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9月21日电(记者李荣) 以“金气秋分丰收购”为主题,2025上海供销市集促消费农产品青浦展销活动,近日在赵巷镇和睦村水街启动。上海供销系统持续打造“节气市集”,汇聚全国供销优品,促进消费的提质升级。
农历“秋分”节气与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相结合,此次上海青浦供销“节气市集”,设置了农产品区、长三角产品区、消费帮扶产品区、公众服务区等4个展区共34个展位,产品涵盖当季农产品、老字号特产、非遗手作、消费帮扶产品等多个品类。青浦本地有 “青浦薄稻米”“练塘茭白” 等地理标志产品和 “翠冠梨”等果品。来自江苏吴江的蚕丝被、浙江嘉善的杨庙雪菜、安徽六安的霍山黄芽和石斛等也同时亮相,彰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域农业协同的新成果。
市集还特邀云南德宏、新疆喀什、青海班玛等东西部协作、对口合作地区的企业参展,核桃、菌菇、牦牛肉、黑小麦等特色农产品通过“消费帮扶”通道走进上海市场,拓宽了西部农民的销售渠道。
上海供销“节气市集”很受欢迎。(受访者供图)
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相关负责人介绍,持续创新推出的“二十四节气上海供销市集”系列展销活动,搭建起了全国供销系统优质农产品对接上海超大市场的集中展销平台,通过“节气+文化+服务”的模式,打造集时令美食、古乐雅集于一体的“节气消费”新体验:
——汇聚全国供销优品,打造城市“供销会客厅”。与长三角、京津渝冀和上海消费帮扶地区建立起产销合作联盟,已邀请长三角21个地级市农产品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展,长三角地级市参展覆盖率达51.77%;助力宁夏、云南、安徽六安、福建三明、西藏日喀则、新疆喀什等地供销社产销对接入沪,推出各地优质农产品5000余款。供销市集成为全国优质农产品集聚上海的城市“供销会客厅”。
——创建“二十四节气市集”IP,持续激发消费新动能。以“24节气·24场市集”为核心打造节气市集IP,推出多层次的创新体验:紧扣节气时令,邀请全国供销系统精选地道、特色、新鲜的节气优质农产品汇聚市集、亮相申城;推动宁海蛏子、慈溪杨梅等精品“土特产”首发上海,促进农产品供需提质升级;打造文化雅集,推出“二十四节气消费文化季”,以诗句对诵、古乐演奏等文化形态,让市民在烟火气中增强消费体验。
——打造城乡融合载体,助力人民城市建设。上海供销市集建立起链接农民生产与市民消费的桥梁,以“进社区、进广场、进公园、进楼宇、进学校”的方式丰富市民生活,探索由“进”到“驻”的“3+7+365天”常年展销模式,让优品、精品农产品走向上海大市场,助农增收,并进一步创建优品目录、培育供销品牌,打通产地销地“两张网”,打造城乡融合载体,探索超大城市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新路径。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上海9月21日电(记者李荣) 以“金气秋分丰收购”为主题,2025上海供销市集促消费农产品青浦展销活动,近日在赵巷镇和睦村水街启动。上海供销系统持续打造“节气市集”,汇聚全国供销优品,促进消费的提质升级。
农历“秋分”节气与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相结合,此次上海青浦供销“节气市集”,设置了农产品区、长三角产品区、消费帮扶产品区、公众服务区等4个展区共34个展位,产品涵盖当季农产品、老字号特产、非遗手作、消费帮扶产品等多个品类。青浦本地有 “青浦薄稻米”“练塘茭白” 等地理标志产品和 “翠冠梨”等果品。来自江苏吴江的蚕丝被、浙江嘉善的杨庙雪菜、安徽六安的霍山黄芽和石斛等也同时亮相,彰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域农业协同的新成果。
市集还特邀云南德宏、新疆喀什、青海班玛等东西部协作、对口合作地区的企业参展,核桃、菌菇、牦牛肉、黑小麦等特色农产品通过“消费帮扶”通道走进上海市场,拓宽了西部农民的销售渠道。
上海供销“节气市集”很受欢迎。(受访者供图)
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相关负责人介绍,持续创新推出的“二十四节气上海供销市集”系列展销活动,搭建起了全国供销系统优质农产品对接上海超大市场的集中展销平台,通过“节气+文化+服务”的模式,打造集时令美食、古乐雅集于一体的“节气消费”新体验:
——汇聚全国供销优品,打造城市“供销会客厅”。与长三角、京津渝冀和上海消费帮扶地区建立起产销合作联盟,已邀请长三角21个地级市农产品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展,长三角地级市参展覆盖率达51.77%;助力宁夏、云南、安徽六安、福建三明、西藏日喀则、新疆喀什等地供销社产销对接入沪,推出各地优质农产品5000余款。供销市集成为全国优质农产品集聚上海的城市“供销会客厅”。
——创建“二十四节气市集”IP,持续激发消费新动能。以“24节气·24场市集”为核心打造节气市集IP,推出多层次的创新体验:紧扣节气时令,邀请全国供销系统精选地道、特色、新鲜的节气优质农产品汇聚市集、亮相申城;推动宁海蛏子、慈溪杨梅等精品“土特产”首发上海,促进农产品供需提质升级;打造文化雅集,推出“二十四节气消费文化季”,以诗句对诵、古乐演奏等文化形态,让市民在烟火气中增强消费体验。
——打造城乡融合载体,助力人民城市建设。上海供销市集建立起链接农民生产与市民消费的桥梁,以“进社区、进广场、进公园、进楼宇、进学校”的方式丰富市民生活,探索由“进”到“驻”的“3+7+365天”常年展销模式,让优品、精品农产品走向上海大市场,助农增收,并进一步创建优品目录、培育供销品牌,打通产地销地“两张网”,打造城乡融合载体,探索超大城市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新路径。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