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享用高脂肪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奶油蛋糕等。然而,这些美食背后隐藏着一些健康隐患。当我们吃下高脂肪食物后,身体会进入一种称为“餐后高脂血症”(PPH)的状态。这种状态意味着血液中的脂肪含量会显著升高,并且可以持续长达8小时。
H会导致全身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使血管变得僵硬,失去弹性。此外,PPH还会对脑血管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老年人的脑血管反应性会显著下降。这种影响部分是由于自由基减少了血管中一氧化氮(NO)的可用性,导致血管功能受损。随着年龄增长,氧化应激(OXNOS)增加,进一步损害脑血管调节功能(dCA),影响大脑在血压变化时维持稳定血流的能力。dCA受损与卒中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尽管已有研究揭示了PPH对全身血管功能的负面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影响是否会进一步扩展到脑血管,并影响dCA。
2025年7月,《营养生理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utritional Physiology)发表了一篇题为“Post-Prandial Hyperlipidaemia Impairs Systemic Vascular Function and 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的文章,揭示了高脂饮食对全身血管功能和脑血管调节能力的影响,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显著。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旨在探讨餐后高脂血症对全身血管功能和脑血管动态自动调节的影响。研究共纳入41名健康男性,分为两组:年轻组(20人,平均年龄24岁)和老年组(21人,平均年龄67岁)。所有参与者在实验前均经过严格的健康筛查,排除了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可能的干扰因素。实验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参与者在空腹状态下接受一系列基线检测;随后,他们被要求摄入标准化的高脂肪餐(含130克脂肪、48克碳水化合物和9.5克蛋白质,总热量1362卡路里)。4小时后,再次进行相同的检测,以评估高脂饮食对各项指标的影响。
研究结果
餐后血脂显著升高
研究发现,摄入高脂肪餐后,两组参与者的血脂水平均显著升高。具体数值如下:年轻组的甘油三酯(Tg)从餐前的0.88 mmol/L上升至2.26 mmol/L,老年组从1.39 mmol/L上升至2.92 mmol/L(P < 0.001,表1)。这种血脂的显著升高表明,高脂肪饮食会在短时间内导致血液中脂肪含量大幅增加,增加了血液黏稠度,为后续的血管功能损害埋下了隐患。
表1代谢和全身血管内皮功能反应
全身血管功能受损
餐后,两组参与者的全身血管功能均受到显著影响。通过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FMD)评估发现,年轻组的FMD从餐前的6.5%下降至5.8%,老年组从6.2%下降至5.1%(P = 0.032,表1)。这一结果表明,高脂饮食显著降低了血管的扩张能力,使血管变得僵硬,失去了原有的弹性。这种血管功能的损害不仅会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脑血管功能变化
高脂饮食对脑血管功能的影响同样显著。研究发现,餐后两组参与者的脑血管弹性变差,脉搏指数(PI)显著升高,年轻组从0.90上升至0.98,老年组从1.06上升至1.14(P < 0.001,表2)。此外,脑血管的动态自动调节能力(dCA)也显著下降,特别是在老年组中更为明显(P = 0.007–0.037)。dCA的下降会使大脑在血压变化时维持稳定血流的能力减弱,增加了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表2心肺和脑血管反应
老年人群的更高风险
研究还发现,中老年人在高脂饮食后的脑血管功能下降更为显著。餐后,老年组的PI与甘油三酯的变化呈正相关(P = 0.040),而年轻组则未观察到这种相关性。此外,老年组的dCA在餐后表现出更明显的下降趋势,特别是在0.05 Hz频率下,增益(Gain)显著升高(P = 0.044),而相位(Phase)则显著下降(P = 0.007)。结果表明,中老年人的脑血管对高脂饮食更为敏感,可能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
总结
本研究揭示了餐后高脂血症(PPH)对全身血管功能和脑血管调节能力的短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显著。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后,两组参与者的血脂水平显著升高,全身血管功能受损,表现为血管扩张能力下降,血管变得僵硬。同时,脑血管功能也受到显著影响,表现为脑血管弹性变差和动态自动调节能力(dCA)下降,特别是在老年人中更为明显。这些结果表明,中老年人的脑血管对高脂饮食更为敏感,可能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本研究强调了控制饮食中脂肪摄入的重要性,并为预防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脂肪对血管功能的影响及饮食干预的效果。
参考文献
MARLEY C J , DAVIS D , BRUGNIAUX J V ,et al.Post-prandial hyperlipidaemia impairs systemic vascular function and 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 in young and old male adults[J].The Journal of Nutritional Physiology, 2025, 2.
研究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享用高脂肪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奶油蛋糕等。然而,这些美食背后隐藏着一些健康隐患。当我们吃下高脂肪食物后,身体会进入一种称为“餐后高脂血症”(PPH)的状态。这种状态意味着血液中的脂肪含量会显著升高,并且可以持续长达8小时。
H会导致全身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使血管变得僵硬,失去弹性。此外,PPH还会对脑血管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老年人的脑血管反应性会显著下降。这种影响部分是由于自由基减少了血管中一氧化氮(NO)的可用性,导致血管功能受损。随着年龄增长,氧化应激(OXNOS)增加,进一步损害脑血管调节功能(dCA),影响大脑在血压变化时维持稳定血流的能力。dCA受损与卒中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尽管已有研究揭示了PPH对全身血管功能的负面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影响是否会进一步扩展到脑血管,并影响dCA。
2025年7月,《营养生理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utritional Physiology)发表了一篇题为“Post-Prandial Hyperlipidaemia Impairs Systemic Vascular Function and 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的文章,揭示了高脂饮食对全身血管功能和脑血管调节能力的影响,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显著。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旨在探讨餐后高脂血症对全身血管功能和脑血管动态自动调节的影响。研究共纳入41名健康男性,分为两组:年轻组(20人,平均年龄24岁)和老年组(21人,平均年龄67岁)。所有参与者在实验前均经过严格的健康筛查,排除了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可能的干扰因素。实验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参与者在空腹状态下接受一系列基线检测;随后,他们被要求摄入标准化的高脂肪餐(含130克脂肪、48克碳水化合物和9.5克蛋白质,总热量1362卡路里)。4小时后,再次进行相同的检测,以评估高脂饮食对各项指标的影响。
研究结果
餐后血脂显著升高
研究发现,摄入高脂肪餐后,两组参与者的血脂水平均显著升高。具体数值如下:年轻组的甘油三酯(Tg)从餐前的0.88 mmol/L上升至2.26 mmol/L,老年组从1.39 mmol/L上升至2.92 mmol/L(P < 0.001,表1)。这种血脂的显著升高表明,高脂肪饮食会在短时间内导致血液中脂肪含量大幅增加,增加了血液黏稠度,为后续的血管功能损害埋下了隐患。
表1代谢和全身血管内皮功能反应
全身血管功能受损
餐后,两组参与者的全身血管功能均受到显著影响。通过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FMD)评估发现,年轻组的FMD从餐前的6.5%下降至5.8%,老年组从6.2%下降至5.1%(P = 0.032,表1)。这一结果表明,高脂饮食显著降低了血管的扩张能力,使血管变得僵硬,失去了原有的弹性。这种血管功能的损害不仅会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脑血管功能变化
高脂饮食对脑血管功能的影响同样显著。研究发现,餐后两组参与者的脑血管弹性变差,脉搏指数(PI)显著升高,年轻组从0.90上升至0.98,老年组从1.06上升至1.14(P < 0.001,表2)。此外,脑血管的动态自动调节能力(dCA)也显著下降,特别是在老年组中更为明显(P = 0.007–0.037)。dCA的下降会使大脑在血压变化时维持稳定血流的能力减弱,增加了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表2心肺和脑血管反应
老年人群的更高风险
研究还发现,中老年人在高脂饮食后的脑血管功能下降更为显著。餐后,老年组的PI与甘油三酯的变化呈正相关(P = 0.040),而年轻组则未观察到这种相关性。此外,老年组的dCA在餐后表现出更明显的下降趋势,特别是在0.05 Hz频率下,增益(Gain)显著升高(P = 0.044),而相位(Phase)则显著下降(P = 0.007)。结果表明,中老年人的脑血管对高脂饮食更为敏感,可能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
总结
本研究揭示了餐后高脂血症(PPH)对全身血管功能和脑血管调节能力的短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显著。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后,两组参与者的血脂水平显著升高,全身血管功能受损,表现为血管扩张能力下降,血管变得僵硬。同时,脑血管功能也受到显著影响,表现为脑血管弹性变差和动态自动调节能力(dCA)下降,特别是在老年人中更为明显。这些结果表明,中老年人的脑血管对高脂饮食更为敏感,可能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本研究强调了控制饮食中脂肪摄入的重要性,并为预防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脂肪对血管功能的影响及饮食干预的效果。
参考文献
MARLEY C J , DAVIS D , BRUGNIAUX J V ,et al.Post-prandial hyperlipidaemia impairs systemic vascular function and 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 in young and old male adults[J].The Journal of Nutritional Physiology, 20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