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值风云
作者 | 市值风云基金研究部
编辑 | 小白
上周五,监管发布了《公募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核心内容其实只有两块。
第一,降低公募产品的认申购费、销售服务费费用,设定上限;
第二,针对各类产品,重新框定了赎回费的要求,对股票、混合、债券、FOF类产品,按目前规定持有6个月以上,才能免赎回费。否则,会有最低0.5%的赎回费。
这份规定可以说是监管针对公募基金行业的降费规定中最重磅的一份,会较大影响到现有基金公司的商业模式和布局战略,也会影响到投资机构和广大个人投资者的选择偏好。
今天,风云君就只分析这份规定对于个人投资者的影响,其他关于基金公司、投资机构和销售机构的生态改变等情况不再点评。
债基大地震
规定中,最核心的条款是这一条:对持续持有期满三十日、少于六个月的投资者,收取不低于赎回金额0.5%的赎回费。
对于债基投资来说,如果从流动性的角度(即这笔钱暂时不用,先买点债基赚利息)出发,个人投资者没有必要再投资短债、纯债类产品,即使是0.5%的赎回费也是不可承受之重。
今年不少表现较好的纯债型基金也就赚了0.5%左右,上证国债指数今年迄今为止只上涨了0.9%,这0.5%的赎回费一收,赎回时收益直接减半,更别说持有不足1个月以内,收得费用就更高了。
除了一个品种,同业存单基金目前大多都是7天持有期产品,仍可按照持有7天后免赎回费。因此存单基金将成为货币基金以外,个人投资者最好的公募流动性投资品种。
不过,目前每家公募存单基金的上限都是100亿,且大部分存单基金历史业绩都比较差,估计难入各位老铁的法眼。
因此,如果投资场外纯债基金,各位老铁要做好半年内不卖的准备。
另外,这条规定也可能会产生两个现象,一个是倒逼个人投资者投资场内的利率债、信用债等债券类ETF,随时变现还不收取赎回费。
另一个是让银行大量储户的资金分流到理财等其他资管产品上去。
所以,在新规执行后,对于咱们老铁来说,公募基金的固收类品种(短期)将主要集中在场内的债券类ETF、货币基金、存单基金上。
基金C类“废”了
对于股票类基金的投资,认/申购费的下调和销售服务费的下调并不太影响我们,无非就是让利给投资者,让持有的基金的收益涨了一丢丢。
但是持有6个月后才免赎回费的规定一旦出来,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投资A份额和C份额基本没有区别了。
C份额的优势除了免申购费以外,就是赎回费方面。不少基金为了吸引短线资金,会给予持有不少于7天就免赎回费的优惠。
即使是很多规模较大的基金,C类份额在持有满30天后也会免赎回费。
这样一来,在某宝或者某天平台买场外基金A份额,假设申购费打一折能延续下去,费率上反而相对C份额的销售服务费是有优势的。
因此,以后大部分场外基金,买A份额就行了。
而且,由于C份额无法7天免赎回费,原来某宝上最为流行的用权益基金C份额搓波段的玩法就基本GG了。
所以,交易型个人投资者以后都会用ETF做投资。
顺便提一嘴,目前公募的债基是银行理财的重要流动性投资工具,甚至可以说,银行理财把流动性风险都转嫁到了公募身上,一遇到散户的赎回,就赎回公募债基。
如果公募债基6个月以上才能免赎回费,那么,它们作为流动性管理的作用就会丧失。一部分机构资金会转而进一步拥抱场内的债券ETF,另一部分机构资金则会重新开始买现券,做流动性管理。
风云君前段时间分享过,目前投资者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极拥抱ETF,ETF基金对A股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从监管这些年发布的多份关于公募基金改革的文件来看,引导个人投资者参与被动投资的意图是非常清晰的,这份文件更是一记实锤。
所以,各位老铁也要熟练地把ETF基金运用起来,为自己的股市生涯添砖加瓦。
来源|市值风云
作者 | 市值风云基金研究部
编辑 | 小白
上周五,监管发布了《公募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核心内容其实只有两块。
第一,降低公募产品的认申购费、销售服务费费用,设定上限;
第二,针对各类产品,重新框定了赎回费的要求,对股票、混合、债券、FOF类产品,按目前规定持有6个月以上,才能免赎回费。否则,会有最低0.5%的赎回费。
这份规定可以说是监管针对公募基金行业的降费规定中最重磅的一份,会较大影响到现有基金公司的商业模式和布局战略,也会影响到投资机构和广大个人投资者的选择偏好。
今天,风云君就只分析这份规定对于个人投资者的影响,其他关于基金公司、投资机构和销售机构的生态改变等情况不再点评。
债基大地震
规定中,最核心的条款是这一条:对持续持有期满三十日、少于六个月的投资者,收取不低于赎回金额0.5%的赎回费。
对于债基投资来说,如果从流动性的角度(即这笔钱暂时不用,先买点债基赚利息)出发,个人投资者没有必要再投资短债、纯债类产品,即使是0.5%的赎回费也是不可承受之重。
今年不少表现较好的纯债型基金也就赚了0.5%左右,上证国债指数今年迄今为止只上涨了0.9%,这0.5%的赎回费一收,赎回时收益直接减半,更别说持有不足1个月以内,收得费用就更高了。
除了一个品种,同业存单基金目前大多都是7天持有期产品,仍可按照持有7天后免赎回费。因此存单基金将成为货币基金以外,个人投资者最好的公募流动性投资品种。
不过,目前每家公募存单基金的上限都是100亿,且大部分存单基金历史业绩都比较差,估计难入各位老铁的法眼。
因此,如果投资场外纯债基金,各位老铁要做好半年内不卖的准备。
另外,这条规定也可能会产生两个现象,一个是倒逼个人投资者投资场内的利率债、信用债等债券类ETF,随时变现还不收取赎回费。
另一个是让银行大量储户的资金分流到理财等其他资管产品上去。
所以,在新规执行后,对于咱们老铁来说,公募基金的固收类品种(短期)将主要集中在场内的债券类ETF、货币基金、存单基金上。
基金C类“废”了
对于股票类基金的投资,认/申购费的下调和销售服务费的下调并不太影响我们,无非就是让利给投资者,让持有的基金的收益涨了一丢丢。
但是持有6个月后才免赎回费的规定一旦出来,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投资A份额和C份额基本没有区别了。
C份额的优势除了免申购费以外,就是赎回费方面。不少基金为了吸引短线资金,会给予持有不少于7天就免赎回费的优惠。
即使是很多规模较大的基金,C类份额在持有满30天后也会免赎回费。
这样一来,在某宝或者某天平台买场外基金A份额,假设申购费打一折能延续下去,费率上反而相对C份额的销售服务费是有优势的。
因此,以后大部分场外基金,买A份额就行了。
而且,由于C份额无法7天免赎回费,原来某宝上最为流行的用权益基金C份额搓波段的玩法就基本GG了。
所以,交易型个人投资者以后都会用ETF做投资。
顺便提一嘴,目前公募的债基是银行理财的重要流动性投资工具,甚至可以说,银行理财把流动性风险都转嫁到了公募身上,一遇到散户的赎回,就赎回公募债基。
如果公募债基6个月以上才能免赎回费,那么,它们作为流动性管理的作用就会丧失。一部分机构资金会转而进一步拥抱场内的债券ETF,另一部分机构资金则会重新开始买现券,做流动性管理。
风云君前段时间分享过,目前投资者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极拥抱ETF,ETF基金对A股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从监管这些年发布的多份关于公募基金改革的文件来看,引导个人投资者参与被动投资的意图是非常清晰的,这份文件更是一记实锤。
所以,各位老铁也要熟练地把ETF基金运用起来,为自己的股市生涯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