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的港股市场,表现可谓惊艳。
今年上半年,AI、新消费、创新药等板块轮番启动,一度领跑全球主要市场指数,成为投资者瞩目的“优等生”。
然而六月下旬以来,港股走势有所放缓。同期A股在快节奏轮动中突破3800点,上涨动能强势,港股则进入震荡整固阶段。
很多投资者心生疑虑:港股是否已经“掉队”?当前究竟是行情尾声,还是新一轮上涨前的“蓄势待发”?今天我们一探究竟!
港股当前配置价值几何?
进入九月之后,港股恢复强势。截至9月1日,恒生指数收涨2.15%,国企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紧随其后,分别上涨1.95%和2.20%,市场情绪显著回暖。科技板块表现尤为亮眼,阿里巴巴在披露超预期季报后强势领涨,提振了整个港股市场的做多情绪。
大涨之后,如何看待港股当前的配置价值呢?
一、估值处于洼地,港股配置价值凸显
港股市场长期以来都是全球主流股市中的“估值洼地”,当前仍具备极高的投资吸引力。恒生指数动态市盈率约为11.5倍,不仅大幅低于美国标普500指数(约24倍),相较沪深300指数(约13倍)也存在约12%的折价,安全边际较为充足。
更值得关注的是,恒生科技指数动态市盈率不足21.5倍,处于近十年20%分位点以下的较低水平。随着美团、京东、阿里等平台企业外卖大战阴霾逐步散去,腾讯、小米等龙头企业财报超预期,科技板块基本面正逐步改善。市场预计2025年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平均盈利增速可达25%-30%,呈现“低估值+高成长”特性,中长期配置价值突出。
二、流动性宽松周期即将开启,资金持续涌入
自港股通机制设立并不断优化以来,港股市场成了内地资金的“心头爱”,南向资金跑步入场,累计净买入已超4.6万亿港元。尤其是今年以来,南向资金一改以往温和流入的节奏,出现加速进场态势,单日净流入超百亿港元已成常态,更在3月、4月及8月三度刷新历史峰值,持续给港股市场注入动能。
此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释放偏“鸽”信号,市场对降息预期进一步加强。若全球流动性环境逐步转向宽松,港股这类兼具估值优势与增长潜力的市场,有望吸引更多海外资金注入。且作为中国离岸市场的代表,港股势必成为国际资金增配中国资产的重要方向。
三、人民币升值窗口期打开,港股行情或将迎来“快进键”?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强,进一步提升了港股资产吸引力。在美元走弱、地缘局势动荡的背景下,配置人民币资产不仅能获得股价上涨收益,还有望享受汇兑收益,形成“股汇双赢”格局。这一“双重红利”或将推动“去美元化”进程,激励国际资本流入人民币资产。
历史数据表明,在过去的九轮人民币升值周期中,港股市场表现突出,恒生指数年化收益率中位数达36.5%,甚至高于A股,显示其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
如何把握港股投资机会?
面对当前行情,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呢?
重视科技股投资机会:在DeepSeek等前沿AI技术驱动下,全球人工智能叙事持续升温,港股科技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机遇。
重视创新药投资机会:中国创新药企业逐步迈入“收获期”,不仅在研发端实现突破,更在全球医药市场赢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叠加国内经济稳步转型、全球流动性趋于宽松、人民币保持强势等多重利好,科技与医药板块正汇聚政策、资金与基本面的三重共振,从中长期配置角度看具有很高的配置价值。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自主创新成为核心战略的背景下,港股市场整体估值仍处低位,“补涨”行情或刚刚启动!
(转载自好买香港)
风险提示:投资于国际证券市场,除了需要承担与国内证券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国际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也需要投资者注意。
好买香港提醒:本文版权为好买香港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如有转载需求,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今年以来的港股市场,表现可谓惊艳。
今年上半年,AI、新消费、创新药等板块轮番启动,一度领跑全球主要市场指数,成为投资者瞩目的“优等生”。
然而六月下旬以来,港股走势有所放缓。同期A股在快节奏轮动中突破3800点,上涨动能强势,港股则进入震荡整固阶段。
很多投资者心生疑虑:港股是否已经“掉队”?当前究竟是行情尾声,还是新一轮上涨前的“蓄势待发”?今天我们一探究竟!
港股当前配置价值几何?
进入九月之后,港股恢复强势。截至9月1日,恒生指数收涨2.15%,国企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紧随其后,分别上涨1.95%和2.20%,市场情绪显著回暖。科技板块表现尤为亮眼,阿里巴巴在披露超预期季报后强势领涨,提振了整个港股市场的做多情绪。
大涨之后,如何看待港股当前的配置价值呢?
一、估值处于洼地,港股配置价值凸显
港股市场长期以来都是全球主流股市中的“估值洼地”,当前仍具备极高的投资吸引力。恒生指数动态市盈率约为11.5倍,不仅大幅低于美国标普500指数(约24倍),相较沪深300指数(约13倍)也存在约12%的折价,安全边际较为充足。
更值得关注的是,恒生科技指数动态市盈率不足21.5倍,处于近十年20%分位点以下的较低水平。随着美团、京东、阿里等平台企业外卖大战阴霾逐步散去,腾讯、小米等龙头企业财报超预期,科技板块基本面正逐步改善。市场预计2025年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平均盈利增速可达25%-30%,呈现“低估值+高成长”特性,中长期配置价值突出。
二、流动性宽松周期即将开启,资金持续涌入
自港股通机制设立并不断优化以来,港股市场成了内地资金的“心头爱”,南向资金跑步入场,累计净买入已超4.6万亿港元。尤其是今年以来,南向资金一改以往温和流入的节奏,出现加速进场态势,单日净流入超百亿港元已成常态,更在3月、4月及8月三度刷新历史峰值,持续给港股市场注入动能。
此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释放偏“鸽”信号,市场对降息预期进一步加强。若全球流动性环境逐步转向宽松,港股这类兼具估值优势与增长潜力的市场,有望吸引更多海外资金注入。且作为中国离岸市场的代表,港股势必成为国际资金增配中国资产的重要方向。
三、人民币升值窗口期打开,港股行情或将迎来“快进键”?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强,进一步提升了港股资产吸引力。在美元走弱、地缘局势动荡的背景下,配置人民币资产不仅能获得股价上涨收益,还有望享受汇兑收益,形成“股汇双赢”格局。这一“双重红利”或将推动“去美元化”进程,激励国际资本流入人民币资产。
历史数据表明,在过去的九轮人民币升值周期中,港股市场表现突出,恒生指数年化收益率中位数达36.5%,甚至高于A股,显示其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
如何把握港股投资机会?
面对当前行情,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呢?
重视科技股投资机会:在DeepSeek等前沿AI技术驱动下,全球人工智能叙事持续升温,港股科技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机遇。
重视创新药投资机会:中国创新药企业逐步迈入“收获期”,不仅在研发端实现突破,更在全球医药市场赢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叠加国内经济稳步转型、全球流动性趋于宽松、人民币保持强势等多重利好,科技与医药板块正汇聚政策、资金与基本面的三重共振,从中长期配置角度看具有很高的配置价值。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自主创新成为核心战略的背景下,港股市场整体估值仍处低位,“补涨”行情或刚刚启动!
(转载自好买香港)
风险提示:投资于国际证券市场,除了需要承担与国内证券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国际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也需要投资者注意。
好买香港提醒:本文版权为好买香港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如有转载需求,请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