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述评之六

新华社

11小时前

会议提出“落实好惠民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释放出持续强化民生保障、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的鲜明信号。...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相关决策部署,以一系列务实举措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弱项,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新华财经北京8月6日电(记者姜琳)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要求“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落实好惠民政策”“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

经济发展越是承压前行,民生工作越要抓紧抓好。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实绩实效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定能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近日,2025年暑期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的首场招聘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160余家用人单位带来近2600个岗位,吸引了众多毕业生前来咨询了解、投递简历。

据介绍,今年年底前,北京市还将陆续开展实名帮扶、就业权益护航等一系列青年就业服务活动。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我国持续加大稳就业促增收力度。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当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总量压力依然不小。

2025届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其中多数已进入就业市场,也还有部分未落实工作。此外,今年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需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还要保障相当数量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

着眼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扩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提高相关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扩大社会保险补贴范围……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提出7方面政策举措,进一步“加码”稳就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长崔鹏程表示,下一步将聚焦助力稳岗扩岗、加大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增强技能培训针对性、提升就业公共服务水平等四方面发力稳就业。

“各地要协同配合,切实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李长安说。

持续强化基本民生保障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会议提出“落实好惠民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释放出持续强化民生保障、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的鲜明信号。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相关决策部署,以一系列务实举措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弱项,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推动收入增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总体水平再涨2%,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二者共惠及3.3亿左右老年人。上半年,已有四川、广东等八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提升医疗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5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同时加强医疗救助,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相关补助资金5522亿元。

呵护“一老一小”——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按照每孩每年3600元的标准直接向群众发放,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

救助困难群众——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6.8亿元,支持地方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工作。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副司长葛志昊表示,下一步将紧盯老百姓急难愁盼,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安排的“民生含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力以赴筑牢安全防线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8月5日8时,广东将水利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广东惠州、东莞、肇庆等市部分区域发生水浸,当地消防救援人员紧急出动,转移被困群众。

安全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会议强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全力做好防汛应急抢险救灾”……一系列重要部署织密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与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主持防汛专题会商,调度部署重点省份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3.5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重点支持九省份开展灾害应急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救助。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安排2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北京严重洪涝灾害灾后应急恢复。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阶段,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更加周密细致落实好各项应对措施,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保障能源和粮食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和社会稳定大局。对此,会议明确要求,“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保障迎峰度夏期间能源电力供应”。

近期各地气温攀升,能源保供工作进入迎峰度夏关键期。

“下一步将指导各地做好电煤产运需衔接和发电用气协调,同时积极开展跨省跨区电力调度,紧盯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第一时间组织电力企业开展应急处置和抢修复电工作,保障民生及重点用户用能。”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蒋毅表示。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会议提出“落实好惠民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释放出持续强化民生保障、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的鲜明信号。...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相关决策部署,以一系列务实举措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弱项,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新华财经北京8月6日电(记者姜琳)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要求“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落实好惠民政策”“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

经济发展越是承压前行,民生工作越要抓紧抓好。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实绩实效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定能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近日,2025年暑期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的首场招聘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160余家用人单位带来近2600个岗位,吸引了众多毕业生前来咨询了解、投递简历。

据介绍,今年年底前,北京市还将陆续开展实名帮扶、就业权益护航等一系列青年就业服务活动。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我国持续加大稳就业促增收力度。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当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总量压力依然不小。

2025届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其中多数已进入就业市场,也还有部分未落实工作。此外,今年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需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还要保障相当数量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

着眼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扩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提高相关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扩大社会保险补贴范围……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提出7方面政策举措,进一步“加码”稳就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长崔鹏程表示,下一步将聚焦助力稳岗扩岗、加大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增强技能培训针对性、提升就业公共服务水平等四方面发力稳就业。

“各地要协同配合,切实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李长安说。

持续强化基本民生保障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会议提出“落实好惠民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释放出持续强化民生保障、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的鲜明信号。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相关决策部署,以一系列务实举措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弱项,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推动收入增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总体水平再涨2%,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二者共惠及3.3亿左右老年人。上半年,已有四川、广东等八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提升医疗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5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同时加强医疗救助,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相关补助资金5522亿元。

呵护“一老一小”——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按照每孩每年3600元的标准直接向群众发放,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

救助困难群众——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6.8亿元,支持地方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工作。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副司长葛志昊表示,下一步将紧盯老百姓急难愁盼,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安排的“民生含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力以赴筑牢安全防线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8月5日8时,广东将水利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广东惠州、东莞、肇庆等市部分区域发生水浸,当地消防救援人员紧急出动,转移被困群众。

安全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会议强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全力做好防汛应急抢险救灾”……一系列重要部署织密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与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主持防汛专题会商,调度部署重点省份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3.5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重点支持九省份开展灾害应急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救助。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安排2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北京严重洪涝灾害灾后应急恢复。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阶段,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更加周密细致落实好各项应对措施,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保障能源和粮食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和社会稳定大局。对此,会议明确要求,“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保障迎峰度夏期间能源电力供应”。

近期各地气温攀升,能源保供工作进入迎峰度夏关键期。

“下一步将指导各地做好电煤产运需衔接和发电用气协调,同时积极开展跨省跨区电力调度,紧盯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第一时间组织电力企业开展应急处置和抢修复电工作,保障民生及重点用户用能。”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蒋毅表示。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