据持续高增。海外市场今年以来欧洲、澳洲、亚洲市场需求好,预计行业仍将维持高景气。
风险提示:①下游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销量端可能受到宏观经济影响不及预期;产量端可能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电价高企等影响不及预期,进而影响产业链盈利能力和估值。②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2021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原材料价格阶段性出现大幅波动,价格高位及不稳定性对于终端需求有一定影响,对产业链相关公司盈利能力影响较大。③政策支持不及预期:当前欧洲部分国家对新能源车购置端给予相应的补贴支持,若后续政策支持退坡可能导致需求释放不及预期。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9月7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储能:Q2储能环节业绩较强的公司预计仍会维持强势。另外,近期部分省份容量电价政策出台,且136号文公布后新能源长期入市利好国内需求,海外市场今年以来欧洲、澳洲、亚洲市场需求高增,预计行业仍将维持高景气。
风险提示:1、政策层面,国内外产业支持政策、补贴退坡节奏、电价机制调整等若出现超预期变化,可能影响行业投资积极性与项目收益水平;部分区域容量电价、并网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也将对储能、新能源发电项目推进产生制约;2、市场供需方面,行业部分环节存在产能扩张较快的情况,若下游需求增速不及预期,可能引发阶段性供过于求,导致产品价格波动与企业盈利承压;上游原材料价格受全球资源供需、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其大幅波动将直接传导至产业链成本端,挤压中游制造企业利润空间;3、技术方面,新能源领域技术创新速度较快,若企业未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趋势,在新型电池技术、高效光伏组件、先进风电设备等领域研发与应用滞后,可能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压的风险;4、国际贸易摩擦、海外市场政策变动、汇率波动等外部因素,也将对行业出海业务产生不确定性影响。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8月31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王吉颖 SAC 编号:S1440521120004
光热发电是通过聚光系统将太阳能聚焦到吸热器,加热工作介质(如熔盐)产生高温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光热发电机组配置储热系统后,可实现24小时连续稳定发电。
前期我们发布报告《加快稳定可控电源建设已迫在眉睫》,光热发电作为高稳定性的可再生能源,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光热发电兼具调峰电源和储能的双重功能,能够在电力系统中提供长周期的调峰能力和转动惯量,具备在部分区域作为调峰和基础性电源的潜力。
截至2024年底,中国光热累计容量达838.2MW,2021-2024年间,新增光热装机300MW,对比3GW/年开工目标,行业还有广阔发展空间。
2016年以来,我国光热发电年度新增装机呈现明显波动,主要原因包括:(1)光热发电经济性不足;(2)电价等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的波动。青海省2024年出台政策,提出2024年至2028年年底,经省级评审认定的独立光热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固定为0.55元/千瓦时,且不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我们测算当前光热发电项目度电成本约0.48元/kwh,在青海现行电价政策下,全投资收益率6.24%,资本金收益率8.96%,已经初步具备经济性。
从光热系统价值量分布来看,聚光系统、吸热系统、热力系统和储热系统价值量占比较大。
风险提示:1、光热行业规划政策推动不及预期;2、光热项目推动不及预期:光热项目建设体量、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行业大规模发展;3、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环节盈利能力受损:若行业竞争加剧,进一步激烈的价格战将导致行业内企业盈利受损;4、行业降本不及预期:光热大规模发展还需要依赖上游产业降本,上游降本不及预期将影响光热行业大规模推广发展;5、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光热上游原材料主要为钢材、玻璃,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应风险企业盈利稳定性将造成风险。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8月19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陈思同 SAC 编号:S1440522080006
国内储能因136号文实施,上半年装机并网高潮前移至5.31节点。预计在Q3国内装机可能偏淡,但Q4因独立储能放量装机有望重回增长,全年维持120GWh以上预期(同比增长9-10%)。海外方面,美国1-5月份维持较高的装机增速,关注后续关税及补贴政策变化;欧洲户储装机保持相对低迷,但大储装机起量已开始显现,工商储也有看点;澳大利亚近期开启户储补贴,印度、拉美中企大单频频。总的来看,在独立储能的带动下,我们认为国内储能今年仍能保持增长,海外发展潜力较大,储能仍然是新能源中最景气方向之一。
国内市场:5.31节点抢装明显,6月招标量不减反增,预计全年装机仍维持增长
5月新型储能新增装机15.85GWh创下新高,但6月回落明显,不过从招标来看,4、5月相对低迷,但6月招标重新起势,我们推断主要因为地方型企业在资源获取方面更有优势,以及地方城投、交投等投资主体资金成本更低,对储能这种收益稳定的资产更加青睐所致。今年以来若干省份推动新型储能项目纳入规划,合计已超过100GWh。在这些项目推动下,国内储能新增装机有望在Q3短暂回落后重新恢复增长,维持国内今年新增储能装机至少120GWh的预测。
海外市场:欧洲逐渐向大储转型,美国矛盾主要在关税、法案趋严影响,澳洲、印度、拉美需求较好
德国新增并网大储、工商储、户储分别576MWh、113.8MWh、1864MWh,同比+116%、-7.7%、-25.6%。大储虽基数较低,但上半年以来同比已经翻倍,德国惯性服务等新收益机制有利于大储需求,欧洲向大储转型的趋势较为明确,工商储在动态电价推广实施下也具备较大增长潜力。
美国1-5月新增装机12.92GWh,同比+51.5%维持高增速,但2026年因关税、补贴趋严有下滑可能。Wood Mackenzie预测今年美国新增48.7GWh,2026年下滑至38.7GWh。我们认为以目前OBBB法案来看,25年项目开工不受限制,若今年能实现项目抢开工、设备抢发,2026年新增装机或不会出现下降。
澳大利亚户储补贴开始发放、印度、拉美大项目中企中标频频。澳大利亚启动“家用电池降价计划”,每kWh补贴372澳元,刺激户储需求飙升。印度、智利市场出现GWh级别大单,中国企业拿单较多。
投资建议:储能仍然是新能源最景气方向,136号文后国内独立储能进入快车道,海外关注潜力较大的欧洲、澳洲、拉美、印度等地区,关注美国市场政策变化。预计在独立储能带动下,国内储能下半年增速较快,同时海外市场仍有看点。
风险提示: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不及预期;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电力设备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两网招标进度不及预期;特高压建设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等。2)供给方面: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3)政策方面:新型电力市场相关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电价机制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等。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等。5)市场方面:竞争格局大幅变动;竞争加剧导致电力设备各环节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6)技术方面: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技术可靠性难以进一步提升等。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7月13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雷云泽 SAC 编号:S1440523110002
储能:大型化降本明显,已成为未来技术迭代方向
1、储能产品正加速向“大单体制”迭代升级。阳光电源PowerTitan3.0 Plus单柜容量达12.5MWh,刷新全球最高容量记录,国轩高科乾元智储20MWh产品现场拿下3GWh意向订单,海博思创MagicBlock创新采用10英尺标准化单元设计,系统可通过积木式方式扩展至25MWh。整体而言,大容量单体已成为储能系统降本增效的关键路径。
2、电芯方面,宁德时代、海辰储能、南都电源等均推出新一代大容量电芯,单体容量均超过500Ah门槛。从容量参数看,电芯容量不断攀升,从五百余Ah迈向千Ah级别;能量密度等关键指标也同步优化,如宁德、南都产品能量密度均超过430Wh/L,反映出行业正聚焦大容量、高性能电芯研发。借单体大型化提升储能系统效能与经济性,大容量电芯已成为驱动储能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
风险提示: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不及预期;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电力设备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两网招标进度不及预期;特高压建设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等。2)供给方面: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3)政策方面:新型电力市场相关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电价机制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等。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等。5)市场方面:竞争格局大幅变动;竞争加剧导致电力设备各环节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6)技术方面: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技术可靠性难以进一步提升等。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6月15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任佳玮 SAC 编号:S1440520070012
王吉颖 SAC 编号:S1440521120004
雷云泽 SAC 编号:S1440523110002
储能是电新行业增速最快、投资性价比最高的板块之一,但近期市场表现一般。我们认为预期差主要在于:量的方面,市场认为中东等地项目的快速释放无法持续,今年全球光伏装机增速减缓亦将影响储能增速。而我们认为随着时长的增长,以及独立储能的崛起,储能已走出自己的增长曲线,仍将超预期落地。利的方面,市场认为中东等地竞争激烈,不存在超额利润,而我们认为以近期沙特项目PCS为代表,优势环节仍将具备超额利润。户储板块进入淡季,四季度需求有所下滑,但近期欧洲电价有所上涨,亚非拉市场出货亦有所回复,看好节后户储板块基本面回暖。总之,从行业空间以及估值来看,储能是电新行业投资价值最高的板块之一,值得重点关注。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月12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雷云泽 SAC 编号:S1440523110002
预计2024-2030年期间,全球电网、储能、风电、锂电、光伏、氢能环节需求CAGR分别为4.9%、33.4%、15%、17.1%、13.5%、72.6%,其中储能是增速最快细分环节,氢能虽远期空间大,但需求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储能市场空间:预计明年市场空间超2000亿元
全球增速:预计今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在160GWh以上,明年预计国内市场继续维持较高增速,美国市场进入抢装节奏,欧洲地区规划逐步落地,中东市场大项目频频,预计全年新增装机在250GWh以上,增速60%以上。
市场空间:考虑储能系统适当降价,则预计2025年储能市场空间超过2000亿元。
储能:增速最快环节,大储、工商储多点爆发、户储主要看新兴市场
储能是电新板块中增速最快的环节
核心观点:储能是新能源板块增速最快的环节之一。储能的核心逻辑在光储平价趋势下储能经济性凸显。需求方面,大储呈现区域性爆发,中东市场大项目频频出现,美国市场进入抢装节奏,欧洲大项目从规划进入落地阶段,拉美、澳洲均有GWh级项目开始招标;户储则呈现点状,巴基斯坦、乌克兰、尼日利亚、印尼、南非等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口大国面对电力供应短缺,需求轮番爆发。盈利能力方面,海外仍是高毛利市场,单价较国内高出0.2-0.6元/Wh不等,预计新兴市场“以量换利”仍将给上市公司贡献较大的业绩弹性;户储则取决于成本控制能力、产品迭代能力、细分市场开发能力等,不断发掘新需求创造高毛利。
美国市场:高毛利溢价市场,2025年开始抢装
预计美国市场今年装机接近40GWh:2024年9月新增表前装机862.2MW/2605.8M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45.5%,环比下降10.3%。1-9月共新增并网6636.3MW,同比+51.6%。考虑3h以上的平均时长,预计美国市场今年新增装机35-40GWh。
预计明年美国市场装机60GWh以上:在26年将储能电池“301”关税从7.5%提升至25%的预期下,预计2025年美国市场将出现抢装,新增装机有望超过60GWh。
美国仍为溢价最高的储能市场:目前美国市场新签订单价格折合仍在1.2元/Wh以上,毛利在40%以上,美国市场门槛较高,预计维持高毛利。
中东市场:国家投资为主,体量大竞争较激烈
沙特NREP计划投资大量可再生能源:沙特制定了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9.5GW的目标,2019年该计划大幅上调至58.7GW,其中光伏装机量达40GW。2023年底,沙特宣布计划每年增加20GW发电装机,2030年发电装机目标上调至130GW。
预计明年中东交付超30GWh:中东以国家投资的大项目为主,目前来看,已有沙特SEC一期2GWh(BYD中标)、二期7.8GWh(阳光中标)、三期10GWh(正在招标),SPPC 8GWh,此外阿联酋正在招标20GWh数据中心配储,明年交付有望过30GWh。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5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许琳 SAC 编号:S1440522110001
任佳玮 SAC 编号:S1440520070012
王吉颖 SAC 编号:S1440521120004
陈思同 SAC 编号:S1440522080006
雷云泽 SAC 编号:S1440523110002
屈文敏 SAC 编号:S1440524050004
郑博元 SAC 编号:S1440524080004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9月30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雷云泽 SAC 编号:S1440523110002
一、核心观点 二、研究框架 行情复盘:板块自2021年形成后历经多轮行情,第一阶段板块初始形成,预期向上带动股价上涨,因缺乏基本面支持、原材料上涨而回落;第二阶段市场主要聚焦欧洲户储需求,后期围绕去库问题反复博弈;目前已进入第三阶段,光储平价趋势下全球大储、户储需求多点开花,增长空间逐步打开。 场景拆分和测算:大致可分为表前(源网侧)、表后(户用、工商业)两大类。根据地区,可分为中、美、欧先发市场,以及亚非拉等后发市场。我们预测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装机有望达到230GWh,2030年有望达到1TWh。 产业链拆解和盈利能力分析:储能产业链大致可分为电池(电芯)、逆变器、集成三个环节。目前来看,逆变器、集成环节盈利能力主要看海外业务占比,盈利能力显著强于国内。逆变器企业由于对电力电子和电网的理解更加深入,逐渐掌握储能行业定价权。 市场需求跟踪:最重要的前瞻数据为电价,其次包括补贴和信贷政策、招中标数据、国家规划等。后验数据主要包括装机量、出货量(逆变器、电池)等。 投资思路:储能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核心矛盾在需求强度的判断,目前在产业链降价趋势下,储能正迅速从传统市场如欧洲、美国向第三世界国家渗透,需求空间打开的同时,市场对价格将更加敏感,具备产品性能、项目业绩、渠道把控、成本优势的企业有望 “以量换利”,业绩持续增长。 风险提示: 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灵活性电源需求下降;储能装机增速不及预期;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 2)供给方面:锂资源、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IGBT等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盐穴、硐室等开凿成本高于预期;钒资源价格大幅上涨等。 3)政策方面:储能相关扶持政策不及预期;容量电价补偿标准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等。 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等。 5)市场方面:竞争加剧导致储能电池、集成商、PCS厂商毛利率、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 6)技术方面: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等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储能技术可靠性难以进一步提升;循环效率停滞不前等。 7)机制方面:电力市场机制推进不及预期;现货市场配套辅助服务、容量补偿、峰谷价差等不及预期;虚拟电厂、需求侧管理等新兴市场机制不及预期等。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9月4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朱玥 SAC 编号:S1440521100008 SFC 编号:BTM546 雷云泽 SAC 编号:S144052311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