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绩稳步增长,新能源核心稳固,工程传动贡献高利润
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1-6月,禾望电气实现营业收入18.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39%。这一增速不仅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也延续并加速了公司自2025年第一季度以来的高增长趋势。
回顾一季度,公司营收为7.74亿元,同比增长41.02%,显示出公司在整个上半年都保持着强劲的订单交付和市场拓展能力。
在盈利能力方面,公司的表现更为出色。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43亿元,同比激增56.79%。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这直接反映了公司产品结构优化、规模效应显现以及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更值得关注的是,扣非净利润达到了2.28亿元,同比增长40.11%,核心业务的内生性增长,而增长质量非常高。

分业务来看,公司核心业务新能源电控业务表现抢眼,上半年实现收入15.24亿元,同比增长44.97%,占总营收比重超八成,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绝对核心与增长引擎。
该业务涵盖风电、光伏、储能、制氢等多个热门领域,其高速增长得益于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新能源装机需求的持续旺盛,以及公司在技术和市场份额上的领先地位。
工程传动业务收入2.26亿元,占总收入的11.99%,同比增长11.50%。虽然其收入体量和增速不及新能源业务,但其战略价值不容小觑。从毛利来看,工程传动业务的毛利率高达47.5%远高于新能源电控业务(32.46%)。
这使得工程传动业务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贡献点和毛利率“稳定器”。该业务的稳健增长,有效地优化了公司的整体盈利结构,使其在依赖新能源主业的同时,拥有了一个高利润的业务作为补充。
海外市场方面,公司上半年境外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54.46%,毛利率54.65%,较上年同期提升6.82%,海外业务增长良好,公司全球化布局成效初显。
综合来看,禾望电气在2025年上半年形成了“新能源电控拉动增长,工程传动贡献利润”的双轮驱动格局,业务结构健康且富有韧性。
深耕新能源赛道,技术创新筑牢壁垒
作为新能源电控领域的领军企业,禾望电气持续深耕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等核心赛道,以技术创新构建竞争壁垒。

在风电领域,公司专注于电网适应性研究和新机型研发,风电机组转矩跟踪、电能质量、高低压穿越等解决方案竞争力突出,产品覆盖1.5MW至26MW全功率变流器、双馈变流器等,适配陆上及海上风电场景。报告期内,公司针对海上风电防护与可靠性难题实现技术突破,相关产品稳定运行,推动海上风电业务持续增长。
光伏领域,公司提供组串式与集中式全系列解决方案,组串式逆变器功率覆盖3kW至385kW,集中式逆变器涵盖500kW至3125kW机型,满足户用、工商业及大型地面电站需求,发货容量与销售额稳健攀升。
储能领域,公司产品矩阵完善,涵盖1500V/1000V系列集中式及组串式储能变流器,功率覆盖500kW至3.45MW,适配新能源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多元场景,可灵活定制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氢能领域,公司推出500kW至20MW大功率IGBT制氢电源产品,具备“高效率、高可靠、高功率因数、低谐波”特性,已在甘肃、陕西、云南等地成功应用,是国内首家长期稳定运行的大功率MW级IGBT制氢电源厂家,助力构建“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生态。
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拥有764名研发工程师,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取得821项授权专利(含美国专利1项),其中发明专利146项。上半年提交64篇专利交底书,申请受理64件,授权44件。
公司还拥有广东省风电机组电控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深圳市新型储能工程研究中心等资质,2023年获全球首张构网型变流器证书,相关产品已在多个场景批量应用,技术实力行业领先。
写在最后
整体来看,禾望电气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卓越的业绩增长,其发展势头令人瞩目。公司以新能源电控业务为核心增长引擎,同时依托工程传动业务的高盈利性,构建了稳固且富有弹性的业务组合。
展望未来,虽然公司有可能面临来自行业政策、市场竞争和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但随着 “双碳” 战略深入推进,新能源行业需求持续释放,其依托核心技术平台与完善产品矩阵,把握新能源产业机遇,叠加其清晰的战略布局、强大的技术护城河以及健康的财务状况,为其在下半年乃至更长远的未来持续领跑新能源赛道提供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