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估增值税调整对银行的影响?

中信证券

8小时前

后续年份逐渐体现

增值税政策调整对上市银行税收成本在资产负债两端均有影响,资产端影响相对更大。短期来看,2025年财务受影响较小,后续年份增量税收支出逐渐增加。中信证券认为,实际税收承担比例、市场利率走势均对银行税收成本有影响,关注机构投资者博弈对于债市的动态影响。资产配置视角下,增值税政策理论上增强高股息标的比价优势,或强化部分机构投资者对银行板块配置需求。

事项:

8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明确,对2025年8月8日以后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对调整之前已发行的继续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至债券到期,中信证券对上市银行的影响测算如下:

银行资产端,2025年税收影响小,后续年份逐渐体现。

1)2025年税收影响预计极小。中信证券参考2024年8月-12月新发政府债、政金债及金融债规模(约16.8万亿)作为2025年新发量基数,综合上市银行持有规模占债券余额比例(政府债67%、政金债+金融债41%)、新发债券加权平均计息天数(约80天),按新发票息为1.8%、增值税率为6%,测算税收增量约22.8亿元;考虑到债券实际供需对价格的影响,预计银行实际承担部分将少于静态测算数据,对上市银行利息收入及营收利润比重影响较小。

2)2026年起税收影响逐渐增加。由于债券新发规模保持高位,预计2026年债券利息税收增量约198亿(2025年债券全年计息增量税86亿,2026年新发债41万亿按160天计息税收约112亿),对商业银行财务影响有所加大,预计对当年营收影响幅度在0.2-0.3%以内。

银行负债端,金融债并非核心负债来源、且替换时间长,对当年盈利影响极为有限。

1)金融债并非银行核心负债来源。本次调整不涉及同业存单,截止2025年8月1日,上市银行金融债余额约9.8万亿,占总负债比重约3.4%。

2)2025年-2026年上市银行金融债利息支出影响较小。中信证券测算,2025年上市银行新增发行金融债(发行规模约9000亿、按票息1.8%、加权计息天数80天、6%增值税率)导致利息支出增加1-2亿元,2026年则增长约10-20亿(发行规模2.6万亿、按票息1.8%、加权计息天数170天、6%增值税率,加上2025年发行债券计息影响)。预计新老完全替换需要较长时间,预计对当年银行归母净利润冲击极为有限。

税收对银行业绩影响弱于债市整体波动影响,关注潜在缓释政策。

1)实际税收承担比例受市场博弈影响。理论上同期限同主体新老债之间存在价差,足以覆盖税收成本,实际上受到流动性、市场供需、部分投资者税率较低等影响,价差未必足以覆盖税收成本,从而影响上市银行承担增值税比重。

2)利率下行亦对增值税存在影响。目前测算主要按照当前债券发行利率估计,后续市场利率走势亦对实际增值税存在影响。

3)关注机构投资者行为变化,预计对债市影响有限。整体而言,税收拉平虽小幅降低了对于配置型债券的需求,但由于全社会资产配置需求仍未被充分满足,预计新政对债市整体仅为一次性小幅冲击。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监管与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化;各公司发展战略执行不及预期。

投资观点:债券增值税变化影响银行税收成本,静态测算影响极为有限。

增值税政策调整对上市银行税收成本在资产负债两端均有影响,资产端影响相对更大。短期来看,2025年经营业绩受影响较小,后续年份增量税收支出逐渐增加。中信证券认为,实际税收承担比例、市场利率走势均对银行税收成本有影响,关注机构投资者博弈对于债市的动态影响。资产配置视角下,增值税政策理论上增强高股息标的比价优势,或强化部分机构投资者对银行板块配置需求。上周银行板块表现平稳,资金波动和风格影响已经告一段落。上市银行预增公告显示,银行2季度基本面指标稳定,盈利增速低位恢复,全年预计仍有上行空间。投资逻辑看,银行板块中期走势仍受重估净资产逻辑牵引,配置型资金的配置需求空间犹存,预计板块绝对收益行情继续演绎。个股方面,交易型资金可重点关注低估值品种,配置型资金则延续贝塔品种。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分析师:肖斐斐S1010510120057;李鑫S1010524030003


后续年份逐渐体现

增值税政策调整对上市银行税收成本在资产负债两端均有影响,资产端影响相对更大。短期来看,2025年财务受影响较小,后续年份增量税收支出逐渐增加。中信证券认为,实际税收承担比例、市场利率走势均对银行税收成本有影响,关注机构投资者博弈对于债市的动态影响。资产配置视角下,增值税政策理论上增强高股息标的比价优势,或强化部分机构投资者对银行板块配置需求。

事项:

8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明确,对2025年8月8日以后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对调整之前已发行的继续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至债券到期,中信证券对上市银行的影响测算如下:

银行资产端,2025年税收影响小,后续年份逐渐体现。

1)2025年税收影响预计极小。中信证券参考2024年8月-12月新发政府债、政金债及金融债规模(约16.8万亿)作为2025年新发量基数,综合上市银行持有规模占债券余额比例(政府债67%、政金债+金融债41%)、新发债券加权平均计息天数(约80天),按新发票息为1.8%、增值税率为6%,测算税收增量约22.8亿元;考虑到债券实际供需对价格的影响,预计银行实际承担部分将少于静态测算数据,对上市银行利息收入及营收利润比重影响较小。

2)2026年起税收影响逐渐增加。由于债券新发规模保持高位,预计2026年债券利息税收增量约198亿(2025年债券全年计息增量税86亿,2026年新发债41万亿按160天计息税收约112亿),对商业银行财务影响有所加大,预计对当年营收影响幅度在0.2-0.3%以内。

银行负债端,金融债并非核心负债来源、且替换时间长,对当年盈利影响极为有限。

1)金融债并非银行核心负债来源。本次调整不涉及同业存单,截止2025年8月1日,上市银行金融债余额约9.8万亿,占总负债比重约3.4%。

2)2025年-2026年上市银行金融债利息支出影响较小。中信证券测算,2025年上市银行新增发行金融债(发行规模约9000亿、按票息1.8%、加权计息天数80天、6%增值税率)导致利息支出增加1-2亿元,2026年则增长约10-20亿(发行规模2.6万亿、按票息1.8%、加权计息天数170天、6%增值税率,加上2025年发行债券计息影响)。预计新老完全替换需要较长时间,预计对当年银行归母净利润冲击极为有限。

税收对银行业绩影响弱于债市整体波动影响,关注潜在缓释政策。

1)实际税收承担比例受市场博弈影响。理论上同期限同主体新老债之间存在价差,足以覆盖税收成本,实际上受到流动性、市场供需、部分投资者税率较低等影响,价差未必足以覆盖税收成本,从而影响上市银行承担增值税比重。

2)利率下行亦对增值税存在影响。目前测算主要按照当前债券发行利率估计,后续市场利率走势亦对实际增值税存在影响。

3)关注机构投资者行为变化,预计对债市影响有限。整体而言,税收拉平虽小幅降低了对于配置型债券的需求,但由于全社会资产配置需求仍未被充分满足,预计新政对债市整体仅为一次性小幅冲击。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监管与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化;各公司发展战略执行不及预期。

投资观点:债券增值税变化影响银行税收成本,静态测算影响极为有限。

增值税政策调整对上市银行税收成本在资产负债两端均有影响,资产端影响相对更大。短期来看,2025年经营业绩受影响较小,后续年份增量税收支出逐渐增加。中信证券认为,实际税收承担比例、市场利率走势均对银行税收成本有影响,关注机构投资者博弈对于债市的动态影响。资产配置视角下,增值税政策理论上增强高股息标的比价优势,或强化部分机构投资者对银行板块配置需求。上周银行板块表现平稳,资金波动和风格影响已经告一段落。上市银行预增公告显示,银行2季度基本面指标稳定,盈利增速低位恢复,全年预计仍有上行空间。投资逻辑看,银行板块中期走势仍受重估净资产逻辑牵引,配置型资金的配置需求空间犹存,预计板块绝对收益行情继续演绎。个股方面,交易型资金可重点关注低估值品种,配置型资金则延续贝塔品种。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分析师:肖斐斐S1010510120057;李鑫S1010524030003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