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并购协会第一届第四次会员大会暨第一届第五次理事会成功召开

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并购协会

1周前

会议主旨

图片

7月31日,为了积聚同业,服务实体,创新价值,促进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并购更好发展,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并购协会(以下简称“市并购协会”)第一届第四次会员大会暨一届五次理事会,在上海市星动力科创空间顺利召开。上海市民政局社团管理处于乐锋处长出席会议并致辞。

第一届第四次会员大会上,全体会员代表听取并审议通过了《2024年协会工作报告》、《2024年协会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和《第一届第四次会员大会关于新增副会长和理事单位决议》。

全体会员代表列席了第一届第五次理事会会议,会议中,理事单位代表和会员企业代表围绕“如何发挥产业并购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推动上海市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激发区域产业并购活力,促进构建高水平的产业并购生态”的议题,做了精彩分享。

会议概要

图片

上海市民政局社团管理局于乐锋处长首先代表上海市民政局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于乐锋处长致辞中表示:作为协会的登记管理机关,上海市民政局非常关心和支持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并购协会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和未来发展计划,热切盼望着在我市能够有一个在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并购领域充分发挥自律作用的组织,促进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并购的规范与良好的发展。

于乐锋处长也提出了三点要求:希望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协会及其全体成员∶

一、要发挥好联结政府和企业的纽带、桥梁作用。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好市委委、市政府的决策。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主动、及时地向政府反映企业在产业并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建议和意见,成为业务主管部门管理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并购发展的得力助手和高参。

二、要为广大会员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要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领域,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尤其要加快建立信息网络,加强与有关行业协会的交流与合作,注意收集主要行业发展的动态、有关国家的政策法律和投资环境等信息,通过各种形式为企业的产业并购的需求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帮助企业培训和产业并购相关的人才;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化产业并购视野,提高上海企业的全球产业并购水平,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帮助上海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助力实现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要加强管理和协会自律。要加强会员的法制教育、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维护好会员的合法权益。同时要不断增强协会自律能力,防止恶性竞争行为,为企业创造公平、公正、平等竞争的发展环境。

在随后的第一届第四次会员大会暨第一届第五次理事会上,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并购协会会长冯林做了报告。冯会长表达了从协会成立以来一直支持工作的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为协会成立倾注诸多心血的全体会员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冯会长在讲话中表示:“国内并购:产业逻辑主导,资本力量重塑格局”。2024 年至今,中国产业并购市场呈现 "国内整合深化、海外布局调整" 的鲜明特征。地方国资、产业资本与外资机构策略分化,共同塑造并购市场新格局。

冯林指出,产业并购成主流引擎,过去 12 个月产业并购占比已突破 70%,显著挤压财务并购空间。交易类型呈现 "双轨并行":一方面,美的集团收购顾家家居等案例显示,龙头企业通过主业并购巩固产业链优势;另一方面,AI、生物制造等新兴赛道涌现一批中小型并购,平均交易规模约 2.3 亿元,聚焦技术协同。

二级市场成为并购主战场,地方国资与产业资本的入场重塑市场结构。数据显示,2024 年下半年至今,55% 的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由地方政府主导,上海、安徽等地表现突出 —— 仅上海近一个月内就完成微创医疗、某生物医药企业两起上市公司收购。私募基金与产业资本则通过 "协议转让 + 定增" 组合模式,加速布局上市公司控制权。

外资策略呈现 "减持与增持" 双轨制。外资机构在华并购策略出现显著调整:一方面,KKR 等头部基金加速处置存量资产,过去半年外资出售中国资产规模同比增长 40%;另一方面,消费领域仍受青睐,典型案例如 KKR 以 10.6 亿元收购内蒙古大窑汽水,凸显对细分赛道龙头的战略看好。

海外并购:同业整合为主,政策风险加剧。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呈现 "中小化、专业化" 特征,5000 万 - 1 亿美元的同业并购占比超 60%,较三年前提升 25 个百分点。欧洲市场成为新热点,但医疗器械等领域面临关税壁垒。

地缘政治成主要挑战。美国 CFIUS 审查范围持续扩大,不仅针对美企收购,涉及美国业务的欧洲企业并购也受波及。协会专家指出,AI、机器人等敏感行业的跨境并购审批周期已延长至平均 6 个月,较 2023 年翻倍。

未来展望:融资优势支撑并购活跃。冯林认为,当前 A 股估值修复与 3% 左右的并购融资成本(显著低于欧美市场 8% 的平均水平),为产业整合提供有利条件。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国内高端制造、绿色能源领域并购将持续升温,海外布局则更趋谨慎。

选票结果

新增副会长

序号

副会长

1

妙可蓝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柴琇
2

海程邦达集团 唐海

3

复商集团有限公司 卢大光

4

亚福私募基金 曾祥云

5

复金汇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贾荣世

新增理事会理事单位

序号

当选单位

1

日盈律师事务所

2
优势资本
3
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上海申威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5
鸿运愿景投资有限公司

会议主旨

图片

7月31日,为了积聚同业,服务实体,创新价值,促进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并购更好发展,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并购协会(以下简称“市并购协会”)第一届第四次会员大会暨一届五次理事会,在上海市星动力科创空间顺利召开。上海市民政局社团管理处于乐锋处长出席会议并致辞。

第一届第四次会员大会上,全体会员代表听取并审议通过了《2024年协会工作报告》、《2024年协会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和《第一届第四次会员大会关于新增副会长和理事单位决议》。

全体会员代表列席了第一届第五次理事会会议,会议中,理事单位代表和会员企业代表围绕“如何发挥产业并购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推动上海市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激发区域产业并购活力,促进构建高水平的产业并购生态”的议题,做了精彩分享。

会议概要

图片

上海市民政局社团管理局于乐锋处长首先代表上海市民政局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于乐锋处长致辞中表示:作为协会的登记管理机关,上海市民政局非常关心和支持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并购协会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和未来发展计划,热切盼望着在我市能够有一个在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并购领域充分发挥自律作用的组织,促进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并购的规范与良好的发展。

于乐锋处长也提出了三点要求:希望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协会及其全体成员∶

一、要发挥好联结政府和企业的纽带、桥梁作用。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好市委委、市政府的决策。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主动、及时地向政府反映企业在产业并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建议和意见,成为业务主管部门管理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并购发展的得力助手和高参。

二、要为广大会员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要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领域,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尤其要加快建立信息网络,加强与有关行业协会的交流与合作,注意收集主要行业发展的动态、有关国家的政策法律和投资环境等信息,通过各种形式为企业的产业并购的需求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帮助企业培训和产业并购相关的人才;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化产业并购视野,提高上海企业的全球产业并购水平,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帮助上海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助力实现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要加强管理和协会自律。要加强会员的法制教育、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维护好会员的合法权益。同时要不断增强协会自律能力,防止恶性竞争行为,为企业创造公平、公正、平等竞争的发展环境。

在随后的第一届第四次会员大会暨第一届第五次理事会上,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并购协会会长冯林做了报告。冯会长表达了从协会成立以来一直支持工作的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为协会成立倾注诸多心血的全体会员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冯会长在讲话中表示:“国内并购:产业逻辑主导,资本力量重塑格局”。2024 年至今,中国产业并购市场呈现 "国内整合深化、海外布局调整" 的鲜明特征。地方国资、产业资本与外资机构策略分化,共同塑造并购市场新格局。

冯林指出,产业并购成主流引擎,过去 12 个月产业并购占比已突破 70%,显著挤压财务并购空间。交易类型呈现 "双轨并行":一方面,美的集团收购顾家家居等案例显示,龙头企业通过主业并购巩固产业链优势;另一方面,AI、生物制造等新兴赛道涌现一批中小型并购,平均交易规模约 2.3 亿元,聚焦技术协同。

二级市场成为并购主战场,地方国资与产业资本的入场重塑市场结构。数据显示,2024 年下半年至今,55% 的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由地方政府主导,上海、安徽等地表现突出 —— 仅上海近一个月内就完成微创医疗、某生物医药企业两起上市公司收购。私募基金与产业资本则通过 "协议转让 + 定增" 组合模式,加速布局上市公司控制权。

外资策略呈现 "减持与增持" 双轨制。外资机构在华并购策略出现显著调整:一方面,KKR 等头部基金加速处置存量资产,过去半年外资出售中国资产规模同比增长 40%;另一方面,消费领域仍受青睐,典型案例如 KKR 以 10.6 亿元收购内蒙古大窑汽水,凸显对细分赛道龙头的战略看好。

海外并购:同业整合为主,政策风险加剧。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呈现 "中小化、专业化" 特征,5000 万 - 1 亿美元的同业并购占比超 60%,较三年前提升 25 个百分点。欧洲市场成为新热点,但医疗器械等领域面临关税壁垒。

地缘政治成主要挑战。美国 CFIUS 审查范围持续扩大,不仅针对美企收购,涉及美国业务的欧洲企业并购也受波及。协会专家指出,AI、机器人等敏感行业的跨境并购审批周期已延长至平均 6 个月,较 2023 年翻倍。

未来展望:融资优势支撑并购活跃。冯林认为,当前 A 股估值修复与 3% 左右的并购融资成本(显著低于欧美市场 8% 的平均水平),为产业整合提供有利条件。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国内高端制造、绿色能源领域并购将持续升温,海外布局则更趋谨慎。

选票结果

新增副会长

序号

副会长

1

妙可蓝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柴琇
2

海程邦达集团 唐海

3

复商集团有限公司 卢大光

4

亚福私募基金 曾祥云

5

复金汇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贾荣世

新增理事会理事单位

序号

当选单位

1

日盈律师事务所

2
优势资本
3
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上海申威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5
鸿运愿景投资有限公司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