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后稷论坛开幕 勾勒农脉传承与科创未来新图景

新华财经

11小时前

本次论坛发布了一系列彰显稷山农业特色与创新的成果,最引人注目的是“板枣论颗卖”高端新品的推出——这不仅是营销模式的升级,更是品质标准、品牌价值的飞跃。

秋风送爽,枣香四溢。9月21日,以“越千年·启新程:从农耕文明到农科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后稷论坛在山西省稷山县万亩板枣园内开幕。来自全国农业文化、科技、产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200余人齐聚后稷故里,共溯农耕文明之源,共商农业现代化发展大计,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微信图片_2025-09-21_192549_248.jpg

传承农脉厚植根基

稷山,作为中华农耕文明始祖后稷的故里,数千年来传承着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的农业基因。

蛋鸡养殖、板枣栽植和中药材种植是稷山县的三个特优产业。目前稷山县蛋鸡存栏2300万只,全国排名第三,培育了两个国家级龙头企业,两个省级龙头企业,“稷山鸡蛋”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通过深圳“圳品”和“湾区认证”,并通过了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农业农村部授予稷山蛋鸡养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板枣是稷山的传家宝,栽植面积15万亩,也是全国名特优新产品,板枣生产系统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药材种植面积10万亩,有柴胡、黄芩、远志等道地药材,太阳乡被评为全国中药材产业强镇。

“稷山承载着传承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使命,理应肩负着引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时代重任。”稷山县委书记、县长王润在致辞中表示,稷山县以传承农耕文明为使命,以发展现代农业为路径,短短四年,在农业农村领域已经荣获10项国家级荣誉,后稷故里正迸发出崭新的发展活力。

本次论坛发布了一系列彰显稷山农业特色与创新的成果,最引人注目的是“板枣论颗卖”高端新品的推出——这不仅是营销模式的升级,更是品质标准、品牌价值的飞跃。依托古树年份鉴定、等级质量认定和成分检测三大标准体系,稷山板枣正在实现从“论斤称”到“论颗卖”的历史性跨越。

微信图片_2025-09-21_192610_019.jpg

科创激活产业动能

一棵枣树,书写着一个县域的“大产业”。一枚鸡蛋,托起了千万群众的“致富梦”。这背后,是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的生动实践,

论坛现场,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成果层出不穷。山西稷山枣科技小院正式揭牌,将成为集科研、转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平台;板枣高端产品赤霞丹、文创产品“枣啾啾”等深加工产品,展现了传统农产品向高端价值链的延伸;新华·稷山鸡蛋价格指数发布,为产业提供了价格风向标和风险预警工具;稷山牡丹产业规划重磅亮相,旨在将中药材打造为未来产业新支柱。

运城市政府党组成员尚玉良表示,稷山不仅守住了传统的优势,更在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板枣古树鉴定、质量标准建立、成分深度检测、科技小院揭牌、鸡蛋价格指数发布等一系列举措,彰显了稷山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迈向高端的决心和智慧。

微信图片_2025-09-21_192627_033.jpg

指数助力高质量发展

“当下,农业发展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节点,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正深刻重塑农业生产模式。”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姚继广表示。

作为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指数将数字工具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度量衡”和“导向标”。

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稷山县人民政府联合推出的《新华·稷山鸡蛋价格指数年度运行报告(2025)》在论坛上发布,指数研究显示,稷山蛋鸡产业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产量领跑。每天从稷山流向全国市场的鸡蛋超过1400万枚,已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全国规模前三的蛋鸡养殖产业基地,全县蛋鸡存栏量连续17年稳居山西首位,并且这个数据一直处于稳步提升的状态。二是产业领跑。指数调研发现,稷山蛋鸡产业实力突出,其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的发展跨越,尤其是养殖小区的成功案例,能够为华北地区农业现代化提供可复制的转型样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三是价格领跑。稷山县鸡蛋市场与全国市场以及期货市场互为联动,监测显示,稷山鸡蛋价格指数波动早于全国鸡蛋批发价。这说明稷山作为鸡蛋主产区,对消费区产业了一定程度上的价格传导和影响,反映出稷山鸡蛋的价格影响力不断增强。

目前,价格指数已成为稷山蛋鸡产业步入数字引领、标准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路途上又一重要探索。

据悉,后稷论坛自创办以来,已成为推动农业文化交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由稷山县委、县政府主办,得到了多个国家级农业机构和科研院所的学术支持,论坛成果将为稷山乃至全国农产区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与实践指引。(董慧欣)

本次论坛发布了一系列彰显稷山农业特色与创新的成果,最引人注目的是“板枣论颗卖”高端新品的推出——这不仅是营销模式的升级,更是品质标准、品牌价值的飞跃。

秋风送爽,枣香四溢。9月21日,以“越千年·启新程:从农耕文明到农科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后稷论坛在山西省稷山县万亩板枣园内开幕。来自全国农业文化、科技、产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200余人齐聚后稷故里,共溯农耕文明之源,共商农业现代化发展大计,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微信图片_2025-09-21_192549_248.jpg

传承农脉厚植根基

稷山,作为中华农耕文明始祖后稷的故里,数千年来传承着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的农业基因。

蛋鸡养殖、板枣栽植和中药材种植是稷山县的三个特优产业。目前稷山县蛋鸡存栏2300万只,全国排名第三,培育了两个国家级龙头企业,两个省级龙头企业,“稷山鸡蛋”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通过深圳“圳品”和“湾区认证”,并通过了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农业农村部授予稷山蛋鸡养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板枣是稷山的传家宝,栽植面积15万亩,也是全国名特优新产品,板枣生产系统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药材种植面积10万亩,有柴胡、黄芩、远志等道地药材,太阳乡被评为全国中药材产业强镇。

“稷山承载着传承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使命,理应肩负着引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时代重任。”稷山县委书记、县长王润在致辞中表示,稷山县以传承农耕文明为使命,以发展现代农业为路径,短短四年,在农业农村领域已经荣获10项国家级荣誉,后稷故里正迸发出崭新的发展活力。

本次论坛发布了一系列彰显稷山农业特色与创新的成果,最引人注目的是“板枣论颗卖”高端新品的推出——这不仅是营销模式的升级,更是品质标准、品牌价值的飞跃。依托古树年份鉴定、等级质量认定和成分检测三大标准体系,稷山板枣正在实现从“论斤称”到“论颗卖”的历史性跨越。

微信图片_2025-09-21_192610_019.jpg

科创激活产业动能

一棵枣树,书写着一个县域的“大产业”。一枚鸡蛋,托起了千万群众的“致富梦”。这背后,是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的生动实践,

论坛现场,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成果层出不穷。山西稷山枣科技小院正式揭牌,将成为集科研、转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平台;板枣高端产品赤霞丹、文创产品“枣啾啾”等深加工产品,展现了传统农产品向高端价值链的延伸;新华·稷山鸡蛋价格指数发布,为产业提供了价格风向标和风险预警工具;稷山牡丹产业规划重磅亮相,旨在将中药材打造为未来产业新支柱。

运城市政府党组成员尚玉良表示,稷山不仅守住了传统的优势,更在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板枣古树鉴定、质量标准建立、成分深度检测、科技小院揭牌、鸡蛋价格指数发布等一系列举措,彰显了稷山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迈向高端的决心和智慧。

微信图片_2025-09-21_192627_033.jpg

指数助力高质量发展

“当下,农业发展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节点,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正深刻重塑农业生产模式。”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姚继广表示。

作为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指数将数字工具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度量衡”和“导向标”。

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稷山县人民政府联合推出的《新华·稷山鸡蛋价格指数年度运行报告(2025)》在论坛上发布,指数研究显示,稷山蛋鸡产业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产量领跑。每天从稷山流向全国市场的鸡蛋超过1400万枚,已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全国规模前三的蛋鸡养殖产业基地,全县蛋鸡存栏量连续17年稳居山西首位,并且这个数据一直处于稳步提升的状态。二是产业领跑。指数调研发现,稷山蛋鸡产业实力突出,其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的发展跨越,尤其是养殖小区的成功案例,能够为华北地区农业现代化提供可复制的转型样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三是价格领跑。稷山县鸡蛋市场与全国市场以及期货市场互为联动,监测显示,稷山鸡蛋价格指数波动早于全国鸡蛋批发价。这说明稷山作为鸡蛋主产区,对消费区产业了一定程度上的价格传导和影响,反映出稷山鸡蛋的价格影响力不断增强。

目前,价格指数已成为稷山蛋鸡产业步入数字引领、标准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路途上又一重要探索。

据悉,后稷论坛自创办以来,已成为推动农业文化交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由稷山县委、县政府主办,得到了多个国家级农业机构和科研院所的学术支持,论坛成果将为稷山乃至全国农产区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与实践指引。(董慧欣)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