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房子”到“筑生活”:招商积余物业以中秋活动破局社区服务

刘荣群4684946

20小时前

从“造房子”到“筑生活”:招商积余物业以中秋活动破局社区服务,解锁物业增值新场景


乙巳年八月初六,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建元社区招商依云华苑的一场手工冰皮月饼DIY活动,看似是社区民俗活动,实则是招商积余物业探索“物业服务+文化运营”模式的微观实践——以低投入、高互动的活动形式,撬动社区粘性提升与品牌价值增长,为物业行业增值服务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上午9时30分,近百组业主家庭通过“到家汇”平台及社区群报名参与活动。现场无需复杂设备,仅以冰皮粉、预制馅料、定制模具为核心物料,搭配1-2名专业指导老师,便构建起高参与度的互动场景。这种“轻资产运营”模式,既降低了活动成本,又通过“家庭协作+邻里交流”的形式,快速提升业主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据招商依云华苑物业团队透露,活动筹备周期仅1周,物料成本控制在人均50元内,但业主现场好评率达98%,社区群互动量较平日提升3倍。


从财经视角看,这场活动的价值远超“节日庆祝”本身。一方面,它是物业“增值服务的流量入口”:活动中,物业通过引导业主关注“到家汇”平台,为后续家政服务、社区团购、房产经纪等增值业务引流,实现“活动获客-平台留存-转化消费”的闭环;另一方面,它是“品牌价值的具象化传播”:招商积余物业通过“为独居老人预留材料”“协助邻里组队创作”等细节,将“有温度的服务”从口号转化为可感知的场景,强化了业主对品牌的认同感,而高认同感正是物业企业提升续约率、拓展外拓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活动背后折射出物业行业的转型趋势——从“基础安保保洁”的传统模式,向“社区生态运营”的新赛道升级。当前,物业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加剧、基础服务利润压缩的挑战,而招商积余物业此次通过“民俗活动+社区运营”的组合,将文化元素融入服务,既满足了业主对“社区归属感”的精神需求,又为自身开辟了“非物业费收入”的新空间。数据显示,2023年头部物业企业增值服务收入占比已平均达25%,而“社区文化运营”作为低成本、高粘性的细分领域,正成为企业发力的重点。


活动尾声,业主在社区群分享“月饼作品”的同时,已有30%的参与家庭通过“到家汇”平台咨询家政服务,5组家庭表达了房产租赁需求。这一数据印证了“活动引流-业务转化”的可行性。正如招商积余物业负责人所言:“社区活动不是成本,而是投资——投入的是少量物料与精力,收获的是业主粘性、品牌口碑与业务增量。”


这场中秋DIY活动,本质是招商积余物业以“小投入”撬动“大价值”的财经案例。它证明,物业行业的增值空间不在“硬件堆砌”,而在“软性运营”——通过精准捕捉业主需求,将文化、情感元素融入服务场景,既能提升业主满意度,又能为企业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最终实现“业主获益、企业增收”的双赢格局,这正是当前物业行业转型期最具价值的发展逻辑。

从“造房子”到“筑生活”:招商积余物业以中秋活动破局社区服务,解锁物业增值新场景


乙巳年八月初六,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建元社区招商依云华苑的一场手工冰皮月饼DIY活动,看似是社区民俗活动,实则是招商积余物业探索“物业服务+文化运营”模式的微观实践——以低投入、高互动的活动形式,撬动社区粘性提升与品牌价值增长,为物业行业增值服务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上午9时30分,近百组业主家庭通过“到家汇”平台及社区群报名参与活动。现场无需复杂设备,仅以冰皮粉、预制馅料、定制模具为核心物料,搭配1-2名专业指导老师,便构建起高参与度的互动场景。这种“轻资产运营”模式,既降低了活动成本,又通过“家庭协作+邻里交流”的形式,快速提升业主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据招商依云华苑物业团队透露,活动筹备周期仅1周,物料成本控制在人均50元内,但业主现场好评率达98%,社区群互动量较平日提升3倍。


从财经视角看,这场活动的价值远超“节日庆祝”本身。一方面,它是物业“增值服务的流量入口”:活动中,物业通过引导业主关注“到家汇”平台,为后续家政服务、社区团购、房产经纪等增值业务引流,实现“活动获客-平台留存-转化消费”的闭环;另一方面,它是“品牌价值的具象化传播”:招商积余物业通过“为独居老人预留材料”“协助邻里组队创作”等细节,将“有温度的服务”从口号转化为可感知的场景,强化了业主对品牌的认同感,而高认同感正是物业企业提升续约率、拓展外拓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活动背后折射出物业行业的转型趋势——从“基础安保保洁”的传统模式,向“社区生态运营”的新赛道升级。当前,物业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加剧、基础服务利润压缩的挑战,而招商积余物业此次通过“民俗活动+社区运营”的组合,将文化元素融入服务,既满足了业主对“社区归属感”的精神需求,又为自身开辟了“非物业费收入”的新空间。数据显示,2023年头部物业企业增值服务收入占比已平均达25%,而“社区文化运营”作为低成本、高粘性的细分领域,正成为企业发力的重点。


活动尾声,业主在社区群分享“月饼作品”的同时,已有30%的参与家庭通过“到家汇”平台咨询家政服务,5组家庭表达了房产租赁需求。这一数据印证了“活动引流-业务转化”的可行性。正如招商积余物业负责人所言:“社区活动不是成本,而是投资——投入的是少量物料与精力,收获的是业主粘性、品牌口碑与业务增量。”


这场中秋DIY活动,本质是招商积余物业以“小投入”撬动“大价值”的财经案例。它证明,物业行业的增值空间不在“硬件堆砌”,而在“软性运营”——通过精准捕捉业主需求,将文化、情感元素融入服务场景,既能提升业主满意度,又能为企业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最终实现“业主获益、企业增收”的双赢格局,这正是当前物业行业转型期最具价值的发展逻辑。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