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能智芯出品
2025年财年第三季度(自然年是第二季度),高通实现收入103.65亿美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26.66亿美元,同比增长25%。
在移动终端市场整体放缓的大环境下,QCT(芯片与技术)业务凭借手持设备、汽车及物联网市场的协同增长,带动公司核心业绩持续向好;而QTL(许可与专利)业务虽增速相对平稳,却凭借高毛利率维持了业绩稳定性。
Part 1 高通财务与业务板块表现
本季度,高通在营收和盈利层面均交出亮眼答卷。
◎按GAAP口径,公司收入103.65亿美元,同比上升10%;
◎税后净利润26.66亿美元,同比增长25%,摊薄后每股收益达2.43美元,同比增长29%。
◎非GAAP业绩同样强劲,非GAAP每股收益2.77美元,同比增长19%,反映出公司在剔除股权激励、收购相关摊销等一次性项目后,核心经营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 QCT:多元化支撑下的核心引擎
QCT作为高通的主要营收来源,本季度实现89.93亿美元,同比增长11%。
其中,手持终端业务虽仍占据最大份额(63.28亿美元),但增速收窄至7%;而汽车与物联网板块则分别增长21%和24%至9.84亿美元和16.81亿美元,正成为推动整体营收增长的新引擎。
具体来看:
◎手持终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补贴退坡的背景下,手机出货量增速放缓。高通凭借Snapdragon平台在旗舰和中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仍实现7%增幅,但对未来业绩增长的边际贡献相对有限。
◎汽车市场:受益于车载信息娱乐、车联网以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对算力与连接的双重需求,上游芯片供应持续紧张,高通在QCT汽车业务本季度录得9.84亿美元营收,同比大增21%。
这一增幅不仅彰显了其模块化平台的竞争力,也显示出公司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深耕初见成效。
◎物联网(IoT):物联网业务本季度达到16.81亿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和可穿戴设备均呈现较快增长。5G与Wi-Fi6技术的普及,以及AI at the Edge需求的兴起,为高通在IoT细分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QCT业务的经营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27%上升至本季的30%,EBT(息税前利润)达26.71亿美元,同比增22%,显示出随着高附加值业务占比提升,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强化。
● QTL:许可业务的稳定护航
◎许可业务(QTL)收入13.18亿美元,同比增长4%;
◎EBT为9.42亿美元,同比增长5%,EBT率稳定在71%。
作为高通长期现金流来源,许可业务在技术授权费与专利收入方面保持了稳定性,为公司在技术研发和资本回报方面提供了坚实保障。
本季度公司向股东回馈3.8亿美元现金股利,并回购19万股普通股,总计2.8亿美元,用以兑现FY25年度加速回购承诺。
Part 2 多元化战略下的机遇与挑战
进入“AI + 5G”时代,高通的多元化战略正契合以下三大趋势:
◎算力外延:移动端算力增长趋缓,向边缘与车载场景扩展成为新的增长赛道。高通在汽车与IoT市场的投入,使其能率先在智能网联与AI边缘部署解决方案。
◎连接融合:5G与Wi-Fi6/6E技术正在跨界融合,从智能手机延伸到工业、医疗与智慧城市。高通一体化的RF前端与数字基带方案,为其赢得了多个垂直行业客户。
◎软件与生态:硬件设备的增长红利减弱,围绕芯片的软硬协同与生态闭环成为竞争核心。高通通过开放平台、开发者支持与云端服务,将硬件优势转化为生态壁垒。
三星、联发科、英伟达等对手在特定领域的突飞猛进,以及中国本土厂商在中低端市场的快速追赶,可能压缩高通市场份额与盈利空间。
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仍受制于少数代工厂与原材料企业,外加中美技术博弈下的出口管制,都对高通的跨国布局构成不确定性。
高通长期以来的专利许可模式,已引发多地监管机构的关注与诉讼,未来若遭遇更严监管,可能影响QTL业务的可持续收益。
◎高通Q3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和25%,核心业绩稳健向好;
◎QCT业务借助汽车与物联网板块的高速增长,实现更高盈利率;
◎QTL许可收入虽增速放缓,但高毛利率发挥稳定现金流作用;
◎多元化战略契合行业趋势,但需警惕竞争加剧与监管环境变化的挑战。
小结
高通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在多元化布局的驱动下,实现了稳健增长。QCT业务通过拓展汽车与IoT市场,提升了整体营收与盈利质量;QTL业务则依托高利润率的许可收入,为公司提供了持续的现金流支持。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地缘政治风险,如何在“AI + 5G”新赛道中保持技术领先与合规弹性,将成为高通下阶段发展的关键。
原文标题 : 高通2025年二季度财报解析:净利润同比增长25%
芝能智芯出品
2025年财年第三季度(自然年是第二季度),高通实现收入103.65亿美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26.66亿美元,同比增长25%。
在移动终端市场整体放缓的大环境下,QCT(芯片与技术)业务凭借手持设备、汽车及物联网市场的协同增长,带动公司核心业绩持续向好;而QTL(许可与专利)业务虽增速相对平稳,却凭借高毛利率维持了业绩稳定性。
Part 1 高通财务与业务板块表现
本季度,高通在营收和盈利层面均交出亮眼答卷。
◎按GAAP口径,公司收入103.65亿美元,同比上升10%;
◎税后净利润26.66亿美元,同比增长25%,摊薄后每股收益达2.43美元,同比增长29%。
◎非GAAP业绩同样强劲,非GAAP每股收益2.77美元,同比增长19%,反映出公司在剔除股权激励、收购相关摊销等一次性项目后,核心经营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 QCT:多元化支撑下的核心引擎
QCT作为高通的主要营收来源,本季度实现89.93亿美元,同比增长11%。
其中,手持终端业务虽仍占据最大份额(63.28亿美元),但增速收窄至7%;而汽车与物联网板块则分别增长21%和24%至9.84亿美元和16.81亿美元,正成为推动整体营收增长的新引擎。
具体来看:
◎手持终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补贴退坡的背景下,手机出货量增速放缓。高通凭借Snapdragon平台在旗舰和中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仍实现7%增幅,但对未来业绩增长的边际贡献相对有限。
◎汽车市场:受益于车载信息娱乐、车联网以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对算力与连接的双重需求,上游芯片供应持续紧张,高通在QCT汽车业务本季度录得9.84亿美元营收,同比大增21%。
这一增幅不仅彰显了其模块化平台的竞争力,也显示出公司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深耕初见成效。
◎物联网(IoT):物联网业务本季度达到16.81亿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和可穿戴设备均呈现较快增长。5G与Wi-Fi6技术的普及,以及AI at the Edge需求的兴起,为高通在IoT细分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QCT业务的经营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27%上升至本季的30%,EBT(息税前利润)达26.71亿美元,同比增22%,显示出随着高附加值业务占比提升,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强化。
● QTL:许可业务的稳定护航
◎许可业务(QTL)收入13.18亿美元,同比增长4%;
◎EBT为9.42亿美元,同比增长5%,EBT率稳定在71%。
作为高通长期现金流来源,许可业务在技术授权费与专利收入方面保持了稳定性,为公司在技术研发和资本回报方面提供了坚实保障。
本季度公司向股东回馈3.8亿美元现金股利,并回购19万股普通股,总计2.8亿美元,用以兑现FY25年度加速回购承诺。
Part 2 多元化战略下的机遇与挑战
进入“AI + 5G”时代,高通的多元化战略正契合以下三大趋势:
◎算力外延:移动端算力增长趋缓,向边缘与车载场景扩展成为新的增长赛道。高通在汽车与IoT市场的投入,使其能率先在智能网联与AI边缘部署解决方案。
◎连接融合:5G与Wi-Fi6/6E技术正在跨界融合,从智能手机延伸到工业、医疗与智慧城市。高通一体化的RF前端与数字基带方案,为其赢得了多个垂直行业客户。
◎软件与生态:硬件设备的增长红利减弱,围绕芯片的软硬协同与生态闭环成为竞争核心。高通通过开放平台、开发者支持与云端服务,将硬件优势转化为生态壁垒。
三星、联发科、英伟达等对手在特定领域的突飞猛进,以及中国本土厂商在中低端市场的快速追赶,可能压缩高通市场份额与盈利空间。
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仍受制于少数代工厂与原材料企业,外加中美技术博弈下的出口管制,都对高通的跨国布局构成不确定性。
高通长期以来的专利许可模式,已引发多地监管机构的关注与诉讼,未来若遭遇更严监管,可能影响QTL业务的可持续收益。
◎高通Q3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和25%,核心业绩稳健向好;
◎QCT业务借助汽车与物联网板块的高速增长,实现更高盈利率;
◎QTL许可收入虽增速放缓,但高毛利率发挥稳定现金流作用;
◎多元化战略契合行业趋势,但需警惕竞争加剧与监管环境变化的挑战。
小结
高通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在多元化布局的驱动下,实现了稳健增长。QCT业务通过拓展汽车与IoT市场,提升了整体营收与盈利质量;QTL业务则依托高利润率的许可收入,为公司提供了持续的现金流支持。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地缘政治风险,如何在“AI + 5G”新赛道中保持技术领先与合规弹性,将成为高通下阶段发展的关键。
原文标题 : 高通2025年二季度财报解析:净利润同比增长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