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纺织向黔进|“工业大县”调研行之毕节高新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1天前

毕节是贵州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户籍人口超过950万,除了城镇劳动力丰富,高新区还有一大优势——园区紧邻毕节最大的职业教育基地,丰富的人力资源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

纺织设备“轰轰”作响,偌大的生产车间,弥漫着一股略带湿润的气味。在毕节宏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盛纺织),两栋厂房,600台机械设备,每天有20万米布匹在这里产出。

“投产第一个月,我们就实现产值2300万元,第一时间毕节高新区就把公司纳入上规入统企业名单,近期就可以完成申报。”日前,在毕节高新区的临时办公室里,接受记者采访时,毕节宏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培炎发展信心很足。

今年3月,毕节市通过以商招商,成功签约引进江西万年县协盛顺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了毕节宏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8.12亿元建设“研产销一体化”产业项目,投产第一个月即申报上规入统企业。

在宏盛纺织现代化生产车间,600台机器设备满负荷运转,10多名工人穿梭其间。

“别看现在车间没多少工人,等二期、三期建成投产后,就需要大量工人。”陈培炎说,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宏盛纺织将实现集纺纱、织布、印染、面料、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届时能提供大量优质就业岗位。

当前,宏盛纺织共有员工200余人,在后续生产线投产后,公司工人需求量将达到1000人以上。

“接下来,我们将积极组织相关部门,通过线下线上帮助公司进行人员招聘,让群众务工不用去远方、企业用工不紧张。”毕节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华介绍。

毕节是贵州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户籍人口超过950万,除了城镇劳动力丰富,高新区还有一大优势——园区紧邻毕节最大的职业教育基地,丰富的人力资源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

近年来,为保障高新区轻纺产业高质量发展,毕节高新区积极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推进与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合作,推动职教城大专院校开设服装设计、工艺等专业,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气候温度、空气湿度对纺织产业有很大影响,如果温度高、干燥,湿度达不到,那用于纺织的线就容易断。”陈培炎说。

在宏盛纺织生产车间的一台纺织设备前,陈培炎揭开设备喷水系统盖子,“滋滋”喷出水花。如今,纺织企业所用机械基本上是喷水织布机,用喷水调节湿度。

毕节年平均气温13℃,夏季平均气温21℃,是天然的“大空调”,空气湿度常年维持在适宜区间。这方“温润如水”的水土,正转化为吸引轻纺企业集聚、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强大“软实力”。

“基于当地优良的生态环境气候,在毕节,我们纺织线中断的概率约1.5%,在其他地方中断概率近15%,并且喷水系统所需用水是毕节的两倍以上。”陈培炎说,“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无形中提升了产品生产效率,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除了优质的气候资源,当地的光照资源也让企业家享受“实惠”,在宏盛纺织,每一栋楼的楼顶还安装着光伏电板,利用充足光照进行太阳能发电。陈培炎介绍,通过楼顶光伏板发电,可以节省近25%的用电成本。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选择毕节高新区的关键因素。为服务保障轻纺产业发展,毕节高新区专门成立了轻纺产业发展局,从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集中精力谋划轻纺产业建设,健全产业链招商机制,当好轻纺企业的“服务员”。

“从签约以后,成立企业需要的手续,全部是由毕节高新区有关部门帮忙代办,我们只负责提供材料、签字确认,他们全程帮办代办。”说到当地的营商环境,陈培炎竖起了大拇指。

宏盛纺织于今年3月份签约入驻,经过手续办理、厂房装修、设备安装……仅用4个月时间便实现了投产。

“当时签约以后,我们原本是预留3个月的时间,等待毕节高新区为我们腾换厂房,结果15天后,他们便通知我入驻,反而让我‘措手不及’。”不管是全程代办的政务服务,还是“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服务环境,都让陈培炎直言:“这是最贴心的‘参与式服务’。”

从“坐等上门”到“主动问需”,从“程序繁琐”到“高质高效”……近年来,毕节高新区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参与式服务”,持续擦亮“贵人服务”品牌,以营商环境之优,赢得企业之亲眛。

“人力资源丰富、生态气候优良、营商环境良好,在贵州投资纺织产业,正逢其时。”陈培炎说。

毕节是贵州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户籍人口超过950万,除了城镇劳动力丰富,高新区还有一大优势——园区紧邻毕节最大的职业教育基地,丰富的人力资源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

纺织设备“轰轰”作响,偌大的生产车间,弥漫着一股略带湿润的气味。在毕节宏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盛纺织),两栋厂房,600台机械设备,每天有20万米布匹在这里产出。

“投产第一个月,我们就实现产值2300万元,第一时间毕节高新区就把公司纳入上规入统企业名单,近期就可以完成申报。”日前,在毕节高新区的临时办公室里,接受记者采访时,毕节宏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培炎发展信心很足。

今年3月,毕节市通过以商招商,成功签约引进江西万年县协盛顺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了毕节宏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8.12亿元建设“研产销一体化”产业项目,投产第一个月即申报上规入统企业。

在宏盛纺织现代化生产车间,600台机器设备满负荷运转,10多名工人穿梭其间。

“别看现在车间没多少工人,等二期、三期建成投产后,就需要大量工人。”陈培炎说,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宏盛纺织将实现集纺纱、织布、印染、面料、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届时能提供大量优质就业岗位。

当前,宏盛纺织共有员工200余人,在后续生产线投产后,公司工人需求量将达到1000人以上。

“接下来,我们将积极组织相关部门,通过线下线上帮助公司进行人员招聘,让群众务工不用去远方、企业用工不紧张。”毕节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华介绍。

毕节是贵州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户籍人口超过950万,除了城镇劳动力丰富,高新区还有一大优势——园区紧邻毕节最大的职业教育基地,丰富的人力资源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

近年来,为保障高新区轻纺产业高质量发展,毕节高新区积极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推进与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合作,推动职教城大专院校开设服装设计、工艺等专业,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气候温度、空气湿度对纺织产业有很大影响,如果温度高、干燥,湿度达不到,那用于纺织的线就容易断。”陈培炎说。

在宏盛纺织生产车间的一台纺织设备前,陈培炎揭开设备喷水系统盖子,“滋滋”喷出水花。如今,纺织企业所用机械基本上是喷水织布机,用喷水调节湿度。

毕节年平均气温13℃,夏季平均气温21℃,是天然的“大空调”,空气湿度常年维持在适宜区间。这方“温润如水”的水土,正转化为吸引轻纺企业集聚、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强大“软实力”。

“基于当地优良的生态环境气候,在毕节,我们纺织线中断的概率约1.5%,在其他地方中断概率近15%,并且喷水系统所需用水是毕节的两倍以上。”陈培炎说,“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无形中提升了产品生产效率,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除了优质的气候资源,当地的光照资源也让企业家享受“实惠”,在宏盛纺织,每一栋楼的楼顶还安装着光伏电板,利用充足光照进行太阳能发电。陈培炎介绍,通过楼顶光伏板发电,可以节省近25%的用电成本。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选择毕节高新区的关键因素。为服务保障轻纺产业发展,毕节高新区专门成立了轻纺产业发展局,从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集中精力谋划轻纺产业建设,健全产业链招商机制,当好轻纺企业的“服务员”。

“从签约以后,成立企业需要的手续,全部是由毕节高新区有关部门帮忙代办,我们只负责提供材料、签字确认,他们全程帮办代办。”说到当地的营商环境,陈培炎竖起了大拇指。

宏盛纺织于今年3月份签约入驻,经过手续办理、厂房装修、设备安装……仅用4个月时间便实现了投产。

“当时签约以后,我们原本是预留3个月的时间,等待毕节高新区为我们腾换厂房,结果15天后,他们便通知我入驻,反而让我‘措手不及’。”不管是全程代办的政务服务,还是“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服务环境,都让陈培炎直言:“这是最贴心的‘参与式服务’。”

从“坐等上门”到“主动问需”,从“程序繁琐”到“高质高效”……近年来,毕节高新区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参与式服务”,持续擦亮“贵人服务”品牌,以营商环境之优,赢得企业之亲眛。

“人力资源丰富、生态气候优良、营商环境良好,在贵州投资纺织产业,正逢其时。”陈培炎说。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