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设定的俄乌和谈“最后期限”(8月8日)前,传来重磅消息:美俄双方下周将举行元首会晤。这将是4年多来(2021年6月以来)美俄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晤。
特朗普和普京将谈些什么?俄乌冲突终于要迎来大结局了吗?今天的《夜观天下》和你一起聊聊。
01
计划下周会晤,泽连斯基不能参加
当地时间8月7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表示,俄美正筹备元首会晤的具体事宜,双方设定的目标是下周举行。
普京说,俄罗斯将决定会见地点,目前有很多国家愿意帮助组织会晤,比如阿联酋就是适合会见的地点之一。
特朗普此前设想过,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参与,举行三方会晤。普京委婉表示拒绝,自己不反对与泽连斯基会面,但目前“离达到(会晤的)条件还很远”。
俄方表示,俄美领导人会晤之所以能够举行,是因为“美国提出了一项提议,俄方觉得这完全可以接受”。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没有任何改变”。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拼版图片。新华社/美联
02
美俄暗斗频频升级
过去几年中,特朗普与普京的关系几经反转。从2018年赫尔辛基会晤的“友好微笑”,到今年他对普京多次表达“失望”,二人间的信任早已千疮百孔。如今的所谓“再给一次机会”,更像是一次高风险的博弈。
最近以来美国对俄罗斯的策略,一直是“边拉边打”,这边在积极准备会晤,但背后的暗斗一刻都没停歇过。
首先是核威慑。
上周五(8月1日),特朗普表示,鉴于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极具挑衅性”的言论,他已“下令将两艘核潜艇部署到适当区域”。
俄罗斯随后对特朗普的核恐吓作出回应:俄方有权在部署中短程导弹方面采取任何措施,将不再维持《中导条约》中的自我限制。
8月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回答提问。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其次是援乌。美国不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8月5日美国批准向乌克兰出售一批M777榴弹炮,同时提供维修、维护支持,预计价值1.04亿美元。
还有经济制裁。8月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输美商品额外加征25%关税。表面上是对印度不满,实际上也为了向俄罗斯施压。
特朗普政府还多次警告,如果不能在“最后通牒”日期前结束俄乌冲突,将考虑对俄罗斯“影子舰队”(为规避国际制裁而组建的民用船只集群)实施额外制裁。
针对美国的制裁威胁,俄方表示毫不在意——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诸多制裁之下,早已形成“免疫力”。
6月18日,第28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开幕,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世界主要通讯社负责人。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03
短期内停火可能性不大
普京愿意和特朗普会晤,是否意味着俄乌冲突即将迎来停火曙光?
有专家认为,俄乌立场差异依然巨大,最近的几轮谈判都没能在核心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双方军事动作不断,短期内停火不现实。
多名消息人士表示,目前俄方在领土问题上的主张坚定不移,并在战场上加快攻势。
而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近日宣布将从四方面加强军力,同时与特朗普通话,讨论继续加强防务合作,包括利用北约资金购买美国武器,加大无人机联合生产等。
5月15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土耳其安卡拉的乌克兰使馆举行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发(穆斯塔法·卡亚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丁晓星分析,考虑到俄罗斯和乌克兰在战事、领土等多个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实现美俄乌三方领导人会晤的可能性较小。
如果特朗普与普京成功会晤并公布具体方案,不排除泽连斯基随后被动跟进;一旦会晤流产或俄方继续模糊回应,美国新制裁将迅速落地,俄乌冲突也许会再度升温。
川观新闻记者 杜馥利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环球时报等
主播:伍晓芸
文案:杜馥利
摄像:朱文博
制作:朱文博
美术:沈晓颖
校对:徐海鹏
审核:钟莉 刘若辰
川观新闻出品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在特朗普设定的俄乌和谈“最后期限”(8月8日)前,传来重磅消息:美俄双方下周将举行元首会晤。这将是4年多来(2021年6月以来)美俄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晤。
特朗普和普京将谈些什么?俄乌冲突终于要迎来大结局了吗?今天的《夜观天下》和你一起聊聊。
01
计划下周会晤,泽连斯基不能参加
当地时间8月7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表示,俄美正筹备元首会晤的具体事宜,双方设定的目标是下周举行。
普京说,俄罗斯将决定会见地点,目前有很多国家愿意帮助组织会晤,比如阿联酋就是适合会见的地点之一。
特朗普此前设想过,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参与,举行三方会晤。普京委婉表示拒绝,自己不反对与泽连斯基会面,但目前“离达到(会晤的)条件还很远”。
俄方表示,俄美领导人会晤之所以能够举行,是因为“美国提出了一项提议,俄方觉得这完全可以接受”。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没有任何改变”。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拼版图片。新华社/美联
02
美俄暗斗频频升级
过去几年中,特朗普与普京的关系几经反转。从2018年赫尔辛基会晤的“友好微笑”,到今年他对普京多次表达“失望”,二人间的信任早已千疮百孔。如今的所谓“再给一次机会”,更像是一次高风险的博弈。
最近以来美国对俄罗斯的策略,一直是“边拉边打”,这边在积极准备会晤,但背后的暗斗一刻都没停歇过。
首先是核威慑。
上周五(8月1日),特朗普表示,鉴于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极具挑衅性”的言论,他已“下令将两艘核潜艇部署到适当区域”。
俄罗斯随后对特朗普的核恐吓作出回应:俄方有权在部署中短程导弹方面采取任何措施,将不再维持《中导条约》中的自我限制。
8月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回答提问。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其次是援乌。美国不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8月5日美国批准向乌克兰出售一批M777榴弹炮,同时提供维修、维护支持,预计价值1.04亿美元。
还有经济制裁。8月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输美商品额外加征25%关税。表面上是对印度不满,实际上也为了向俄罗斯施压。
特朗普政府还多次警告,如果不能在“最后通牒”日期前结束俄乌冲突,将考虑对俄罗斯“影子舰队”(为规避国际制裁而组建的民用船只集群)实施额外制裁。
针对美国的制裁威胁,俄方表示毫不在意——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诸多制裁之下,早已形成“免疫力”。
6月18日,第28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开幕,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世界主要通讯社负责人。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03
短期内停火可能性不大
普京愿意和特朗普会晤,是否意味着俄乌冲突即将迎来停火曙光?
有专家认为,俄乌立场差异依然巨大,最近的几轮谈判都没能在核心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双方军事动作不断,短期内停火不现实。
多名消息人士表示,目前俄方在领土问题上的主张坚定不移,并在战场上加快攻势。
而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近日宣布将从四方面加强军力,同时与特朗普通话,讨论继续加强防务合作,包括利用北约资金购买美国武器,加大无人机联合生产等。
5月15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土耳其安卡拉的乌克兰使馆举行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发(穆斯塔法·卡亚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丁晓星分析,考虑到俄罗斯和乌克兰在战事、领土等多个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实现美俄乌三方领导人会晤的可能性较小。
如果特朗普与普京成功会晤并公布具体方案,不排除泽连斯基随后被动跟进;一旦会晤流产或俄方继续模糊回应,美国新制裁将迅速落地,俄乌冲突也许会再度升温。
川观新闻记者 杜馥利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环球时报等
主播:伍晓芸
文案:杜馥利
摄像:朱文博
制作:朱文博
美术:沈晓颖
校对:徐海鹏
审核:钟莉 刘若辰
川观新闻出品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