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化纤机械分会二届四次会议在阿克苏召开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

5天前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任捷介绍了化纤机械分会第二届(2022-2025)工作情况,涵盖了行业工作、会员日常工作、化纤机械经济运行情况及下年度工作计划四大核心板块。

9月17日,在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期间,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化纤机械分会2025年年会在新疆阿克苏顺利召开。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侯曦、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吕佳滨等行业领导与化纤机械上下游相关企业、院校代表出席会议。会议重点围绕纤维新材料及行业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吕佳滨分析了化纤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当前行业在产业规模、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和绿色低碳等方面均实现稳步发展。高性能纤维行业技术持续进步,品种覆盖面广,出口量稳定增长,进口依存度持续下降,国际竞争力日益提升。生物基化学纤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体系持续丰富,特别是莱赛尔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技术进步明显,已进入市场推广应用阶段。此外,还围绕连续玄武岩纤维和生物基聚酰胺56纤维,阐述了生产工艺、产品性能、应用领域、产业链布局和市场运行情况,并分析了这两类纤维当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胡泽旭博士作了题为《聚酰胺纤维成形工艺与装备》的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聚酰胺纤维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其性能与应用领域,在民用、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接着,详细分析了其热性能、化学性能、吸湿染色性能等特点及相应的优劣势。随后,报告重点讲解了聚酰胺纤维的成形工艺与装备,对比了PA6与PA66的纺丝流程,分析了二者难以实现熔体直纺的原因,并介绍了纺前脱单体、干燥等准备环节。同时,还说明了POY、FDY及工业丝的工艺特点与装备差异,提及了工业丝在结构与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突破及相关应用成果。最后,在总结与展望部分,报告梳理了聚酰胺纤维家族及其应用,以及熔体直纺的难点等关键内容。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任捷介绍了化纤机械分会第二届(2022-2025)工作情况,涵盖了行业工作、会员日常工作、化纤机械经济运行情况及下年度工作计划四大核心板块。在行业工作领域,分会成效显著,推动34项科技成果完成鉴定,并完成8项标准制修订;会员日常服务工作扎实推进,任期内新增25家会员企业,为化纤企业出具专业资信证明,搭建纺机行业信息系统且每年编制4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同时组织企业赴日本研学及参与展会;化纤机械经济运行呈现差异化特征,长丝设备、加弹机、涤纶短纤设备三大细分市场表现不同,高端设备需求激增,国内以存量设备升级和节能改造为主,东南亚因产业链转移设备需求旺盛;下年度计划聚焦四大方向,包括组织企业参与海外展览、推进标准制定、开展科技成果鉴定,以及持续发布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叶贺就化纤机械行业“十五五”期间拟攻关项目和推广项目进行解读。“十五五”时期化纤机械行业将以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和差异化装备为主攻方向。通过前期问卷调研、实地走访和调研等方式,系统梳理攻关项目共计19项,将围绕合成纤维装备、绿色纤维装备、高性能纤维装备及其零部件等方面进行攻关,并提出2030年发展目标;此外还有10项推广项目。后续将根据反馈意见对项目进行修改、新增、调整、合并和删除,进一步优化行业整体发展布局。

在会议讨论环节中,参会代表就“十四五”成果亮点、“十五五”行业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交流。

谈及化纤机械的科技创新,侯曦表示,“十四五”期间化纤机械领域有两大标志性成果为纺机行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一是大容量莱赛尔短纤维成套装备实现国产化突破,打破垄断,二是碳纤维大容量生产及其自动化加工装备的攻关推动了国产装备在该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当前化纤行业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攻坚期,供应商推出的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在用户企业落地缓慢;“十五五”期间,行业将重点推动化纤机械车间级的数智化系统解决方案落地,推出化纤生产中生头、落丝、上丝等工序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攻关高速精密卷绕设备等关键单机及基础件,提升我国化纤机械的整体竞争力。

会议期间,化纤机械分会组织相关人员前往新疆阿拉尔纺织工业园与阿克苏纺织工业园,开展企业参观交流活动。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两大园区内企业的生产运营现状、技术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任捷介绍了化纤机械分会第二届(2022-2025)工作情况,涵盖了行业工作、会员日常工作、化纤机械经济运行情况及下年度工作计划四大核心板块。

9月17日,在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期间,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化纤机械分会2025年年会在新疆阿克苏顺利召开。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侯曦、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吕佳滨等行业领导与化纤机械上下游相关企业、院校代表出席会议。会议重点围绕纤维新材料及行业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吕佳滨分析了化纤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当前行业在产业规模、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和绿色低碳等方面均实现稳步发展。高性能纤维行业技术持续进步,品种覆盖面广,出口量稳定增长,进口依存度持续下降,国际竞争力日益提升。生物基化学纤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体系持续丰富,特别是莱赛尔纤维与聚乳酸纤维技术进步明显,已进入市场推广应用阶段。此外,还围绕连续玄武岩纤维和生物基聚酰胺56纤维,阐述了生产工艺、产品性能、应用领域、产业链布局和市场运行情况,并分析了这两类纤维当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胡泽旭博士作了题为《聚酰胺纤维成形工艺与装备》的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聚酰胺纤维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其性能与应用领域,在民用、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接着,详细分析了其热性能、化学性能、吸湿染色性能等特点及相应的优劣势。随后,报告重点讲解了聚酰胺纤维的成形工艺与装备,对比了PA6与PA66的纺丝流程,分析了二者难以实现熔体直纺的原因,并介绍了纺前脱单体、干燥等准备环节。同时,还说明了POY、FDY及工业丝的工艺特点与装备差异,提及了工业丝在结构与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突破及相关应用成果。最后,在总结与展望部分,报告梳理了聚酰胺纤维家族及其应用,以及熔体直纺的难点等关键内容。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任捷介绍了化纤机械分会第二届(2022-2025)工作情况,涵盖了行业工作、会员日常工作、化纤机械经济运行情况及下年度工作计划四大核心板块。在行业工作领域,分会成效显著,推动34项科技成果完成鉴定,并完成8项标准制修订;会员日常服务工作扎实推进,任期内新增25家会员企业,为化纤企业出具专业资信证明,搭建纺机行业信息系统且每年编制4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同时组织企业赴日本研学及参与展会;化纤机械经济运行呈现差异化特征,长丝设备、加弹机、涤纶短纤设备三大细分市场表现不同,高端设备需求激增,国内以存量设备升级和节能改造为主,东南亚因产业链转移设备需求旺盛;下年度计划聚焦四大方向,包括组织企业参与海外展览、推进标准制定、开展科技成果鉴定,以及持续发布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叶贺就化纤机械行业“十五五”期间拟攻关项目和推广项目进行解读。“十五五”时期化纤机械行业将以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和差异化装备为主攻方向。通过前期问卷调研、实地走访和调研等方式,系统梳理攻关项目共计19项,将围绕合成纤维装备、绿色纤维装备、高性能纤维装备及其零部件等方面进行攻关,并提出2030年发展目标;此外还有10项推广项目。后续将根据反馈意见对项目进行修改、新增、调整、合并和删除,进一步优化行业整体发展布局。

在会议讨论环节中,参会代表就“十四五”成果亮点、“十五五”行业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交流。

谈及化纤机械的科技创新,侯曦表示,“十四五”期间化纤机械领域有两大标志性成果为纺机行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一是大容量莱赛尔短纤维成套装备实现国产化突破,打破垄断,二是碳纤维大容量生产及其自动化加工装备的攻关推动了国产装备在该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当前化纤行业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攻坚期,供应商推出的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在用户企业落地缓慢;“十五五”期间,行业将重点推动化纤机械车间级的数智化系统解决方案落地,推出化纤生产中生头、落丝、上丝等工序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攻关高速精密卷绕设备等关键单机及基础件,提升我国化纤机械的整体竞争力。

会议期间,化纤机械分会组织相关人员前往新疆阿拉尔纺织工业园与阿克苏纺织工业园,开展企业参观交流活动。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两大园区内企业的生产运营现状、技术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