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A十字路口:用户失声后的价值回归

市值水晶,银杏科技

1天前

江艳的使命不仅是拯救一个品牌的增速,更是为安踏集团验证一个命题:在利润喧嚣之上,用户价值才是商业最坚韧的基石。

“十年前买FILA是品味,现在买是冤种”——社交媒体上的吐槽,揭开了FILA光鲜利润背后日渐扩大的用户裂隙。2025年初,执掌FILA十六载的姚伟雄卸任,江艳接棒。这纸人事变动的真正重量,在于它能否唤醒一个被利润指标裹挟已久的品牌,重拾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感知。

图片

FILA曾精准踩中中产阶层对运动时尚的渴求。全直营门店深入核心商圈,统一的服务体验与视觉形象,使其成为“运动奢侈品”的代名词。直营模式减少中间环节,不仅将高达70%的毛利率牢牢攥在集团手中,更让品牌拥有了直接对话高净值用户、敏捷响应需求的宝贵通道。 十年间,FILA从年亏千万跃升为年赚60亿的利润巨兽,将安踏集团毛利率拉升至令耐克、阿迪达斯也难以企及的60%区间,堪称教科书级的品牌重生。

然而,当规模与利润成为唯一指挥棒,用户的声音逐渐在报表中湮没。曾经以设计感征服市场的FILA,爆款难觅。社交媒体上,“款式万年不变”、“价格年年攀升”的抱怨不绝于耳。在定价策略上,FILA更是显露出“竭泽而渔”的功利倾向。当品牌光环难以支撑持续涨价时,用户忠诚度便如流沙般悄然瓦解。

市场的反馈冰冷而直接:2022年FILA营收首现下滑(-1.4%),利润暴跌19.4%。2024年增速勉强维持在6%,远落后于集团其他品牌50%的高增长。其营收贡献从巅峰时的近50%萎缩至不足40%。安踏集团市值从5000亿高点腰斩至不足3000亿,正是市场对FILA增长引擎失速的严厉投票。

图片

江艳的上任,是FILA向“用户本位”艰难转身的关键信号。 她的履历显露希望——曾带领安踏儿童(ANTA KIDS)和FILA FUSION以差异化定位与年轻群体深度连接。其广告公司背景带来的敏锐用户洞察力,恰是当下FILA最稀缺的基因。

变革的初步尝试聚焦于“专业”与“时尚”的再平衡。2025年,FILA重拾体育基因,以网球系列为突破口,打出“网球老钱风”美学概念,试图在专业运动场景中重植品牌深度。签约实力球员、高频亮相顶级赛事,让专业背书重新成为品牌价值的基石。江艳需要证明,FILA不仅能办秀,更能真正服务于运动场上的精准需求。

但真正的考验远未结束:

1. 价格信任如何修复? 用户对溢价的忍耐已近极限。在专业性与设计感提升的同时,价格体系能否体现诚意,而非继续“收割”?

2. 创新如何持续造血? 一个“老爹鞋”无法支撑十年。能否建立系统化、前瞻性的产品创新机制,让“眼前一亮”成为常态?

3. 直营渠道如何焕新?2000家门店如何从“利润堡垒”进化为“体验中心”?数字化触点与社群运营能否激活存量用户?

安踏集团需要更大的战略耐心。其多品牌帝国(迪桑特、可隆、亚玛芬旗下品牌乃至传闻中的狼爪)的协同效应,本应缓解对FILA单一利润源的焦虑。对“狼爪”等新猎物的追逐,若仍延续对FILA式的短期利润渴求,只会重蹈覆辙。 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中强调的“利润之上的追求”——为用户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才是破解困局的终极密码。

图片

FILA的困境是商业世界的经典寓言:当企业沉醉于榨取“品牌溢价”的快感时,常常遗忘了溢价的本源——持续为用户提供超越期待的价值。江艳的使命不仅是拯救一个品牌的增速,更是为安踏集团验证一个命题:在利润喧嚣之上,用户价值才是商业最坚韧的基石。 网球场的优雅挥拍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比赛在于FILA能否在用户心中,赢回那失落已久的“非你不可”。

江艳的使命不仅是拯救一个品牌的增速,更是为安踏集团验证一个命题:在利润喧嚣之上,用户价值才是商业最坚韧的基石。

“十年前买FILA是品味,现在买是冤种”——社交媒体上的吐槽,揭开了FILA光鲜利润背后日渐扩大的用户裂隙。2025年初,执掌FILA十六载的姚伟雄卸任,江艳接棒。这纸人事变动的真正重量,在于它能否唤醒一个被利润指标裹挟已久的品牌,重拾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感知。

图片

FILA曾精准踩中中产阶层对运动时尚的渴求。全直营门店深入核心商圈,统一的服务体验与视觉形象,使其成为“运动奢侈品”的代名词。直营模式减少中间环节,不仅将高达70%的毛利率牢牢攥在集团手中,更让品牌拥有了直接对话高净值用户、敏捷响应需求的宝贵通道。 十年间,FILA从年亏千万跃升为年赚60亿的利润巨兽,将安踏集团毛利率拉升至令耐克、阿迪达斯也难以企及的60%区间,堪称教科书级的品牌重生。

然而,当规模与利润成为唯一指挥棒,用户的声音逐渐在报表中湮没。曾经以设计感征服市场的FILA,爆款难觅。社交媒体上,“款式万年不变”、“价格年年攀升”的抱怨不绝于耳。在定价策略上,FILA更是显露出“竭泽而渔”的功利倾向。当品牌光环难以支撑持续涨价时,用户忠诚度便如流沙般悄然瓦解。

市场的反馈冰冷而直接:2022年FILA营收首现下滑(-1.4%),利润暴跌19.4%。2024年增速勉强维持在6%,远落后于集团其他品牌50%的高增长。其营收贡献从巅峰时的近50%萎缩至不足40%。安踏集团市值从5000亿高点腰斩至不足3000亿,正是市场对FILA增长引擎失速的严厉投票。

图片

江艳的上任,是FILA向“用户本位”艰难转身的关键信号。 她的履历显露希望——曾带领安踏儿童(ANTA KIDS)和FILA FUSION以差异化定位与年轻群体深度连接。其广告公司背景带来的敏锐用户洞察力,恰是当下FILA最稀缺的基因。

变革的初步尝试聚焦于“专业”与“时尚”的再平衡。2025年,FILA重拾体育基因,以网球系列为突破口,打出“网球老钱风”美学概念,试图在专业运动场景中重植品牌深度。签约实力球员、高频亮相顶级赛事,让专业背书重新成为品牌价值的基石。江艳需要证明,FILA不仅能办秀,更能真正服务于运动场上的精准需求。

但真正的考验远未结束:

1. 价格信任如何修复? 用户对溢价的忍耐已近极限。在专业性与设计感提升的同时,价格体系能否体现诚意,而非继续“收割”?

2. 创新如何持续造血? 一个“老爹鞋”无法支撑十年。能否建立系统化、前瞻性的产品创新机制,让“眼前一亮”成为常态?

3. 直营渠道如何焕新?2000家门店如何从“利润堡垒”进化为“体验中心”?数字化触点与社群运营能否激活存量用户?

安踏集团需要更大的战略耐心。其多品牌帝国(迪桑特、可隆、亚玛芬旗下品牌乃至传闻中的狼爪)的协同效应,本应缓解对FILA单一利润源的焦虑。对“狼爪”等新猎物的追逐,若仍延续对FILA式的短期利润渴求,只会重蹈覆辙。 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中强调的“利润之上的追求”——为用户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才是破解困局的终极密码。

图片

FILA的困境是商业世界的经典寓言:当企业沉醉于榨取“品牌溢价”的快感时,常常遗忘了溢价的本源——持续为用户提供超越期待的价值。江艳的使命不仅是拯救一个品牌的增速,更是为安踏集团验证一个命题:在利润喧嚣之上,用户价值才是商业最坚韧的基石。 网球场的优雅挥拍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比赛在于FILA能否在用户心中,赢回那失落已久的“非你不可”。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