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视频丨高清纯享版!蜂桶寨红外相机拍下大熊猫“溜娃”

川观新闻

1周前

布设1098台红外监测相机,开辟805条巡护样线,构建起网格化监测巡护立体网络,实现监测预警智能化、实时化,连续三年拍摄到大熊猫“遛娃”影像。

川观新闻记者 李婷 雅安观察 黄刚

近日,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收回一批红外相机素材,其中发现了有大熊猫“溜娃”、散步喝水、打滚的视频。

视频中,大熊猫带着幼崽一摇一摆地走在山林间,幼崽紧跟母亲身后,喝水戏雪,学习生活本领。“安放红外相机,能监测动物活动情况及其栖息地环境的变化。”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野生动植物保护科科长冯旭介绍,大熊猫发情期是每年3—5月份,产仔一般在10月份左右,第二年的4、5月份幼崽就可以行走了。通过收集的数据来看,截至目前,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种群数量较全国大熊猫第四次调查稳中有升,反映了当地生态在持续地向好。

近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努力织密“智慧公园”监测网络。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天空地人”一体化数字监测巡护体系建设试点。布设1098台红外监测相机,开辟805条巡护样线,构建起网格化监测巡护立体网络,实现监测预警智能化、实时化,连续三年拍摄到大熊猫“遛娃”影像。

布设1098台红外监测相机,开辟805条巡护样线,构建起网格化监测巡护立体网络,实现监测预警智能化、实时化,连续三年拍摄到大熊猫“遛娃”影像。

川观新闻记者 李婷 雅安观察 黄刚

近日,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收回一批红外相机素材,其中发现了有大熊猫“溜娃”、散步喝水、打滚的视频。

视频中,大熊猫带着幼崽一摇一摆地走在山林间,幼崽紧跟母亲身后,喝水戏雪,学习生活本领。“安放红外相机,能监测动物活动情况及其栖息地环境的变化。”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野生动植物保护科科长冯旭介绍,大熊猫发情期是每年3—5月份,产仔一般在10月份左右,第二年的4、5月份幼崽就可以行走了。通过收集的数据来看,截至目前,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种群数量较全国大熊猫第四次调查稳中有升,反映了当地生态在持续地向好。

近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努力织密“智慧公园”监测网络。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天空地人”一体化数字监测巡护体系建设试点。布设1098台红外监测相机,开辟805条巡护样线,构建起网格化监测巡护立体网络,实现监测预警智能化、实时化,连续三年拍摄到大熊猫“遛娃”影像。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