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盯着医药了!这类基金,成为基民赚钱新战场

市场资讯

1天前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在528只主动量化基金(包括指数增强)中,近1年有242只基金回报超30%,接近半数;更有76只基金回报率超50%。

来源:金石杂谈

今年以来,中国资产爆发,但是由于大A经常急涨急跌,普通散户其实并不容易赚钱。相较于捕捉个股的涨跌节奏,买到一只好的基金,反而更容易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回顾今年以来的基金表现,医药基金成为资本市场“最靓的仔”,多只基金实现翻倍。在偏股基金中,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涨幅125%居于首位。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主动量化基金的表现也是不遑多让,有一大批主动量化基金跑出了亮眼业绩在此背景下,截至今年6月末,公募量化基金合计规模攀升至7774亿元,且今年以来呈逐季增长态势。

主动量化基金成“赚钱新战场”

Wind数据显示,截至84日,在528只主动量化基金(包括指数增强)中,1年有242只基金回报超30%,接近半数;更有76只基金回报率超50%

其中,诺安多策略近1年回报125%,汇安成长优选也实现翻倍位列第二,此外,中欧小盘成长、信澳星亮智选、广发量化多因子、银华专属专精特新量化优选、信澳星煜智选等涨幅超80%

把时间缩短到今年以来,收益率超30%的主动量化基金也比比皆是,诺安再度斩获冠军,汇安第二,中欧小盘成长、信澳星亮智选、广发量化多因子分列三四五名。

图:主动量化基金今年以来回报

下面,金石杂谈简单介绍下,这5只绩优量化基金的基本情况。

01 诺安多策略

主打微盘策略,持仓几乎都是微盘股,基金经理换了好几波,每位经理的业绩基本都实现了较好的正收益。不过,这只基金在2024年初也遭遇了大幅回撤。

目前,公司有两位基金经理,一是王海畅,除了诺安多策略,其他曾经管理和在管的基金任职回报都是负收益,可以说凭借一只基实现翻盘的典范;另一位基金经理孔宪政,几乎同样如此,其他产品也有正收益,不过收益有限。

02 汇安成长优选

由基金经理单柏霖管理,近1年收益超50%,但近三年依然亏损近10%,前些年业绩着实有点惨烈。该基金主打成长性风格,聚焦AI赛道,尤其CPOPCB为代表的AI算力。可谓是基本面+赛道+量化选股的典范。不过,单柏霖管理管理的汇安趋势动力任职亏损依旧高达30%

03 中欧小盘成长

看名字也知道聚焦小盘、成长因子,公司通过量化选股聚焦量化、小盘、盈利、低波等因子,近1年盈利89%,近三年收益也超40%。公司的基金经理钱亚婷聚焦被动指数基金,汤旻玮则是新人目前仅管这一只产品。

04 信澳星亮智选

这不是一只传统的主动量化基金,而是聚焦“指数+“策略,基金经理认为,指数+“策略更加重视对基准的分析和偏离。该基金通过量化打分入选,量化打分逻辑从基本面价值出发,综合考虑个股的估值、质量、成长性和当前交易特征等多方面信息。基金经理冯玺祥业绩抗打,近1年收益超50%

05 广发量化多因子

这只基金对标国证2000指数,聚焦中小盘赛道,运用量化多因子模型进行选股,基于模型构建投资组合,实现风险分散,同时优化组合的预期收益。该基金业绩表现比较突出,近一年收益达83.66%基金经理易威和李育鑫都是科班出身,对于传统量化、机器学习、程序化交易等都很熟悉。

图:广发量化多因子历史表现

主动量化基金为何业绩这么牛?

因为金石杂谈关注广发量化多因子很久了,所以本文就以这只基金为例进行简单分析。

一是产品定位中小盘风格。2024年“9·24”行情以来,小盘股持续爆发,Wind小盘指数实现涨幅翻倍。而拉长时间来看,小盘风格虽然阶段性有调整,但整体趋势仍然向上。

二是“多因子+AI赋能”,持续创造超额收益。虽然广发量化多因子聚焦中小盘股,但是其采取的多因子模型和风控管理体系,保证了超额收益的稳定性。

首先,广发量化多因子的风格更趋于均衡,两套模型综合使用,能够应对不同市场波动。申万宏源研究部统计,广发量化多因子在不同市场情况下表现都很理想,仅在小盘风格占优时表现相对略弱,这也说明其持仓标的不止聚焦小盘,还有大盘和成长。

图:广发量化多因子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分位数

其次,广发量化多因子模型有着完善的投资框架,从因子开发到因子提纯再到因子组合,通过挖掘因子并赋能相应权重,力争获取超额收益。在传统因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算法的应用,一方面可以规避持股或赛道集中的风险,另一方面则可以综合估值、基本面、低波、盈利等综合因素进行选股,保证收益的稳定性。

三是优质量化团队的加持。前面提到,广发量化多因子基金目前有两位基金经理——易威和李育鑫,均是科班出身,且业绩优秀。

金石杂谈查询发现,易威是应用统计学硕士,科班出身,一直从事量化,管理的广发量化多因子和东财大数据精选,任职以来的年化回报率分别为22.41%10.22%得益于此,他管理的四只产品合计规模一个季度增加了近50%10.98亿。

图:易威在管产品情况

李育鑫是统计学博士,也是科班出身,熟悉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是团队里的“技术担当”。目前,他独立管理的指增策略——广发上证科创板100增强策略ETF,任职回报也高达63%。靓丽的业绩之下,其管理规模一个季度增了2倍至13.37亿。

图:李育鑫在管产品情况

据悉,两人所在的广发基金量化投资部,长期把大量精力放在因子库的扩充及迭代上。该团队由赵杰率领,以经典的量化投资策略为基础,自主搭建量化投研一体化平台,持续迭代技术策略,并重点提供工具化、底仓型的量化产品。

四是个股持仓层面。通过广发量化多因子的持仓还能看出,其之所以远远跑赢基准,还有几个特点值得关注。

1)换手率较高,这充分展现了量化的特点,果断进果断出,不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

2)从二季度的组合持仓来看,有不少是AI算力、AI应用相关的“专精特新小巨人”,近期股价再度走高。

图:广发量化多因子2025Q2前十大重仓股

3)持仓极为分散,单只股票占比都低于1%,较好地控制了单一股票集中带来的风险;同时,持仓板块也较为分散,可以避免单一赛道调整带来的业绩回撤。

图:广发量化多因子2025Q2行业配置

最后,金石杂谈想说的是,在所谓的牛市中,由于行情变化太快,急涨急跌频频发生,普通股民未必能真正赚到钱,但是守在基金中或许会有惊喜。当然了,前提是筛选一只好的基金。

和股市一样,基金也会有调整风险,所以,金石杂谈建议大家,在选择购买基金时候,一方面要选择低买或者是定投,而不要盲目追高;二是选择自己看好的方向,保守的话尽量选择持仓分散的优质基金。

比如像广发量化多因子(005225这种“多因子+AI赋能”选股、有优秀基金经理和团队加持的主动量化基金,通过扎根中小盘、分散选股、果断换手的方式,能够在捕捉机遇的同时较好控制回撤,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在528只主动量化基金(包括指数增强)中,近1年有242只基金回报超30%,接近半数;更有76只基金回报率超50%。

来源:金石杂谈

今年以来,中国资产爆发,但是由于大A经常急涨急跌,普通散户其实并不容易赚钱。相较于捕捉个股的涨跌节奏,买到一只好的基金,反而更容易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回顾今年以来的基金表现,医药基金成为资本市场“最靓的仔”,多只基金实现翻倍。在偏股基金中,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涨幅125%居于首位。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主动量化基金的表现也是不遑多让,有一大批主动量化基金跑出了亮眼业绩在此背景下,截至今年6月末,公募量化基金合计规模攀升至7774亿元,且今年以来呈逐季增长态势。

主动量化基金成“赚钱新战场”

Wind数据显示,截至84日,在528只主动量化基金(包括指数增强)中,1年有242只基金回报超30%,接近半数;更有76只基金回报率超50%

其中,诺安多策略近1年回报125%,汇安成长优选也实现翻倍位列第二,此外,中欧小盘成长、信澳星亮智选、广发量化多因子、银华专属专精特新量化优选、信澳星煜智选等涨幅超80%

把时间缩短到今年以来,收益率超30%的主动量化基金也比比皆是,诺安再度斩获冠军,汇安第二,中欧小盘成长、信澳星亮智选、广发量化多因子分列三四五名。

图:主动量化基金今年以来回报

下面,金石杂谈简单介绍下,这5只绩优量化基金的基本情况。

01 诺安多策略

主打微盘策略,持仓几乎都是微盘股,基金经理换了好几波,每位经理的业绩基本都实现了较好的正收益。不过,这只基金在2024年初也遭遇了大幅回撤。

目前,公司有两位基金经理,一是王海畅,除了诺安多策略,其他曾经管理和在管的基金任职回报都是负收益,可以说凭借一只基实现翻盘的典范;另一位基金经理孔宪政,几乎同样如此,其他产品也有正收益,不过收益有限。

02 汇安成长优选

由基金经理单柏霖管理,近1年收益超50%,但近三年依然亏损近10%,前些年业绩着实有点惨烈。该基金主打成长性风格,聚焦AI赛道,尤其CPOPCB为代表的AI算力。可谓是基本面+赛道+量化选股的典范。不过,单柏霖管理管理的汇安趋势动力任职亏损依旧高达30%

03 中欧小盘成长

看名字也知道聚焦小盘、成长因子,公司通过量化选股聚焦量化、小盘、盈利、低波等因子,近1年盈利89%,近三年收益也超40%。公司的基金经理钱亚婷聚焦被动指数基金,汤旻玮则是新人目前仅管这一只产品。

04 信澳星亮智选

这不是一只传统的主动量化基金,而是聚焦“指数+“策略,基金经理认为,指数+“策略更加重视对基准的分析和偏离。该基金通过量化打分入选,量化打分逻辑从基本面价值出发,综合考虑个股的估值、质量、成长性和当前交易特征等多方面信息。基金经理冯玺祥业绩抗打,近1年收益超50%

05 广发量化多因子

这只基金对标国证2000指数,聚焦中小盘赛道,运用量化多因子模型进行选股,基于模型构建投资组合,实现风险分散,同时优化组合的预期收益。该基金业绩表现比较突出,近一年收益达83.66%基金经理易威和李育鑫都是科班出身,对于传统量化、机器学习、程序化交易等都很熟悉。

图:广发量化多因子历史表现

主动量化基金为何业绩这么牛?

因为金石杂谈关注广发量化多因子很久了,所以本文就以这只基金为例进行简单分析。

一是产品定位中小盘风格。2024年“9·24”行情以来,小盘股持续爆发,Wind小盘指数实现涨幅翻倍。而拉长时间来看,小盘风格虽然阶段性有调整,但整体趋势仍然向上。

二是“多因子+AI赋能”,持续创造超额收益。虽然广发量化多因子聚焦中小盘股,但是其采取的多因子模型和风控管理体系,保证了超额收益的稳定性。

首先,广发量化多因子的风格更趋于均衡,两套模型综合使用,能够应对不同市场波动。申万宏源研究部统计,广发量化多因子在不同市场情况下表现都很理想,仅在小盘风格占优时表现相对略弱,这也说明其持仓标的不止聚焦小盘,还有大盘和成长。

图:广发量化多因子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分位数

其次,广发量化多因子模型有着完善的投资框架,从因子开发到因子提纯再到因子组合,通过挖掘因子并赋能相应权重,力争获取超额收益。在传统因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算法的应用,一方面可以规避持股或赛道集中的风险,另一方面则可以综合估值、基本面、低波、盈利等综合因素进行选股,保证收益的稳定性。

三是优质量化团队的加持。前面提到,广发量化多因子基金目前有两位基金经理——易威和李育鑫,均是科班出身,且业绩优秀。

金石杂谈查询发现,易威是应用统计学硕士,科班出身,一直从事量化,管理的广发量化多因子和东财大数据精选,任职以来的年化回报率分别为22.41%10.22%得益于此,他管理的四只产品合计规模一个季度增加了近50%10.98亿。

图:易威在管产品情况

李育鑫是统计学博士,也是科班出身,熟悉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是团队里的“技术担当”。目前,他独立管理的指增策略——广发上证科创板100增强策略ETF,任职回报也高达63%。靓丽的业绩之下,其管理规模一个季度增了2倍至13.37亿。

图:李育鑫在管产品情况

据悉,两人所在的广发基金量化投资部,长期把大量精力放在因子库的扩充及迭代上。该团队由赵杰率领,以经典的量化投资策略为基础,自主搭建量化投研一体化平台,持续迭代技术策略,并重点提供工具化、底仓型的量化产品。

四是个股持仓层面。通过广发量化多因子的持仓还能看出,其之所以远远跑赢基准,还有几个特点值得关注。

1)换手率较高,这充分展现了量化的特点,果断进果断出,不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

2)从二季度的组合持仓来看,有不少是AI算力、AI应用相关的“专精特新小巨人”,近期股价再度走高。

图:广发量化多因子2025Q2前十大重仓股

3)持仓极为分散,单只股票占比都低于1%,较好地控制了单一股票集中带来的风险;同时,持仓板块也较为分散,可以避免单一赛道调整带来的业绩回撤。

图:广发量化多因子2025Q2行业配置

最后,金石杂谈想说的是,在所谓的牛市中,由于行情变化太快,急涨急跌频频发生,普通股民未必能真正赚到钱,但是守在基金中或许会有惊喜。当然了,前提是筛选一只好的基金。

和股市一样,基金也会有调整风险,所以,金石杂谈建议大家,在选择购买基金时候,一方面要选择低买或者是定投,而不要盲目追高;二是选择自己看好的方向,保守的话尽量选择持仓分散的优质基金。

比如像广发量化多因子(005225这种“多因子+AI赋能”选股、有优秀基金经理和团队加持的主动量化基金,通过扎根中小盘、分散选股、果断换手的方式,能够在捕捉机遇的同时较好控制回撤,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