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安全关”:L4无人驾驶的“ChatGPT时刻”还有多远?

智车科技

15小时前

这就好比给自动驾驶系统安装了一个“安全卫士”,时刻守护着行车安全。...2025年7月27日,上海期智研究院PI、清华大学助理教授赵行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演讲中直言:“解决安全性问题,才是L4级别自动驾驶的ChatGPT时刻。

引言

2025年7月27日,上海期智研究院PI、清华大学助理教授赵行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演讲中直言,“解决安全性问题,才是L4级别自动驾驶的ChatGPT时刻。”在他看来,基于自动驾驶的BOA模型,要能够实现有可验证的可靠的四维时空感知能力、有可验证的语言推理能力、有可验证的安全的闭环规划能力以后,才能真正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

今天,无人车来也和大伙儿聊聊,L4级别自动驾驶离它的“ChatGPT时刻”还有多远,顺便聊聊那些让人又爱又愁的安全问题。

图片

一、企业“大动作”:自动驾驶Robotaxi扩张忙

最近,自动驾驶出行领域那可是热闹得像过年赶大集。

7月23日,如祺出行举办“Robotaxi +”战略发布会。

那架势,就像是要在自动驾驶江湖里闯出一片天。

它计划对外复制输出全套标准化运营模式,未来5年覆盖100个核心城市,还要和合作伙伴一起搞出超万辆规模的Robotaxi车队。

目前,如祺出行已经运营超300辆Robotaxi,在广州、深圳、横琴粤澳合作区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扩张速度,就像火箭发射一样迅猛。

7月15日,萝卜快跑宣布与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服务平台Uber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拓展至美国和中国大陆以外的全球多个市场。

作为全球领先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已在全球部署了超1000台无人驾驶汽车,其足迹遍布迪拜、阿布扎比等15个城市;安全行驶里程已超过1.7亿公里、累计为公众提供了超过1100万次出行服务。

小马智行也不甘示弱,7月25日宣布在北京、广州、深圳三城,把自动驾驶测试时段从早7点至晚23点扩充到7×24小时全天候。

这就好比给自动驾驶车辆发了一张“全天通行证”,覆盖了那些以前被遗忘的时段,让自动驾驶服务更加贴心。真正做到月亮不睡我不睡!

现在,小马智行旗下Robotaxi超250辆,主要部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座城市,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忙碌着。计划年内无人驾驶车队扩充到1000台!

再把目光投向全球。

谷歌Waymo已经在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奥斯汀拥有超1500辆自动驾驶车辆。

这规模,简直像一支庞大的自动驾驶舰队。

Waymo每周25万单,妥妥地全球大哥大!萝卜快跑要加油呀!

特斯拉的Robotaxi试点也终于启动了,在奥斯汀投入约10辆车,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是个开始。

马斯克甚至放话,年内让一半美国人打上无人驾驶出租车!

不过,特斯拉想扩大试点范围到旧金山湾区可没那么容易,还面临着监管挑战呢。

加州公用事业委员会(CPUC)证实,特斯拉的包车承运人(TCP)许可证只允许运营配备人类司机的传统车辆提供包车服务,自动驾驶汽车可不行,哪怕是有安全驾驶员驾驶的也不行。

这就好比给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扩张之路设置了一道关卡,就看它怎么闯过去了。

二、安全“大考验”:辅助驾驶“翻车”现场

这边企业们忙得热火朝天,那边安全问题却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中国汽车资讯交易服务平台懂车帝发布的汽车测评视频,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外界对智能驾驶安全的热议。

这个辅助驾驶真实事故场景模拟实验,涉及15类辅助驾驶高危事故场景(高速 + 城区),覆盖国内外二十多个品牌的36款车型,这阵容,简直像一场汽车界的“大阅兵”。

实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多个品牌的测试结果并不理想,12类场景的综合通过率均低于50%,尤其是在高速路遇故障车、施工场景、野生动物等情况下,很多车型都“栽了跟头”。

虽然这个测试方法存在争议,36款车型也不能代表整体水平,但它就像一面镜子,给驾驶安全敲响了警钟。

这里要给大家科普一下,上述测试车辆的自动化水平是L2级,和Robotaxi的L4级可不一样。

这几天,公安部也发声了!

公安部交管局局长王强在2025年7月23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

目前中国市场上销售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都还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车辆还是需要人来操控,驾驶人才是最终的责任主体。

这就好比给辅助驾驶系统戴上了一个“紧箍咒”,让它不能太“任性”。

三、政策“大指引”:责任划分有依据

面对不同类型的驾驶自动化,科技部也没闲着。

2025年7月23日,科技部发布了《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这就像是一本自动驾驶领域的“道德经”,给驾驶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开发指明了方向。

指引明确指出,2级及以下驾驶自动化责任主体通常是人类驾驶员;

3级和4级驾驶自动化责任主体因具体运行场景而异,用户和自动驾驶系统都可能成为责任主体;

5级驾驶自动化,除非特殊情况下有用户主动介入操作,否则责任主体以自动驾驶系统为主。

这就好比给自动驾驶的责任划分制定了一套清晰的规则,让各方都知道自己的“责任田”在哪里。

指引还提出,驾驶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应设计完善的风险监测和应急机制,确保相关责任主体能够及时发现、干预并控制风险,将潜在威胁降至合理可控的范围内。

这就好比给自动驾驶系统安装了一个“安全卫士”,时刻守护着行车安全。

四、学术“大观点”:安全是“ChatGPT时刻”

不只是政商界在为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忙得不可开交,学术界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2025年7月27日,上海期智研究院PI、清华大学助理教授赵行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演讲中直言:“解决安全性问题,才是L4级别自动驾驶的ChatGPT时刻。”

这句话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引起了大家的深思。

在他看来,基于自动驾驶的BOA模型,要能够实现有可验证的可靠的四维时空感知能力、有可验证的语言推理能力、有可验证的安全的闭环规划能力以后,才能真正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

这就好比给自动驾驶系统设定了一套“超级能力”标准,只有达到了这些标准,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L4级别自动驾驶。

五、未来“大展望”:安全与进步同行

随着技术进步和监管完善,汽车厂商也逐渐从硬件竞赛转向软件博弈。

以前,大家比的是谁的传感器更先进、谁的芯片算力更强,现在,比的则是谁的软件更安全、更可靠。

这就好比一场从“肌肉男”到“智慧大脑”的转变,只有从技术上解决安全和可靠性问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领域就像一片充满希望的蓝海,虽然目前还面临着安全等诸多挑战,但只要企业、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攻克难关。

总之,无人车来也认为:

就像赵行教授说的,解决安全性问题就是L4级别自动驾驶的“ChatGPT时刻”,当这个时刻到来时,我们就能迎来一个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自动驾驶时代。

亲!你说呢?

原文标题 : 自动驾驶“安全关”:L4无人驾驶的“ChatGPT时刻”还有多远?

这就好比给自动驾驶系统安装了一个“安全卫士”,时刻守护着行车安全。...2025年7月27日,上海期智研究院PI、清华大学助理教授赵行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演讲中直言:“解决安全性问题,才是L4级别自动驾驶的ChatGPT时刻。

引言

2025年7月27日,上海期智研究院PI、清华大学助理教授赵行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演讲中直言,“解决安全性问题,才是L4级别自动驾驶的ChatGPT时刻。”在他看来,基于自动驾驶的BOA模型,要能够实现有可验证的可靠的四维时空感知能力、有可验证的语言推理能力、有可验证的安全的闭环规划能力以后,才能真正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

今天,无人车来也和大伙儿聊聊,L4级别自动驾驶离它的“ChatGPT时刻”还有多远,顺便聊聊那些让人又爱又愁的安全问题。

图片

一、企业“大动作”:自动驾驶Robotaxi扩张忙

最近,自动驾驶出行领域那可是热闹得像过年赶大集。

7月23日,如祺出行举办“Robotaxi +”战略发布会。

那架势,就像是要在自动驾驶江湖里闯出一片天。

它计划对外复制输出全套标准化运营模式,未来5年覆盖100个核心城市,还要和合作伙伴一起搞出超万辆规模的Robotaxi车队。

目前,如祺出行已经运营超300辆Robotaxi,在广州、深圳、横琴粤澳合作区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扩张速度,就像火箭发射一样迅猛。

7月15日,萝卜快跑宣布与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服务平台Uber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拓展至美国和中国大陆以外的全球多个市场。

作为全球领先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已在全球部署了超1000台无人驾驶汽车,其足迹遍布迪拜、阿布扎比等15个城市;安全行驶里程已超过1.7亿公里、累计为公众提供了超过1100万次出行服务。

小马智行也不甘示弱,7月25日宣布在北京、广州、深圳三城,把自动驾驶测试时段从早7点至晚23点扩充到7×24小时全天候。

这就好比给自动驾驶车辆发了一张“全天通行证”,覆盖了那些以前被遗忘的时段,让自动驾驶服务更加贴心。真正做到月亮不睡我不睡!

现在,小马智行旗下Robotaxi超250辆,主要部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座城市,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忙碌着。计划年内无人驾驶车队扩充到1000台!

再把目光投向全球。

谷歌Waymo已经在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奥斯汀拥有超1500辆自动驾驶车辆。

这规模,简直像一支庞大的自动驾驶舰队。

Waymo每周25万单,妥妥地全球大哥大!萝卜快跑要加油呀!

特斯拉的Robotaxi试点也终于启动了,在奥斯汀投入约10辆车,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是个开始。

马斯克甚至放话,年内让一半美国人打上无人驾驶出租车!

不过,特斯拉想扩大试点范围到旧金山湾区可没那么容易,还面临着监管挑战呢。

加州公用事业委员会(CPUC)证实,特斯拉的包车承运人(TCP)许可证只允许运营配备人类司机的传统车辆提供包车服务,自动驾驶汽车可不行,哪怕是有安全驾驶员驾驶的也不行。

这就好比给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扩张之路设置了一道关卡,就看它怎么闯过去了。

二、安全“大考验”:辅助驾驶“翻车”现场

这边企业们忙得热火朝天,那边安全问题却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中国汽车资讯交易服务平台懂车帝发布的汽车测评视频,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外界对智能驾驶安全的热议。

这个辅助驾驶真实事故场景模拟实验,涉及15类辅助驾驶高危事故场景(高速 + 城区),覆盖国内外二十多个品牌的36款车型,这阵容,简直像一场汽车界的“大阅兵”。

实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多个品牌的测试结果并不理想,12类场景的综合通过率均低于50%,尤其是在高速路遇故障车、施工场景、野生动物等情况下,很多车型都“栽了跟头”。

虽然这个测试方法存在争议,36款车型也不能代表整体水平,但它就像一面镜子,给驾驶安全敲响了警钟。

这里要给大家科普一下,上述测试车辆的自动化水平是L2级,和Robotaxi的L4级可不一样。

这几天,公安部也发声了!

公安部交管局局长王强在2025年7月23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

目前中国市场上销售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都还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车辆还是需要人来操控,驾驶人才是最终的责任主体。

这就好比给辅助驾驶系统戴上了一个“紧箍咒”,让它不能太“任性”。

三、政策“大指引”:责任划分有依据

面对不同类型的驾驶自动化,科技部也没闲着。

2025年7月23日,科技部发布了《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这就像是一本自动驾驶领域的“道德经”,给驾驶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开发指明了方向。

指引明确指出,2级及以下驾驶自动化责任主体通常是人类驾驶员;

3级和4级驾驶自动化责任主体因具体运行场景而异,用户和自动驾驶系统都可能成为责任主体;

5级驾驶自动化,除非特殊情况下有用户主动介入操作,否则责任主体以自动驾驶系统为主。

这就好比给自动驾驶的责任划分制定了一套清晰的规则,让各方都知道自己的“责任田”在哪里。

指引还提出,驾驶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应设计完善的风险监测和应急机制,确保相关责任主体能够及时发现、干预并控制风险,将潜在威胁降至合理可控的范围内。

这就好比给自动驾驶系统安装了一个“安全卫士”,时刻守护着行车安全。

四、学术“大观点”:安全是“ChatGPT时刻”

不只是政商界在为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忙得不可开交,学术界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2025年7月27日,上海期智研究院PI、清华大学助理教授赵行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演讲中直言:“解决安全性问题,才是L4级别自动驾驶的ChatGPT时刻。”

这句话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引起了大家的深思。

在他看来,基于自动驾驶的BOA模型,要能够实现有可验证的可靠的四维时空感知能力、有可验证的语言推理能力、有可验证的安全的闭环规划能力以后,才能真正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

这就好比给自动驾驶系统设定了一套“超级能力”标准,只有达到了这些标准,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L4级别自动驾驶。

五、未来“大展望”:安全与进步同行

随着技术进步和监管完善,汽车厂商也逐渐从硬件竞赛转向软件博弈。

以前,大家比的是谁的传感器更先进、谁的芯片算力更强,现在,比的则是谁的软件更安全、更可靠。

这就好比一场从“肌肉男”到“智慧大脑”的转变,只有从技术上解决安全和可靠性问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领域就像一片充满希望的蓝海,虽然目前还面临着安全等诸多挑战,但只要企业、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攻克难关。

总之,无人车来也认为:

就像赵行教授说的,解决安全性问题就是L4级别自动驾驶的“ChatGPT时刻”,当这个时刻到来时,我们就能迎来一个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自动驾驶时代。

亲!你说呢?

原文标题 : 自动驾驶“安全关”:L4无人驾驶的“ChatGPT时刻”还有多远?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