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长:普京愿与泽连斯基会面 但有前提

央视新闻客户端

3周前

一些西方媒体解读,这是特朗普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喊话,乌克兰“根本不可能赢”;也有西方媒体认为,这是特朗普鼓动乌克兰去袭击俄罗斯。...从各方最新表态看,普京和泽连斯基会晤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拉夫罗夫指出,普京多次表明愿与泽连斯基会面,但前提是双方会晤能够预期达成相应成果。

俄罗斯外交部24日公布了俄外长拉夫罗夫接受美媒采访实录,透露了俄美领导人阿拉斯加会晤细节,以及对俄乌冲突解决进程的看法。

在部分议题上 俄方同意展现灵活性

拉夫罗夫表示,俄美领导人在阿拉斯加举行了实质性会晤,讨论了涉及安全的关键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若干俄方认可的条款。在部分议题上,俄方同意展现灵活性。然而,随后,当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华盛顿会晤时,泽连斯基对华盛顿提出的若干原则均称“不”。这些原则涉及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以及领土问题的协商。拉夫罗夫并未对“领土问题的协商”进行解释。

普京愿与泽连斯基会面 但有前提

拉夫罗夫指出,普京多次表明愿与泽连斯基会面,但前提是双方会晤能够预期达成相应成果。涉及法律文件签署时,各方须明确签署方的合法性。依据乌克兰宪法,泽连斯基当前不具备这样的合法性。

关于俄乌直接谈判进程,拉夫罗夫称,在上一轮伊斯坦布尔谈判中,俄方提议设立三个工作组(含政治议题组),乌方至今仍未回应。

西方认为的安全是乌克兰单边的安全

在评价西方在俄乌冲突解决进程中的角色时,拉夫罗夫称,近期讨论清晰表明,西方认为的安全是乌克兰单边的安全,且准备向乌领土部署军队以遏制俄罗斯。这不是当前局势应有的解决方式。安全保证必须达成包含俄罗斯根本利益在内的共识。

拉夫罗夫称,俄方设定的目标必将实现,包括:消除乌克兰境内对俄罗斯安全的一切威胁;保护俄族及俄语居民权利。拉夫罗夫强调,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疆域,领土非俄方关切。此外,俄罗斯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会蓄意选择与乌军事无关的目标作为打击对象。(总台记者 郝薇)

相关报道

美国副总统:对俄实施新制裁“并非不可能”

△美国副总统万斯(资料图)

当地时间8月24日,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以向俄方施压,使其结束俄乌冲突并非不可能,美国有多种选择来对俄罗斯施压。

万斯称,在特朗普政府推动结束俄乌冲突之际,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不包括美国“地面部队”。万斯称,美国不会派遣地面部队前往乌克兰,但美国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努力确保乌克兰人获得必要的安全保障和信心,从而停止这场冲突。(央视记者 许弢)

特朗普的俄乌和谈计划迅速搁浅?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沮丧,特朗普暗示暂停其乌克兰和平努力》《特朗普的俄乌和平计划缘何四天即告搁浅?》《俄乌谈判中的“重大战术失误”》……

连日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媒体持续唱衰美国总统特朗普力推的俄乌和谈计划。特朗普22日也表示,他“不高兴”,将以两周时间为限评估俄乌和谈的可能性。

美国东部时间8月18日下午2时许,美国总统特朗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多名欧洲领导人在美国白宫举行多方会晤。新华社/美联

“乐观情绪正在消退”

美乌欧领导人18日在白宫会晤。特朗普当时信心满满地说,俄乌不需要先停火,而可以“直接进入”和平谈判,达成和平协议,他希望本月底前举行俄乌领导人会晤。

到了21日,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条态度含混不清的帖子:“要想赢得战争却不对侵略的国家发动攻击,即便不是完全不可能,也是极其困难的。这就像一支体育劲旅拥有绝佳的防守,却被禁止进攻——根本不可能赢!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局势正是如此。”

特朗普21日在社交媒体上的帖文截图。

一些西方媒体解读,这是特朗普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喊话,乌克兰“根本不可能赢”;也有西方媒体认为,这是特朗普鼓动乌克兰去袭击俄罗斯。

俄方22日表示,俄乌领导人会晤尚未被列入日程。有美国记者就此提了个问题:如果俄总统普京不与泽连斯基会晤,美方怎么办?特朗普的回答是:“我会看看是谁的错”,“若存在缘由,我自会理解——我完全清楚自己的决策……如果他们没会晤,为什么不呢?我让他们会晤了”。

按照特朗普的最新说法,如果两周内看不到关于结束俄乌冲突的进展,美国或将对俄罗斯采取行动。“这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大规模制裁或者大规模关税,或两者都有,或都没有。”

与此同时,特朗普提及美国一家企业在乌克兰的工厂遇袭一事。乌方称俄方发起的袭击导致火灾及多人受伤。特朗普说,他“对此不高兴”,“我对任何与那场战争有关的事情都不高兴”。

《华盛顿邮报》评论说,特朗普最新言论标志着他的立场出现“重大转变”。《华尔街日报》评论称,特朗普态度的转变凸显出,外界对特朗普再次斡旋结束战争抱有的乐观情绪正在消退。

美联社报道写道,距离18日的会晤过去仅4天,特朗普的乐观情绪降了调。英国《卫报》报道称,特朗普的表态显然表明,他对潜在的和平协议进展缓慢感到沮丧。

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举行会晤后共同出席联合记者会。新华社记者吴晓凌摄

“重大战术失误”?

过去一周,特朗普多次表示,俄乌应直接签署和平协议,而非停火协议,双方可“边打边谈”。他还向泽连斯基施压,称“泽连斯基如果愿意的话,能几乎立即结束与俄罗斯的战争。他(泽连斯基)也可以继续战斗”。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名誉会长理查德·哈斯日前接受美国《政治报》采访时表示,不让俄乌首先停火而直接达成和平协议是重大战术失误,这极有可能令战事延宕,使结束冲突变得困难。

哈斯称,停火是目前最理想也是最现实的目标,俄乌双方停止敌对行动,结束军事接触。正式的和平谈判需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会涉及很多复杂问题。

对于直接达成和平协议的想法,哈斯评论说,当实现持久和平的先决条件都存在时,这样的想法才有价值。很显然,目前这样的先决条件并不存在,泽连斯基和普京两者之间的分歧巨大。

8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中)在华盛顿白宫迎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俄乌领导人会晤难度大

当前,外界关注俄乌领导人会晤能否举行。从各方最新表态看,普京和泽连斯基会晤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美乌欧领导人白宫会晤后,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说,普京应约同特朗普通电话,双方表示支持有关俄乌代表团继续直接谈判的建议,还讨论了有关“研究提高俄乌直接谈判代表级别可能性”的想法。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21日说,泽连斯基至今未废除有关禁止与普京直接谈判的禁令,“乌方呼吁首脑会晤只是想在乌克兰危机解决上表现出所谓的建设性,并用这种方式替代严肃、艰苦、寻求可持续性地解决危机的努力”。拉夫罗夫22日表示,俄乌领导人会晤尚未被列入日程,但普京愿在会晤议程确定后与泽连斯基会面。他还强调,“有些美方认为需要接受的原则,包括不加入北约及领土问题,但泽连斯基都说‘不’”。

乌克兰方面近期强调对乌安全保障、武器援助等问题。泽连斯基称,如果俄方不同意通过外交途径结束冲突,就需要对俄采取真正强有力的制裁。泽连斯基23日对领土问题再次发声,称乌克兰“不会赠送自己的土地”。

西方媒体分析称,各方迄今仍未就乌克兰安全保障、乌克兰不加入北约及领土问题等议题达成一致。俄乌领导人会晤难度很大。美联社报道认为,当前和平谈判的势头已经停滞,没有迹象表明白宫推动的俄乌双边会晤正在筹备进行。

“(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有着巨大的仇恨。但我们会看看将发生什么。”特朗普22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说,“我想两周后,我们就会知道我要走哪条路。”(记者:孙一、何梦舒)

专家:“北溪”爆炸事件关注度上升与当前俄乌局势密切相关

“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后,德国方面就进行了调查,但是近三年来其所公布的进展并不多,俄罗斯也多次指责其隐瞒信息并故意拖延。从表面上来看,德国是爆炸事件的主要受害者之一,为何不积极进行调查?现如今事故调查似乎又取得进展,与当下的俄乌局势变化是否有关联?

事件相关方展开博弈 调查难以正常进行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自从2022年9月发生“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之后,引起了当时各方及国际社会的关注。这个事件进一步恶化了俄乌冲突的形势,同时也导致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能源联系进一步受到冲击。事发之后,作为当事方的丹麦、瑞典和德国都分头展开了调查,但是瑞典和丹麦方面很快就单方面宣布终止调查,只有德国仍在持续调查。

这个事件除了本身调查难度比较高之外,从一开始它就和俄乌冲突及各方的激烈博弈相关,它是一个涉及国际政治非常重大的事件。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调查的程序和过程并不正常,一方面调查各方披露的相关信息很少,另一方面各方包括俄罗斯、乌克兰以及一些欧洲国家,还不断利用这个事件作为外交博弈的工具和手段。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尽管爆炸事件发生以来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但是有关的调查结果迟迟没有公开,确实没有一个结果。

事件关注度上升与当前俄乌局势密切相关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最近之所以“北溪”爆炸事件又浮出了水面,一方面是在德国持续的调查中,锁定了一些乌克兰身份的嫌疑人,让这次事件再次成为关注点的是德国此前通缉的一名乌克兰方面的嫌疑人被意大利警方抓获,然后被移送到了德国。从目前各方的信息可以看出,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当年发动“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是来自乌克兰的一个行动小组。尽管目前落网的嫌疑人不多,但是整个事件的基本脉络应该比较清楚了。

另一方面,除了这个嫌疑人被抓获被引渡以外,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热度上升和当前俄乌冲突的政治解决进程密切相关。美国方面显然也想把这些事件相关细节的曝光作为向乌克兰施压的一个手段。

与此同时,围绕“北溪”爆炸事件的各方博弈,实际上并没有终结,而且还会随着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进程的变化,而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央视新闻客户端)

俄国防部:俄乌交换新一批被俘人员

俄罗斯国防部24日通报称,俄罗斯与乌克兰当天各向对方移交146名被俘人员。此外,俄国防部称,乌方还归还了8名被“非法扣押”的俄库尔斯克州居民。

根据通报,即将送返的俄罗斯军人正位于白俄罗斯境内,接受必要的心理援助和医疗救治。稍后他们将在俄国防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及康复。

通报称,阿联酋为此次交换提供了斡旋。(总台记者 郝薇)

一些西方媒体解读,这是特朗普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喊话,乌克兰“根本不可能赢”;也有西方媒体认为,这是特朗普鼓动乌克兰去袭击俄罗斯。...从各方最新表态看,普京和泽连斯基会晤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拉夫罗夫指出,普京多次表明愿与泽连斯基会面,但前提是双方会晤能够预期达成相应成果。

俄罗斯外交部24日公布了俄外长拉夫罗夫接受美媒采访实录,透露了俄美领导人阿拉斯加会晤细节,以及对俄乌冲突解决进程的看法。

在部分议题上 俄方同意展现灵活性

拉夫罗夫表示,俄美领导人在阿拉斯加举行了实质性会晤,讨论了涉及安全的关键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若干俄方认可的条款。在部分议题上,俄方同意展现灵活性。然而,随后,当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华盛顿会晤时,泽连斯基对华盛顿提出的若干原则均称“不”。这些原则涉及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以及领土问题的协商。拉夫罗夫并未对“领土问题的协商”进行解释。

普京愿与泽连斯基会面 但有前提

拉夫罗夫指出,普京多次表明愿与泽连斯基会面,但前提是双方会晤能够预期达成相应成果。涉及法律文件签署时,各方须明确签署方的合法性。依据乌克兰宪法,泽连斯基当前不具备这样的合法性。

关于俄乌直接谈判进程,拉夫罗夫称,在上一轮伊斯坦布尔谈判中,俄方提议设立三个工作组(含政治议题组),乌方至今仍未回应。

西方认为的安全是乌克兰单边的安全

在评价西方在俄乌冲突解决进程中的角色时,拉夫罗夫称,近期讨论清晰表明,西方认为的安全是乌克兰单边的安全,且准备向乌领土部署军队以遏制俄罗斯。这不是当前局势应有的解决方式。安全保证必须达成包含俄罗斯根本利益在内的共识。

拉夫罗夫称,俄方设定的目标必将实现,包括:消除乌克兰境内对俄罗斯安全的一切威胁;保护俄族及俄语居民权利。拉夫罗夫强调,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疆域,领土非俄方关切。此外,俄罗斯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会蓄意选择与乌军事无关的目标作为打击对象。(总台记者 郝薇)

相关报道

美国副总统:对俄实施新制裁“并非不可能”

△美国副总统万斯(资料图)

当地时间8月24日,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以向俄方施压,使其结束俄乌冲突并非不可能,美国有多种选择来对俄罗斯施压。

万斯称,在特朗普政府推动结束俄乌冲突之际,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不包括美国“地面部队”。万斯称,美国不会派遣地面部队前往乌克兰,但美国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努力确保乌克兰人获得必要的安全保障和信心,从而停止这场冲突。(央视记者 许弢)

特朗普的俄乌和谈计划迅速搁浅?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沮丧,特朗普暗示暂停其乌克兰和平努力》《特朗普的俄乌和平计划缘何四天即告搁浅?》《俄乌谈判中的“重大战术失误”》……

连日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媒体持续唱衰美国总统特朗普力推的俄乌和谈计划。特朗普22日也表示,他“不高兴”,将以两周时间为限评估俄乌和谈的可能性。

美国东部时间8月18日下午2时许,美国总统特朗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多名欧洲领导人在美国白宫举行多方会晤。新华社/美联

“乐观情绪正在消退”

美乌欧领导人18日在白宫会晤。特朗普当时信心满满地说,俄乌不需要先停火,而可以“直接进入”和平谈判,达成和平协议,他希望本月底前举行俄乌领导人会晤。

到了21日,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条态度含混不清的帖子:“要想赢得战争却不对侵略的国家发动攻击,即便不是完全不可能,也是极其困难的。这就像一支体育劲旅拥有绝佳的防守,却被禁止进攻——根本不可能赢!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局势正是如此。”

特朗普21日在社交媒体上的帖文截图。

一些西方媒体解读,这是特朗普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喊话,乌克兰“根本不可能赢”;也有西方媒体认为,这是特朗普鼓动乌克兰去袭击俄罗斯。

俄方22日表示,俄乌领导人会晤尚未被列入日程。有美国记者就此提了个问题:如果俄总统普京不与泽连斯基会晤,美方怎么办?特朗普的回答是:“我会看看是谁的错”,“若存在缘由,我自会理解——我完全清楚自己的决策……如果他们没会晤,为什么不呢?我让他们会晤了”。

按照特朗普的最新说法,如果两周内看不到关于结束俄乌冲突的进展,美国或将对俄罗斯采取行动。“这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大规模制裁或者大规模关税,或两者都有,或都没有。”

与此同时,特朗普提及美国一家企业在乌克兰的工厂遇袭一事。乌方称俄方发起的袭击导致火灾及多人受伤。特朗普说,他“对此不高兴”,“我对任何与那场战争有关的事情都不高兴”。

《华盛顿邮报》评论说,特朗普最新言论标志着他的立场出现“重大转变”。《华尔街日报》评论称,特朗普态度的转变凸显出,外界对特朗普再次斡旋结束战争抱有的乐观情绪正在消退。

美联社报道写道,距离18日的会晤过去仅4天,特朗普的乐观情绪降了调。英国《卫报》报道称,特朗普的表态显然表明,他对潜在的和平协议进展缓慢感到沮丧。

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举行会晤后共同出席联合记者会。新华社记者吴晓凌摄

“重大战术失误”?

过去一周,特朗普多次表示,俄乌应直接签署和平协议,而非停火协议,双方可“边打边谈”。他还向泽连斯基施压,称“泽连斯基如果愿意的话,能几乎立即结束与俄罗斯的战争。他(泽连斯基)也可以继续战斗”。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名誉会长理查德·哈斯日前接受美国《政治报》采访时表示,不让俄乌首先停火而直接达成和平协议是重大战术失误,这极有可能令战事延宕,使结束冲突变得困难。

哈斯称,停火是目前最理想也是最现实的目标,俄乌双方停止敌对行动,结束军事接触。正式的和平谈判需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会涉及很多复杂问题。

对于直接达成和平协议的想法,哈斯评论说,当实现持久和平的先决条件都存在时,这样的想法才有价值。很显然,目前这样的先决条件并不存在,泽连斯基和普京两者之间的分歧巨大。

8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中)在华盛顿白宫迎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俄乌领导人会晤难度大

当前,外界关注俄乌领导人会晤能否举行。从各方最新表态看,普京和泽连斯基会晤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美乌欧领导人白宫会晤后,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说,普京应约同特朗普通电话,双方表示支持有关俄乌代表团继续直接谈判的建议,还讨论了有关“研究提高俄乌直接谈判代表级别可能性”的想法。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21日说,泽连斯基至今未废除有关禁止与普京直接谈判的禁令,“乌方呼吁首脑会晤只是想在乌克兰危机解决上表现出所谓的建设性,并用这种方式替代严肃、艰苦、寻求可持续性地解决危机的努力”。拉夫罗夫22日表示,俄乌领导人会晤尚未被列入日程,但普京愿在会晤议程确定后与泽连斯基会面。他还强调,“有些美方认为需要接受的原则,包括不加入北约及领土问题,但泽连斯基都说‘不’”。

乌克兰方面近期强调对乌安全保障、武器援助等问题。泽连斯基称,如果俄方不同意通过外交途径结束冲突,就需要对俄采取真正强有力的制裁。泽连斯基23日对领土问题再次发声,称乌克兰“不会赠送自己的土地”。

西方媒体分析称,各方迄今仍未就乌克兰安全保障、乌克兰不加入北约及领土问题等议题达成一致。俄乌领导人会晤难度很大。美联社报道认为,当前和平谈判的势头已经停滞,没有迹象表明白宫推动的俄乌双边会晤正在筹备进行。

“(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有着巨大的仇恨。但我们会看看将发生什么。”特朗普22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说,“我想两周后,我们就会知道我要走哪条路。”(记者:孙一、何梦舒)

专家:“北溪”爆炸事件关注度上升与当前俄乌局势密切相关

“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后,德国方面就进行了调查,但是近三年来其所公布的进展并不多,俄罗斯也多次指责其隐瞒信息并故意拖延。从表面上来看,德国是爆炸事件的主要受害者之一,为何不积极进行调查?现如今事故调查似乎又取得进展,与当下的俄乌局势变化是否有关联?

事件相关方展开博弈 调查难以正常进行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自从2022年9月发生“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之后,引起了当时各方及国际社会的关注。这个事件进一步恶化了俄乌冲突的形势,同时也导致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能源联系进一步受到冲击。事发之后,作为当事方的丹麦、瑞典和德国都分头展开了调查,但是瑞典和丹麦方面很快就单方面宣布终止调查,只有德国仍在持续调查。

这个事件除了本身调查难度比较高之外,从一开始它就和俄乌冲突及各方的激烈博弈相关,它是一个涉及国际政治非常重大的事件。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调查的程序和过程并不正常,一方面调查各方披露的相关信息很少,另一方面各方包括俄罗斯、乌克兰以及一些欧洲国家,还不断利用这个事件作为外交博弈的工具和手段。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尽管爆炸事件发生以来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但是有关的调查结果迟迟没有公开,确实没有一个结果。

事件关注度上升与当前俄乌局势密切相关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最近之所以“北溪”爆炸事件又浮出了水面,一方面是在德国持续的调查中,锁定了一些乌克兰身份的嫌疑人,让这次事件再次成为关注点的是德国此前通缉的一名乌克兰方面的嫌疑人被意大利警方抓获,然后被移送到了德国。从目前各方的信息可以看出,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当年发动“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是来自乌克兰的一个行动小组。尽管目前落网的嫌疑人不多,但是整个事件的基本脉络应该比较清楚了。

另一方面,除了这个嫌疑人被抓获被引渡以外,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热度上升和当前俄乌冲突的政治解决进程密切相关。美国方面显然也想把这些事件相关细节的曝光作为向乌克兰施压的一个手段。

与此同时,围绕“北溪”爆炸事件的各方博弈,实际上并没有终结,而且还会随着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进程的变化,而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央视新闻客户端)

俄国防部:俄乌交换新一批被俘人员

俄罗斯国防部24日通报称,俄罗斯与乌克兰当天各向对方移交146名被俘人员。此外,俄国防部称,乌方还归还了8名被“非法扣押”的俄库尔斯克州居民。

根据通报,即将送返的俄罗斯军人正位于白俄罗斯境内,接受必要的心理援助和医疗救治。稍后他们将在俄国防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及康复。

通报称,阿联酋为此次交换提供了斡旋。(总台记者 郝薇)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