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辰科技:上半年营收稳健增长

中国证券报

1天前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国内首家A股上市CAE软件公司索辰科技(688507)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35.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69.8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800.81万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亏损额,均实现大幅收窄。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国内首家A股上市CAE软件公司索辰科技(688507)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35.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69.8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800.81万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亏损额,均实现大幅收窄。这一变化得益于工程仿真软件在营收占比中的提升,带动整体毛利率上升优化。

公司紧扣工业软件国产化浪潮,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营收增长、产品迭代、战略布局等维度均交出亮眼答卷,尤其在物理AI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国产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索辰科技始终将研发放在战略核心位置。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5062.09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8.27%。近五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占比始终维持在30%左右比例,研发强度保持行业高位。

在产品迭代方面,公司“天工”“开物”两大核心产品线齐头并进。天工产品线:聚焦工程仿真软件升级,完成通用流体、结构、声学、电磁、光学等多款核心软件的版本更新。开物产品线:作为公司布局物理AI领域的核心载体,报告期内正式发布物理AI模拟引擎与物理AI训练一体化平台(智能工坊)。其中,物理AI模拟引擎融合流体力学、结构力学等多学科模型,可在秒级响应内完成复杂场景计算,结合GPU并行加速技术,为工业装备虚拟验证提供高吞吐、低延时算力保障;智能工坊则实现从参数采样、仿真执行到模型训练的无缝闭环,大幅降低用户设计迭代成本,目前已在低空经济、具身智能、新能源电池、高端工业装备等领域开展应用探索。

索辰科技积极通过并购重组与生态合作拓展业务版图。在并购整合上,2025年2月,公司公告拟收购力控科技,目前相关事宜稳步推进。此次收购将助力公司完善工业软件产业链布局,增强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领域的服务能力,实现“仿真+控制”的协同发展。在生态合作上,报告期内,公司先后与科大讯飞、中国信通院工物所、绍兴市越城区交通运输局、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与科大讯飞联合探索AI与物理计算的融合应用,提升垂类行业数智化服务能力;与中国信通院共建物理AI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体系;在低空经济领域,联合推进物理AI平台建设与低空空域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打开民用市场空间。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国内首家A股上市CAE软件公司索辰科技(688507)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35.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69.8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800.81万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亏损额,均实现大幅收窄。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国内首家A股上市CAE软件公司索辰科技(688507)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35.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69.8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800.81万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亏损额,均实现大幅收窄。这一变化得益于工程仿真软件在营收占比中的提升,带动整体毛利率上升优化。

公司紧扣工业软件国产化浪潮,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营收增长、产品迭代、战略布局等维度均交出亮眼答卷,尤其在物理AI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国产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索辰科技始终将研发放在战略核心位置。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5062.09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8.27%。近五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占比始终维持在30%左右比例,研发强度保持行业高位。

在产品迭代方面,公司“天工”“开物”两大核心产品线齐头并进。天工产品线:聚焦工程仿真软件升级,完成通用流体、结构、声学、电磁、光学等多款核心软件的版本更新。开物产品线:作为公司布局物理AI领域的核心载体,报告期内正式发布物理AI模拟引擎与物理AI训练一体化平台(智能工坊)。其中,物理AI模拟引擎融合流体力学、结构力学等多学科模型,可在秒级响应内完成复杂场景计算,结合GPU并行加速技术,为工业装备虚拟验证提供高吞吐、低延时算力保障;智能工坊则实现从参数采样、仿真执行到模型训练的无缝闭环,大幅降低用户设计迭代成本,目前已在低空经济、具身智能、新能源电池、高端工业装备等领域开展应用探索。

索辰科技积极通过并购重组与生态合作拓展业务版图。在并购整合上,2025年2月,公司公告拟收购力控科技,目前相关事宜稳步推进。此次收购将助力公司完善工业软件产业链布局,增强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领域的服务能力,实现“仿真+控制”的协同发展。在生态合作上,报告期内,公司先后与科大讯飞、中国信通院工物所、绍兴市越城区交通运输局、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与科大讯飞联合探索AI与物理计算的融合应用,提升垂类行业数智化服务能力;与中国信通院共建物理AI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体系;在低空经济领域,联合推进物理AI平台建设与低空空域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打开民用市场空间。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