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晨会精选:转换不应拘泥于高低 而是逻辑

同花顺C闻

23小时前

A股三大指数上一个交易日集体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37%,深证成指涨1.16%,创业板指涨1.95%,北证50跌0.6%。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4029亿元,较上日放量359亿元。全市场超2500只个股 ...

A股三大指数上一个交易日集体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37%,深证成指涨1.16%,创业板指涨1.95%,北证50跌0.6%。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4029亿元,较上日放量359亿元。全市场超2500只个股上涨。板块题材上,光刻机、多元金融、风电设备、机器人、铜缆高速连接概念股涨幅居前;贵金属、旅游及酒店、猪肉、白酒、零售、物流板块跌幅居前。

国金证券:转换不应拘泥于高低 而是逻辑

上周上证指数在周五盘中突破前高,而TMT板块并未创下新高,市场已不完全由AI产业链所引领。在过去2周,围绕着风格是否应该切换展开了很多讨论,也存在很多误区。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此前提示的市场大转换,并不应该单纯地理解为从成长风格切向价值风格,或者是板块的高低切,而应该是市场驱动逻辑的切换:宏观基本面与企业盈利的修复将让原本稀缺的景气从单一行业向更多领域扩散。类似的场景其实也曾发生在2020-2021年的市场上行趋势中:从医药→食品饮料、消费者服务→新能源+资源和原材料制造→新能源,并不能简单从市场风格或者位置高低去简单定义切换,但是确实有大量新的行业机会出现,原有强势行业也可能有好有坏。从商品来看,需要指出在临近降息时刻,铜、铝开始跑赢黄金。历史上看铜金比、铝金比、油金比与全球制造业PMI走势高度正相关,我们此前已经讨论了制造业抬头的迹象,未来伴随着美联储的降息落地,可能会进一步带动制造业活动继续上行,与制造业活动高度相关的铜金比明显落后于当前制造业活动强度,有较大修复空间。

建议投资者布局全球商品需求回升与中国走出通缩这条逻辑主线:第一,海外降息后制造业活动修复与投资加速,同时叠加中国中游走出内卷的盈利下降趋势:上游资源(铜、铝、油、金)、资本品(锂电、风电设备、工程机械、重卡、光伏)以及原材料(基础化工品、玻纤、造纸、钢铁);第二,盈利修复之后内需相关领域也将逐渐出现机会:食品饮料、猪、旅游及景区等;第三,保险的长期资产端将受益于资本回报见底回升,其次是券商。

中泰证券:如何看待近期A股科技板块上行?

上周市场最大的分歧集中在“科技板块是否仍能持续引领行情”。当前市场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被确认为政策主线,10月四中全会预计将进一步明确方向;从海外对标经验看,AI、算力、半导体在技术周期中的产业逻辑仍处于扩展期,成长空间未被完全定价;从资金流向看,尽管科创板等ETF有阶段性赎回,但北向资金成交持续处于高位,两融余额再创新高,显示资金并未真正退出,而是进行结构调整。但同时科创与创业板ETF整体存在赎回趋势,以及产业资本高位减持,说明资金兑现压力仍在。这种多空博弈,使得科技板块的持续性成为决定市场趋势的核心矛盾:若政策与外部事件形成催化,场外资金接力流入,科技有望继续引领;若资金兑现加速,则可能转入高低切换。展望9月中下旬,中美经贸谈判若达成实质性成果,或将进一步提振投资者情绪,缓和市场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担忧。

就当前时点而言,配置重心仍应放在偏防御的方向上,包括:科技板块内部的高切低、红利板块(如电力等)、周期板块(在“反内卷”政策强化下或有延续表现)、外资偏好的恒生科技,以及债市等处于相对低位的资产。

A股三大指数上一个交易日集体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37%,深证成指涨1.16%,创业板指涨1.95%,北证50跌0.6%。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4029亿元,较上日放量359亿元。全市场超2500只个股 ...

A股三大指数上一个交易日集体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37%,深证成指涨1.16%,创业板指涨1.95%,北证50跌0.6%。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4029亿元,较上日放量359亿元。全市场超2500只个股上涨。板块题材上,光刻机、多元金融、风电设备、机器人、铜缆高速连接概念股涨幅居前;贵金属、旅游及酒店、猪肉、白酒、零售、物流板块跌幅居前。

国金证券:转换不应拘泥于高低 而是逻辑

上周上证指数在周五盘中突破前高,而TMT板块并未创下新高,市场已不完全由AI产业链所引领。在过去2周,围绕着风格是否应该切换展开了很多讨论,也存在很多误区。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此前提示的市场大转换,并不应该单纯地理解为从成长风格切向价值风格,或者是板块的高低切,而应该是市场驱动逻辑的切换:宏观基本面与企业盈利的修复将让原本稀缺的景气从单一行业向更多领域扩散。类似的场景其实也曾发生在2020-2021年的市场上行趋势中:从医药→食品饮料、消费者服务→新能源+资源和原材料制造→新能源,并不能简单从市场风格或者位置高低去简单定义切换,但是确实有大量新的行业机会出现,原有强势行业也可能有好有坏。从商品来看,需要指出在临近降息时刻,铜、铝开始跑赢黄金。历史上看铜金比、铝金比、油金比与全球制造业PMI走势高度正相关,我们此前已经讨论了制造业抬头的迹象,未来伴随着美联储的降息落地,可能会进一步带动制造业活动继续上行,与制造业活动高度相关的铜金比明显落后于当前制造业活动强度,有较大修复空间。

建议投资者布局全球商品需求回升与中国走出通缩这条逻辑主线:第一,海外降息后制造业活动修复与投资加速,同时叠加中国中游走出内卷的盈利下降趋势:上游资源(铜、铝、油、金)、资本品(锂电、风电设备、工程机械、重卡、光伏)以及原材料(基础化工品、玻纤、造纸、钢铁);第二,盈利修复之后内需相关领域也将逐渐出现机会:食品饮料、猪、旅游及景区等;第三,保险的长期资产端将受益于资本回报见底回升,其次是券商。

中泰证券:如何看待近期A股科技板块上行?

上周市场最大的分歧集中在“科技板块是否仍能持续引领行情”。当前市场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被确认为政策主线,10月四中全会预计将进一步明确方向;从海外对标经验看,AI、算力、半导体在技术周期中的产业逻辑仍处于扩展期,成长空间未被完全定价;从资金流向看,尽管科创板等ETF有阶段性赎回,但北向资金成交持续处于高位,两融余额再创新高,显示资金并未真正退出,而是进行结构调整。但同时科创与创业板ETF整体存在赎回趋势,以及产业资本高位减持,说明资金兑现压力仍在。这种多空博弈,使得科技板块的持续性成为决定市场趋势的核心矛盾:若政策与外部事件形成催化,场外资金接力流入,科技有望继续引领;若资金兑现加速,则可能转入高低切换。展望9月中下旬,中美经贸谈判若达成实质性成果,或将进一步提振投资者情绪,缓和市场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担忧。

就当前时点而言,配置重心仍应放在偏防御的方向上,包括:科技板块内部的高切低、红利板块(如电力等)、周期板块(在“反内卷”政策强化下或有延续表现)、外资偏好的恒生科技,以及债市等处于相对低位的资产。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