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要求卖家尽快完成视频验证以恢复账户正常状态
从2025年7月起,不少亚马逊卖家突然收到了平台发来的“虚拟身份验证”通知。通知内容直指卖家账户涉嫌违规,要求通过视频面谈方式验证身份,否则将冻结资金、限制销售权限。然而,视频验证通道却因卖家激增而一度拥堵,许多账号被卡在排队界面数日无果,焦虑情绪持续蔓延。
【亚马逊扫号潮频发,合规经营是王道!8月21日(武汉)亚马逊千人峰会,与服务支持团队现场交流答疑,快速击破运营、广告各环节难题。点此报名】
01、排队等“验证”
自7月以来,亚马逊开始批量发出视频验证通知。据卖家透露,此次触发条件可能包括账户资料不一致、频繁修改核心信息、关联操作异常,甚至部分“长时间未运营”的老账号也被纳入排查。
并且,此次验证不再仅仅面向新卖家注册阶段,而是覆盖到了已经运营中的活跃账号,影响范围远超以往。
虽然亚马逊要求卖家尽快完成视频验证以恢复账户正常状态,但现实操作中却是“久等进不了场”。
图源:卖家群截图
有卖家无奈表示:“视频验证专员真的有这么忙吗?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半都在验证,我们已经排队了整整4个小时,系统依然提示无法进行视频通话。”
还有部分卖家反映,连续刷新两天,始终停留在“无法开始视频通话”的页面,只能不停尝试,期待系统弹出可等待的时间段。
即便成功进入了“即时视频通话”页面,情况也未见好转。有卖家吐槽称,系统提示“所有亚马逊联盟伙伴现在都在忙碌,请等待下一位空闲的伙伴”,预计等待时间往往超过50分钟。而整个过程中,卖家既不能刷新页面,也不能关闭浏览器,只能一直在线等待。
“我已经等了一个小时还没轮到,厕所都不敢去上,就怕错过验证。”一位卖家如此调侃,却也道出了许多人的无奈。
图源:卖家群截图
虽然排队过程堪比“耐力赛”,但从已成功完成视频验证的卖家反馈来看,此轮审核整体流程较以往更为精简,平均用时约20分钟,审核问题主要围绕四大类信息:
● 法人信息相关:需展示法人身份证,并确认注册手机号、邮箱、出生日期、注册地址、信用卡与收款账户的后四位及对应银行。
● 账户注册信息:包括账号注册时间、注册人、当前操盘者、账号状态及已开通站点等。
● 产品与运营情况:需说明商品上架方式、销售产品类别、当前营业额及未来的销售计划。
● 供应链资料:包括产品开发方式、采购流程、是否有发票、下单记录等证明材料。
不少卖家表示,本轮审核更看重资料真实性与逻辑一致性,若账号实际运营合规、信息清晰,基本可以顺利通过。
然而,就在卖家还未从视频验证的高压节奏中缓过神来之际,亚马逊又于8月4日正式推出了一项全新的卖家评价规则变更:“仅星级评分”的反馈机制正式上线。
02、排队评论系统再洗牌
从2025年8月4日起,亚马逊对卖家反馈系统进行了进一步调整,重点在于简化买家的评价流程。根据官方公告,买家在提交卖家反馈时,不再强制填写文字评论,可以选择仅打1至5星的评分,文字部分则变为“可选项”。
图源:卖家群截图
亚马逊表示,此举旨在降低留评门槛、提高反馈参与度,让卖家更快速地获得更多评级结果,同时为其他买家提供更多“交易体验的参考信号”。平台认为,哪怕没有文字说明,星级本身也能传递出一定程度的服务质量认知。
不过,这项看似“优化用户体验”的更新,对于卖家而言,却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最直接的变化在于:所有不含文字的“纯星级反馈”将无法通过原有的反馈管理器(Feedback Manager)申诉处理。卖家若认为这类评分存在滥用或恶意行为,只能转向较为繁琐的“举报违规行为”流程申请人工审核。
此外,亚马逊同时明确规定,所有反馈的删除申请必须在生成后的两个月内完成。一旦超过时限,即便该条评价存在争议,平台也将不再受理。无论是含文字还是不含文字的评分,逾期都将被视为“永久记录”。
这一变化在卖家圈引发了广泛质疑。多位卖家表达了共同困惑:“没有评论内容,我们怎么知道评分背后到底是服务问题,还是买家对产品不满意?”
一位卖家吐槽道:“平台让我们去举报纯星级违规,但连上下文都不给,怎么判断是不是恶意?”
也有人担心这会让恶意竞争更难界定:“对手批量下单刷个一星,我们连跟客户确认都没法确认原因,想举报都不知道该举报啥。”更有卖家指出,频繁申诉可能还会被系统认定为“品牌滥用”,这无疑让本就难度高的维权路径更加微妙。
“以后是不是每条一星都得去私信客户问清楚?”一位运营者苦笑着说,“又增加沟通成本,申诉也变成了玄学。”
简而言之,“仅星级反馈”的实施,虽然从平台视角看是一次数据效率的提升,但从卖家运营角度来看,无疑是对可控性和维权工具的一次削弱。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跨境编辑部)
亚马逊要求卖家尽快完成视频验证以恢复账户正常状态
从2025年7月起,不少亚马逊卖家突然收到了平台发来的“虚拟身份验证”通知。通知内容直指卖家账户涉嫌违规,要求通过视频面谈方式验证身份,否则将冻结资金、限制销售权限。然而,视频验证通道却因卖家激增而一度拥堵,许多账号被卡在排队界面数日无果,焦虑情绪持续蔓延。
【亚马逊扫号潮频发,合规经营是王道!8月21日(武汉)亚马逊千人峰会,与服务支持团队现场交流答疑,快速击破运营、广告各环节难题。点此报名】
01、排队等“验证”
自7月以来,亚马逊开始批量发出视频验证通知。据卖家透露,此次触发条件可能包括账户资料不一致、频繁修改核心信息、关联操作异常,甚至部分“长时间未运营”的老账号也被纳入排查。
并且,此次验证不再仅仅面向新卖家注册阶段,而是覆盖到了已经运营中的活跃账号,影响范围远超以往。
虽然亚马逊要求卖家尽快完成视频验证以恢复账户正常状态,但现实操作中却是“久等进不了场”。
图源:卖家群截图
有卖家无奈表示:“视频验证专员真的有这么忙吗?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半都在验证,我们已经排队了整整4个小时,系统依然提示无法进行视频通话。”
还有部分卖家反映,连续刷新两天,始终停留在“无法开始视频通话”的页面,只能不停尝试,期待系统弹出可等待的时间段。
即便成功进入了“即时视频通话”页面,情况也未见好转。有卖家吐槽称,系统提示“所有亚马逊联盟伙伴现在都在忙碌,请等待下一位空闲的伙伴”,预计等待时间往往超过50分钟。而整个过程中,卖家既不能刷新页面,也不能关闭浏览器,只能一直在线等待。
“我已经等了一个小时还没轮到,厕所都不敢去上,就怕错过验证。”一位卖家如此调侃,却也道出了许多人的无奈。
图源:卖家群截图
虽然排队过程堪比“耐力赛”,但从已成功完成视频验证的卖家反馈来看,此轮审核整体流程较以往更为精简,平均用时约20分钟,审核问题主要围绕四大类信息:
● 法人信息相关:需展示法人身份证,并确认注册手机号、邮箱、出生日期、注册地址、信用卡与收款账户的后四位及对应银行。
● 账户注册信息:包括账号注册时间、注册人、当前操盘者、账号状态及已开通站点等。
● 产品与运营情况:需说明商品上架方式、销售产品类别、当前营业额及未来的销售计划。
● 供应链资料:包括产品开发方式、采购流程、是否有发票、下单记录等证明材料。
不少卖家表示,本轮审核更看重资料真实性与逻辑一致性,若账号实际运营合规、信息清晰,基本可以顺利通过。
然而,就在卖家还未从视频验证的高压节奏中缓过神来之际,亚马逊又于8月4日正式推出了一项全新的卖家评价规则变更:“仅星级评分”的反馈机制正式上线。
02、排队评论系统再洗牌
从2025年8月4日起,亚马逊对卖家反馈系统进行了进一步调整,重点在于简化买家的评价流程。根据官方公告,买家在提交卖家反馈时,不再强制填写文字评论,可以选择仅打1至5星的评分,文字部分则变为“可选项”。
图源:卖家群截图
亚马逊表示,此举旨在降低留评门槛、提高反馈参与度,让卖家更快速地获得更多评级结果,同时为其他买家提供更多“交易体验的参考信号”。平台认为,哪怕没有文字说明,星级本身也能传递出一定程度的服务质量认知。
不过,这项看似“优化用户体验”的更新,对于卖家而言,却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最直接的变化在于:所有不含文字的“纯星级反馈”将无法通过原有的反馈管理器(Feedback Manager)申诉处理。卖家若认为这类评分存在滥用或恶意行为,只能转向较为繁琐的“举报违规行为”流程申请人工审核。
此外,亚马逊同时明确规定,所有反馈的删除申请必须在生成后的两个月内完成。一旦超过时限,即便该条评价存在争议,平台也将不再受理。无论是含文字还是不含文字的评分,逾期都将被视为“永久记录”。
这一变化在卖家圈引发了广泛质疑。多位卖家表达了共同困惑:“没有评论内容,我们怎么知道评分背后到底是服务问题,还是买家对产品不满意?”
一位卖家吐槽道:“平台让我们去举报纯星级违规,但连上下文都不给,怎么判断是不是恶意?”
也有人担心这会让恶意竞争更难界定:“对手批量下单刷个一星,我们连跟客户确认都没法确认原因,想举报都不知道该举报啥。”更有卖家指出,频繁申诉可能还会被系统认定为“品牌滥用”,这无疑让本就难度高的维权路径更加微妙。
“以后是不是每条一星都得去私信客户问清楚?”一位运营者苦笑着说,“又增加沟通成本,申诉也变成了玄学。”
简而言之,“仅星级反馈”的实施,虽然从平台视角看是一次数据效率的提升,但从卖家运营角度来看,无疑是对可控性和维权工具的一次削弱。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跨境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