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2025京港澳青年科学家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由北京海外联谊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联合主办,吸引了京港澳三地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代表及青年科技人才参与,共探科技前沿,促进区域协同创新。
开幕式上,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骏,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北京社团总会会长施荣怀,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莫泽,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孔磊等嘉宾出席并致辞。大会由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张健主持,中央统战部三局局长王萍、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政府侨办主任王都伟等领导到会支持。
澳门数字医疗与人工智能学会主席王涵签署《京港澳科技团体合作机制倡议书》
会上,澳门数字医疗与人工智能学会主席王涵签署《京港澳科技团体合作机制倡议书》。根据倡议,三地科技组织将秉持“平等自愿、开放共享、合作共赢”原则,围绕国家战略开展合作,包括构建协同创新生态、推动项目与平台对接、打造常态化交流机制(如“青年科学家论坛”“港澳科技人才北京行”)、强化青年人才凝聚(培养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青年科技力量)等。
王涵发表《一带一路数字医疗与人工智能》主旨演讲
在人工智能专题板块,王涵发表《一带一路数字医疗与人工智能》主旨演讲,分享数字医疗与人工智能可解释性关键问题、先进技术及一带一路智慧医疗发展趋势。他指出,澳门可发挥中葡平台和大湾区节点优势,推动医疗健康领域技术共享与人才交流,助力沿线国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王涵发表《一带一路数字医疗与人工智能》主旨演讲
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吕海涛、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何晓冬、香港大学教授朱力欧·克贝拉、昌平国家实验室领衔科学家曹云龙、澳门大学赵静等中外专家,围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前沿趋势发表演讲,引发热烈讨论。
本次大会为三地科技领域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通过嘉宾致辞明确合作方向、签署合作倡议确立实施路径,展现了京港澳科技创新的协同意愿。大会凝聚三地科技力量,聚焦国家战略与国际前沿,为推动区域科技融合、培养青年人才及助力国家科技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8月1日,2025京港澳青年科学家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由北京海外联谊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联合主办,吸引了京港澳三地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代表及青年科技人才参与,共探科技前沿,促进区域协同创新。
开幕式上,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骏,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北京社团总会会长施荣怀,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莫泽,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孔磊等嘉宾出席并致辞。大会由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张健主持,中央统战部三局局长王萍、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政府侨办主任王都伟等领导到会支持。
澳门数字医疗与人工智能学会主席王涵签署《京港澳科技团体合作机制倡议书》
会上,澳门数字医疗与人工智能学会主席王涵签署《京港澳科技团体合作机制倡议书》。根据倡议,三地科技组织将秉持“平等自愿、开放共享、合作共赢”原则,围绕国家战略开展合作,包括构建协同创新生态、推动项目与平台对接、打造常态化交流机制(如“青年科学家论坛”“港澳科技人才北京行”)、强化青年人才凝聚(培养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青年科技力量)等。
王涵发表《一带一路数字医疗与人工智能》主旨演讲
在人工智能专题板块,王涵发表《一带一路数字医疗与人工智能》主旨演讲,分享数字医疗与人工智能可解释性关键问题、先进技术及一带一路智慧医疗发展趋势。他指出,澳门可发挥中葡平台和大湾区节点优势,推动医疗健康领域技术共享与人才交流,助力沿线国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王涵发表《一带一路数字医疗与人工智能》主旨演讲
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吕海涛、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何晓冬、香港大学教授朱力欧·克贝拉、昌平国家实验室领衔科学家曹云龙、澳门大学赵静等中外专家,围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前沿趋势发表演讲,引发热烈讨论。
本次大会为三地科技领域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通过嘉宾致辞明确合作方向、签署合作倡议确立实施路径,展现了京港澳科技创新的协同意愿。大会凝聚三地科技力量,聚焦国家战略与国际前沿,为推动区域科技融合、培养青年人才及助力国家科技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