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人厌恶到一滴难求,地沟油这么“吃香”了?丨不懂就问——经济热点一线探访㊱

川观新闻

3天前

从以前被嫌弃的“地沟油”,到驱动飞机上天的“香饽饽”,地沟油的转变,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价值重塑。

川观新闻记者 高杲 吴枫

让你恶心的地沟油,有人却视它为“黄金油”!不仅“身价”比肩食用油,还受到市场“热捧”,一滴难求。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出口了超过200万吨废弃食用油,占国内废弃食用油生产的一半以上,创历史新高。进入2024年,出口量再度上涨,达到了295万吨,同比增长了43.49%。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还得从几年前说起,欧盟委员会规定,自2022年起,所有从欧洲经济区内起飞的航班需混合加注一定比例的可持续航空燃油。去年,我国也启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试点,国航、东航、南航从北京大兴、成都双流等机场起飞的12个航班开始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的重要原材料,就是地沟油。

地沟油是如何变成航空燃油的?近日,我来到了位于成都市双流区的民航二所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致力于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技术应用。

可持续航空燃油(左)和普通燃油

“地沟油想要完成‘华丽转身’,通俗来讲至少要完成两道工序。”研究中心主任杨智渊说,第一步是“洗干净”,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水质和一些有毒物质,需要先给它“洗个澡”,去除地沟油里面的杂质,达到可持续航空燃油炼制装置条件,方便后续进行改造。第二步是“做造型”,洗干净的地沟油虽然从外形上看像航空燃油,但内在气质还是没啥变化,想要担当重任,需要进行爆改,通过加氢脱氧,让其性质更加稳定,再通过加氢异构,改造它的分子结构,降低凝固点,让其在低温条件下也可以保持流动,最终形成生物航煤产品。

从外形上看,可持续航空燃料和普通航空燃油并没有什么区别,受到市场“热捧”,它到底凭什么?杨智渊介绍,可持续航空燃料有两大优点:一是原料可再生;二是燃料更洁净,全生命周期减排效果好,最高可减少80%的温室气体排放。

从以前被嫌弃的“地沟油”,到驱动飞机上天的“香饽饽”,地沟油的转变,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价值重塑。杨智渊说,假如地沟油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风险,其社会治理成本极高,将其转化为高价值的航空燃料,不仅消除了这些负外部性,还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带动了从回收到炼化的一整条绿色产业链。

收油的工作人员(四川金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近年来,不少企业纷纷进入这个赛道,打响了地沟油抢夺战,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产能问题。全国地沟油收集的天花板在每年500万吨左右,即使全部拿出来生产航空燃油,每年也只能生产300万吨,这相对于航空行业未来需求来说,可谓杯水车薪。

其次是成本问题。“地沟油的需求非常紧俏,无论是出口还是国内生产,需求量都非常大。”杨智渊说,仅在成都就有超过100家地沟油收集单位,但依然供不应求,这也导致了地沟油价格一路上涨,目前,地沟油的成交价格已经达到了每吨7000元,非常接近食用油的价格。“如果再考虑从回收到加工的全流程成本,可持续航空燃油的价格大约是普通航空燃油的2到5倍。”

这对行业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如何破局?杨智渊给出了两条建议:一方面要拓展更多的原料,除地沟油外,还需要拓展生物质、二氧化碳、能源植物、油料作物等原料,来满足庞大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提高工艺,目前成熟的工艺,100吨地沟油能制作70吨燃油,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个数字可以提高到80吨左右。

从人人厌恶到一滴难求,众多企业的选择,证明了可持续航空燃油是一条极其有前景的道路。但不代表,每个企业都能抓住的新机遇,当需求升级遇上技术突破,也许一滴地沟油,就是推动原料拓展、工艺升级,助力低碳经济良性循环的支点。

出品人:谭江琦

总监制:钟岚

监制:赖永强 毛漫丁 王代林 刘莉 刘若辰 史册

统筹:陈旻翔 赵丹

撰稿:高杲

摄影:吴枫

剪辑制作:郭雨荷 吴枫

美术:曾慧

四川日报全媒体出品

部分视频来源:四川金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从以前被嫌弃的“地沟油”,到驱动飞机上天的“香饽饽”,地沟油的转变,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价值重塑。

川观新闻记者 高杲 吴枫

让你恶心的地沟油,有人却视它为“黄金油”!不仅“身价”比肩食用油,还受到市场“热捧”,一滴难求。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出口了超过200万吨废弃食用油,占国内废弃食用油生产的一半以上,创历史新高。进入2024年,出口量再度上涨,达到了295万吨,同比增长了43.49%。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还得从几年前说起,欧盟委员会规定,自2022年起,所有从欧洲经济区内起飞的航班需混合加注一定比例的可持续航空燃油。去年,我国也启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试点,国航、东航、南航从北京大兴、成都双流等机场起飞的12个航班开始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的重要原材料,就是地沟油。

地沟油是如何变成航空燃油的?近日,我来到了位于成都市双流区的民航二所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致力于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技术应用。

可持续航空燃油(左)和普通燃油

“地沟油想要完成‘华丽转身’,通俗来讲至少要完成两道工序。”研究中心主任杨智渊说,第一步是“洗干净”,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水质和一些有毒物质,需要先给它“洗个澡”,去除地沟油里面的杂质,达到可持续航空燃油炼制装置条件,方便后续进行改造。第二步是“做造型”,洗干净的地沟油虽然从外形上看像航空燃油,但内在气质还是没啥变化,想要担当重任,需要进行爆改,通过加氢脱氧,让其性质更加稳定,再通过加氢异构,改造它的分子结构,降低凝固点,让其在低温条件下也可以保持流动,最终形成生物航煤产品。

从外形上看,可持续航空燃料和普通航空燃油并没有什么区别,受到市场“热捧”,它到底凭什么?杨智渊介绍,可持续航空燃料有两大优点:一是原料可再生;二是燃料更洁净,全生命周期减排效果好,最高可减少80%的温室气体排放。

从以前被嫌弃的“地沟油”,到驱动飞机上天的“香饽饽”,地沟油的转变,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价值重塑。杨智渊说,假如地沟油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风险,其社会治理成本极高,将其转化为高价值的航空燃料,不仅消除了这些负外部性,还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带动了从回收到炼化的一整条绿色产业链。

收油的工作人员(四川金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近年来,不少企业纷纷进入这个赛道,打响了地沟油抢夺战,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产能问题。全国地沟油收集的天花板在每年500万吨左右,即使全部拿出来生产航空燃油,每年也只能生产300万吨,这相对于航空行业未来需求来说,可谓杯水车薪。

其次是成本问题。“地沟油的需求非常紧俏,无论是出口还是国内生产,需求量都非常大。”杨智渊说,仅在成都就有超过100家地沟油收集单位,但依然供不应求,这也导致了地沟油价格一路上涨,目前,地沟油的成交价格已经达到了每吨7000元,非常接近食用油的价格。“如果再考虑从回收到加工的全流程成本,可持续航空燃油的价格大约是普通航空燃油的2到5倍。”

这对行业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如何破局?杨智渊给出了两条建议:一方面要拓展更多的原料,除地沟油外,还需要拓展生物质、二氧化碳、能源植物、油料作物等原料,来满足庞大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提高工艺,目前成熟的工艺,100吨地沟油能制作70吨燃油,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个数字可以提高到80吨左右。

从人人厌恶到一滴难求,众多企业的选择,证明了可持续航空燃油是一条极其有前景的道路。但不代表,每个企业都能抓住的新机遇,当需求升级遇上技术突破,也许一滴地沟油,就是推动原料拓展、工艺升级,助力低碳经济良性循环的支点。

出品人:谭江琦

总监制:钟岚

监制:赖永强 毛漫丁 王代林 刘莉 刘若辰 史册

统筹:陈旻翔 赵丹

撰稿:高杲

摄影:吴枫

剪辑制作:郭雨荷 吴枫

美术:曾慧

四川日报全媒体出品

部分视频来源:四川金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