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市场全天窄幅震荡,三大指数小幅下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7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153亿。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12%,深成指跌0.26%,创业板指跌0.38%。今天带来一只储能行业龙头,一起看看背后的起爆逻辑。
投资亮点:
1、公司近3个月上涨39%。
2、公司此前公布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业绩表现优异,营收与利润显著增长,盈利能力提升,费用控制良好。营业总收入达到190.36亿元,同比增长50.92%;归母净利润为38.26亿元,同比增长82.52%;扣非净利润为36.76亿元,同比增长76.46%。
3、公司在储能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全球首发的10MWh“交直流一体”全液冷储能系统PowerTitan2.0及工商业液冷储能系统PowerStack200CS,能量密度与安全性领先行业。
4、公司全球储能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在标普全球2024年储能系统累计装机量榜单中登顶,并在当年彭博新能源财经可融资性榜单中包揽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与PCS三项冠军,2024年全球市占率达16.6%,仅次于特斯拉。
市场的情绪整体有望迎来新的提振
数据来源:巨丰投研数据平台
今日大盘下降,截止收盘,上证指数跌0.12%,深证成指跌0.26%,创业板指跌0.38%。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71万亿元,较昨日减少1152.63亿。其中沪市成交7135.70亿元,深市成交9966.57亿元。本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00.55亿,连续11日净流出。
巨丰投顾认为,短期市场向下变盘的风险信号正在积累,尤其是高位杠杆资金潜在的集中获利出逃,可能成为触发指数出现一次集中性回撤的导火索,投资者对此需保持一定警惕。操作上,应优先考虑控制仓位,降低风险敞口,对近期涨幅过大且缺乏基本面强支撑的标的,需防范其回调风险。
巴菲特如何看待市场下跌?
巴菲特看待市场下跌的态度一贯冷静且富有洞察力。他认为市场短期下跌本质上是情绪驱动的波动,而非企业价值的真实反映,就像“市场先生”偶尔的情绪化报价,投资者不应被其左右。在他看来,下跌反而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以合理价格买入优质企业的机会,正如他所说:“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他强调,真正重要的是持有那些具有护城河、盈利能力稳定的公司,短期价格波动不会改变这些企业的内在价值。对于有耐心的投资者而言,市场下跌是积累优质资产的窗口期,而非恐慌的理由,关键在于能否坚守价值投资原则,忽略短期噪音,聚焦企业长期发展潜力。
储能行业未来存在的利好刺激有哪些?
政策层面,国家及地方政府持续出台支持政策,如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方案优先调度新型储能,多地明确新能源配置储能要求,将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上,随着风电、光伏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其随机性和波动性促使储能成为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需求将持续增长。技术方面,锂离子电池向更大容量、更长寿命、更高安全迈进,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也有望落地,将提升储能性能并降低成本。此外,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下,海外市场需求旺盛,新兴市场如中东地区储能装机需求快速起量,为国内储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
数据来源:巨丰投研数据平台
回溯近一年市场表现,该股连涨连跌概率如上。连涨5天后上涨概率0%,连跌4天后上涨概率25%。
公司财务透视:业绩增长与估值
公司此前公布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业绩表现优异,营收与利润显著增长,盈利能力提升,费用控制良好。营业总收入达到190.36亿元,同比增长50.92%;归母净利润为38.26亿元,同比增长82.52%;扣非净利润为36.76亿元,同比增长76.46%。
公司投资逻辑
全球能源转型趋势明显,光伏和储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光伏装机规模不断扩大,逆变器作为光伏系统的核心设备,市场需求也将随之增加。同时,为平抑风光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储能市场也迎来快速发展期,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增速将保持在40%-50%,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公司在光伏逆变器和储能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其光伏逆变器业务常年与华为共居前二,与第二梯队企业拉开较大差距,风电变流器产品全球出货量位居第一,储能系统出货量多年位居中国企业第一。在第三方机构Infolink的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交流侧)排名中,2024年公司位居第二,仅次于特斯拉。此外,公司海外业务布局领先,海外市场营收占比约46.62%,毛利率高达40.29%,且其PCS、储能系统可融资评级均排名全球第一。
当前公司PE仅10倍出头,低于行业均值,而公司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年增速在10%左右,在A股属于第一梯队,未来三年增速确定性强,具有较高的投资性价比,安全边际充足。
股价爆发动因
国家整治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打价格战等问题,大企业主动减产,使得光伏行业竞争格局优化,行业开始好转。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充分受益于这一积极变化,为股价上涨奠定了良好的行业基础。
全球储能需求持续增长,国外市场在关税政策不明朗前疯狂囤货,公司2025年一季度储能发货量增长了10%。并且各国更看重高端储能产品,公司在高端储能领域具有优势,储能业务已占到总收入的三成多,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有力推动了股价上升。
公司通过建立20余家海外分子公司、240余个服务网点,形成了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营销网络。在印度、欧洲、美洲等市场,公司凭借技术优势、性价比以及本土化策略,成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海外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不断提升,全球化布局为股价上涨提供了动力。
作者: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
周五,市场全天窄幅震荡,三大指数小幅下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7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153亿。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12%,深成指跌0.26%,创业板指跌0.38%。今天带来一只储能行业龙头,一起看看背后的起爆逻辑。
投资亮点:
1、公司近3个月上涨39%。
2、公司此前公布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业绩表现优异,营收与利润显著增长,盈利能力提升,费用控制良好。营业总收入达到190.36亿元,同比增长50.92%;归母净利润为38.26亿元,同比增长82.52%;扣非净利润为36.76亿元,同比增长76.46%。
3、公司在储能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全球首发的10MWh“交直流一体”全液冷储能系统PowerTitan2.0及工商业液冷储能系统PowerStack200CS,能量密度与安全性领先行业。
4、公司全球储能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在标普全球2024年储能系统累计装机量榜单中登顶,并在当年彭博新能源财经可融资性榜单中包揽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与PCS三项冠军,2024年全球市占率达16.6%,仅次于特斯拉。
市场的情绪整体有望迎来新的提振
数据来源:巨丰投研数据平台
今日大盘下降,截止收盘,上证指数跌0.12%,深证成指跌0.26%,创业板指跌0.38%。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71万亿元,较昨日减少1152.63亿。其中沪市成交7135.70亿元,深市成交9966.57亿元。本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00.55亿,连续11日净流出。
巨丰投顾认为,短期市场向下变盘的风险信号正在积累,尤其是高位杠杆资金潜在的集中获利出逃,可能成为触发指数出现一次集中性回撤的导火索,投资者对此需保持一定警惕。操作上,应优先考虑控制仓位,降低风险敞口,对近期涨幅过大且缺乏基本面强支撑的标的,需防范其回调风险。
巴菲特如何看待市场下跌?
巴菲特看待市场下跌的态度一贯冷静且富有洞察力。他认为市场短期下跌本质上是情绪驱动的波动,而非企业价值的真实反映,就像“市场先生”偶尔的情绪化报价,投资者不应被其左右。在他看来,下跌反而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以合理价格买入优质企业的机会,正如他所说:“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他强调,真正重要的是持有那些具有护城河、盈利能力稳定的公司,短期价格波动不会改变这些企业的内在价值。对于有耐心的投资者而言,市场下跌是积累优质资产的窗口期,而非恐慌的理由,关键在于能否坚守价值投资原则,忽略短期噪音,聚焦企业长期发展潜力。
储能行业未来存在的利好刺激有哪些?
政策层面,国家及地方政府持续出台支持政策,如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方案优先调度新型储能,多地明确新能源配置储能要求,将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上,随着风电、光伏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其随机性和波动性促使储能成为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需求将持续增长。技术方面,锂离子电池向更大容量、更长寿命、更高安全迈进,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也有望落地,将提升储能性能并降低成本。此外,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下,海外市场需求旺盛,新兴市场如中东地区储能装机需求快速起量,为国内储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
数据来源:巨丰投研数据平台
回溯近一年市场表现,该股连涨连跌概率如上。连涨5天后上涨概率0%,连跌4天后上涨概率25%。
公司财务透视:业绩增长与估值
公司此前公布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业绩表现优异,营收与利润显著增长,盈利能力提升,费用控制良好。营业总收入达到190.36亿元,同比增长50.92%;归母净利润为38.26亿元,同比增长82.52%;扣非净利润为36.76亿元,同比增长76.46%。
公司投资逻辑
全球能源转型趋势明显,光伏和储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光伏装机规模不断扩大,逆变器作为光伏系统的核心设备,市场需求也将随之增加。同时,为平抑风光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储能市场也迎来快速发展期,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增速将保持在40%-50%,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公司在光伏逆变器和储能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其光伏逆变器业务常年与华为共居前二,与第二梯队企业拉开较大差距,风电变流器产品全球出货量位居第一,储能系统出货量多年位居中国企业第一。在第三方机构Infolink的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交流侧)排名中,2024年公司位居第二,仅次于特斯拉。此外,公司海外业务布局领先,海外市场营收占比约46.62%,毛利率高达40.29%,且其PCS、储能系统可融资评级均排名全球第一。
当前公司PE仅10倍出头,低于行业均值,而公司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年增速在10%左右,在A股属于第一梯队,未来三年增速确定性强,具有较高的投资性价比,安全边际充足。
股价爆发动因
国家整治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打价格战等问题,大企业主动减产,使得光伏行业竞争格局优化,行业开始好转。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充分受益于这一积极变化,为股价上涨奠定了良好的行业基础。
全球储能需求持续增长,国外市场在关税政策不明朗前疯狂囤货,公司2025年一季度储能发货量增长了10%。并且各国更看重高端储能产品,公司在高端储能领域具有优势,储能业务已占到总收入的三成多,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有力推动了股价上升。
公司通过建立20余家海外分子公司、240余个服务网点,形成了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营销网络。在印度、欧洲、美洲等市场,公司凭借技术优势、性价比以及本土化策略,成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海外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不断提升,全球化布局为股价上涨提供了动力。
作者: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