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史晓露
9月16日,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25年前8月四川经济“成绩单”。数据显示,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增速比全国快1个百分点;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61.4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全国快1.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面临不少挑战,四川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在系列宏观政策组合效应的加速释放下,市场供需结构有所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经济效益持续好转。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前8月,工业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一季度同比增长7.2%,到上半年同比增长7.3%,再到前8月同比增长7.2%,工业经济整体呈现平稳运行态势。
重点行业有力支撑。前8月,41个大类行业有35个行业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超过8成,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5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优势产业加速聚集。前8月,规模以上工业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快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其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动芯片半导体、高端光模块、国产服务器、新型显示等领域迅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16.7%。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科技创新推动工业向新、向智、向绿发展转型,高技术制造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均保持良好增势,相关产品产量实现快速增长,比如智能电视同比增长71.7%、智能手表同比增长87.4%、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2.0倍、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同比增长57.1%、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51.8%。
数据背后,是一家家企业加速奔跑的生动案例。
在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位穿着“小白鞋”的人形机器人借助吊绳,调试步态,完成验证后即将交付客户。“今年9月份,公司人形机器人整机订单都已经排满了。”公司运营总监颜进介绍。
在德阳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开足马力,一块块储能电池“列队”下线。“目前德阳基地生产线满负荷运行,仍然无法满足客户的订单。”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储能产业迎来发展窗口机遇,企业交付量、出货量同比翻番。
企业订单走俏,经营效益也有所改善。前7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34.6亿元,同比增长6.2%、比1至6月加快0.3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6.9%,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政策效应继续显现 消费品市场稳中向好
今年以来,全省不断调整优化各项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消费品市场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前8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7%,增速较前7月加快0.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领先全国优势较前7月扩大0.3个百分点。
部分升级类商品增势较好。前8月,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6%,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22.3%,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增长13.9%,增速较前7月分别加快1.2、3.0、0.1个百分点。
线上消费潜力加快释放。前8月,线上消费增速明显高于消费市场增速,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饮收入、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7.8%、25.9%,增速较前7月分别加快0.1、2.2个百分点。
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在暑期和世运会带动下,文体娱乐消费持续火热,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月度零售额连续两个月增长40%以上。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作用也继续显现,家电类、数码类和汽车类零售额均快速增长。前8月,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7.7%,其中智能手机类同比增长59.4%。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4.8%,呈较快增长态势。
“随着周边省份政策力度减弱,我省成都、绵阳等地发放汽车消费券叠加‘国补’使用,吸引大量外来消费者,汽车消费明显提速。”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前8月,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9.5%,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
不过,相比线上消费,当前线下餐饮收入、线下零售增速有所放缓。如何持续释放消费潜力?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方茜建议,下一步要推动文旅体育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比如围绕“票根+”经济,放大赛事文娱活动拉动效应;同时政府提振消费政策进一步发力,聚焦特色商品、餐饮等重点领域,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稳定消费基本盘。
投资结构向新向绿 民间投资持续回暖
“今年以来,全省投资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前8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9%,比去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4个百分点。
政策措施持续显效为发展实绩。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持续推动国省新一轮“两新”“两重”政策落地见效,全省设备购置投资项目达到5510个、较同期增长15.3%,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5%,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2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加快向新向绿。前8月,全省产业投资规模超过基础设施投资,占全部投资30.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同比增长9.2%、高于全部投资增速8.3个百分点,成为投资增长的主动力。具体来看,比如六大优势产业中食品轻纺、能源化工、电子信息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2.2%、14.6%、12.5%,增势强劲。天然气开发、能源装备、电力等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7.5%、15.8%、12.8%,保持快速扩张。高技术产业中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投资同比分别增长85.6%、10.7%、8.7%,实现快速增长。
“这些新亮点,折射出四川投资质效持续提高,在稳投资的同时,有力助推了新旧动能转换和未来竞争力提升。”方茜表示。
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激发。前8月,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3个百分点,比全国高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全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要求,组织各地持续加力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动力和活力,有力扭转了近两年民间投资连续下降的态势。”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川观新闻记者 史晓露
9月16日,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25年前8月四川经济“成绩单”。数据显示,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增速比全国快1个百分点;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61.4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全国快1.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面临不少挑战,四川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在系列宏观政策组合效应的加速释放下,市场供需结构有所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经济效益持续好转。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前8月,工业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一季度同比增长7.2%,到上半年同比增长7.3%,再到前8月同比增长7.2%,工业经济整体呈现平稳运行态势。
重点行业有力支撑。前8月,41个大类行业有35个行业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超过8成,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5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优势产业加速聚集。前8月,规模以上工业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快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其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动芯片半导体、高端光模块、国产服务器、新型显示等领域迅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16.7%。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科技创新推动工业向新、向智、向绿发展转型,高技术制造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均保持良好增势,相关产品产量实现快速增长,比如智能电视同比增长71.7%、智能手表同比增长87.4%、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2.0倍、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同比增长57.1%、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51.8%。
数据背后,是一家家企业加速奔跑的生动案例。
在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位穿着“小白鞋”的人形机器人借助吊绳,调试步态,完成验证后即将交付客户。“今年9月份,公司人形机器人整机订单都已经排满了。”公司运营总监颜进介绍。
在德阳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开足马力,一块块储能电池“列队”下线。“目前德阳基地生产线满负荷运行,仍然无法满足客户的订单。”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储能产业迎来发展窗口机遇,企业交付量、出货量同比翻番。
企业订单走俏,经营效益也有所改善。前7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34.6亿元,同比增长6.2%、比1至6月加快0.3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6.9%,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政策效应继续显现 消费品市场稳中向好
今年以来,全省不断调整优化各项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消费品市场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前8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7%,增速较前7月加快0.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领先全国优势较前7月扩大0.3个百分点。
部分升级类商品增势较好。前8月,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6%,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22.3%,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增长13.9%,增速较前7月分别加快1.2、3.0、0.1个百分点。
线上消费潜力加快释放。前8月,线上消费增速明显高于消费市场增速,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饮收入、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7.8%、25.9%,增速较前7月分别加快0.1、2.2个百分点。
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在暑期和世运会带动下,文体娱乐消费持续火热,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月度零售额连续两个月增长40%以上。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作用也继续显现,家电类、数码类和汽车类零售额均快速增长。前8月,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7.7%,其中智能手机类同比增长59.4%。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4.8%,呈较快增长态势。
“随着周边省份政策力度减弱,我省成都、绵阳等地发放汽车消费券叠加‘国补’使用,吸引大量外来消费者,汽车消费明显提速。”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前8月,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9.5%,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
不过,相比线上消费,当前线下餐饮收入、线下零售增速有所放缓。如何持续释放消费潜力?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方茜建议,下一步要推动文旅体育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比如围绕“票根+”经济,放大赛事文娱活动拉动效应;同时政府提振消费政策进一步发力,聚焦特色商品、餐饮等重点领域,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稳定消费基本盘。
投资结构向新向绿 民间投资持续回暖
“今年以来,全省投资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前8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9%,比去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4个百分点。
政策措施持续显效为发展实绩。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持续推动国省新一轮“两新”“两重”政策落地见效,全省设备购置投资项目达到5510个、较同期增长15.3%,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5%,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2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加快向新向绿。前8月,全省产业投资规模超过基础设施投资,占全部投资30.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同比增长9.2%、高于全部投资增速8.3个百分点,成为投资增长的主动力。具体来看,比如六大优势产业中食品轻纺、能源化工、电子信息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2.2%、14.6%、12.5%,增势强劲。天然气开发、能源装备、电力等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7.5%、15.8%、12.8%,保持快速扩张。高技术产业中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投资同比分别增长85.6%、10.7%、8.7%,实现快速增长。
“这些新亮点,折射出四川投资质效持续提高,在稳投资的同时,有力助推了新旧动能转换和未来竞争力提升。”方茜表示。
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激发。前8月,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3个百分点,比全国高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全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要求,组织各地持续加力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动力和活力,有力扭转了近两年民间投资连续下降的态势。”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