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瑾
7月30日4时30分,台风“竹节草”在浙江舟山朱家尖岛登陆。受“竹节草”螺旋雨带影响,上海大部持续暴雨,全市高速限速,市内轮渡全线停航。
上海金融监管局指导行业稳妥做好台风“竹节草”应急保障工作,于当日组织召开辖内保险机构“竹节草”应对工作调度会,部署具体工作。在上海风险减量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台风数据统计模块,提升台风灾害相关数据报送统计的时效性、准确性、便利性。督导保险机构落实大灾理赔指引相关工作要求,高效调配救援资源,开设线上线下绿色理赔通道,简化理赔流程,做好“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合理预赔”,有序开展灾中应对和灾后救助工作。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从上海金融监管局获悉,截至7月30日18时,上海主要保险公司收到报案441笔,涉及损失金额566.61万元,其中已赔付42件、9.5万元。
补损失:
风中雨中,“救”在身边
7月30日,9级大风裹挟着暴雨席卷申城。在上海金融监管局指导下,沪上各保险机构全面进入临灾应灾状态,认真落实“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要求,完成多笔赔付。
7月30日10时3分,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接到台风“竹节草”首笔车险报案。刘先生的车辆在崇明区某农场发生单方事故,系因外墙外立面脱落导致车辆受损。该分公司理赔部在线分部理赔人员第一时间与客户取得联系,确认车辆损失部位,引导客户通过线上理赔工具上传理赔材料,仅用51分钟即完成赔款支付,赔付金额2000余元。
7月30日11时许,一车主向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报案称,受台风影响,其停放于单位内的车辆遭倾倒树木砸损。考虑到车主及车辆安全,车险理赔查勘员曹罡迅速响应,5分钟内赶到事故现场,并根据应急预案启动作业流程,主动与物业人员一起清理障碍物,帮助在场被砸车辆脱困。从接到报案到完成标的车辆定损,全程用时不到40分钟。
在遭受暴雨最严重的奉贤区,专业高效的暖心服务同样“救”在身边。
7月30日13时30分,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理赔人员罗广接到一起“水淹车”报案,当他赶到位于奉贤区的事发地点后发现,整个路段已严重积水,水深达30厘米,多辆汽车被“困”水中。
一场风雨中的“救援接力”随即展开:在协助客户进行拖车作业的同时,罗广逐一拨打其他被“困”车辆上留置的电话,提醒车主前来挪车;对于暂时无法联系的车主,详细记录车辆信息,与后续到达的拖车团队协作,有序拖离车辆,最大限度减少车主损失。为预防更多车辆误入,理赔小组还主动在该积水路段入口处设置“道路涉水、请勿通行”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绕行。
记者了解到,针对水淹车、树木倒伏、高空坠物等台风灾害引发的常见事故,沪上多家保险公司已开通24小时理赔绿色通道,持续简化流程、加速赔付,推出免现场等待、免单证预审、免维修垫付等应急服务,全力帮受灾群众和企业减少损失。
减风险:
线上线下,与“风”竞速
在全力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的同时,上海财险业持续与“风”竞速,“线上+线下”双线推进防灾减损风险减量服务,切实将“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落到实处。
在线上,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依托鹰眼系统DRS3.0,实现与同业机构风险数据共享,协同处置重大灾情,并就台风预测路径及影响,实时监控28个重点防灾区域,向207家企财险客户推送定制化防灾方案,为1.8万户残联家财险客户提供专属应急联系人;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依托风险雷达系统向7900多家客户推送台风“竹节草”预警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H5等宣传途径及时发布《防汛抗台风险提示》,广泛开展台风风险防范宣传。
在线下,中国人寿财险上海市分公司协同机构联动、下沉一线服务,持续推进政策性农业、城市基建工程风险减量工作。该分公司理赔服务部联合机构一线组成专项工作组,于台风登陆前深入田间地头及重大工程现场排查隐患、协助抢收,构建灾前立体化防御屏障。中银保险上海分公司理赔服务部查勘人员针对改造工程收尾期可能遇到的积水反水、漏电断电、坠物落物等财产损失及人伤事故风险,赶赴上海市徐汇区某小区施工现场,重点排查排水、电梯、电路、消防等方面设备设施,携手施工单位查处安全隐患。英大财险上海分公司主动对接上海电力公司及各辖区供电单位,组织专业团队进驻该分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实现灾情信息实时共享、应急响应无缝衔接。
风雨未歇,上海保险业与“风”竞速、“救”在身边的守“沪”还在继续。目前,上海各项保险理赔工作正稳妥有序推进。
多家在沪保险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密切跟踪台风动向,持续做好承保情况动态排查及现场理赔查勘,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力争将台风“竹节草”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图为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车险理赔查勘员(前)与物业人员一起清理障碍物,帮助受困车辆脱险。机构/供图
本报记者 张瑾
7月30日4时30分,台风“竹节草”在浙江舟山朱家尖岛登陆。受“竹节草”螺旋雨带影响,上海大部持续暴雨,全市高速限速,市内轮渡全线停航。
上海金融监管局指导行业稳妥做好台风“竹节草”应急保障工作,于当日组织召开辖内保险机构“竹节草”应对工作调度会,部署具体工作。在上海风险减量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台风数据统计模块,提升台风灾害相关数据报送统计的时效性、准确性、便利性。督导保险机构落实大灾理赔指引相关工作要求,高效调配救援资源,开设线上线下绿色理赔通道,简化理赔流程,做好“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合理预赔”,有序开展灾中应对和灾后救助工作。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从上海金融监管局获悉,截至7月30日18时,上海主要保险公司收到报案441笔,涉及损失金额566.61万元,其中已赔付42件、9.5万元。
补损失:
风中雨中,“救”在身边
7月30日,9级大风裹挟着暴雨席卷申城。在上海金融监管局指导下,沪上各保险机构全面进入临灾应灾状态,认真落实“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要求,完成多笔赔付。
7月30日10时3分,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接到台风“竹节草”首笔车险报案。刘先生的车辆在崇明区某农场发生单方事故,系因外墙外立面脱落导致车辆受损。该分公司理赔部在线分部理赔人员第一时间与客户取得联系,确认车辆损失部位,引导客户通过线上理赔工具上传理赔材料,仅用51分钟即完成赔款支付,赔付金额2000余元。
7月30日11时许,一车主向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报案称,受台风影响,其停放于单位内的车辆遭倾倒树木砸损。考虑到车主及车辆安全,车险理赔查勘员曹罡迅速响应,5分钟内赶到事故现场,并根据应急预案启动作业流程,主动与物业人员一起清理障碍物,帮助在场被砸车辆脱困。从接到报案到完成标的车辆定损,全程用时不到40分钟。
在遭受暴雨最严重的奉贤区,专业高效的暖心服务同样“救”在身边。
7月30日13时30分,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理赔人员罗广接到一起“水淹车”报案,当他赶到位于奉贤区的事发地点后发现,整个路段已严重积水,水深达30厘米,多辆汽车被“困”水中。
一场风雨中的“救援接力”随即展开:在协助客户进行拖车作业的同时,罗广逐一拨打其他被“困”车辆上留置的电话,提醒车主前来挪车;对于暂时无法联系的车主,详细记录车辆信息,与后续到达的拖车团队协作,有序拖离车辆,最大限度减少车主损失。为预防更多车辆误入,理赔小组还主动在该积水路段入口处设置“道路涉水、请勿通行”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绕行。
记者了解到,针对水淹车、树木倒伏、高空坠物等台风灾害引发的常见事故,沪上多家保险公司已开通24小时理赔绿色通道,持续简化流程、加速赔付,推出免现场等待、免单证预审、免维修垫付等应急服务,全力帮受灾群众和企业减少损失。
减风险:
线上线下,与“风”竞速
在全力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的同时,上海财险业持续与“风”竞速,“线上+线下”双线推进防灾减损风险减量服务,切实将“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落到实处。
在线上,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依托鹰眼系统DRS3.0,实现与同业机构风险数据共享,协同处置重大灾情,并就台风预测路径及影响,实时监控28个重点防灾区域,向207家企财险客户推送定制化防灾方案,为1.8万户残联家财险客户提供专属应急联系人;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依托风险雷达系统向7900多家客户推送台风“竹节草”预警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H5等宣传途径及时发布《防汛抗台风险提示》,广泛开展台风风险防范宣传。
在线下,中国人寿财险上海市分公司协同机构联动、下沉一线服务,持续推进政策性农业、城市基建工程风险减量工作。该分公司理赔服务部联合机构一线组成专项工作组,于台风登陆前深入田间地头及重大工程现场排查隐患、协助抢收,构建灾前立体化防御屏障。中银保险上海分公司理赔服务部查勘人员针对改造工程收尾期可能遇到的积水反水、漏电断电、坠物落物等财产损失及人伤事故风险,赶赴上海市徐汇区某小区施工现场,重点排查排水、电梯、电路、消防等方面设备设施,携手施工单位查处安全隐患。英大财险上海分公司主动对接上海电力公司及各辖区供电单位,组织专业团队进驻该分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实现灾情信息实时共享、应急响应无缝衔接。
风雨未歇,上海保险业与“风”竞速、“救”在身边的守“沪”还在继续。目前,上海各项保险理赔工作正稳妥有序推进。
多家在沪保险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密切跟踪台风动向,持续做好承保情况动态排查及现场理赔查勘,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力争将台风“竹节草”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图为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车险理赔查勘员(前)与物业人员一起清理障碍物,帮助受困车辆脱险。机构/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