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终于来了!

小基快跑

3周前

国家要用未来10年时间,让人工智能真正变成推动社会生产力跃迁的发动机。...从服务消费到智能产品消费,打造“万物智联”的智能生态;智能网联汽车、AI手机电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全部划重点。

8月2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瞬间刷爆了朋友圈。

人工智能+,终于来了。

这份文件,把人工智能高度定位为“新时代的生产力引擎”。

文件开篇就强调,人工智能不是单一的技术工具,而是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的核心力量。

时间表相当明确 ↓↓↓

▶ 到2027年

人工智能在6大重点领域广泛应用,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普及率超70%。

▶ 到2030年

人工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 90%。

▶ 到2035年

全面进入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阶段,为现代化提供支撑。

国家要用未来10年时间,让人工智能真正变成推动社会生产力跃迁的发动机。

那么“人工智能+”到底“+”什么?

文件中给出了明确的方向:

①人工智能+科学技术

AI将成为科研助手,带动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 等前沿领域

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提出「智能原生」概念:未来企业从底层架构到业务逻辑都以AI为核心

③人工智能+消费提质

从服务消费到智能产品消费,打造“万物智联”的智能生态;智能网联汽车、AI手机电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全部划重点

④人工智能+民生福祉

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让科技成果惠及全民

⑤人工智能+治理能力

人工智能让社会治理更精准、更高效、更透明

⑥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国家将人工智能定位为“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倡导普惠共享

如何实现“人工智能+”?

文件中也明确了,模型、数据、算力、应用、开源、人才、法规、安全缺一不可。

模型:

支持大模型和高效训练推理方法,建立能力评估体系;

数据:

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探索数据产权和收益分成机制;

算力:

强调东数西算,发展智算集群,数、算、电、网资源协同,普惠化算力云服务;

应用:

建设国家级AI应用中试基地,发展“模型即服务”、“智能体即服务”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标准研制;

开源:

支持开源社区,培育优质开源项目,鼓励高校将开源贡献纳入学生学分和教师成果认定;

人才: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超常规构建领军人才培养模式;

政策:

加大AI领域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完善投融资相关机制,完善立法、优化评估和备案;

安全:

推动模型、数据、基础设施、应用等安全能力。

八大基础设施,筑起“人工智能+”新的基石。

以上,差不多就是文件的主要内容。

从这份文件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已上升到战略高度,成为未来十年的重点发展领域,蓝图清晰、方向明确。

在投资上,我们也应积极拥抱“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行情会如何演绎?

不妨先回顾一下十年前的“互联网+”。

2015年3月“互联网+”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后,相关政策在后续一个多季度的时间内,迎来了密集出台的催化期。

整体看,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中旬,TMT板块整体跑赢。如果将行业范围拓展,受益行业可分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端、应用赋能端两大类,后者的表现更好。

节奏上看,2015年“互联网+”行情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相关性强的软件等板块先领涨;

第二阶段行情扩散,如游戏、智慧医疗及滞涨较多的运营商也出现补涨;

第三阶段全面上涨,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及滞涨应用端如广告营销等也明显跑出超额收益。

2024年3月5日“人工智能+”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战略地位正式确立。

近一年半的时间以来,相关引导政策加速出台,政策会议的表述逐步加重加深,从“开展”到“加速推进”逐渐演变至“深入实施”。

2024年3月5日(“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至2025年8月26日,TMT板块整体表现居前,通信和电子涨幅分列一、二位(据Wind数据)。

申万一级行业指数表现

统计区间20240305-20250826

根据TMT细分行业综合表现来看,硬件端涨幅更明显,海外算力相关的元件(PCB)和通信设备(光模块)领涨。受益于DeepSeek带动和国内相关政策支持,国产算力的半导体紧随其后。

而人工智能应用端整体表现相对滞后。

随着“人工智能+”行情的扩散,AI应用方向有望接力市场主线。

如果你看好人工智能投资机会,又纠结于细分板块或个股选择,不妨考虑相关的指数基金。通过指数化投资,布局一揽子人工智能相关公司。

中证人工智能指数(930713)近一年上涨113.82%(截至8月25日,据Wind数据)。

这只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人工智能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从行业分布来看,覆盖了从芯片半导体到算力再到应用的人工智能行业全产业链。

中证人工智能指数行业权重%

(中信二级行业)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822

从前十大权重股来看,几乎都是AI领域龙头股,以及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的公司,“AI含量”也很足。

中证人工智能指数前十大权重股

上述个股仅作列举之用,不代表本公司管理的基金的投资标的。投资需谨慎,个股历史走势并不代表未来业绩。

融通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基(LOF)是首批跟踪该指数的公募基金(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由何天翔、林丽娟双基金经理挂帅,由融通基金资深团队护航。

何天翔,融通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17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其中10.8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指数基金投资和管理经验丰富;

林丽娟,5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其中0.7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

除了融通中证人工智能指基之外,融通基金还布局了包括融通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指基、融通中证港股通科技指基、融通央企科技创新ETF及联接基金在内的人工智能相关指数产品矩阵,感兴趣的小伙伴可关注。

融通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产品矩阵

注:以上基金均为R4中高风险(管理人评级),适合风险承受能力C4及以上的投资者。请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投资。

注:中证人工智能指数2020-2024年年度涨幅为18.05%、6.63%、-35.47%、10.3%、20.17%;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指数2020-2024年年度涨幅为13.48%、-9.94%、-23.92%、12.77%、19.67%;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2020-2024年年度表现分别为93.93%、-25.73%、-31.68%、-13.57%、19.36%;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2020年-2024年完整自然年度的涨幅表现分别为:28.56%、28.45%、-25.42%、3.95%、11.32%

谨慎投资。指数过去走势不代表未来表现。

本材料是作者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但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者或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材料中的内容和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在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材料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

尊敬的投资者: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五、材料中展示的基金(以下简称“本基金”)由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网站【www.rtfund.com】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国家要用未来10年时间,让人工智能真正变成推动社会生产力跃迁的发动机。...从服务消费到智能产品消费,打造“万物智联”的智能生态;智能网联汽车、AI手机电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全部划重点。

8月2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瞬间刷爆了朋友圈。

人工智能+,终于来了。

这份文件,把人工智能高度定位为“新时代的生产力引擎”。

文件开篇就强调,人工智能不是单一的技术工具,而是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的核心力量。

时间表相当明确 ↓↓↓

▶ 到2027年

人工智能在6大重点领域广泛应用,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普及率超70%。

▶ 到2030年

人工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 90%。

▶ 到2035年

全面进入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阶段,为现代化提供支撑。

国家要用未来10年时间,让人工智能真正变成推动社会生产力跃迁的发动机。

那么“人工智能+”到底“+”什么?

文件中给出了明确的方向:

①人工智能+科学技术

AI将成为科研助手,带动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 等前沿领域

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提出「智能原生」概念:未来企业从底层架构到业务逻辑都以AI为核心

③人工智能+消费提质

从服务消费到智能产品消费,打造“万物智联”的智能生态;智能网联汽车、AI手机电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全部划重点

④人工智能+民生福祉

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让科技成果惠及全民

⑤人工智能+治理能力

人工智能让社会治理更精准、更高效、更透明

⑥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国家将人工智能定位为“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倡导普惠共享

如何实现“人工智能+”?

文件中也明确了,模型、数据、算力、应用、开源、人才、法规、安全缺一不可。

模型:

支持大模型和高效训练推理方法,建立能力评估体系;

数据:

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探索数据产权和收益分成机制;

算力:

强调东数西算,发展智算集群,数、算、电、网资源协同,普惠化算力云服务;

应用:

建设国家级AI应用中试基地,发展“模型即服务”、“智能体即服务”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标准研制;

开源:

支持开源社区,培育优质开源项目,鼓励高校将开源贡献纳入学生学分和教师成果认定;

人才: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超常规构建领军人才培养模式;

政策:

加大AI领域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完善投融资相关机制,完善立法、优化评估和备案;

安全:

推动模型、数据、基础设施、应用等安全能力。

八大基础设施,筑起“人工智能+”新的基石。

以上,差不多就是文件的主要内容。

从这份文件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已上升到战略高度,成为未来十年的重点发展领域,蓝图清晰、方向明确。

在投资上,我们也应积极拥抱“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行情会如何演绎?

不妨先回顾一下十年前的“互联网+”。

2015年3月“互联网+”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后,相关政策在后续一个多季度的时间内,迎来了密集出台的催化期。

整体看,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中旬,TMT板块整体跑赢。如果将行业范围拓展,受益行业可分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端、应用赋能端两大类,后者的表现更好。

节奏上看,2015年“互联网+”行情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相关性强的软件等板块先领涨;

第二阶段行情扩散,如游戏、智慧医疗及滞涨较多的运营商也出现补涨;

第三阶段全面上涨,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及滞涨应用端如广告营销等也明显跑出超额收益。

2024年3月5日“人工智能+”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战略地位正式确立。

近一年半的时间以来,相关引导政策加速出台,政策会议的表述逐步加重加深,从“开展”到“加速推进”逐渐演变至“深入实施”。

2024年3月5日(“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至2025年8月26日,TMT板块整体表现居前,通信和电子涨幅分列一、二位(据Wind数据)。

申万一级行业指数表现

统计区间20240305-20250826

根据TMT细分行业综合表现来看,硬件端涨幅更明显,海外算力相关的元件(PCB)和通信设备(光模块)领涨。受益于DeepSeek带动和国内相关政策支持,国产算力的半导体紧随其后。

而人工智能应用端整体表现相对滞后。

随着“人工智能+”行情的扩散,AI应用方向有望接力市场主线。

如果你看好人工智能投资机会,又纠结于细分板块或个股选择,不妨考虑相关的指数基金。通过指数化投资,布局一揽子人工智能相关公司。

中证人工智能指数(930713)近一年上涨113.82%(截至8月25日,据Wind数据)。

这只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人工智能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从行业分布来看,覆盖了从芯片半导体到算力再到应用的人工智能行业全产业链。

中证人工智能指数行业权重%

(中信二级行业)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822

从前十大权重股来看,几乎都是AI领域龙头股,以及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的公司,“AI含量”也很足。

中证人工智能指数前十大权重股

上述个股仅作列举之用,不代表本公司管理的基金的投资标的。投资需谨慎,个股历史走势并不代表未来业绩。

融通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基(LOF)是首批跟踪该指数的公募基金(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由何天翔、林丽娟双基金经理挂帅,由融通基金资深团队护航。

何天翔,融通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17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其中10.8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指数基金投资和管理经验丰富;

林丽娟,5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其中0.7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

除了融通中证人工智能指基之外,融通基金还布局了包括融通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指基、融通中证港股通科技指基、融通央企科技创新ETF及联接基金在内的人工智能相关指数产品矩阵,感兴趣的小伙伴可关注。

融通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产品矩阵

注:以上基金均为R4中高风险(管理人评级),适合风险承受能力C4及以上的投资者。请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投资。

注:中证人工智能指数2020-2024年年度涨幅为18.05%、6.63%、-35.47%、10.3%、20.17%;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指数2020-2024年年度涨幅为13.48%、-9.94%、-23.92%、12.77%、19.67%;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2020-2024年年度表现分别为93.93%、-25.73%、-31.68%、-13.57%、19.36%;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2020年-2024年完整自然年度的涨幅表现分别为:28.56%、28.45%、-25.42%、3.95%、11.32%

谨慎投资。指数过去走势不代表未来表现。

本材料是作者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但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者或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材料中的内容和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在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材料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

尊敬的投资者: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五、材料中展示的基金(以下简称“本基金”)由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网站【www.rtfund.com】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