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转型政策驱动 绿电绿证溢价有望提升

智通财经

8小时前

智通财经APP获悉,浙商证券发布研报称,当前我国绿证市场全体系已经基本建设完成。

智通财经APP获悉,浙商证券发布研报称,当前我国绿证市场全体系已经基本建设完成。后续绿证供给的弹性在于绿证核发覆盖率进一步提升,供给上升空间有限。需求端,省级政府考虑能耗双控考核、可再生能源消纳考核的压力,会将目标分解至省内企业,促使企业购买绿证;可持续报告披露制度日益完善、海外绿色贸易壁垒落地临近两大因素也提高了绿证的需求。综合来看,绿证供需差收敛,过剩压力缓解,价格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海外绿色贸易壁垒认可度上,绿电直连>绿电交易>证电分离,有望推进绿电直连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浙商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我国绿证体制机制建设基本完善

2023年后,相关政策连续出台,我国绿证机制建设显著加速。在顶层设计上,《能源法》中明确,国家通过实施绿证等制度建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确立了绿证的法律地位。绿证市场基础制度/核心制度/交易制度不断完善,与碳市场等体系的衔接也逐步落实,形成了“1+3+N”制度体系。在基础设施上,对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已经基本实现了建档立卡全覆盖;2024年全国核发绿证47.34亿个, 同比增长28.36倍,交易量交易4.46亿个,同比增长3.64倍。

展望后市,绿证供需差收敛,价格有望进一步提升

供给端,2024年全国核发绿证47.34亿个, 但其中补发2023年度及以前电量对应绿证29.01亿个,今年发放绿证数量将有所减少。展望供给边际变化情况,除了每年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外,主要上升空间在于绿证核发覆盖率的提升。根据我们的计算,从电源装机量口径,绿证建档立卡覆盖率达75.69%。未覆盖的装机主要是分布式光伏与分散风电,进一步覆盖带来的弹性空间有限。

需求则受到多重因素的驱动

首先是能耗双控考核,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各省为满足能耗双控考核目标,将推动用能企业购买绿证降低能耗水平。根据我们的测算,浙江/河南/青海/广东/陕西/海南或考核压力较大。其次是可再生能源消纳考核,今年绿证被纳入消纳考核体系,重点行业消纳完全按照绿证计算。按照钢铁/多晶硅/水泥行业绿电消纳绿25%、数据中心绿电消纳率80%计算,所需绿证达到约3亿个,已经占当前绿证交额的三分之二左右。此外,随着国内可持续信息披露推持续进、海外绿色贸易壁垒落地临近,这两大因素也将释放绿证需求。

贸易认可度绿电直连>绿电交易>证电分离,开启直连新模式

在关注的海外主要绿色贸易壁垒中,欧盟《新电池法》仅认可物理直连模式为绿电使用,而CBAM认可绿电交易协议和物理直连。而绿证主要应用在以RE100为核心的供应链企业绿电核算中。贸易认可度绿电直连>绿电交易>证电分离。2025年5月发改委也推出新政策支持绿电直连模式发展,绿电直连模式有望成为绿电消纳中快速增长的新业态。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风险;市场情绪与偏好波动风险;数据变化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智通财经APP获悉,浙商证券发布研报称,当前我国绿证市场全体系已经基本建设完成。

智通财经APP获悉,浙商证券发布研报称,当前我国绿证市场全体系已经基本建设完成。后续绿证供给的弹性在于绿证核发覆盖率进一步提升,供给上升空间有限。需求端,省级政府考虑能耗双控考核、可再生能源消纳考核的压力,会将目标分解至省内企业,促使企业购买绿证;可持续报告披露制度日益完善、海外绿色贸易壁垒落地临近两大因素也提高了绿证的需求。综合来看,绿证供需差收敛,过剩压力缓解,价格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海外绿色贸易壁垒认可度上,绿电直连>绿电交易>证电分离,有望推进绿电直连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浙商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我国绿证体制机制建设基本完善

2023年后,相关政策连续出台,我国绿证机制建设显著加速。在顶层设计上,《能源法》中明确,国家通过实施绿证等制度建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确立了绿证的法律地位。绿证市场基础制度/核心制度/交易制度不断完善,与碳市场等体系的衔接也逐步落实,形成了“1+3+N”制度体系。在基础设施上,对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已经基本实现了建档立卡全覆盖;2024年全国核发绿证47.34亿个, 同比增长28.36倍,交易量交易4.46亿个,同比增长3.64倍。

展望后市,绿证供需差收敛,价格有望进一步提升

供给端,2024年全国核发绿证47.34亿个, 但其中补发2023年度及以前电量对应绿证29.01亿个,今年发放绿证数量将有所减少。展望供给边际变化情况,除了每年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外,主要上升空间在于绿证核发覆盖率的提升。根据我们的计算,从电源装机量口径,绿证建档立卡覆盖率达75.69%。未覆盖的装机主要是分布式光伏与分散风电,进一步覆盖带来的弹性空间有限。

需求则受到多重因素的驱动

首先是能耗双控考核,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各省为满足能耗双控考核目标,将推动用能企业购买绿证降低能耗水平。根据我们的测算,浙江/河南/青海/广东/陕西/海南或考核压力较大。其次是可再生能源消纳考核,今年绿证被纳入消纳考核体系,重点行业消纳完全按照绿证计算。按照钢铁/多晶硅/水泥行业绿电消纳绿25%、数据中心绿电消纳率80%计算,所需绿证达到约3亿个,已经占当前绿证交额的三分之二左右。此外,随着国内可持续信息披露推持续进、海外绿色贸易壁垒落地临近,这两大因素也将释放绿证需求。

贸易认可度绿电直连>绿电交易>证电分离,开启直连新模式

在关注的海外主要绿色贸易壁垒中,欧盟《新电池法》仅认可物理直连模式为绿电使用,而CBAM认可绿电交易协议和物理直连。而绿证主要应用在以RE100为核心的供应链企业绿电核算中。贸易认可度绿电直连>绿电交易>证电分离。2025年5月发改委也推出新政策支持绿电直连模式发展,绿电直连模式有望成为绿电消纳中快速增长的新业态。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风险;市场情绪与偏好波动风险;数据变化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