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职业餐饮网
作者/旖旎
麻辣烫巨头开卖“麻辣香锅”!
近日,职餐记者发现,杨国福除了开出小火锅店,在门店又“上新”了一个“大动作”。
从7月1日开始,其全国门店增加了新品类“麻辣香锅”,甚至线上还开出专门的“麻辣香锅”专营外卖店。
究竟杨国福此次举动,背后暗藏怎样的新趋势?
“麻辣香锅”又是否会成为其品牌的第二增长曲线?
01
杨国福开卖“麻辣香锅”,
荤素与麻辣烫同价,加收锅底费!
从今年6月起,杨国福就在广东开始率先上线麻辣香锅新品类。
之所以选择广东,杨国福相关内部人员表示:“广东不仅是国内外卖渗透率超70%的标杆市场,其核心城市广州、深圳更是杨国福常年稳居全国外卖订单量TOP5,成熟的市场环境为新品类提供了优质沃土”。
所以先从广东试运行,继而从7月1日起,在全国门店陆续上新。
1、 全国上新“草本麻辣香锅”,开出线上“专营店”!
6月12日,杨国福在广东举办了“杨国福草本麻辣香锅品类上新会”。
正式向外宣布,推出战略级全新品类“草本麻辣香锅”。
区别于其他品牌,杨国福主打甄选20味优质天然草本香辛料,强调“草本”,全程“现炒现制”。
职餐记者所在的北京,近日就开出了一家杨国福麻辣香锅线上外卖专营店。
这家线上店,只卖“麻辣香锅”菜品。
而线下店则是麻辣烫和麻辣香锅都售卖。
2、 荤素与麻辣烫菜品同价,只加收“锅底”费
在产品结构上,职餐记者去线下探店发现,杨国福麻辣烫和麻辣香锅顾客自选菜品是相同的。
在价格上也是同价,素菜2.98元/两,荤菜2.98/3.58/3.98元/两或个不等。
唯一区别在于,麻辣香锅要多收3块多的锅底费。
相比于其他麻辣香锅,素菜价格差不多,但荤菜会便宜一些,整体性价比比其他品牌要高一些。
02
能靠“麻辣香锅”,迎来新增长吗?
在迈入第五消费时代的当下,“低增长”一直围绕着餐饮企业。
同质化严重、成本攀升、消费者需求迭代加速等多重压力交织,狠毒餐企都无法突破瓶颈。
探索创新破局成为行业共同的课题,从杨国福开自助小火锅店,到如今全国门店上新麻辣香锅新品类,不难看出其在转型求变中寻找增长突破口的迫切。
那麻辣香锅会成为一条新的增长线吗?
1、 麻辣香锅赛道潜力释放,千店巨头空位待填
麻辣香锅市场近年来也在“低调”增长。
据调研数据显示,在广东等一线城市CBD等高活力商圈,麻辣香锅凭借其独特的口味和社交属性,高客单消费表现尤为突出,商圈月均订单量可达普通城市三倍。
而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麻辣香锅赛道,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千店巨头,市场格局仍有较大的重塑空间。
这也惹得很多餐饮巨头率先一步盯上这块肥肉,像是在杨国福布局以前,麻辣拌麻辣烫巨头小谷姐姐就已经在门店上新了麻辣香锅,单店业绩提升了1.64倍。
凭借其成熟的品牌影响力、覆盖广泛的门店网络以及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杨国福此时强势入局麻辣香锅市场,无疑是想在这片蓝海市场中争夺更多份额,抢占先机。
2、 突破传统快餐限制,用“香锅”来扩充经营时段、场景、客群
如今的快餐赛道,内卷激烈程度已到白热化。
产品上,混战融合,卖米线的开始卖盖饭;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从 “9.9 元管饱” 到各种满减折扣,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在这样的环境下,快餐品牌想要站稳脚跟并实现增长,必须跳出传统的竞争模式,寻找新的突破口。
而之所以推出的草本麻辣香锅,杨国福也是想突破传统的快餐限制,打造复合式快餐,让顾客吃的更丰富,更具性价比,来提升品牌壁垒。
麻辣香锅的上新丰富了顾客的就餐选择,还突破了传统快餐的时段限制 ,因为可以灵活适配工作简餐、朋友小聚、夜间轻食等多重场景。
实现全时段经营扩容,提升门店坪效与盈利能力。
而从供应链角度来看,麻辣烫本就与麻辣香锅非常适配,无需创建新的产品结构,就可以多增加一条增长路径。
职业餐饮网总结:
“转型”,成了今年大多数餐饮人的“必修课”。
价格战肆虐,风口过去的微增长,存量市场的低毛利……
为了活下去,餐企只能“求变”。
杨国福布局麻辣香锅,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
借助自身供应链与门店优势,杨国福切入潜力巨大的麻辣香锅赛道,也是想通过品类拓展,寻找品牌的新增长空间。
这不仅是单个品牌的突围,更印证了餐饮行业 “不变则退” 的法则 —— 唯有敏锐捕捉市场机遇,主动打破路径依赖,才能在存量竞争中找到新的生机。
登录 | 注册
59.9元/位,麻辣烫巨头布局小火锅赛道
继海底捞之后,杨国福也杀入“自助小火锅”赛道
杨国福、塔斯汀们的食品安全,新茶饮乱象难忽视
别打价格战了!一批餐企举起“反低价内卷”大旗!
杨国福海外首家联营店登陆新加坡
甘肃麻辣烫迎来“倒闭潮”,谁在赚钱,谁在裸泳?
永辉调改门店突破161家,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20.73%
回到顶部
出品/职业餐饮网
作者/旖旎
麻辣烫巨头开卖“麻辣香锅”!
近日,职餐记者发现,杨国福除了开出小火锅店,在门店又“上新”了一个“大动作”。
从7月1日开始,其全国门店增加了新品类“麻辣香锅”,甚至线上还开出专门的“麻辣香锅”专营外卖店。
究竟杨国福此次举动,背后暗藏怎样的新趋势?
“麻辣香锅”又是否会成为其品牌的第二增长曲线?
01
杨国福开卖“麻辣香锅”,
荤素与麻辣烫同价,加收锅底费!
从今年6月起,杨国福就在广东开始率先上线麻辣香锅新品类。
之所以选择广东,杨国福相关内部人员表示:“广东不仅是国内外卖渗透率超70%的标杆市场,其核心城市广州、深圳更是杨国福常年稳居全国外卖订单量TOP5,成熟的市场环境为新品类提供了优质沃土”。
所以先从广东试运行,继而从7月1日起,在全国门店陆续上新。
1、 全国上新“草本麻辣香锅”,开出线上“专营店”!
6月12日,杨国福在广东举办了“杨国福草本麻辣香锅品类上新会”。
正式向外宣布,推出战略级全新品类“草本麻辣香锅”。
区别于其他品牌,杨国福主打甄选20味优质天然草本香辛料,强调“草本”,全程“现炒现制”。
职餐记者所在的北京,近日就开出了一家杨国福麻辣香锅线上外卖专营店。
这家线上店,只卖“麻辣香锅”菜品。
而线下店则是麻辣烫和麻辣香锅都售卖。
2、 荤素与麻辣烫菜品同价,只加收“锅底”费
在产品结构上,职餐记者去线下探店发现,杨国福麻辣烫和麻辣香锅顾客自选菜品是相同的。
在价格上也是同价,素菜2.98元/两,荤菜2.98/3.58/3.98元/两或个不等。
唯一区别在于,麻辣香锅要多收3块多的锅底费。
相比于其他麻辣香锅,素菜价格差不多,但荤菜会便宜一些,整体性价比比其他品牌要高一些。
02
能靠“麻辣香锅”,迎来新增长吗?
在迈入第五消费时代的当下,“低增长”一直围绕着餐饮企业。
同质化严重、成本攀升、消费者需求迭代加速等多重压力交织,狠毒餐企都无法突破瓶颈。
探索创新破局成为行业共同的课题,从杨国福开自助小火锅店,到如今全国门店上新麻辣香锅新品类,不难看出其在转型求变中寻找增长突破口的迫切。
那麻辣香锅会成为一条新的增长线吗?
1、 麻辣香锅赛道潜力释放,千店巨头空位待填
麻辣香锅市场近年来也在“低调”增长。
据调研数据显示,在广东等一线城市CBD等高活力商圈,麻辣香锅凭借其独特的口味和社交属性,高客单消费表现尤为突出,商圈月均订单量可达普通城市三倍。
而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麻辣香锅赛道,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千店巨头,市场格局仍有较大的重塑空间。
这也惹得很多餐饮巨头率先一步盯上这块肥肉,像是在杨国福布局以前,麻辣拌麻辣烫巨头小谷姐姐就已经在门店上新了麻辣香锅,单店业绩提升了1.64倍。
凭借其成熟的品牌影响力、覆盖广泛的门店网络以及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杨国福此时强势入局麻辣香锅市场,无疑是想在这片蓝海市场中争夺更多份额,抢占先机。
2、 突破传统快餐限制,用“香锅”来扩充经营时段、场景、客群
如今的快餐赛道,内卷激烈程度已到白热化。
产品上,混战融合,卖米线的开始卖盖饭;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从 “9.9 元管饱” 到各种满减折扣,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在这样的环境下,快餐品牌想要站稳脚跟并实现增长,必须跳出传统的竞争模式,寻找新的突破口。
而之所以推出的草本麻辣香锅,杨国福也是想突破传统的快餐限制,打造复合式快餐,让顾客吃的更丰富,更具性价比,来提升品牌壁垒。
麻辣香锅的上新丰富了顾客的就餐选择,还突破了传统快餐的时段限制 ,因为可以灵活适配工作简餐、朋友小聚、夜间轻食等多重场景。
实现全时段经营扩容,提升门店坪效与盈利能力。
而从供应链角度来看,麻辣烫本就与麻辣香锅非常适配,无需创建新的产品结构,就可以多增加一条增长路径。
职业餐饮网总结:
“转型”,成了今年大多数餐饮人的“必修课”。
价格战肆虐,风口过去的微增长,存量市场的低毛利……
为了活下去,餐企只能“求变”。
杨国福布局麻辣香锅,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
借助自身供应链与门店优势,杨国福切入潜力巨大的麻辣香锅赛道,也是想通过品类拓展,寻找品牌的新增长空间。
这不仅是单个品牌的突围,更印证了餐饮行业 “不变则退” 的法则 —— 唯有敏锐捕捉市场机遇,主动打破路径依赖,才能在存量竞争中找到新的生机。
登录 | 注册
59.9元/位,麻辣烫巨头布局小火锅赛道
继海底捞之后,杨国福也杀入“自助小火锅”赛道
杨国福、塔斯汀们的食品安全,新茶饮乱象难忽视
别打价格战了!一批餐企举起“反低价内卷”大旗!
杨国福海外首家联营店登陆新加坡
甘肃麻辣烫迎来“倒闭潮”,谁在赚钱,谁在裸泳?
永辉调改门店突破161家,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20.7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