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榆林市:厚植营商沃土 激活发展动能

企业观察网

1天前

以综合服务窗口改革破除行政审批“梗阻”工作中,榆林下大力气根治“体外循环”,推动涉及25个部门的890余项事项实现“办事只进一扇门、大厅之外无审批”;对133项复杂事项设置办理时限“倒计时”,31项服务实行“容缺受理”。

去年以来,榆林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的部署要求,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聚焦利民惠企服务,进一步减环节、压时限、优服务,聚力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为办事企业和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推动全市经济主体健康发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以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筑牢根基,榆林各级各有关部门强力推进“三个之外无审批”,新推动涉及21个部门的89项事项进驻市政务大厅,全市共有1552项利民惠企服务实现“一门办理”。创新推出星级政务大厅评定机制,全面覆盖12个县市区政务大厅及市级分厅。推动延时服务持续升级,涉及19个部门的691项事项实现“周末服务不打烊”,聚力打造“全时服务”标杆。

图片

资料图

为切实推动工程建设领域行政审批提质增效,榆林大刀阔斧推进相关改革,在设立工程审批综合窗口,变“多头跑”为“一窗办”的基础上,将此前的109项审批事项精简至55项;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小型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减至81个工作日、60个工作日、15个工作日以内,同时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纳入全市营商环境硬考核。坚持数字赋能,推动“水气暖网”业务系统全面贯通,装饰装修项目实现“自赋码”,电子证照覆盖全流程。

以综合服务窗口改革破除行政审批“梗阻”工作中,榆林下大力气根治“体外循环”,推动涉及25个部门的890余项事项实现“办事只进一扇门、大厅之外无审批”;对133项复杂事项设置办理时限“倒计时”,31项服务实行“容缺受理”。同时,榆林还首创“双负面清单”监管模式,在动态展示超期办件相关信息的同时,通过通报机制倒逼行政审批服务提质增效。

中介服务和帮办代办方面,榆林打出利民惠企“主动牌”“暖心牌”,积极推动网上中介超市实现“阳光采购”,财政资金项目线上公开选取;发布67项中介服务清单,覆盖工程建设、评估评价等关键领域;创新星级评价机制,133家入驻机构中93家已完成规范化考评,有效破解“隐形门槛”问题。着力构建“项目管家+三级代办”体系,市县两级先后为233个重点项目提供代跑腿、代填表、代交件服务;设立工程审批专窗,累计服务企业超1400户,服务半径从手续办理延伸至要素协调、政策解读等企业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等领域。 

(编辑:王星)

以综合服务窗口改革破除行政审批“梗阻”工作中,榆林下大力气根治“体外循环”,推动涉及25个部门的890余项事项实现“办事只进一扇门、大厅之外无审批”;对133项复杂事项设置办理时限“倒计时”,31项服务实行“容缺受理”。

去年以来,榆林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的部署要求,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聚焦利民惠企服务,进一步减环节、压时限、优服务,聚力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为办事企业和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推动全市经济主体健康发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以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筑牢根基,榆林各级各有关部门强力推进“三个之外无审批”,新推动涉及21个部门的89项事项进驻市政务大厅,全市共有1552项利民惠企服务实现“一门办理”。创新推出星级政务大厅评定机制,全面覆盖12个县市区政务大厅及市级分厅。推动延时服务持续升级,涉及19个部门的691项事项实现“周末服务不打烊”,聚力打造“全时服务”标杆。

图片

资料图

为切实推动工程建设领域行政审批提质增效,榆林大刀阔斧推进相关改革,在设立工程审批综合窗口,变“多头跑”为“一窗办”的基础上,将此前的109项审批事项精简至55项;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小型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减至81个工作日、60个工作日、15个工作日以内,同时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纳入全市营商环境硬考核。坚持数字赋能,推动“水气暖网”业务系统全面贯通,装饰装修项目实现“自赋码”,电子证照覆盖全流程。

以综合服务窗口改革破除行政审批“梗阻”工作中,榆林下大力气根治“体外循环”,推动涉及25个部门的890余项事项实现“办事只进一扇门、大厅之外无审批”;对133项复杂事项设置办理时限“倒计时”,31项服务实行“容缺受理”。同时,榆林还首创“双负面清单”监管模式,在动态展示超期办件相关信息的同时,通过通报机制倒逼行政审批服务提质增效。

中介服务和帮办代办方面,榆林打出利民惠企“主动牌”“暖心牌”,积极推动网上中介超市实现“阳光采购”,财政资金项目线上公开选取;发布67项中介服务清单,覆盖工程建设、评估评价等关键领域;创新星级评价机制,133家入驻机构中93家已完成规范化考评,有效破解“隐形门槛”问题。着力构建“项目管家+三级代办”体系,市县两级先后为233个重点项目提供代跑腿、代填表、代交件服务;设立工程审批专窗,累计服务企业超1400户,服务半径从手续办理延伸至要素协调、政策解读等企业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等领域。 

(编辑:王星)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