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尹梦奇 郝飞 摄影报道
9月19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陶剑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去年,183个县(市、区)平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3.7亿元、较2020年增加88.1亿元。
县域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最多的省份,拥有183个县(市、区)的四川按照“抓强、壮干、提弱”的思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培育发展龙头,打造县域经济强县强区。2021年简阳、西昌首次入围全国百强县,实现“零的突破”。2024年,全省经济总量超600亿元的县域达到27个,比2020年增加13个。2025年,全省入围全国百强县7个,数量居全国第5、西部第1;入围全国百强区13个,数量居全国第3、西部第1。
发展特色经济,壮大县域中坚力量。四川支持县域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例如农业方面,天全县鱼子酱产量占到全球总份额的14%、西充县有机农业规模和效益均居全省首位。全省经济总量达200亿至600亿元的县域增加到78个,占全省县域总数的42.6%,县域经济结构正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加快演进。
强化托底性帮扶,推动39个欠发达县域加快追赶。去年,39个欠发达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2022年提高了五千多元。例如,苍溪县红心猕猴桃产业年综合产值接近66亿元、品牌价值超80亿元,带动从业人员超10万人,户均年增收七千多元。
“‘十五五’期间,我们将持续开展全国百强县区培育,积极打造县域百亿主导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不断深化扩权赋能改革,推动县域经济为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陶剑锋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川观新闻记者 尹梦奇 郝飞 摄影报道
9月19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陶剑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去年,183个县(市、区)平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3.7亿元、较2020年增加88.1亿元。
县域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最多的省份,拥有183个县(市、区)的四川按照“抓强、壮干、提弱”的思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培育发展龙头,打造县域经济强县强区。2021年简阳、西昌首次入围全国百强县,实现“零的突破”。2024年,全省经济总量超600亿元的县域达到27个,比2020年增加13个。2025年,全省入围全国百强县7个,数量居全国第5、西部第1;入围全国百强区13个,数量居全国第3、西部第1。
发展特色经济,壮大县域中坚力量。四川支持县域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例如农业方面,天全县鱼子酱产量占到全球总份额的14%、西充县有机农业规模和效益均居全省首位。全省经济总量达200亿至600亿元的县域增加到78个,占全省县域总数的42.6%,县域经济结构正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加快演进。
强化托底性帮扶,推动39个欠发达县域加快追赶。去年,39个欠发达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2022年提高了五千多元。例如,苍溪县红心猕猴桃产业年综合产值接近66亿元、品牌价值超80亿元,带动从业人员超10万人,户均年增收七千多元。
“‘十五五’期间,我们将持续开展全国百强县区培育,积极打造县域百亿主导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不断深化扩权赋能改革,推动县域经济为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陶剑锋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