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期间举办的新华指数工程建设论坛上,《新华·中国(定西)中药材指数运行报告(2025年)》正式发布,为定西市岷县中医药产业勾勒出清晰的数字“全景图”,客观记录其“岷归”产业链跃升的关键历程。作为“中国当归之乡”,岷县凭“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的美誉,构建起完整产业链,2024年中药材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22.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0%来自中药材。
“岷县当归”俗称“岷归”,岷县当归种植历史悠久,公元500年左右,南朝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曾记录:“今陇西四阳黑水当归多肉、少支气香,名曰马尾当归,稍难得”。独特的栽培和加工方式,使得岷县当归具有独树一帜的质量和品牌,有“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和“妇科圣药”之美誉。
指数报告显示,2024年,岷县中药材种植面积68.9万亩,其中当归27.2万亩,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面积6.6万亩,现已建成了麻子川、秦许、蒲麻、闾井、十里、梅川、中寨等7个岷县当归GAP标准化示范基地,全县从事岷县当归加工的企业50多家,“岷归”已成为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指数报告分析,岷县正推进建设西北乃至全国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地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岷归”占全国外销当归超90%、国内市场超70%;当归价格方面,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疫情因素导致期间价格上涨了95.3%,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受市场与天气推动因素影响,期间价格大涨212.1%,后回调至2022年底水平,今年5月起,干旱等因素导致市场价格反弹了23.3%。
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闪晓丽在新华指数工程建设论坛上表示,岷县坚持精品化、集约化、品牌化、数字化、智能化路径,从种植端、加工端、销售端、研发端持续发力,推动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联农带农紧密、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新华·中国(定西)中药材指数运行报告(2025年)》的发布,不仅量化呈现了道地药材的市场价值,更加揭示了岷县当归产业的发展逻辑。当前,岷县正通过政策引导、科技赋能与市场驱动三轮协同发力,加速推动中医药产业从传统原料供应向全产业链集群跃升,为甘肃省打造国家中医药产业高地注入强劲动能。(王恒尚 刘亦冰 李夷骞)
近日,在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期间举办的新华指数工程建设论坛上,《新华·中国(定西)中药材指数运行报告(2025年)》正式发布,为定西市岷县中医药产业勾勒出清晰的数字“全景图”,客观记录其“岷归”产业链跃升的关键历程。作为“中国当归之乡”,岷县凭“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的美誉,构建起完整产业链,2024年中药材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22.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0%来自中药材。
“岷县当归”俗称“岷归”,岷县当归种植历史悠久,公元500年左右,南朝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曾记录:“今陇西四阳黑水当归多肉、少支气香,名曰马尾当归,稍难得”。独特的栽培和加工方式,使得岷县当归具有独树一帜的质量和品牌,有“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和“妇科圣药”之美誉。
指数报告显示,2024年,岷县中药材种植面积68.9万亩,其中当归27.2万亩,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面积6.6万亩,现已建成了麻子川、秦许、蒲麻、闾井、十里、梅川、中寨等7个岷县当归GAP标准化示范基地,全县从事岷县当归加工的企业50多家,“岷归”已成为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指数报告分析,岷县正推进建设西北乃至全国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地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岷归”占全国外销当归超90%、国内市场超70%;当归价格方面,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疫情因素导致期间价格上涨了95.3%,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受市场与天气推动因素影响,期间价格大涨212.1%,后回调至2022年底水平,今年5月起,干旱等因素导致市场价格反弹了23.3%。
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闪晓丽在新华指数工程建设论坛上表示,岷县坚持精品化、集约化、品牌化、数字化、智能化路径,从种植端、加工端、销售端、研发端持续发力,推动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联农带农紧密、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新华·中国(定西)中药材指数运行报告(2025年)》的发布,不仅量化呈现了道地药材的市场价值,更加揭示了岷县当归产业的发展逻辑。当前,岷县正通过政策引导、科技赋能与市场驱动三轮协同发力,加速推动中医药产业从传统原料供应向全产业链集群跃升,为甘肃省打造国家中医药产业高地注入强劲动能。(王恒尚 刘亦冰 李夷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