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
——在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十届一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长 刘晓凯
(2025年7月29日)
各位常务理事、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在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十届一次理事会会议闭幕后,我们紧接着召开了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日程安排紧,辛苦大家了。经过紧张高效的筹备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换届工作圆满完成。本次换届工作得到了中宣部和中国科协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局长李一昕同志及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同志分别作了指导讲话,对中国印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为新时代做好印刷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副书记冯身洪,中宣部干部局副局长谷红瑞,中宣部机关党委、干部局、印刷发行局等相关处室同志出席会议。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同志等多家兄弟协会负责人参会,这是对全国230多万印刷工作者的巨大鼓舞,对于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印刷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届理事会特别是常务理事会,是在中宣部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党派、类别、地域、年龄、性别等因素,汇聚了行业中的优秀代表人物而组成。既有主管部门、检测机构和各地印协的领导成员,也有业界知名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各位都是经过行业推举、组织考察选定的。希望大家珍惜组织信任,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应不负重托,肩负起历史使命,认真领会、深入思考大会精神,并在会后传达好、学习好,贯彻落实到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印刷业改革与发展将面临着全新形势、全新任务、全新要求。刚才,路洲同志对当前印刷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围绕印刷产业、数据要素、历史方位三个方面作了深入分析、探讨,吕楠同志解读了《印刷业数字化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为我们勾勒出印刷业向数智化转型的蓝图和路径。“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现在,第十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已正式组成完毕,我们的工作将自今日起正式启动。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和重要时间窗口期,我们必须顺势而为、更有作为。下面,我就新一届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的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以改革担当精神答好时代问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已进入新的“改革时间”。在新的历史关口,如何引导和推动印刷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人民美好生活,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时代之问,也是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方向性问题。
1.坚持党的领导,筑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作为改革中应运而生的社会组织,坚持党的领导也是我们能够冲关破隘、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十五五”时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关键阶段任务,是我国迈向2035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国印协第十届理事会的工作任期正处在这一阶段。面对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任务目标的新变化,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坚定初心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要求,为行业“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顺利开局、印刷强国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贡献力量,向党和国家、向人民和行业交出经得住历史检验的答卷。
2.坚持守正创新,加快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一方面,我们要保持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面对行业增速放缓、利润回落的暂时形势,应看到我国印刷业产业规模居世界首位、装备器材自立自强、数字化步伐稳健有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融合、市场规模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持续释放,认清大势、坚定信心。另一方面,要砥砺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正视困难、积极应对。认真落实《印刷业数字化三年行动计划》,助推企业规划好、利用好出台的政策红利和方案举措,推动行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加快步伐;开展供需对接产学研用等相关活动,推动上下游企业合作交流,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等等。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行业与新战略、新政策、新形势对接,与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切实取得改革发展的新成效。
3.坚定文化自信,把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印刷业兼具产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深化改革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推出更多具有时代文化高度的优秀产品。近年来,全行业顺应消费需求变化新趋势,推出了采取卷轴装、龙鳞装、简牍装、蝴蝶装等形式的精美图书,采用RFID、防伪技术的数字标签,可发光、可变色、可加热的智能包装,装点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但行业在这方面总体上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仍需久久为功,用心去挖掘、去传承、去发展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通过跨界融合、科技赋能等方式,让这些沉睡的文化瑰宝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引领文化自信新风尚。
4.坚持全球视野,拓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改革越深入,对开放水平的要求就越高,开放水平越高,对改革的促进作用就越大。“十四五”期间我国印刷业外商投资总额超1100亿美元,海德堡、惠普等国际印刷业巨头纷纷将中国作为全球战略支点。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更有管理、技术、人才等外溢效应,为国内印刷业的全面深化改革带来了新的动力。第五届中国印刷业创新发展大会主旨报告中指出,“我国印刷业要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全球印刷体系当中”,要“充分发挥中国国际全印展等平台的作用”。2026全印展作为全球印刷行业展示创新成果、交流前沿技术、促进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将于2026年10月12-16日在中国上海举办。我们要把成功举办2026全印展作为印刷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的生动实践,全力打造一届党和政府认可、行业普遍受益、国际印刷业广泛参与、社会舆论良好,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的品牌展会。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
——在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十届一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长 刘晓凯
(2025年7月29日)
各位常务理事、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在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十届一次理事会会议闭幕后,我们紧接着召开了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日程安排紧,辛苦大家了。经过紧张高效的筹备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换届工作圆满完成。本次换届工作得到了中宣部和中国科协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局长李一昕同志及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同志分别作了指导讲话,对中国印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为新时代做好印刷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副书记冯身洪,中宣部干部局副局长谷红瑞,中宣部机关党委、干部局、印刷发行局等相关处室同志出席会议。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同志等多家兄弟协会负责人参会,这是对全国230多万印刷工作者的巨大鼓舞,对于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印刷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届理事会特别是常务理事会,是在中宣部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党派、类别、地域、年龄、性别等因素,汇聚了行业中的优秀代表人物而组成。既有主管部门、检测机构和各地印协的领导成员,也有业界知名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各位都是经过行业推举、组织考察选定的。希望大家珍惜组织信任,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应不负重托,肩负起历史使命,认真领会、深入思考大会精神,并在会后传达好、学习好,贯彻落实到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印刷业改革与发展将面临着全新形势、全新任务、全新要求。刚才,路洲同志对当前印刷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围绕印刷产业、数据要素、历史方位三个方面作了深入分析、探讨,吕楠同志解读了《印刷业数字化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为我们勾勒出印刷业向数智化转型的蓝图和路径。“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现在,第十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已正式组成完毕,我们的工作将自今日起正式启动。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和重要时间窗口期,我们必须顺势而为、更有作为。下面,我就新一届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的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以改革担当精神答好时代问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已进入新的“改革时间”。在新的历史关口,如何引导和推动印刷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人民美好生活,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时代之问,也是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方向性问题。
1.坚持党的领导,筑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作为改革中应运而生的社会组织,坚持党的领导也是我们能够冲关破隘、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十五五”时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关键阶段任务,是我国迈向2035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国印协第十届理事会的工作任期正处在这一阶段。面对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任务目标的新变化,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坚定初心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要求,为行业“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顺利开局、印刷强国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贡献力量,向党和国家、向人民和行业交出经得住历史检验的答卷。
2.坚持守正创新,加快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一方面,我们要保持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面对行业增速放缓、利润回落的暂时形势,应看到我国印刷业产业规模居世界首位、装备器材自立自强、数字化步伐稳健有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融合、市场规模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持续释放,认清大势、坚定信心。另一方面,要砥砺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正视困难、积极应对。认真落实《印刷业数字化三年行动计划》,助推企业规划好、利用好出台的政策红利和方案举措,推动行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加快步伐;开展供需对接产学研用等相关活动,推动上下游企业合作交流,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等等。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行业与新战略、新政策、新形势对接,与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切实取得改革发展的新成效。
3.坚定文化自信,把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印刷业兼具产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深化改革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推出更多具有时代文化高度的优秀产品。近年来,全行业顺应消费需求变化新趋势,推出了采取卷轴装、龙鳞装、简牍装、蝴蝶装等形式的精美图书,采用RFID、防伪技术的数字标签,可发光、可变色、可加热的智能包装,装点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但行业在这方面总体上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仍需久久为功,用心去挖掘、去传承、去发展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通过跨界融合、科技赋能等方式,让这些沉睡的文化瑰宝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引领文化自信新风尚。
4.坚持全球视野,拓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改革越深入,对开放水平的要求就越高,开放水平越高,对改革的促进作用就越大。“十四五”期间我国印刷业外商投资总额超1100亿美元,海德堡、惠普等国际印刷业巨头纷纷将中国作为全球战略支点。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更有管理、技术、人才等外溢效应,为国内印刷业的全面深化改革带来了新的动力。第五届中国印刷业创新发展大会主旨报告中指出,“我国印刷业要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全球印刷体系当中”,要“充分发挥中国国际全印展等平台的作用”。2026全印展作为全球印刷行业展示创新成果、交流前沿技术、促进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将于2026年10月12-16日在中国上海举办。我们要把成功举办2026全印展作为印刷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的生动实践,全力打造一届党和政府认可、行业普遍受益、国际印刷业广泛参与、社会舆论良好,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的品牌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