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省一顿早餐钱,我在奢华酒店“社死”

环球旅讯 胡彪

1天前

你以为你只是花30块买了顿五星级酒店早餐,实际上你是在用你的名誉、隐私、信任做筹码,赌一个虚幻的仪式感。

01

这个夏天,比高温更让人上火的,是二手平台上的低价酒店早餐券。

最近,我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不少帖子,其中有一条光看标题就很难让人绷住——“xian鱼买的柏悦早餐,原来是恐吓酒店得来的。”

(图源:小红书@森然)

怎么个恐吓法?

事情经过大致是这样,S女士在平台上找贩子买了某柏悦酒店的早餐券,原价198一份,二大一小付了300,贩子说是用积分兑换的,她也就没想那么多。

等晚上回到酒店,前台经理一见到S女士,就主动嘘寒问暖起来:“您身体有没有好一些?哪里还不舒服?”

S女士一脸懵逼,前台一通解释才知道,原来是贩子打电话到酒店投诉,假冒房客说“办理入住的时候大堂太吵,动了胎气”,以此来威胁酒店送免费早餐。

(图源:小红书@森然)

搞清楚状况后,S女士当场“社死”,一边解释一边道歉,还掏出一盒朋友送的荔枝当作赔礼,最后坚持按原价付了早餐钱才放心。

事实上,在二手平台的“低价酒店早餐券”上,栽过跟头的远不止S女士一人。

打开某鱼,搜索酒店早餐,“五星级酒店”“自助早餐券”“30元起订,全国通用”等字眼马上就能刷新你的三观。

这些超低价早餐券,表面上是“蹭好饭”的捷径,实则是灰产套路的重灾区。

在S女士的避雷贴下面,网友们七嘴八舌的血泪史,俨然一副骂街现场。

有贩子用差评威胁酒店送早餐:

“住酒店在某鱼买了个早餐券,没想到他们直接给前台打电话说,‘我是418的,你不送我早餐券我就给你们差评’,然后过了一会前台小姐姐来敲我门说,这是您的早餐券,麻烦您高抬贵手。”

有的贩子,索性空手套白狼,做起了“无本生意”:

“随便编个假房号和名字发给你,说已经加好早餐了,直接让你去吃,其实啥都没做。”

“运气好,碰上个管理松的酒店,你稀里糊涂吃了“霸王餐”,还傻呵呵地给人家好评。”

“运气不好,被服务员拦住,查不到房号,贩子就会说‘系统出问题了’‘没添加成功’,然后给你退款,反正尴尬社死的是你,贩子一分钱成本都没有!”

02

对此,业内人士R总直言,这些低价早餐券卖家,压根没有什么“内部系统和渠道”,他们玩的是“0本万利”的把戏。

“最常见的套路有两种,第一种是假装房客打电话投诉,然后跟酒店要免费早餐;第二种就是让顾客直接蹭,被发现了就说系统问题,大不了就退款。”

“关键是,某鱼卖家可以无理由关闭订单,顾客还不能差评。所以,事发之后你过去找卖家,他一句‘系统问题’反手就给你退款、关闭订单了。吃了憋还没法评价,这也导致大部分低价早餐券链接下面,一个差评都看不到,等于是闭环了。”

有网友调侃,二手平台上的低价早餐券就像一场赌局,卖家赌酒店不会查,买家“赌天上会掉馅饼”。

话说回来,低价早餐券这波“无本”生意到底是怎么持续围猎年轻人的?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卖家们早已拿捏了这届年轻人,最擅长算小账,最害怕花冤枉钱。

年轻人住高端酒店不含早,是因为觉得早餐溢价太高,又因为怕错过体验,于是去某鱼“找门道”,想用最少的钱完成“完整入住仪式”。

换句话说,想精致,又不想多花钱;想体面,又愿意为了省点小钱钻灰色缝隙。

而这正是灰产盯上的精准“收割人群”。

你以为你只是花30块买了顿五星级酒店早餐,实际上你是在用你的名誉、隐私、信任做筹码,赌一个虚幻的仪式感。

而那些钻系统漏洞的人,赚的不是早餐的钱,而是“平台灰色红利”:他们知道大部分酒店不会深究;平台不会审核早餐代订是否合规;买家不会在被抓包后公开评价(因为退款订单不能评)......

所以一单接一单,永远有人上当。

03

别看“30块一份早餐券”听起来像个小生意,但在不少灰产眼中,这却是一门稳赚不赔的“流量套利”,成本近乎为零,风险转嫁给顾客。

据一位在二手平台兼职的“中间商”透露:“平时早餐券一天卖个十单八单的,利润也有小几百,而到了节假日或旅游城市高峰期,一天能有大几百。” 

关键是无需压货、无售后,只靠一部手机和“嘴皮子”运作,凭话术和心理博弈就能“割”到一茬又一茬的新韭菜。

Mobdata 的报告显示,18 - 34 岁的年轻人是在线二手交易平台的消费主力,占比达到75.8%。

而在以年轻人为主的二手交易平台,“高性价比”无疑是年轻人最看重的因素。

换句话说,年轻人越在意体验成本,灰产越懂得如何切入情绪。

从酒店经营层面来看,酒店早餐本身利润空间足够大,也给了灰产更大的操作空间。

据业内人士透露:“高星级酒店一份自助早餐成本大概在20~35元之间,而售价一般在100元往上,利润率基本都能做到70%以上。”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酒店,在面对二手商贩的“模糊投诉”时,往往选择妥协赠送早餐,因为相比被投诉、影响服务评分,少收一份早餐钱更“划算”。

可一旦被灰产利用,就成了链条化套利的漏洞。

用一位二线城市的酒店前台A女士的话来说,“每周至少能碰到2~3起类似‘黄牛投诉要早餐’的情况,他们常用的方式就是打电话到前台来吵架、威胁、骂人。最多的那周接到7个类似电话,我们都快以为酒店成诈骗基地了。”

更严重的是,部分酒店出于运营成本或流程简化,自助早餐并不会严格核验房号或身份信息,进一步给了灰产“空手套白狼”的可乘之机。

用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就完成了一次“欺诈行为”的共犯角色。

从监管端来看,一些二手平台未设立专门的“虚假服务”审核机制,也让酒店早餐券、下午茶、SPA体验等服务成为灰产“套利标配”。

说到底,这些个人卖家的低价券不是在帮你省钱,而是在利用顾客的信任、隐私甚至脸面,去完成一次无声的“灰产套利”。

当平台漏洞、消费者侥幸、酒店妥协交汇时,就构成了低价早餐券生生不息的“收割闭环”。

你以为你只是花30块买了顿五星级酒店早餐,实际上你是在用你的名誉、隐私、信任做筹码,赌一个虚幻的仪式感。

01

这个夏天,比高温更让人上火的,是二手平台上的低价酒店早餐券。

最近,我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不少帖子,其中有一条光看标题就很难让人绷住——“xian鱼买的柏悦早餐,原来是恐吓酒店得来的。”

(图源:小红书@森然)

怎么个恐吓法?

事情经过大致是这样,S女士在平台上找贩子买了某柏悦酒店的早餐券,原价198一份,二大一小付了300,贩子说是用积分兑换的,她也就没想那么多。

等晚上回到酒店,前台经理一见到S女士,就主动嘘寒问暖起来:“您身体有没有好一些?哪里还不舒服?”

S女士一脸懵逼,前台一通解释才知道,原来是贩子打电话到酒店投诉,假冒房客说“办理入住的时候大堂太吵,动了胎气”,以此来威胁酒店送免费早餐。

(图源:小红书@森然)

搞清楚状况后,S女士当场“社死”,一边解释一边道歉,还掏出一盒朋友送的荔枝当作赔礼,最后坚持按原价付了早餐钱才放心。

事实上,在二手平台的“低价酒店早餐券”上,栽过跟头的远不止S女士一人。

打开某鱼,搜索酒店早餐,“五星级酒店”“自助早餐券”“30元起订,全国通用”等字眼马上就能刷新你的三观。

这些超低价早餐券,表面上是“蹭好饭”的捷径,实则是灰产套路的重灾区。

在S女士的避雷贴下面,网友们七嘴八舌的血泪史,俨然一副骂街现场。

有贩子用差评威胁酒店送早餐:

“住酒店在某鱼买了个早餐券,没想到他们直接给前台打电话说,‘我是418的,你不送我早餐券我就给你们差评’,然后过了一会前台小姐姐来敲我门说,这是您的早餐券,麻烦您高抬贵手。”

有的贩子,索性空手套白狼,做起了“无本生意”:

“随便编个假房号和名字发给你,说已经加好早餐了,直接让你去吃,其实啥都没做。”

“运气好,碰上个管理松的酒店,你稀里糊涂吃了“霸王餐”,还傻呵呵地给人家好评。”

“运气不好,被服务员拦住,查不到房号,贩子就会说‘系统出问题了’‘没添加成功’,然后给你退款,反正尴尬社死的是你,贩子一分钱成本都没有!”

02

对此,业内人士R总直言,这些低价早餐券卖家,压根没有什么“内部系统和渠道”,他们玩的是“0本万利”的把戏。

“最常见的套路有两种,第一种是假装房客打电话投诉,然后跟酒店要免费早餐;第二种就是让顾客直接蹭,被发现了就说系统问题,大不了就退款。”

“关键是,某鱼卖家可以无理由关闭订单,顾客还不能差评。所以,事发之后你过去找卖家,他一句‘系统问题’反手就给你退款、关闭订单了。吃了憋还没法评价,这也导致大部分低价早餐券链接下面,一个差评都看不到,等于是闭环了。”

有网友调侃,二手平台上的低价早餐券就像一场赌局,卖家赌酒店不会查,买家“赌天上会掉馅饼”。

话说回来,低价早餐券这波“无本”生意到底是怎么持续围猎年轻人的?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卖家们早已拿捏了这届年轻人,最擅长算小账,最害怕花冤枉钱。

年轻人住高端酒店不含早,是因为觉得早餐溢价太高,又因为怕错过体验,于是去某鱼“找门道”,想用最少的钱完成“完整入住仪式”。

换句话说,想精致,又不想多花钱;想体面,又愿意为了省点小钱钻灰色缝隙。

而这正是灰产盯上的精准“收割人群”。

你以为你只是花30块买了顿五星级酒店早餐,实际上你是在用你的名誉、隐私、信任做筹码,赌一个虚幻的仪式感。

而那些钻系统漏洞的人,赚的不是早餐的钱,而是“平台灰色红利”:他们知道大部分酒店不会深究;平台不会审核早餐代订是否合规;买家不会在被抓包后公开评价(因为退款订单不能评)......

所以一单接一单,永远有人上当。

03

别看“30块一份早餐券”听起来像个小生意,但在不少灰产眼中,这却是一门稳赚不赔的“流量套利”,成本近乎为零,风险转嫁给顾客。

据一位在二手平台兼职的“中间商”透露:“平时早餐券一天卖个十单八单的,利润也有小几百,而到了节假日或旅游城市高峰期,一天能有大几百。” 

关键是无需压货、无售后,只靠一部手机和“嘴皮子”运作,凭话术和心理博弈就能“割”到一茬又一茬的新韭菜。

Mobdata 的报告显示,18 - 34 岁的年轻人是在线二手交易平台的消费主力,占比达到75.8%。

而在以年轻人为主的二手交易平台,“高性价比”无疑是年轻人最看重的因素。

换句话说,年轻人越在意体验成本,灰产越懂得如何切入情绪。

从酒店经营层面来看,酒店早餐本身利润空间足够大,也给了灰产更大的操作空间。

据业内人士透露:“高星级酒店一份自助早餐成本大概在20~35元之间,而售价一般在100元往上,利润率基本都能做到70%以上。”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酒店,在面对二手商贩的“模糊投诉”时,往往选择妥协赠送早餐,因为相比被投诉、影响服务评分,少收一份早餐钱更“划算”。

可一旦被灰产利用,就成了链条化套利的漏洞。

用一位二线城市的酒店前台A女士的话来说,“每周至少能碰到2~3起类似‘黄牛投诉要早餐’的情况,他们常用的方式就是打电话到前台来吵架、威胁、骂人。最多的那周接到7个类似电话,我们都快以为酒店成诈骗基地了。”

更严重的是,部分酒店出于运营成本或流程简化,自助早餐并不会严格核验房号或身份信息,进一步给了灰产“空手套白狼”的可乘之机。

用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就完成了一次“欺诈行为”的共犯角色。

从监管端来看,一些二手平台未设立专门的“虚假服务”审核机制,也让酒店早餐券、下午茶、SPA体验等服务成为灰产“套利标配”。

说到底,这些个人卖家的低价券不是在帮你省钱,而是在利用顾客的信任、隐私甚至脸面,去完成一次无声的“灰产套利”。

当平台漏洞、消费者侥幸、酒店妥协交汇时,就构成了低价早餐券生生不息的“收割闭环”。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