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董事长被查,江南农商行上市路遇阻

中金在线

10小时前

目前该行仍处于A股上市辅导备案阶段,是排队等待上市的15家银行之一。

《投资者网》方见微

9月5日,江苏省纪委监委官网披露,江南农商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向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一消息引发市场震动。

公开资料显示,陆向阳于2013年3月起担任江南农商行董事长,在此之前,他担任该行行长。2022年2月,原银保监会常州监管分局曾对江南农商行开出罚单,因同业业务专营改革不到位、理财资金违规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理财资金间接投资本行信贷资产等十余项违规行为,被处以罚款580万元,时任董事长陆向阳也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1月2日,陆向阳还以董事长身份参加了"江苏省第二期碳排放交易员(Ⅱ级)能力建设培训班"开班会议,当时他57岁,尚未到退休年龄。一周后,江南农商行突然"换帅",常熟银行董事长庄广强调入江南农商行任党委书记,并于次年11月获准担任董事长。

陆向阳在江南农商行工作长达十三年(2010-2023),曾任行长、董事长等核心职务,他的被查无疑揭示了这家资产规模庞大的农商行内部治理的问题。

原董事长被查,银行曾收到多张罚单

1966年出生的陆向阳,这位金融圈"老将"的仕途轨迹,恰如江南农商行从县域农信社向地市级股份制农商行转型的缩影。从2010年出任江南农商行行长,到2013年升任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向阳执掌这家全国首家地市级农商行长达十年。

陆向阳的履历堪称"本土化"金融干部的典范。1986年从江苏财院毕业后,他即进入江苏武进农村商业银行,历任信贷员、支行行长、副行长,2010年调任江南农商行行长时,该行资产规模仅580亿元。在其任内,江南农商行通过"合并重组+区域扩张"战略快速成长,2023年资产规模突破6000亿元。

但这一"高歌猛进"的轨迹,却与监管合规的"暗流"相伴而行。

2022年2月,原银保监会常州监管分局开出580万元罚单,该行因"同业业务专营改革不到位、理财资金违规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理财资金间接投资本行信贷资产"等十余项违规被罚,陆向阳作为"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董事长,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

2024年,监管的"亮灯"更趋密集。该行全年累计收到罚单21张,罚没金额648.56万元,罚单数量和金额在农商行中高居第二,仅次于广州农商行。

2023年11月2日,江南农商行微信公众号信息显示,陆向阳仍以该行董事长的身份参加了“江苏省第二期碳排放交易员(Ⅱ级)能力建设培训班”开班会议。这一年陆向阳57岁,还未至退休年龄。

一周后,江南农商行突然“换帅”。 2023年11月13日,以小微业务著称的上市农商行——常熟银行发布公告,董事长庄广强辞职。后续,庄广强调入江南农商行任该行党委书记,并拟任董事长,次年11月,庄广强江南农商行董事长的任职资格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庄广强的履历显示,他作为常熟银行的掌舵人,曾带领该行实现"小微业务+合规经营"的双轮驱动。他的到来,被市场解读为监管层对江南农商行治理结构的深度介入——从"内部培养"转向"外部规范"。

业绩滑坡,IPO长路漫漫

作为江苏省内资产规模最大的农村商业银行(除省联社外),江南农商行资产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大关,在区域金融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据江南农商行最新年报显示,该行在2024年多项关键经营指标上未能达到预定目标:总资产增速设定为6%,实际仅增长5.67%;存贷款增速目标为10%,但实际存款增速仅为7.56%,贷款增速为7.89%,双双未能达标。

更引人关注的是资产质量变化。该行不良贷款率从2023年的1.02%反弹至1.32%,远超计划控制的1.02%目标。收益指标同样表现不佳: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仅1.5%(低于2%的目标),净利润增速仅为3.78%,远低于12%的预设目标。

尽管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江南农商行高管层却依然享受着丰厚的薪酬待遇。数据显示,2024年,该行14名董监高成员领取的税前薪酬总计2165万元,人均年薪达到154.67万元,这一水平明显高于A股上市农商行董事长和行长的薪酬基准。这种业绩表现与薪酬水平的不匹配,引发了市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关注。

江南农商行的上市计划已推进多年,但进展缓慢。目前该行仍处于A股上市辅导备案阶段,是排队等待上市的15家银行之一。

职工持股问题成为IPO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中信建投近日发布的辅导工作备案报告指出,江南农商行部分职工持股超过50万股,不符合财金97号文的相关要求。截至2024年6月末,江南农商行内部职工股东达2628名,共计持有7.45亿股,占总股本的7.37%,整改工作复杂且耗时。

同时,A股银行上市环境持续低迷。自2022年1月兰州银行上市后,A股银行板块已连续三年半没有迎来新成员。

值得关注的是,江南农商行在2025年上半年表现出一定的业绩回暖迹象,实现营业收入71.14亿元,利润总额36.73亿元,两项指标均同比上升。

然而,随着金融监管趋严和银行业竞争加剧,那些历史包袱、内部治理失衡的银行机构,上市之路可能会越来越艰难。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治理结构、风险内控和战略定位等深层次问题,即使勉强上市,也难以在资本市场获得良好表现。

江南农商行的发展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中国中小银行转型困境的一个缩影。如何在保持业务发展的同时,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将是决定能否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关键因素。(思维财经出品)■

目前该行仍处于A股上市辅导备案阶段,是排队等待上市的15家银行之一。

《投资者网》方见微

9月5日,江苏省纪委监委官网披露,江南农商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向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一消息引发市场震动。

公开资料显示,陆向阳于2013年3月起担任江南农商行董事长,在此之前,他担任该行行长。2022年2月,原银保监会常州监管分局曾对江南农商行开出罚单,因同业业务专营改革不到位、理财资金违规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理财资金间接投资本行信贷资产等十余项违规行为,被处以罚款580万元,时任董事长陆向阳也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1月2日,陆向阳还以董事长身份参加了"江苏省第二期碳排放交易员(Ⅱ级)能力建设培训班"开班会议,当时他57岁,尚未到退休年龄。一周后,江南农商行突然"换帅",常熟银行董事长庄广强调入江南农商行任党委书记,并于次年11月获准担任董事长。

陆向阳在江南农商行工作长达十三年(2010-2023),曾任行长、董事长等核心职务,他的被查无疑揭示了这家资产规模庞大的农商行内部治理的问题。

原董事长被查,银行曾收到多张罚单

1966年出生的陆向阳,这位金融圈"老将"的仕途轨迹,恰如江南农商行从县域农信社向地市级股份制农商行转型的缩影。从2010年出任江南农商行行长,到2013年升任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向阳执掌这家全国首家地市级农商行长达十年。

陆向阳的履历堪称"本土化"金融干部的典范。1986年从江苏财院毕业后,他即进入江苏武进农村商业银行,历任信贷员、支行行长、副行长,2010年调任江南农商行行长时,该行资产规模仅580亿元。在其任内,江南农商行通过"合并重组+区域扩张"战略快速成长,2023年资产规模突破6000亿元。

但这一"高歌猛进"的轨迹,却与监管合规的"暗流"相伴而行。

2022年2月,原银保监会常州监管分局开出580万元罚单,该行因"同业业务专营改革不到位、理财资金违规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理财资金间接投资本行信贷资产"等十余项违规被罚,陆向阳作为"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董事长,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

2024年,监管的"亮灯"更趋密集。该行全年累计收到罚单21张,罚没金额648.56万元,罚单数量和金额在农商行中高居第二,仅次于广州农商行。

2023年11月2日,江南农商行微信公众号信息显示,陆向阳仍以该行董事长的身份参加了“江苏省第二期碳排放交易员(Ⅱ级)能力建设培训班”开班会议。这一年陆向阳57岁,还未至退休年龄。

一周后,江南农商行突然“换帅”。 2023年11月13日,以小微业务著称的上市农商行——常熟银行发布公告,董事长庄广强辞职。后续,庄广强调入江南农商行任该行党委书记,并拟任董事长,次年11月,庄广强江南农商行董事长的任职资格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庄广强的履历显示,他作为常熟银行的掌舵人,曾带领该行实现"小微业务+合规经营"的双轮驱动。他的到来,被市场解读为监管层对江南农商行治理结构的深度介入——从"内部培养"转向"外部规范"。

业绩滑坡,IPO长路漫漫

作为江苏省内资产规模最大的农村商业银行(除省联社外),江南农商行资产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大关,在区域金融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据江南农商行最新年报显示,该行在2024年多项关键经营指标上未能达到预定目标:总资产增速设定为6%,实际仅增长5.67%;存贷款增速目标为10%,但实际存款增速仅为7.56%,贷款增速为7.89%,双双未能达标。

更引人关注的是资产质量变化。该行不良贷款率从2023年的1.02%反弹至1.32%,远超计划控制的1.02%目标。收益指标同样表现不佳: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仅1.5%(低于2%的目标),净利润增速仅为3.78%,远低于12%的预设目标。

尽管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江南农商行高管层却依然享受着丰厚的薪酬待遇。数据显示,2024年,该行14名董监高成员领取的税前薪酬总计2165万元,人均年薪达到154.67万元,这一水平明显高于A股上市农商行董事长和行长的薪酬基准。这种业绩表现与薪酬水平的不匹配,引发了市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关注。

江南农商行的上市计划已推进多年,但进展缓慢。目前该行仍处于A股上市辅导备案阶段,是排队等待上市的15家银行之一。

职工持股问题成为IPO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中信建投近日发布的辅导工作备案报告指出,江南农商行部分职工持股超过50万股,不符合财金97号文的相关要求。截至2024年6月末,江南农商行内部职工股东达2628名,共计持有7.45亿股,占总股本的7.37%,整改工作复杂且耗时。

同时,A股银行上市环境持续低迷。自2022年1月兰州银行上市后,A股银行板块已连续三年半没有迎来新成员。

值得关注的是,江南农商行在2025年上半年表现出一定的业绩回暖迹象,实现营业收入71.14亿元,利润总额36.73亿元,两项指标均同比上升。

然而,随着金融监管趋严和银行业竞争加剧,那些历史包袱、内部治理失衡的银行机构,上市之路可能会越来越艰难。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治理结构、风险内控和战略定位等深层次问题,即使勉强上市,也难以在资本市场获得良好表现。

江南农商行的发展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中国中小银行转型困境的一个缩影。如何在保持业务发展的同时,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将是决定能否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关键因素。(思维财经出品)■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