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为什么给三星电子165亿美元芯片大单?!

智车科技

1周前

特斯拉订单还将驱动三星在先进封装(如FOWLP或H-Cube等3D封装)上的投入,以匹配AISoC的集成度与热管理需求。

芝能智芯出品

特斯拉与三星电子签署的一份价值165亿美元的长期芯片代工协议,三星在先进制造领域重新赢得关键客户,同时特斯拉在自动驾驶与人形机器人蓝图下,对高性能AI芯片的战略依赖。

这份协议的核心,是即将投产的AI6芯片,将由三星德州工厂制造,成为特斯拉FSD系统的核心组件。在AI芯片代工高度竞争的格局中,这一合作对双方而言都是一场深度绑定的技术突围。

Part 1 特斯拉AI芯片的迭代逻辑与代工分布

此次合作的核心芯片是特斯拉的第六代AI芯片“AI6”,预计将搭载于未来数年量产的自动驾驶系统和人形机器人平台之中。从公开信息来看,特斯拉AI芯片的设计和制造采用“混合代工”模式,即由不同晶圆厂生产不同版本。

此前,AI4已由三星代工,AI5则由台积电负责,AI6回归三星,显示出在特定制造节点与封装方案上,三星满足了特斯拉对性能、时程及协同能力的综合需求。

AI芯片的核心设计通常包含大规模矩阵乘法加速单元(Transformer)、神经网络专用执行引擎、片上高带宽缓存(SRAM)及高速I/O接口(如PCIe Gen5/6或NVLink)等模块。

根据已有经验,特斯拉FSD芯片采用的是自研的AI SoC架构,其核心技术路线以高吞吐神经网络推理能力为主,强调低延迟实时性和系统冗余。

从制造节点看,AI4大概率基于7纳米FinFET工艺,AI5已经推进至5纳米制程。AI6有望迈入3纳米GAA(环绕栅极)时代,三星此番的接单被视为其3纳米第二代工艺SF3(基于MBCFET结构)成功获得市场验证的重要信号。

相较于台积电当前稳定量产的N3B与即将放量的N3E,三星的SF3技术路径风险更高,起步更晚,但理论上可带来更好的密度和功耗控制。

而对于AI6芯片而言,AI计算单元的尺寸庞大、功耗密集,需要晶圆厂具备先进的EUV光刻、堆叠封装(如2.5D/3D封装)与良品率控制能力。

三星在EUV制程与高性能逻辑制造方面积累多年,此次由其位于美国得州泰勒市的新工厂承接AI6的生产任务,也是该厂商业化能力的首次重大验证。

Part 2三星芯片代工:技术押注与产能突围

三星一直处于全球芯片制造业的“双重身份”中:既是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厂商,也是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

尽管拥有垂直整合的优势,三星在代工市场始终处于台积电的强大阴影下。2024年第一季度,其全球代工市场份额仅为7.7%,对比台积电的67.6%几近边缘化。

导致这一差距的关键并非技术能力单一因素,而是综合生态、客户信任、产线稳定性与IP支持等系统性能力。长期以来,三星面临“产能利用率不足—财务亏损—客户信心缺失”的恶性循环,其得州工厂的建设进度与投产节奏也一度推迟至2026年。

AI芯片代工,为三星提供了一条潜在逆转路径。

AI芯片通常订单规模大、技术壁垒高、生命周期长,一旦获得客户信任,有望绑定多个迭代周期。特斯拉的AI6芯片将在2033年前持续生产,为三星提供了一个长达近10年的稳定订单平台。

此外,马斯克明确表示,特斯拉将参与优化制造流程,这意味着客户不仅采购,还会深度协同设计、验证、封装及测试流程,有利于三星代工工艺的持续提升。

技术层面,三星的3纳米GAA工艺使用了MBCFET(多桥通道场效应晶体管)架构,在理论上可大幅降低短沟效应,提升晶体管开关效率与功耗比。但GAA架构面临的挑战是制造复杂性上升,对EUV光刻设备控制精度、沉积工艺、一致性管理的要求更高。

三星在SF3节点上已有客户投片,但产能尚未放量,此次AI6的大规模导入,有望成为其GAA工艺走向成熟的关键临界点。

此外,特斯拉订单还将驱动三星在先进封装(如FOWLP或H-Cube等3D封装)上的投入,以匹配AI SoC的集成度与热管理需求。

在竞争层面,三星面对的并非只有台积电。HBM(高带宽存储)领域已由SK海力士主导,台积电在CoWoS封装与HBM集成上具备领先能力。未来AI SoC的代工,已不再是简单的逻辑制程PK,而是涵盖前道制造、先进封装、封装内存整合与系统调试的综合战役。

小结

特斯拉与三星的合作可以看出,AI芯片代工已不再是单一客户采购服务,而是高度协同、长期绑定的产业共同体构建。特斯拉将AI芯片视作其机器人与自动驾驶战略的根基,而三星则将此视为自身代工业务复苏的锚点。

AI6芯片的落地,将验证三星在3纳米GAA工艺、产能调度、质量控制及先进封装等多个维度的能力,也为其吸引其他AI芯片客户(包括初创与Fabless公司)打下基础。

原文标题 : 特斯拉为什么给三星电子165亿美元芯片大单?!

特斯拉订单还将驱动三星在先进封装(如FOWLP或H-Cube等3D封装)上的投入,以匹配AISoC的集成度与热管理需求。

芝能智芯出品

特斯拉与三星电子签署的一份价值165亿美元的长期芯片代工协议,三星在先进制造领域重新赢得关键客户,同时特斯拉在自动驾驶与人形机器人蓝图下,对高性能AI芯片的战略依赖。

这份协议的核心,是即将投产的AI6芯片,将由三星德州工厂制造,成为特斯拉FSD系统的核心组件。在AI芯片代工高度竞争的格局中,这一合作对双方而言都是一场深度绑定的技术突围。

Part 1 特斯拉AI芯片的迭代逻辑与代工分布

此次合作的核心芯片是特斯拉的第六代AI芯片“AI6”,预计将搭载于未来数年量产的自动驾驶系统和人形机器人平台之中。从公开信息来看,特斯拉AI芯片的设计和制造采用“混合代工”模式,即由不同晶圆厂生产不同版本。

此前,AI4已由三星代工,AI5则由台积电负责,AI6回归三星,显示出在特定制造节点与封装方案上,三星满足了特斯拉对性能、时程及协同能力的综合需求。

AI芯片的核心设计通常包含大规模矩阵乘法加速单元(Transformer)、神经网络专用执行引擎、片上高带宽缓存(SRAM)及高速I/O接口(如PCIe Gen5/6或NVLink)等模块。

根据已有经验,特斯拉FSD芯片采用的是自研的AI SoC架构,其核心技术路线以高吞吐神经网络推理能力为主,强调低延迟实时性和系统冗余。

从制造节点看,AI4大概率基于7纳米FinFET工艺,AI5已经推进至5纳米制程。AI6有望迈入3纳米GAA(环绕栅极)时代,三星此番的接单被视为其3纳米第二代工艺SF3(基于MBCFET结构)成功获得市场验证的重要信号。

相较于台积电当前稳定量产的N3B与即将放量的N3E,三星的SF3技术路径风险更高,起步更晚,但理论上可带来更好的密度和功耗控制。

而对于AI6芯片而言,AI计算单元的尺寸庞大、功耗密集,需要晶圆厂具备先进的EUV光刻、堆叠封装(如2.5D/3D封装)与良品率控制能力。

三星在EUV制程与高性能逻辑制造方面积累多年,此次由其位于美国得州泰勒市的新工厂承接AI6的生产任务,也是该厂商业化能力的首次重大验证。

Part 2三星芯片代工:技术押注与产能突围

三星一直处于全球芯片制造业的“双重身份”中:既是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厂商,也是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

尽管拥有垂直整合的优势,三星在代工市场始终处于台积电的强大阴影下。2024年第一季度,其全球代工市场份额仅为7.7%,对比台积电的67.6%几近边缘化。

导致这一差距的关键并非技术能力单一因素,而是综合生态、客户信任、产线稳定性与IP支持等系统性能力。长期以来,三星面临“产能利用率不足—财务亏损—客户信心缺失”的恶性循环,其得州工厂的建设进度与投产节奏也一度推迟至2026年。

AI芯片代工,为三星提供了一条潜在逆转路径。

AI芯片通常订单规模大、技术壁垒高、生命周期长,一旦获得客户信任,有望绑定多个迭代周期。特斯拉的AI6芯片将在2033年前持续生产,为三星提供了一个长达近10年的稳定订单平台。

此外,马斯克明确表示,特斯拉将参与优化制造流程,这意味着客户不仅采购,还会深度协同设计、验证、封装及测试流程,有利于三星代工工艺的持续提升。

技术层面,三星的3纳米GAA工艺使用了MBCFET(多桥通道场效应晶体管)架构,在理论上可大幅降低短沟效应,提升晶体管开关效率与功耗比。但GAA架构面临的挑战是制造复杂性上升,对EUV光刻设备控制精度、沉积工艺、一致性管理的要求更高。

三星在SF3节点上已有客户投片,但产能尚未放量,此次AI6的大规模导入,有望成为其GAA工艺走向成熟的关键临界点。

此外,特斯拉订单还将驱动三星在先进封装(如FOWLP或H-Cube等3D封装)上的投入,以匹配AI SoC的集成度与热管理需求。

在竞争层面,三星面对的并非只有台积电。HBM(高带宽存储)领域已由SK海力士主导,台积电在CoWoS封装与HBM集成上具备领先能力。未来AI SoC的代工,已不再是简单的逻辑制程PK,而是涵盖前道制造、先进封装、封装内存整合与系统调试的综合战役。

小结

特斯拉与三星的合作可以看出,AI芯片代工已不再是单一客户采购服务,而是高度协同、长期绑定的产业共同体构建。特斯拉将AI芯片视作其机器人与自动驾驶战略的根基,而三星则将此视为自身代工业务复苏的锚点。

AI6芯片的落地,将验证三星在3纳米GAA工艺、产能调度、质量控制及先进封装等多个维度的能力,也为其吸引其他AI芯片客户(包括初创与Fabless公司)打下基础。

原文标题 : 特斯拉为什么给三星电子165亿美元芯片大单?!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