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区域多边金融货币合作呈现四大趋势

新华丝路

23小时前

越南投资发展银行、越南工商银行、三菱日联银行、韩国爱恩银行、北京银行及亚洲金融协会等6家单位正式加入BRBR,标志着BRBR在(10+3)区域合作机制下的金融伙伴网络进一步扩容,为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多边金融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7月末,以“跨境金融服务支持服务中国—东盟区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中国—东盟金融交流会在广西南宁举办。会上,“一带一路”银行间合作机制(BRBR)举行普惠金融工作组组长任命仪式及BRBR新成员加入仪式。正式聘任泰国盘谷银行为BRBR普惠金融工作组外方组长单位。越南投资发展银行、越南工商银行、三菱日联银行、韩国爱恩银行、北京银行及亚洲金融协会等6家单位正式加入BRBR,标志着BRBR在(10+3)区域合作机制下的金融伙伴网络进一步扩容,为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多边金融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多位专家学者认为,此次金融交流会释放跨境多边金融合作的四大信号。

信号一:跨境多边金融货币合作加速深化

与会代表普遍认同加速本币结算的重要性。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表示,中国和东盟经济互补性强,中国高度重视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为东盟等伙伴提供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服务。下一步将深化双边货币金融合作,稳步推进央行间双边本币合作,搭建更加高效的区域性支付清算网络,不断满足市场主体在贸易投资中使用本币的需求。

老挝中央银行副行长苏里斯・萨姆努冯认为,从促进跨境金融合作、推动经济稳定发展的角度,应扩大央行间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推动以本币结算的贸易和投资活动。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额突破3万亿元,体现政策推动下本币合作成果显著。

工商银行副行长张伟武表示,将聚焦深化本币合作,积极发挥中国—东盟跨境人民币业务中心以及新加坡、泰国、老挝人民币清算行的作用,持续丰富人民币对东盟货币的挂牌币种,推动人民币对东盟货币的直接交易,不断助力服务双边本币结算和金融合作。

信号二:机制平台持续完善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增越南投资发展银行、三菱日联银行等成员单位,标志着BRBR在(10+3)区域合作机制下的金融伙伴网络进一步扩容,为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多边金融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泰国盘谷银行代表表示,跨境多边金融合作机制通过普惠金融工作组将推动区域性小微金融服务标准化、互认机制落地。”

老挝中央银行副行长苏里斯・萨姆努冯表示,应加快推动跨境支付系统提质升级,实现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交易的无缝对接。

笔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学者表示,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无疑是下一阶段跨境多边金融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伟武指出,我们建议继续深化成员机构在投融资项目合作、AI数字化转型、绿色金融、风险治理、债务资本市场、本币结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探索新设工作组。”

信号三:跨境金融能力建设全面启动

此次会议设置货币国际化、本币合作、数字普惠、绿色金融等8个专题课程,旨在打造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与学术界之间的系统交流机制。相关专题课程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日本瑞穗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权威专家和资深学者主讲,汇聚了来自监管机构、市场前沿和学术领域的顶尖智慧,兼顾政策性、实操性与前瞻性。

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钟学思认为,从课程设置及培训方向来看,跨境金融的能力建设核心是形成跨国金融、货币合作经验共享机制,在促进体制机制全面落地并形成共识的同时,强化科学的监管和经验共享,推动政策与实操并重。”

老挝中央银行副行长苏里斯・萨姆努冯表示,协调金融监管政策,并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营造安全、透明、高效的金融环境,是跨境多边金融合作的关键环节。

信号四:务实对接持续深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廖品琥介绍,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区,具有“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优势,是国家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也是中国—东盟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区域。广西正在加快推进跨境投融资及结算等便利化,深入推动中马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中国—东盟金融城等建设,实施贸易外汇收支等一批便利化试点政策;积极抢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遇,充分发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等重大机遇,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等重大开放发展平台,为广西和东盟国家开放合作注入新动能。

张伟武表示,跨境金融在沿边沿海省份具有独特地域优势,工商银行将持续发挥广西优势,聚焦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等重大战略,支持广西分行和东盟机构发挥排头兵作用,加强在本地授信、联合融资等方面的协同联动,助力形成“通道+经贸+产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丁志杰表示,应提升金融机构跨境金融服务水平,鼓励沿线金融机构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效能,创新多元化的融资工具,提供更多特色化、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

老挝央行副行长苏里斯・萨姆努冯建议,为了实现中国—东盟区域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互联互通,通过构建有韧性的、融合性强的金融体系,更好地支持跨境贸易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何丰伦)

越南投资发展银行、越南工商银行、三菱日联银行、韩国爱恩银行、北京银行及亚洲金融协会等6家单位正式加入BRBR,标志着BRBR在(10+3)区域合作机制下的金融伙伴网络进一步扩容,为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多边金融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7月末,以“跨境金融服务支持服务中国—东盟区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中国—东盟金融交流会在广西南宁举办。会上,“一带一路”银行间合作机制(BRBR)举行普惠金融工作组组长任命仪式及BRBR新成员加入仪式。正式聘任泰国盘谷银行为BRBR普惠金融工作组外方组长单位。越南投资发展银行、越南工商银行、三菱日联银行、韩国爱恩银行、北京银行及亚洲金融协会等6家单位正式加入BRBR,标志着BRBR在(10+3)区域合作机制下的金融伙伴网络进一步扩容,为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多边金融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多位专家学者认为,此次金融交流会释放跨境多边金融合作的四大信号。

信号一:跨境多边金融货币合作加速深化

与会代表普遍认同加速本币结算的重要性。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表示,中国和东盟经济互补性强,中国高度重视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为东盟等伙伴提供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服务。下一步将深化双边货币金融合作,稳步推进央行间双边本币合作,搭建更加高效的区域性支付清算网络,不断满足市场主体在贸易投资中使用本币的需求。

老挝中央银行副行长苏里斯・萨姆努冯认为,从促进跨境金融合作、推动经济稳定发展的角度,应扩大央行间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推动以本币结算的贸易和投资活动。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额突破3万亿元,体现政策推动下本币合作成果显著。

工商银行副行长张伟武表示,将聚焦深化本币合作,积极发挥中国—东盟跨境人民币业务中心以及新加坡、泰国、老挝人民币清算行的作用,持续丰富人民币对东盟货币的挂牌币种,推动人民币对东盟货币的直接交易,不断助力服务双边本币结算和金融合作。

信号二:机制平台持续完善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增越南投资发展银行、三菱日联银行等成员单位,标志着BRBR在(10+3)区域合作机制下的金融伙伴网络进一步扩容,为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多边金融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泰国盘谷银行代表表示,跨境多边金融合作机制通过普惠金融工作组将推动区域性小微金融服务标准化、互认机制落地。”

老挝中央银行副行长苏里斯・萨姆努冯表示,应加快推动跨境支付系统提质升级,实现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交易的无缝对接。

笔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学者表示,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无疑是下一阶段跨境多边金融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伟武指出,我们建议继续深化成员机构在投融资项目合作、AI数字化转型、绿色金融、风险治理、债务资本市场、本币结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探索新设工作组。”

信号三:跨境金融能力建设全面启动

此次会议设置货币国际化、本币合作、数字普惠、绿色金融等8个专题课程,旨在打造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与学术界之间的系统交流机制。相关专题课程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日本瑞穗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权威专家和资深学者主讲,汇聚了来自监管机构、市场前沿和学术领域的顶尖智慧,兼顾政策性、实操性与前瞻性。

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钟学思认为,从课程设置及培训方向来看,跨境金融的能力建设核心是形成跨国金融、货币合作经验共享机制,在促进体制机制全面落地并形成共识的同时,强化科学的监管和经验共享,推动政策与实操并重。”

老挝中央银行副行长苏里斯・萨姆努冯表示,协调金融监管政策,并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营造安全、透明、高效的金融环境,是跨境多边金融合作的关键环节。

信号四:务实对接持续深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廖品琥介绍,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区,具有“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优势,是国家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也是中国—东盟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区域。广西正在加快推进跨境投融资及结算等便利化,深入推动中马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中国—东盟金融城等建设,实施贸易外汇收支等一批便利化试点政策;积极抢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遇,充分发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等重大机遇,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等重大开放发展平台,为广西和东盟国家开放合作注入新动能。

张伟武表示,跨境金融在沿边沿海省份具有独特地域优势,工商银行将持续发挥广西优势,聚焦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等重大战略,支持广西分行和东盟机构发挥排头兵作用,加强在本地授信、联合融资等方面的协同联动,助力形成“通道+经贸+产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丁志杰表示,应提升金融机构跨境金融服务水平,鼓励沿线金融机构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效能,创新多元化的融资工具,提供更多特色化、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

老挝央行副行长苏里斯・萨姆努冯建议,为了实现中国—东盟区域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互联互通,通过构建有韧性的、融合性强的金融体系,更好地支持跨境贸易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何丰伦)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