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牛熊线争夺战 年K线指标有玄机
作者:黄智华(野鹤山人)
本周大盘走稳向上,沪指再创年内新高,维持今年4月中旬以来的上升趋势。按本栏之前分析,沪指2015年9月以来形成了近10年的长期箱体波动整理格局,其中形成10条水平线,分别为2650点、2850点、3050点、3150点、3250点、3320点、3420点、3500点、3630点、3730点等。
事实上,沪指到达这些水平线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受压整理过程,特别是今年5月和6月在3320点、3420点两条水平带所构成的箱体内整理了1个多月,于6月25日上破3420点水平带上一台阶后,7月中旬在3500点水平带消化整理了1周,而7月30日受压于3630点水平带,调整两个交易日后,本周再回升,本周四、周五再到达3630点水平带略有整理压力。可见,上述水平带均形成一定程度的波动效应,
沪指近几周深入去年10月8日放巨量冲高回落的大阴线,反复出现回吐消化难免,但仍维持相对活跃成交量的振荡盘升状态。上周本栏指出,市场未放出巨量,市场筹码仍相对较稳定,估计不会引发大调整,上升趋势未改。
沪指3730点水平带或成为阶段的挑战目标,这是2015年9月以来所形成的近10年长期大箱体的上边,其形成了2015年12月23日3684点、2021年2月18日3721点、2021年9月14日3723、2021年12月13日3708点等重要高点。去年10月8日沪指冲至3674点接近该上边而受压调整。估计该3730点水平带不会轻易被一下子成功上破,即使未来能够上破或也有一个回抽过程。
当然,目前沪指1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等短期、中期、长期均线发散向上,呈现中长期的多头排列,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从年K线看,沪指2008年进入长期调整周期,年K线去年KDJ技术指标从严重超卖区回升,今年以来KDJ线更是金叉向上,脱离严重超卖区,接近中位区,并超过2013年以来的KDJ年K线数值,说明多头能量从低位积聚持续发力,或可确认去年9月的底部为新一轮长期牛市周期转折点。从年K线去年KDJ线回升,今年以来金叉向上,脱离严重超卖区看,从去年形成转折点开始,大盘未来估计起码有几年的上升周期。
另外,按本栏之前分析,从长周期看,2024年8月为重要周期段,为2009年7月、8月顶部以来的15年周期,以及2014年7月启动以来的10年周期,今年5月前后为2015年6月顶部调整以来的第120个月(10年)周期段,为2005年6月大底(998点)以来的第240个月(20年),这些多个长周期同时交织是少见的,所以,2024年8月时窗(包括9月)和2025年5月时窗(包括4月和6月)可望形成大转折效应。
而上述10年长期大箱体上边3730点一带作为牛熊分界线,未来一旦持续放量有效上破,A股则跃上历史新台阶,牛市的步伐或将加快,长期看,这大箱体3730点以下为牛市的底部区域,调整或带来结构性布局机会。
目前资金流入中国股市的趋势正在加强。据披露,截至2025年8月5日,A股融资余额创出2015年7月1日之后最近十年以来新高。今年7月外资基金加速净流入中国股市,净流入达27亿美元,高于6月的12亿美元。
不少银行股走势今年以来表现较好,部分甚至创出历史新高,推动大盘走强,其破净、业绩和分红稳定等特点仍是支撑其形成慢牛走势的动力。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公募基金披露的重仓股数据显示,公募基金上半年仍在进一步加仓银行板块,但相对于银行股市值占比,基金低配程度仍然较大。
同时,尽管市场并不是是全面启动,例如证券股未持续爆发,但稀土、水电、军工、机械、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等有较好预期的题材品种反复形成持续热点,使银行股并不是孤军作战,令市场人气得到有效激发,这体现牛市第一阶段的特点。(890)
(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文黄智华发表在《投资快报》)
打响牛熊线争夺战 年K线指标有玄机
作者:黄智华(野鹤山人)
本周大盘走稳向上,沪指再创年内新高,维持今年4月中旬以来的上升趋势。按本栏之前分析,沪指2015年9月以来形成了近10年的长期箱体波动整理格局,其中形成10条水平线,分别为2650点、2850点、3050点、3150点、3250点、3320点、3420点、3500点、3630点、3730点等。
事实上,沪指到达这些水平线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受压整理过程,特别是今年5月和6月在3320点、3420点两条水平带所构成的箱体内整理了1个多月,于6月25日上破3420点水平带上一台阶后,7月中旬在3500点水平带消化整理了1周,而7月30日受压于3630点水平带,调整两个交易日后,本周再回升,本周四、周五再到达3630点水平带略有整理压力。可见,上述水平带均形成一定程度的波动效应,
沪指近几周深入去年10月8日放巨量冲高回落的大阴线,反复出现回吐消化难免,但仍维持相对活跃成交量的振荡盘升状态。上周本栏指出,市场未放出巨量,市场筹码仍相对较稳定,估计不会引发大调整,上升趋势未改。
沪指3730点水平带或成为阶段的挑战目标,这是2015年9月以来所形成的近10年长期大箱体的上边,其形成了2015年12月23日3684点、2021年2月18日3721点、2021年9月14日3723、2021年12月13日3708点等重要高点。去年10月8日沪指冲至3674点接近该上边而受压调整。估计该3730点水平带不会轻易被一下子成功上破,即使未来能够上破或也有一个回抽过程。
当然,目前沪指1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等短期、中期、长期均线发散向上,呈现中长期的多头排列,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从年K线看,沪指2008年进入长期调整周期,年K线去年KDJ技术指标从严重超卖区回升,今年以来KDJ线更是金叉向上,脱离严重超卖区,接近中位区,并超过2013年以来的KDJ年K线数值,说明多头能量从低位积聚持续发力,或可确认去年9月的底部为新一轮长期牛市周期转折点。从年K线去年KDJ线回升,今年以来金叉向上,脱离严重超卖区看,从去年形成转折点开始,大盘未来估计起码有几年的上升周期。
另外,按本栏之前分析,从长周期看,2024年8月为重要周期段,为2009年7月、8月顶部以来的15年周期,以及2014年7月启动以来的10年周期,今年5月前后为2015年6月顶部调整以来的第120个月(10年)周期段,为2005年6月大底(998点)以来的第240个月(20年),这些多个长周期同时交织是少见的,所以,2024年8月时窗(包括9月)和2025年5月时窗(包括4月和6月)可望形成大转折效应。
而上述10年长期大箱体上边3730点一带作为牛熊分界线,未来一旦持续放量有效上破,A股则跃上历史新台阶,牛市的步伐或将加快,长期看,这大箱体3730点以下为牛市的底部区域,调整或带来结构性布局机会。
目前资金流入中国股市的趋势正在加强。据披露,截至2025年8月5日,A股融资余额创出2015年7月1日之后最近十年以来新高。今年7月外资基金加速净流入中国股市,净流入达27亿美元,高于6月的12亿美元。
不少银行股走势今年以来表现较好,部分甚至创出历史新高,推动大盘走强,其破净、业绩和分红稳定等特点仍是支撑其形成慢牛走势的动力。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公募基金披露的重仓股数据显示,公募基金上半年仍在进一步加仓银行板块,但相对于银行股市值占比,基金低配程度仍然较大。
同时,尽管市场并不是是全面启动,例如证券股未持续爆发,但稀土、水电、军工、机械、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等有较好预期的题材品种反复形成持续热点,使银行股并不是孤军作战,令市场人气得到有效激发,这体现牛市第一阶段的特点。(890)
(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文黄智华发表在《投资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