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点亮希望之光——振华石油在伊拉克践行社会责任的真实故事

新华丝路

6小时前

多年寒窗苦读,哈迪以优异的成绩从巴格达工程学院毕业,迎接他的却是伊拉克动荡社会下冰冷的现实——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在遥远的中东大地,一对伊拉克兄弟——哈迪和康凯的成长故事深深打动人心。他们的人生轨迹,因一家中国企业的到来,悄然转向了充满希望的方向。

哥哥哈迪的童年,早早被生活的重担压上肩头。父亲早逝,年仅八岁的他便成了家中的支柱。晨曦微露,他走向学校;烈日当空,他又出现在工地。他有一个朴素的愿望:用知识改变命运。多年寒窗苦读,哈迪以优异的成绩从巴格达工程学院毕业,迎接他的却是伊拉克动荡社会下冰冷的现实——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希望的火苗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几近熄灭。

adc2a76d20894b4e98e5ef3dfef458ee.gif

命运的转机出现在2010年。彼时,由振华石油参与的,中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项目之一——艾哈代布油田项目启动,急需招募本地人才。怀着最后一丝希望,哈迪参加了应聘,扎实的专业知识为他敲开了大门,他成功加入振华石油。多年后,哈迪仍清晰记得那一刻的感受:“仿佛终于走出一条漫长漆黑的隧道,看见了前方的光亮。”

ef4657b313ee47e191bfa88713fe43d7.gif

从最基础的岗位开始,哈迪认真学习油田现场的各类工艺流程,积极磨炼提升操作技能,不断追求专业上的精进。十五年光阴荏苒,当初的青涩少年,已成为经验丰富的采油工程师,管理着由100余名本地员工组成的团队。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稳稳地托起了自己的家庭,也成为了他身边年轻人的榜样。

b64543bf6c444f1fb4ffa0b79b959297.gif

“这十多年,我与油田共同成长,亲身见证了它对伊拉克社会经济的贡献。”哈迪的话语中带着深深的感慨,“是中国企业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和我的家人过上了更有尊严的生活。”这份改变,不仅关乎生计,更点燃了他内心的信念。

哈迪的奋斗,仿佛一盏明灯,照亮了弟弟康凯前行的路。康凯从小就被哥哥的坚持与奋斗精神感染,他同样相信,知识是改变命运的钥匙。2023年,振华石油启动了“伊拉克青年石油人才赴华留学奖学金项目”。康凯凭借努力,成为首批入选的学生,远赴中国成都,在西南石油大学攻读土木工程硕士学位。

“记住,好的企业不仅培养技能,更塑造人。”启程前,哈德的话给了康凯信心。在成都的日子里,公司为留学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关怀与支持。更让康凯温暖的是中国朋友们的友善和热情,他们帮助他学习中文,让他尽快融入当地生活。“来到中国留学,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它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康凯回忆道。这段跨国留学之旅,对他来说不仅是一段知识旅程,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如今,康凯即将完成学业,带着在中国汲取的知识和技能回到伊拉克,加入振华石油东巴油田项目担任油田运维部工程师。兄弟俩终于能用各自所学来回馈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康凯的成长与回归令哈迪倍感欣慰,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接力,更是一个家庭希望的延续,悄然书写着中伊人民之间友谊的新页。

深耕伊拉克的这些年里,振华石油还努力践行“授人以渔”的理念,通过奖学金计划、本地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为伊拉克培养出大量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当地社会发展注入源源活水。

除此之外,公司还活跃在更广泛的公益领域:修缮校舍,让孩子们能在更明亮的教室里读书;铺设道路,连接起闭塞的村落;建设社区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设立培训中心,为当地妇女提供掌握一技之长的机会……这些行动,将“在发展中促进合作,在合作中体现关怀”的理念,融入日常的点点滴滴。

2024年,伊拉克副总理兼石油部长哈扬亲临油田视察。作为公司培养的本地骨干代表,哈迪负责接待,并自豪地向部长展示了本地团队的成长成果。这一幕,不仅是对哈迪多年努力的认可,也印证了中伊双方在合作中建立的深厚互信。

康凯与哈迪兄弟的故事,没有宏大的口号,却格外动人。它像一束微光,映照出跨国合作中那些温暖人心的本质:真正成功的国际合作不仅在于资源开发和经济互利,更在于共同成长与情感连结。当知识与机遇相遇,当努力被看见和支持,个体的命运便能焕发出惊人的光彩,并照亮更多前行的路。

正如哈迪所说:“振华石油不仅为我照亮了前路,也为伊拉克许多像我们一样的家庭点燃了希望。”在这条共建“一带一路”的征途上,振华石油正用行动诠释着合作与共生的深远意义。(陈麓伊)

多年寒窗苦读,哈迪以优异的成绩从巴格达工程学院毕业,迎接他的却是伊拉克动荡社会下冰冷的现实——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在遥远的中东大地,一对伊拉克兄弟——哈迪和康凯的成长故事深深打动人心。他们的人生轨迹,因一家中国企业的到来,悄然转向了充满希望的方向。

哥哥哈迪的童年,早早被生活的重担压上肩头。父亲早逝,年仅八岁的他便成了家中的支柱。晨曦微露,他走向学校;烈日当空,他又出现在工地。他有一个朴素的愿望:用知识改变命运。多年寒窗苦读,哈迪以优异的成绩从巴格达工程学院毕业,迎接他的却是伊拉克动荡社会下冰冷的现实——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希望的火苗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几近熄灭。

adc2a76d20894b4e98e5ef3dfef458ee.gif

命运的转机出现在2010年。彼时,由振华石油参与的,中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项目之一——艾哈代布油田项目启动,急需招募本地人才。怀着最后一丝希望,哈迪参加了应聘,扎实的专业知识为他敲开了大门,他成功加入振华石油。多年后,哈迪仍清晰记得那一刻的感受:“仿佛终于走出一条漫长漆黑的隧道,看见了前方的光亮。”

ef4657b313ee47e191bfa88713fe43d7.gif

从最基础的岗位开始,哈迪认真学习油田现场的各类工艺流程,积极磨炼提升操作技能,不断追求专业上的精进。十五年光阴荏苒,当初的青涩少年,已成为经验丰富的采油工程师,管理着由100余名本地员工组成的团队。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稳稳地托起了自己的家庭,也成为了他身边年轻人的榜样。

b64543bf6c444f1fb4ffa0b79b959297.gif

“这十多年,我与油田共同成长,亲身见证了它对伊拉克社会经济的贡献。”哈迪的话语中带着深深的感慨,“是中国企业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和我的家人过上了更有尊严的生活。”这份改变,不仅关乎生计,更点燃了他内心的信念。

哈迪的奋斗,仿佛一盏明灯,照亮了弟弟康凯前行的路。康凯从小就被哥哥的坚持与奋斗精神感染,他同样相信,知识是改变命运的钥匙。2023年,振华石油启动了“伊拉克青年石油人才赴华留学奖学金项目”。康凯凭借努力,成为首批入选的学生,远赴中国成都,在西南石油大学攻读土木工程硕士学位。

“记住,好的企业不仅培养技能,更塑造人。”启程前,哈德的话给了康凯信心。在成都的日子里,公司为留学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关怀与支持。更让康凯温暖的是中国朋友们的友善和热情,他们帮助他学习中文,让他尽快融入当地生活。“来到中国留学,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它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康凯回忆道。这段跨国留学之旅,对他来说不仅是一段知识旅程,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如今,康凯即将完成学业,带着在中国汲取的知识和技能回到伊拉克,加入振华石油东巴油田项目担任油田运维部工程师。兄弟俩终于能用各自所学来回馈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康凯的成长与回归令哈迪倍感欣慰,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接力,更是一个家庭希望的延续,悄然书写着中伊人民之间友谊的新页。

深耕伊拉克的这些年里,振华石油还努力践行“授人以渔”的理念,通过奖学金计划、本地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为伊拉克培养出大量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当地社会发展注入源源活水。

除此之外,公司还活跃在更广泛的公益领域:修缮校舍,让孩子们能在更明亮的教室里读书;铺设道路,连接起闭塞的村落;建设社区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设立培训中心,为当地妇女提供掌握一技之长的机会……这些行动,将“在发展中促进合作,在合作中体现关怀”的理念,融入日常的点点滴滴。

2024年,伊拉克副总理兼石油部长哈扬亲临油田视察。作为公司培养的本地骨干代表,哈迪负责接待,并自豪地向部长展示了本地团队的成长成果。这一幕,不仅是对哈迪多年努力的认可,也印证了中伊双方在合作中建立的深厚互信。

康凯与哈迪兄弟的故事,没有宏大的口号,却格外动人。它像一束微光,映照出跨国合作中那些温暖人心的本质:真正成功的国际合作不仅在于资源开发和经济互利,更在于共同成长与情感连结。当知识与机遇相遇,当努力被看见和支持,个体的命运便能焕发出惊人的光彩,并照亮更多前行的路。

正如哈迪所说:“振华石油不仅为我照亮了前路,也为伊拉克许多像我们一样的家庭点燃了希望。”在这条共建“一带一路”的征途上,振华石油正用行动诠释着合作与共生的深远意义。(陈麓伊)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